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钴基合金等离子转移弧堆焊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清宇 高甲生 周芳 《有色金属》 CSCD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应用光学金相、X 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镜 (SEM)和透射电镜 (TEM ) ,研究Co Cr W系钴基多元合金等离子转移弧堆焊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堆焊合金层主要由呈面心立方结构Co基固溶体以及分布在其中的 (Cr ,Fe) 7C3... 应用光学金相、X 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镜 (SEM)和透射电镜 (TEM ) ,研究Co Cr W系钴基多元合金等离子转移弧堆焊的显微组织、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堆焊合金层主要由呈面心立方结构Co基固溶体以及分布在其中的 (Cr ,Fe) 7C3型碳化物构成。Co基固溶体中存在许多堆积层错 ,这些堆积层错受阻于共晶碳化物处 ,与固溶体组成共晶体的碳化物主要为具有六方点阵并含有层片状孪晶的 (Cr,Fe) 7C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基合金 等离子转移弧 堆焊 显微结构 XRD SEM 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非转移弧热等离子体喷枪加热效率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严志军 高阳 安连彤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8,共6页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采用有限容积方法,针对自制的低能耗、高效率内送粉等离子喷涂设备,对喷枪内部影响喷涂热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当提高进气流量、提高混合气体中的氮气或氢气含量和减少喷枪通道长度,均能提高等...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采用有限容积方法,针对自制的低能耗、高效率内送粉等离子喷涂设备,对喷枪内部影响喷涂热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当提高进气流量、提高混合气体中的氮气或氢气含量和减少喷枪通道长度,均能提高等离子喷枪热效率。而电流的大小以及喷枪的通道直径对热效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加热效率 直流非转移弧热等离子体喷枪 进气流量 能量分布 电流 气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等离子转移弧喷涂铝涂层的响应曲面法工艺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靳子昂 刘明 +3 位作者 朱丽娜 王海斗 王海军 康嘉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118,共8页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转移弧喷涂铝涂层,通过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工艺优化试验,建立了主气流量、工作电流和喷涂距离与涂层孔隙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对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铝涂层,利用SEM、XRD对...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转移弧喷涂铝涂层,通过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工艺优化试验,建立了主气流量、工作电流和喷涂距离与涂层孔隙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对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制备的铝涂层,利用SEM、XRD对涂层的微观形貌和组织成分进行表征;利用HMV-2000型维氏硬度计和MTS 809万能拉伸试验机对涂层的显微硬度和结合强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主气流量增大、工作电流减小或者主气流量减小、工作电流增大,孔隙率均呈减小趋势,得到的最优喷涂工艺为:主气流量:100 L/min,工作电流:200 A,喷涂距离:100 mm,丝与喷嘴的距离:10 mm,送丝速度:6 m/min。通过最优工艺制备的铝涂层,涂层致密,孔隙率为2.3%;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较高为24.4 MPa,显微硬度为44.5 HV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弧 铝涂层 响应曲面 涂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伦兹力对自由燃烧弧和壁稳非转移弧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彭翊 黄河激 潘文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6,共5页
通过耦合迭代求解流体力学方程和电磁场方程,数值模拟了转移式自由燃烧电弧和具有细长中间段及突扩阳极结构的壁稳式非转移直流电弧的流场,分析了洛伦兹力对这两种典型直流电弧流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自由燃烧电弧情况下,电流自感磁场... 通过耦合迭代求解流体力学方程和电磁场方程,数值模拟了转移式自由燃烧电弧和具有细长中间段及突扩阳极结构的壁稳式非转移直流电弧的流场,分析了洛伦兹力对这两种典型直流电弧流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自由燃烧电弧情况下,电流自感磁场的洛伦兹力对流场特性有显著影响,自磁压缩是约束电弧的主要机制;而在壁稳式非转移直流电弧情况下,相对于强壁面约束和气动力作用而言,洛伦兹力对流场的影响有限。特别在中间段出口以后,洛伦兹力与气动力的比值小于0.010,因此,当主要考虑壁稳式非转移直流电弧发生器出口参数时,为了提高数值模拟效率,可忽略洛伦兹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 自由燃烧 壁稳非转移弧 流场 洛伦兹力 气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转移弧堆焊镍基和钴基合金堆焊层的组织和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魏莹 魏先顺 +3 位作者 梁丹丹 江浩然 董悦 沈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67,共6页
采用等离子转移弧堆焊技术制备了碳化钨增强镍基Stelcar65合金和钴基Stellite6合金堆焊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堆焊层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并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两种合金堆焊层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Stelcar65合金堆焊层由... 采用等离子转移弧堆焊技术制备了碳化钨增强镍基Stelcar65合金和钴基Stellite6合金堆焊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堆焊层的相组成和显微组织,并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两种合金堆焊层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Stelcar65合金堆焊层由碳化钨增强颗粒和镍基合金基体组成,碳化钨硬质颗粒均匀地分布在Stelcar65合金堆焊层中。Stellite6合金堆焊层从熔合线至表面,依次出现平面晶、胞状晶、树枝晶和等轴晶几种组织。Stelcar65、Stellite6合金堆焊层的平均硬度分别为542 HV和449 HV。Stelcar65合金堆焊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其堆焊层的磨损量小于Stellite6堆焊层。Stelcar65合金堆焊层的磨损机理是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而Stellite6的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转移弧堆焊 镍基合金 钴基合金 碳化钨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转移弧喷涂铁基非晶涂层的组织与耐蚀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雷少鸣 黄艳斐 +2 位作者 刘明 赵运才 王海斗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7-117,共11页
为解决电弧喷涂铁基非晶涂层氧化严重等问题,采用等离子转移弧丝材喷涂(PTWS)在20NiCrMo基体上制备铁基非晶涂层,通过响应曲面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工艺参数优化实验,建立氩气流量、氢气流量、工作电流以及喷涂距离与孔隙率之间的数学模... 为解决电弧喷涂铁基非晶涂层氧化严重等问题,采用等离子转移弧丝材喷涂(PTWS)在20NiCrMo基体上制备铁基非晶涂层,通过响应曲面法设计四因素三水平工艺参数优化实验,建立氩气流量、氢气流量、工作电流以及喷涂距离与孔隙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关系。利用最佳工艺参数制备铁基非晶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硬度测试仪(HV-1000A)和电化学工作站(IM6ex)对涂层进行微观形貌、相组织、硬度及极化分析。结果表明:当工作电流不变时,氩气增大、喷涂距离减小或是氩气减小、喷涂距离增大都会导致孔隙率呈下降趋势。在最优工艺参数下,即Q_(Ar)=115 L/min,Q_(H2)=4 L/min,I=300 A,D=150 mm,d=12 mm,V_(wire)=60 mm/s,所获铁基非晶涂层的孔隙率为2.14%,平均硬度为960HV_(0.1),腐蚀电势为-0.4841 V以及腐蚀电流为3.716×10^(-5) A·cm^(-2),表明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弧 丝材喷涂 铁基非晶涂层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转移弧等离子体射流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肖蒙 余德平 +1 位作者 曹修全 岳景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119-12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分析等离子体射流在整个工作时间内的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离等离子体的弧压信号中稳定与不稳定的时间段,求出稳定时间段占整个工作时间的比例,进而判断等离子体射流的整体工作状态。经实验验证,该方法与等离子体射流... 提出了一种分析等离子体射流在整个工作时间内的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离等离子体的弧压信号中稳定与不稳定的时间段,求出稳定时间段占整个工作时间的比例,进而判断等离子体射流的整体工作状态。经实验验证,该方法与等离子体射流实际工作状态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转移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快速故障点转移熄弧方法的有效性在线辨识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齐郑 刁春燕 陈艳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9-75,共7页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快速故障点转移熄弧方法在故障相母线接地期间无法判断原故障点故障状态的问题,分析了线路重载和轻载两种情况下站内可测电气量的特征差异。当线路重载时,若原故障点故障未消除,两同相接地点间的大地支路将对负荷... 针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快速故障点转移熄弧方法在故障相母线接地期间无法判断原故障点故障状态的问题,分析了线路重载和轻载两种情况下站内可测电气量的特征差异。当线路重载时,若原故障点故障未消除,两同相接地点间的大地支路将对负荷电流产生分流,推导叠加负荷分量的母线接地点电流表达式。利用幅值和相位偏移度是否超过所设门槛值判断原故障点状态。当线路轻载时,若原故障点故障未消除,两同相接地点使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零序通路改变。利用对称分量法分别计算一点接地和两点接地时的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利用零序电流偏移度判断原故障点状态。设计了故障相母线接地期间原故障点状态辨识及动作流程,并通过ATP仿真软件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 快速故障点转移方法 故障状态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残余电流转移消弧方法 被引量:16
9
作者 范松海 陈坤燚 +1 位作者 肖先勇 刘小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25,共6页
根据消弧线圈和故障转移灭弧装置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残余电流转移的消弧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消弧线圈将故障点电流补偿到较小数值,再投入故障转移装置转移故障点的残余电流,使电弧可靠熄灭。为了避免转移装置错误投入带来负面影响,采... 根据消弧线圈和故障转移灭弧装置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残余电流转移的消弧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消弧线圈将故障点电流补偿到较小数值,再投入故障转移装置转移故障点的残余电流,使电弧可靠熄灭。为了避免转移装置错误投入带来负面影响,采用两级开关结构,并用限流电阻对第一级合闸电流进行限制。通过检测限流电阻的电压或电流,可实现转移装置投入正确性以及电弧是否熄灭的判别,为故障转移装置的投退提供了可靠依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消弧线圈残流过大的问题,同时也能够避免故障转移装置错误投入带来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圈 残余电流转移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对接地故障转移消弧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缨 陈坤燚 +3 位作者 肖先勇 杨琳 范松海 陈少卿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4-30,共7页
为了分析负荷对接地故障转移消弧技术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接地故障转移消弧技术等效模 型。利用该模型对接地故障转移消弧装置的电流转移性能和恢复电压抑制能力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接 地故障转移消弧技术受负荷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分析负荷对接地故障转移消弧技术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接地故障转移消弧技术等效模 型。利用该模型对接地故障转移消弧装置的电流转移性能和恢复电压抑制能力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接 地故障转移消弧技术受负荷影响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接地故障转移消弧装置的电流转移性能受负 荷影响较大,在大负荷、小接地电阻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不能转移故障点电流的情况,甚至有增大故障 点电流的可能;故障转移消弧装置对恢复电压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且受负荷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 接地故障转移消弧装置控制方法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故障转移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 负荷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阳极电弧等离子体炬的磁流体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伦江 唐德礼 +1 位作者 程昌明 童洪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24-1728,共5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内的流动与传热,根据磁流体动力学(MHD)理论建立了等离子体电弧区的数学物理模型,采用磁矢量势A的方法来计算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利用通用软件FLUENT并进行二次开发,采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 为了更好地研究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内的流动与传热,根据磁流体动力学(MHD)理论建立了等离子体电弧区的数学物理模型,采用磁矢量势A的方法来计算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利用通用软件FLUENT并进行二次开发,采用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 defined function,UDF)加入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中的源项和物性参数,并利用用户自定义标量方程(user defined scalar,UDS)的方法加入Maxwell方程组,采用SIMPLE算法对电弧区域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炬内的弧电压随着气体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等离子体炬内的温度随着气体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而速度随着气体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出口处的温度和速度随径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但温度减小的速率增加。这一结果可为实验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弧 温度 速度 等离子体炬 磁流体动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弧根位置对热喷涂等离子喷枪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安连彤 高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1-34,共4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双阳极等离子喷枪,可以在不改变任何参数(如电弧电流和气体流量)的条件下,调节阳极弧根的位置,从而改变等离子炬的特性。试验采用热焓探针测量了不同阳极弧根位置条件下,氩等离子射流的温度和速度分布;通过测量喷... 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双阳极等离子喷枪,可以在不改变任何参数(如电弧电流和气体流量)的条件下,调节阳极弧根的位置,从而改变等离子炬的特性。试验采用热焓探针测量了不同阳极弧根位置条件下,氩等离子射流的温度和速度分布;通过测量喷枪冷却水的温升来估算喷枪的效率。结果表明,随着阳极弧根向喷嘴下游的移动,等离子射流的温度和速度以及喷枪的效率都有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阳极 等离子喷涂 转移弧 阳极 热焓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双阳极电弧等离子体炬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伦江 唐德礼 朱海龙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8-223,共6页
为了提高等离子体废物处理效率,根据磁流体动力学理论,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磁矢量势的方法对直流双阳极非转移型电弧等离子体炬进行了二维轴对称数值模拟。计算中采用了SIMPLE算法。数值模拟得到了等离子体的温度、速度等... 为了提高等离子体废物处理效率,根据磁流体动力学理论,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磁矢量势的方法对直流双阳极非转移型电弧等离子体炬进行了二维轴对称数值模拟。计算中采用了SIMPLE算法。数值模拟得到了等离子体的温度、速度等分布。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温度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弧电流增加而增加;其速度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随弧电流增加而增加;等离子体炬出口处的温度和速度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这些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弧 等离子体炬 磁流体动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弧等离子炬温度场-电场分布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卫星 武劭恂 +2 位作者 司徒达志 张子炜 李晴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6-241,共6页
由于热等离子体技术能源利用率高、工艺清洁且效果良好,在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中已成为热点开发技术,其中,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是近年来放射性固废处理领域的重点研究技术。工业用等离子炬作为实现这一技术的核心装置,其内部温度极高、温度... 由于热等离子体技术能源利用率高、工艺清洁且效果良好,在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中已成为热点开发技术,其中,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是近年来放射性固废处理领域的重点研究技术。工业用等离子炬作为实现这一技术的核心装置,其内部温度极高、温度场与电磁场耦合,且实验测试困难,因此发生装置的开发和优化设计必须借助数值模拟手段。以直流非转移弧等离子炬为对象,基于Fluent软件用户自定义函数(user-defined function,UDF)与用户自定义标量(user-defined scalar,UDS)的二次开发功能,通过分析热等离子体的热力学特性,将数值模拟过程与工质气的物性参数(热力学系数、输运系数)、控制方程组源项变化及电极电流分布进行动态链接,建立了2维轴对称的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计算模型;并采用合理的边界条件,通过求解流体力学控制方程组与麦克斯韦方程组,得到了等离子炬内特征物理参数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阴极附近电位降显著,电流密度分布集中;层流条件下弧柱区温度分布均匀,中心温度为全流域最高,区域边缘温度梯度较大;阳极附近存在电流密集分布区域,可作为弧根位置预测依据。针对电弧在电极表面的附着现象,后续可继续进行电极-等离子体的耦合模型计算,以得到设备内壁面更加准确的温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炬 直流非转移弧 固废处理 数值模拟 Fluent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弧堆焊镍基球形碳化钨涂层摩擦磨损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淑涛 刘珊珊 +2 位作者 陈海? 董丽华 尹衍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10,共8页
目的采用等离子转移弧堆焊技术制成镍基球形碳化钨复合涂层,研究碳化钨含量对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用于实际生产开发。方法碳化钨质量分数分别为20%、30%、50%、60%的镍基混合粉末通过等离子堆焊方法制备成复合涂层,并采用Bru... 目的采用等离子转移弧堆焊技术制成镍基球形碳化钨复合涂层,研究碳化钨含量对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用于实际生产开发。方法碳化钨质量分数分别为20%、30%、50%、60%的镍基混合粉末通过等离子堆焊方法制备成复合涂层,并采用Bruker公司生产的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对镍基碳化钨复合涂层的侧面进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对各组涂层的表面形貌、摩擦系数、划痕横截面积及磨损面的微观形貌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碳化钨的含量对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等离子转移弧堆焊镍基球形碳化钨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随着碳化钨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同时近熔合区基体的耐磨性能也不断提高。当碳化钨质量分数小于50%时,主要发生的是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当碳化钨质量分数大于50%时,主要发生的是粘着磨损和磨料磨损。结论由于碳化钨的存在以及增强相的不断生成,随着碳化钨含量的增大,复合涂层的磨损性能不断提高。出于性能和成本考虑,当碳化钨质量分数为50%时更适合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转移弧堆焊 镍基 球形碳化钨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弧焊接和切割 被引量:2
16
作者 西口公之 邵亦陈 朱轶峰 《航空工艺技术》 1997年第5期26-29,共4页
系统地论述了等离子弧焊接和切割的发展过程及其研究方向,并从等离子技术学科现状指出了其将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等离子 转移弧 焊接 切割 等离子工艺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焊工艺参数的快速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明 易铁 周建军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8-233,共6页
针对等离子喷焊工艺参数不易调节的问题,研究了可快速确定等离子喷焊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快速确定合适的转移弧电流、喷焊速度和送粉速率等参数,容易获得较优的等离子喷焊工艺参数组合。通过在Q235基材上喷焊Ni60a合金粉末,进... 针对等离子喷焊工艺参数不易调节的问题,研究了可快速确定等离子喷焊工艺参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快速确定合适的转移弧电流、喷焊速度和送粉速率等参数,容易获得较优的等离子喷焊工艺参数组合。通过在Q235基材上喷焊Ni60a合金粉末,进行不同喷焊层厚度的等离子喷焊工艺实验研究,对该计算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计算所得的工艺参数,可获得喷焊层与基材结合良好、表面硬度高的喷焊层,其表面最低硬度大于Hv 730,最高硬度可达Hv 8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焊 工艺参数 计算方法 转移弧电流 喷焊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无缝钢管轧管机顶头的喷焊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旭东 金德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01-207,共7页
用等离子转移弧喷焊的轧管机顶头,同传统的整体铸造Cr17Ni2Mo不锈钢顶头相比,使用寿命提高了3~5倍。本文通过两种顶头的组织形貌,高温硬度和化学成分的对比,以及喷焊顶头整体结构的设计和焊层最佳尺寸的计算,讨论了该顶头的设计以及对... 用等离子转移弧喷焊的轧管机顶头,同传统的整体铸造Cr17Ni2Mo不锈钢顶头相比,使用寿命提高了3~5倍。本文通过两种顶头的组织形貌,高温硬度和化学成分的对比,以及喷焊顶头整体结构的设计和焊层最佳尺寸的计算,讨论了该顶头的设计以及对实际工况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管 顶头 喷焊层 等离子 转移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碳化钨增强钴基堆焊涂层的组织及低温耐磨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石亮 陈坤 +2 位作者 常雪婷 王东胜 尹衍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目的提升低温钢的摩擦磨损性能,为极地特殊船板的焊补和延寿技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等离子转移弧技术,在低温钢E32表面堆焊制备3组球形不同碳化钨含量的钴基涂层,比较该改性涂层和E32钢在低温条件下(–20℃)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X... 目的提升低温钢的摩擦磨损性能,为极地特殊船板的焊补和延寿技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等离子转移弧技术,在低温钢E32表面堆焊制备3组球形不同碳化钨含量的钴基涂层,比较该改性涂层和E32钢在低温条件下(–20℃)的摩擦磨损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3D光学轮廓仪等研究手段,分析碳化钨含量对堆焊层耐磨损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并揭示其耐磨损机理。结果在载荷为50 N、滑动速度为20 mm/s条件下,经2 h干滑动摩擦磨损后,3组涂层较低温钢E32的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率均下降,磨痕的宽度和深度均变小。富含WC、W_(2)C增强相以及Cr_(23)C_(6)、Cr_(7)C_(3)、Co_(6)W_(6)C和Fe_(6)W_(6)C等碳化物硬质相的涂层,显著提升了E32钢的硬度和低温耐磨性。涂层的低温耐磨性能随着碳化钨含量的增大而提高,未添加碳化钨的涂层的主要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当碳化钨的质量分数为30%和60%时,主要磨损机理为三体磨粒磨损。结论通过在E32钢表面进行等离子转移弧堆焊,得到了结构致密、高硬度和抗低温耐磨性的球形碳化钨增强钴基表面改性涂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低温钢的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转移弧堆焊 钴基涂层 球形碳化钨 低温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共晶组织含量铸造碳化钨焊层的微观结构和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伟 谢杰 +2 位作者 余伟 李玉玺 周伍喜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以不同共晶组织含量的铸造碳化钨和镍基自熔合金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转移弧(PTA)堆焊制备各焊层;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G65磨粒磨损测试等研究了各焊层的微观结构和耐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共晶组织的铸造碳化钨能改... 以不同共晶组织含量的铸造碳化钨和镍基自熔合金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转移弧(PTA)堆焊制备各焊层;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G65磨粒磨损测试等研究了各焊层的微观结构和耐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共晶组织的铸造碳化钨能改善焊层微观结构,获得硬质相分布均匀、无孔洞、高硬度等特点的焊层;同时能显著提高焊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碳化钨 焊层 共晶组织 等离子转移弧堆焊 微观结构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