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联结构对转桨式水轮机调节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德意 孙超图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30-34,共5页
本文对转桨式水轮机调节系统中两种不同协联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其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及稳定边界控制方程。此数学模型亦能应用于PI、PID调速器及理想、真实的混流、轴流式水轮机。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其系统的稳定域,结果表明... 本文对转桨式水轮机调节系统中两种不同协联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其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及稳定边界控制方程。此数学模型亦能应用于PI、PID调速器及理想、真实的混流、轴流式水轮机。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其系统的稳定域,结果表明:在对象参数相同的条件下,轮叶导叶并列调节结构较轮叶导叶串联调节结构具有更好的动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桨式 水轮机 调节系统 协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桨式水轮机转轮叶片操作力的数值计算
2
作者 钱学智 董毓新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2-25,共4页
本文对现行转桨式水轮机转轮叶片操作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价,针对其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计算转桨式水轮机转轮叶片操作力的新方法,用有限单元离散叶片体系,采用数值与图解法解析,得到了比较合理可靠的操作力... 本文对现行转桨式水轮机转轮叶片操作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评价,针对其计算方法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计算转桨式水轮机转轮叶片操作力的新方法,用有限单元离散叶片体系,采用数值与图解法解析,得到了比较合理可靠的操作力以及叶片枢轴非均匀分布的支反力,并结合实例进行具体演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桨式水轮机 叶片 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桨式水轮机轮叶导叶并列动作时离散调节系统的稳定性
3
作者 王德意 孙超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9-54,共6页
本文针对转桨式水轮机电液调节装置的发展趋势——微机调整、数字协联,建立了轮叶导叶随动系统并列动作时水轮机离散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稳定分析给出了系统的稳定域。文中还与连续系统的稳定域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 转桨式 水轮机 离散调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用单片微计算机构成转桨式水轮机最优控制装置的研究
4
作者 徐智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5-29,13,共6页
本文介绍用单片微计算机构成转桨式水轮机最优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试验.装置由简单数字协联和最优调节两部分组成。简单数字协联按水轮机制造厂家提供的协联关系曲线进行粗调;最优调节按现场实时采集的运行参数自动寻优。本装置设有串... 本文介绍用单片微计算机构成转桨式水轮机最优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试验.装置由简单数字协联和最优调节两部分组成。简单数字协联按水轮机制造厂家提供的协联关系曲线进行粗调;最优调节按现场实时采集的运行参数自动寻优。本装置设有串联T/O接口,全厂有多台装置运行时,可通过I/O接口和上位计算机通信,构成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转桨式 微机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GS的转桨式水轮机数据监测模块的实现
5
作者 范涤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6-127,共2页
采用MCGS组态软件开发了水电站转桨式水轮机数据监测模块,在模块的开发过程中,应用了ActiveX技术、驱动开发技术、串行口操作技术、驱动构件编制技术等。该模块具有功能丰富、安全保密、简单快速、任务明确等优点;与上位机进行集成应用... 采用MCGS组态软件开发了水电站转桨式水轮机数据监测模块,在模块的开发过程中,应用了ActiveX技术、驱动开发技术、串行口操作技术、驱动构件编制技术等。该模块具有功能丰富、安全保密、简单快速、任务明确等优点;与上位机进行集成应用的实践证明,丰富了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GS 数据监测 转桨式水轮机 水电站 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桨式水轮机的协联结构对调节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王德意 孙超图 南海鹏 《陕西机械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132-137,169,共6页
本文针对转桨式水轮机的两种协联结构,在建立其调节系统数学模型之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仿真求出了在ITAE指标下系统的最佳调节参数和调节过程。结果表明:在调节对象参数相同的条件下,系统采用轮叶导叶并列调节结构较之轮叶导叶串联调节结... 本文针对转桨式水轮机的两种协联结构,在建立其调节系统数学模型之基础上,通过计算机仿真求出了在ITAE指标下系统的最佳调节参数和调节过程。结果表明:在调节对象参数相同的条件下,系统采用轮叶导叶并列调节结构较之轮叶导叶串联调节结构具有更好的调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桨式水轮机 协联结构 调节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调压室的转桨式水轮机调节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东升 张芝永 +1 位作者 翟莎 吴惠萍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9-110,166,共3页
采用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带调压室的转桨式水轮机调节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了协联条件、接力器时间常数Tz和导叶至桨叶转换系数Kk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协联调节工况下的稳定域及机组转速调节品质均优于协联调节工况,... 采用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理论,研究了带调压室的转桨式水轮机调节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了协联条件、接力器时间常数Tz和导叶至桨叶转换系数Kk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协联调节工况下的稳定域及机组转速调节品质均优于协联调节工况,且随Tz的增大、Kk值减小,系统稳定域越大,为调速器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压室 转桨式 水轮机调节系统 稳定性研究 Turbine REGULATING System 系统稳定性 调节工况 线性控制系统 稳定域 稳定性理论 换系数 时间常数 理论依据 机组 调节品质 接力器 调速器 条件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转桨式水轮机模型参数辨识 被引量:4
8
作者 魏加富 贾珍 程远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3-136,共4页
为准确测试转桨式水轮机参数,提出了一种转桨式水轮机数学模型的新表述方法,并探讨了基于遗传算法对新表述数学模型的参数辨识。算例与实际电站参数辨识结果表明,采用辨识参数的模型输出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为准确测试转桨式水轮机参数,提出了一种转桨式水轮机数学模型的新表述方法,并探讨了基于遗传算法对新表述数学模型的参数辨识。算例与实际电站参数辨识结果表明,采用辨识参数的模型输出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及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为转桨式水轮机模型参数辨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桨式水轮机 线性模型 参数辨识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磨蚀外观形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刚 《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61-67,共7页
关键词 转桨式水轮机 磨蚀 外观形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转轮吊具的改进
10
作者 陈天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转桨式水轮机 吊具 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桨式水轮机受油器故障特殊处理
11
作者 黄德国 《广东电力》 1998年第2期64-65,共2页
介绍长湖水电厂2号机受油器与操作油管配合处渗油量过大的故障处理,分析了主要原因,处理中特别考虑了实际情况,经过深入的分析,以简单、有效、快速的方式处理好故障。
关键词 转桨式水轮机 受油器 故障处理 检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转式全回转舵桨的立柱优化分析
12
作者 刘振华 张燕 贺俊松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5-41,共7页
[目的]旨在研究立柱对对转式全回转舵桨敞水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雷诺平均方法与k-ω湍流模型,对不同立柱型式的对转式全回转舵桨进行模型尺度和实尺度下的水动力性能预报,研究流场特性并监测后桨伴流,分析优化前后立柱尾部的流... [目的]旨在研究立柱对对转式全回转舵桨敞水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雷诺平均方法与k-ω湍流模型,对不同立柱型式的对转式全回转舵桨进行模型尺度和实尺度下的水动力性能预报,研究流场特性并监测后桨伴流,分析优化前后立柱尾部的流动分离现象。[结果]结果表明,立柱前缘削薄并整体前移的优化方案,使得整个舵桨的敞水推进效率提高1.01%;立柱采用扭曲设计且切面引入拱度的优化方案,使得敞水推进效率提高1.15%。另外,模型尺度的立柱尾部流动分离比实尺度的严重。[结论]研究表明,优化后的立柱可以改善立柱尾部的流动分离现象,提高后桨吸收前桨的尾涡能量,增加后桨流入量,对于提高对转式全回转舵桨的推进性能具有工程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回 立柱优化 水动力性能 模型尺度 实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筒与桨叶组合式日粮混合机设计与试验优化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利桥 王德福 +3 位作者 李超 李东红 江志国 平忠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7-75,共9页
根据我国推广日粮饲养技术的需要及日粮混合机自主创新研究少的现状,设计了一种由中空正十棱柱状转筒与其主轴上安装的桨叶组合而成的日粮混合机,实现日粮各组分的混合加工。为探究其混合性能,利用转筒与桨叶组合式日粮混合试验装置,以... 根据我国推广日粮饲养技术的需要及日粮混合机自主创新研究少的现状,设计了一种由中空正十棱柱状转筒与其主轴上安装的桨叶组合而成的日粮混合机,实现日粮各组分的混合加工。为探究其混合性能,利用转筒与桨叶组合式日粮混合试验装置,以混合时间、填充率、转筒转速、桨叶回转半径为试验因素,以混合均匀度、净功耗为评价指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研究。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并优化分析了试验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混合均匀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填充率、转筒转速、混合时间、桨叶回转半径;各试验因素对净功耗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混合时间、转筒转速、填充率、桨叶回转半径;最佳参数组合方案为混合时间3.5 min、填充率66%、转筒转速29 r/min和桨叶回转半径236 mm,对应的混合均匀度为92.98%、净功耗为32.618 k J,比优化前分别降低了5.04%、3.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混合机 筒与叶组合 试验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ZF01-LH-800型水轮机转轮的检修
14
作者 陆意勇 蔡维由 易平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0-90,92,共2页
关键词 沙溪口水电厂 ZZF01-LH-800型水轮机 检修 转桨式水轮机 河床水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动机与调速器建模和参数辨识的新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武诚 徐政 +1 位作者 潘武略 张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79-182,共4页
介绍了国际上原动机调速器建模方面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美国西部电力联合体(WECC)系统提出的新型汽轮机调速器模型—GGOV1。文中给出了各种水轮机模型,特别是转桨式水轮机的改进方案,还介绍了一种根据互联点的实测数据进行GGOV1参数... 介绍了国际上原动机调速器建模方面的最新进展,着重介绍了美国西部电力联合体(WECC)系统提出的新型汽轮机调速器模型—GGOV1。文中给出了各种水轮机模型,特别是转桨式水轮机的改进方案,还介绍了一种根据互联点的实测数据进行GGOV1参数辨识的方法。实测数据与数字仿真表明,新的通用型汽轮机调速器模型GGOV1与实测数据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动机与调速器模型 GGOV1模型 转桨式水轮机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数字协联处理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桂英 张晓兰 +1 位作者 王永骥 候中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44,共5页
针对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微机双调系统,介绍两种数字协联处理方法。即固定水头下的一元二次函数协联处理方法与可变水头下的二元二次曲面拟合处理方法。这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实际运行机组微机控制系统中的协联处理。
关键词 转桨式 水轮发电机组 微机 电液调速器 数字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能湘江水电站机组与厂房耦合振动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仁琥 陈浩鑫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8-211,共4页
德能湘江水电站将4叶片转轮改为5叶片转轮后,机组产生剧烈振动,并与厂房结构耦合振动,引发较大安全隐患。因此,对振源进行探索,并采用有限元分析(FEA)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利用实测模态验证了相关结论。研究表明... 德能湘江水电站将4叶片转轮改为5叶片转轮后,机组产生剧烈振动,并与厂房结构耦合振动,引发较大安全隐患。因此,对振源进行探索,并采用有限元分析(FEA)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进行计算分析,最后利用实测模态验证了相关结论。研究表明,水电机组与厂房耦合振动的原因为水轮机叶片转频与厂房结构的固有频率呈倍频关系。该研究对解决类似电站振动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桨式水轮机 模态分析 模态测试 厂房机组耦合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