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卷积非负矩阵分解的语音转换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健 张雄伟 +2 位作者 曹铁勇 杨吉斌 孙新建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8,共8页
为了在语音转换过程中充分考虑语音的帧间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非负矩阵分解的语音转换方法。卷积非负矩阵分解得到的时频基可较好地保存语音信号中的个人特征信息及帧间相关性。利用这一特性,在训练阶段,通过卷积非负矩阵分解从... 为了在语音转换过程中充分考虑语音的帧间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非负矩阵分解的语音转换方法。卷积非负矩阵分解得到的时频基可较好地保存语音信号中的个人特征信息及帧间相关性。利用这一特性,在训练阶段,通过卷积非负矩阵分解从训练数据中提取源说话人和目标说话人相匹配的时频基。在转换阶段,通过时频基替换实现对源说话人语音的转换。相对于传统方法,本方法能够更好地保存和转换语音帧间相关性。实验仿真及主、客观评价结果表明,与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状态空间模型的语音转换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好的转换语音质量和转换相似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转换 卷积非负矩阵分解 时频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敏感器测量坐标系与立方镜坐标系转换矩阵的标定 被引量:7
2
作者 魏新国 张广军 +1 位作者 樊巧云 江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9-853,共5页
提出一种太阳敏感器测量坐标系与立方镜坐标系转换矩阵的标定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太阳模拟器和两轴转台对太阳敏感器测量坐标系与转台坐标系进行标定;然后,利用光阑接受屏和CCD图像瞄准定位系统,对立方镜坐标系和转台坐标系进行标定;最... 提出一种太阳敏感器测量坐标系与立方镜坐标系转换矩阵的标定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太阳模拟器和两轴转台对太阳敏感器测量坐标系与转台坐标系进行标定;然后,利用光阑接受屏和CCD图像瞄准定位系统,对立方镜坐标系和转台坐标系进行标定;最后,以转台坐标系作为中间坐标系计算出所述两坐标系的转换矩阵,从而将太阳敏感器测量的太阳视线方向间接转换到立方镜坐标系。实验结果表明,两坐标系转换矩阵的标定精度优于4″(1σ),满足太阳敏感器测量精度要求。该方法不需要精准的加工和安装工艺,同时对两坐标系转换矩阵的标定也不需要太阳敏感器测量坐标系与转台坐标系保持一致,易于实现,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敏感器 立方镜 转换矩阵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格局分析法与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在土地利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3
作者 蔡为民 唐华俊 +1 位作者 吕钢 陈佑启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4,共6页
研究目的:以黄河三角洲为例,研究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与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在土地利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景观格局分析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研究结果:近20年山东省来东营市的土地利用主导变化过程是耕地、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 研究目的:以黄河三角洲为例,研究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与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在土地利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景观格局分析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研究结果:近20年山东省来东营市的土地利用主导变化过程是耕地、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天然草地大量减少,土地利用类型有向单一化发展的趋势。这种土地利用模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湿地保护是不利的,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结论:将景观格局分析法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结合,可以快速的对一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进行定性理解和定量分析,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土地利用转换矩阵 景观格局分析法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绘相机坐标系与立方镜转换矩阵的标定 被引量:24
4
作者 吴国栋 宋丹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27-1730,共4页
介绍了一种测绘相机坐标系与立方镜之间关系的标定方法。对两坐标系的转换矩阵、标定方法和标定精度进行研究。推导了两坐标系的关系,建立了坐标系间的转换矩阵。利用高精度二维转台、0.5″经纬仪和平行光管完成了测绘相机与相机立方镜... 介绍了一种测绘相机坐标系与立方镜之间关系的标定方法。对两坐标系的转换矩阵、标定方法和标定精度进行研究。推导了两坐标系的关系,建立了坐标系间的转换矩阵。利用高精度二维转台、0.5″经纬仪和平行光管完成了测绘相机与相机立方镜坐标系之间的角度测量。最后,对标定精度进行了分析。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标定精度优于2″(1σ),可以满足测绘相机坐标系与立方镜转换关系的标定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相机 立方镜 转换矩阵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的平面坐标转换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4
5
作者 姚吉利 王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0-42,共3页
在平面坐标转换中,包含4个原始转换因子(参数),即2个平移因子、1个旋转因子和1个尺度因子。传统转换方法存在计算复杂,误差传递给转换参数的问题,对此,利用反对称矩阵和罗德里格矩阵的性质,把传统旋转角参数用反对称矩阵的一个独... 在平面坐标转换中,包含4个原始转换因子(参数),即2个平移因子、1个旋转因子和1个尺度因子。传统转换方法存在计算复杂,误差传递给转换参数的问题,对此,利用反对称矩阵和罗德里格矩阵的性质,把传统旋转角参数用反对称矩阵的一个独立元素代替,推导了用两个公共点计算4个参数的公式,并建立了相应的平差模型。用两井定向算例计算表明,该方法不用三角函数,只用加减乘除,所以计算简单,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坐标转换 反对因子 罗德里格矩阵 两井定向 坐标转换模型 矩阵 平面 德里 反对称矩阵 旋转因子 计算表 转换因子 平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换矩阵的FEM/MLPG耦合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柳军 严波 +1 位作者 赵莉 刘成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6-600,共5页
首次基于有限元的转换矩阵(TMF)和无网格的转换矩阵(TMM),提出有限单元法(FEM)和无网格局部彼得罗夫-伽辽金法(MLPG)的耦合算法。编制了相应算法的三维程序,计算分析了三维柱体的拉伸和弯曲问题,并将计算结果与ABAQUS软件计算结果以及... 首次基于有限元的转换矩阵(TMF)和无网格的转换矩阵(TMM),提出有限单元法(FEM)和无网格局部彼得罗夫-伽辽金法(MLPG)的耦合算法。编制了相应算法的三维程序,计算分析了三维柱体的拉伸和弯曲问题,并将计算结果与ABAQUS软件计算结果以及理论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耦合算法计算精度高,收敛性好,可以用以模拟裂纹扩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矩阵 有限元法 MLPG法 耦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坐标间转换的雅可比矩阵数值导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解先 徐志京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4年第4期19-23,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空间大地直角坐标、大地坐标以及平面坐标与大地高之间相互转换的雅可比矩阵的数值导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用较容易且精确的替代直接方法来实现不同类型间的坐标转换。在空间大地直角坐标与平面坐标与大地高之间的转... 提出了一种用于空间大地直角坐标、大地坐标以及平面坐标与大地高之间相互转换的雅可比矩阵的数值导数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用较容易且精确的替代直接方法来实现不同类型间的坐标转换。在空间大地直角坐标与平面坐标与大地高之间的转换实验测试过程中 ,只要选取合适的增量 ,数值导数的精度都会满足要求 ,并且数值导数的精度的一致性也得到了验证。另外 ,该方法比采用直接方法计算速度显著加快 ,数值导数的精度、一致性和减少计算耗时在实验测试中效果非常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可比矩阵 数值 计算速度 相互转换 增量 一致性 精度 大地高 坐标转换 大地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绘相机立方镜与星敏立方镜转换矩阵的标定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智 吴国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101,共6页
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利用测绘相机进行摄影测量时,需要确定测绘相机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姿态。确定姿态时,首先由星敏感器测量得到星敏测量坐标系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姿态,然后通过星敏测量坐标系与星敏立方镜的转换矩阵、星敏立方镜与测绘相... 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利用测绘相机进行摄影测量时,需要确定测绘相机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姿态。确定姿态时,首先由星敏感器测量得到星敏测量坐标系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姿态,然后通过星敏测量坐标系与星敏立方镜的转换矩阵、星敏立方镜与测绘相机立方镜的转换矩阵,得到测绘相机测量坐标系在惯性坐标系中的姿态。文中介绍了各坐标系的定义,根据星敏立方镜与测绘相机立方镜坐标系的关系,利用4台经纬仪测量系统分别建立星敏立方镜和测绘相机立方镜的坐标系以及2坐标系间的转换矩阵,介绍了2个立方镜坐标系的标定方法,多次测量结果表明,最大标定误差为1.011 6",优于2"(1σ),满足立体测绘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相机 立方镜 星敏感器 转换矩阵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样条与Bezier曲线转换矩阵的快速计算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少平 白似雪 +1 位作者 薛之昕 曾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93,共3页
RomaniL.等人在2004年首次明确提出了任意阶均匀B样条和Bezier曲线之间相互转换矩阵的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把高阶的转换矩阵用递归降阶形式定义的,在每次降阶中存在大量的重复计算,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算法,并给出了其在均匀B样条的... RomaniL.等人在2004年首次明确提出了任意阶均匀B样条和Bezier曲线之间相互转换矩阵的计算方法,但该方法把高阶的转换矩阵用递归降阶形式定义的,在每次降阶中存在大量的重复计算,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算法,并给出了其在均匀B样条的降阶方面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样条 BEZIER曲线 转换矩阵 降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系数矩阵变换极性转换的MPRM电路面积优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卜登立 江建慧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为缩短布尔函数系统混合极性Reed-Muller(mixed-polarity Reed-Muller,MPRM)电路面积优化过程的时间,提出了能在任意极性值的MPRM间进行极性转换的系数矩阵变换方法.使用系数矩阵表示布尔函数系统,通过对系数矩阵进行分隔,使用置换和折... 为缩短布尔函数系统混合极性Reed-Muller(mixed-polarity Reed-Muller,MPRM)电路面积优化过程的时间,提出了能在任意极性值的MPRM间进行极性转换的系数矩阵变换方法.使用系数矩阵表示布尔函数系统,通过对系数矩阵进行分隔,使用置换和折叠操作完成MPRM极性转换以加快极性转换速度;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适用于较大规模MPRM电路的面积优化算法,其中使用遗传算法进行极性空间搜索,并采用基于最短个体距离的适应度计算方法进一步缩短优化过程中的极性转换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MPRM极性转换方法相比,文中方法能够提高MPRM电路面积优化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函数系统 混合极性Reed-Muller 极性转换 系数矩阵变换 面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换的混合判断矩阵排序方法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志彬 陈义华 王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981-1983,1998,共4页
介绍加型一致性和积型一致性混合判断矩阵的概念,相应的定义了加型转换和积型转换。基于这两种转换,分别给出了将混合判断矩阵转换为互反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法和对数最小二乘法以及转换为互补判断矩阵的改进的最小方差法。通过算例说明... 介绍加型一致性和积型一致性混合判断矩阵的概念,相应的定义了加型转换和积型转换。基于这两种转换,分别给出了将混合判断矩阵转换为互反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法和对数最小二乘法以及转换为互补判断矩阵的改进的最小方差法。通过算例说明了所给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方法的难易,区分度及客观性三方面对现有方法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给方法比较简洁和有效,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判断矩阵 积型转换 加型转换 排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条件下坐标转换矩阵的确定与精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郭英 卢秀山 +1 位作者 冯尊德 陈益贵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5,共3页
借助布尔萨模型的简化公式——— 6参数法的坐标转换矩阵确定平台与扫描仪之间的相对关系 ,并引用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坐标重心化法 。
关键词 坐标转换矩阵 布尔萨模型 简化公式 3维测量系统 6参数法 重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ézier曲线到Wang-Ball曲线的转换矩阵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素荣 王国瑾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0,共6页
Wang Ball曲线作为一种广义Ball曲线已经在参数曲线求值、升降阶计算中显示出极其有效的作用 .为了在几何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应当用简单的方法求出Bernstein基到Wang Ball基的转换矩阵 .该文借助于一个多项式的展开算法 ,给出了... Wang Ball曲线作为一种广义Ball曲线已经在参数曲线求值、升降阶计算中显示出极其有效的作用 .为了在几何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应当用简单的方法求出Bernstein基到Wang Ball基的转换矩阵 .该文借助于一个多项式的展开算法 ,给出了这个转换矩阵 ,即给出了B啨zier曲线到Wang Ball曲线的转换公式 ,并应用它简捷地推导出n次Wang Ball曲线的中点离散公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BALL曲线 BÉZIER曲线 离散 转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反和互补判断矩阵的转换关系及其集成排序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泽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0-63,共4页
介绍了加型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和积型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的概念 ,详细研究了互反和互补两类判断矩阵之间的转换关系。在对决策者所提供的判断信息进行一致化后 ,利用上升序加权平均 (AOWA)算子以及上升序加权几何 (AOWG)算子对其进行了... 介绍了加型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和积型一致性互补判断矩阵的概念 ,详细研究了互反和互补两类判断矩阵之间的转换关系。在对决策者所提供的判断信息进行一致化后 ,利用上升序加权平均 (AOWA)算子以及上升序加权几何 (AOWG)算子对其进行了集成 ,进而给出了方案的排序 ,并说明了所提出的 4种集成排序方法均具有强保序性。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反 互补 集成排序 判断矩阵 转换关系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换矩阵的新建无砟高铁动静态轨道质量指数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社会 毛晓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74-1680,共7页
因检测原理及受力情况不同,轨道几何状态的动静态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如何利用静态数据推算动态指标,对无砟轨道精调作业和线路动态验收具有重要意义。以杭长高速铁路在联调联试阶段的动静态检测数据为对象,分析动静态TQI的差异并从... 因检测原理及受力情况不同,轨道几何状态的动静态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如何利用静态数据推算动态指标,对无砟轨道精调作业和线路动态验收具有重要意义。以杭长高速铁路在联调联试阶段的动静态检测数据为对象,分析动静态TQI的差异并从概率角度建立二者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新建无砟轨道上行线动态TQI比静态TQI大0.4 mm,标准差大0.08 mm,动态检测得到的不平顺幅值和离散性更大。建立动静态TQI概率转换矩阵模型,并利用杭长下行线及宁安上行线数据进行验证,模型计算得到的动态TQI预测频数分布与实际频数分布相近。基于概率转换矩阵从TQI静态检测值推断动态值的方法可为无砟轨道精调作业和线路动态验收提供定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动静态检测 轨道质量指数 转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热量等效热降转换系数λ的矩阵计算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江龙 张树芳 +1 位作者 宋之平 陈海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定热量等效热降用作局部分析时 ,必须把求得的做功变化 ,通过转换系数λ转换成新蒸汽的等效热降变化 ,方能求得经济指标的相对变化。结合 q γτ矩阵方程 ,针对进出热力系统的 3类典型辅助汽水 (从加热器的汽侧、水侧进出系统 ,纯热量... 定热量等效热降用作局部分析时 ,必须把求得的做功变化 ,通过转换系数λ转换成新蒸汽的等效热降变化 ,方能求得经济指标的相对变化。结合 q γτ矩阵方程 ,针对进出热力系统的 3类典型辅助汽水 (从加热器的汽侧、水侧进出系统 ,纯热量进出系统 ) ,构造了相应转换系数λ的计算模型 ,完善了定热量等效热降的应用体系。以某台国产N12 5 135 / 5 5 0 / 5 5 0再热机组为例 ,讨论了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系统 热量 等效热降转换系数 矩阵计算 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矩阵在非线性材料杆系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晓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5-433,共9页
证明了在杆系中,力的转换矩阵与位移的转换矩阵互为转置矩阵,当静不定非线性杆系静力平衡方程确定,而变形协调条件难以确定时,利用转置矩阵可以方便求得静不定非线性杆系的内力及有关节点位移。非线性材料杆系应力-应变关系σ=Bε^(1/n... 证明了在杆系中,力的转换矩阵与位移的转换矩阵互为转置矩阵,当静不定非线性杆系静力平衡方程确定,而变形协调条件难以确定时,利用转置矩阵可以方便求得静不定非线性杆系的内力及有关节点位移。非线性材料杆系应力-应变关系σ=Bε^(1/n)中的幂n=2时,非线性材料静不定桁架有可能存在两个解;而采用常规方法求解静不定非线性杆系内力时有可能存在漏解现象,即出现仅能得到一个解的现象。非线性材料杆系应力-应变关系σ=Bε^(1/n)中的幂n=1时,假设非线性材料杆系各杆内力全部受拉力,或按各杆内力真实受力情况去求各杆内力及节点位移,求得结果的绝对值都是相同的,仅存在符号的差异;与按非线性材料杆系应力-应变关系σ=Bε^(1/n)中幂n=2时,求得的各杆内力及节点位移的其中一个解的绝对值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矩阵 非线性材料 杆系 静不定 内力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网络编码的类型保持转换矩阵 被引量:3
18
作者 司菁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5,共4页
提出了类型保持转换矩阵的概念,用以描述为同一网络构建的类型相同、速率不同的线性网络编码间的转换关系,并为四类线性网络编码证明了其类型保持转换矩阵的存在性。进而,提出了一种变速率线性网络编码的构建框架。当在网络上实现由此... 提出了类型保持转换矩阵的概念,用以描述为同一网络构建的类型相同、速率不同的线性网络编码间的转换关系,并为四类线性网络编码证明了其类型保持转换矩阵的存在性。进而,提出了一种变速率线性网络编码的构建框架。当在网络上实现由此框架构建的任意类型的变速率线性网络编码时,仅信源节点需要根据发送速率的变化采用相应的类型保持转换矩阵改变其局部编码核,而网络中任意非源节点上进行的网络编码操作均无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变速率线性网络编码 类型保持转换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约束的传输线频率相关转换矩阵平滑算法
19
作者 范圣韬 李夏青 李运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29,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算法能够得到依频率连续变化的转换矩阵,先使用传统算法计算出每个频率点的转换矩阵,然后通过一个平滑算法消除转换矩阵中由传统算法产生的突变点。通过一个双回三相不换相输电线路的算例将新算法与Newton-Raphson算法进行... 提出了一种新算法能够得到依频率连续变化的转换矩阵,先使用传统算法计算出每个频率点的转换矩阵,然后通过一个平滑算法消除转换矩阵中由传统算法产生的突变点。通过一个双回三相不换相输电线路的算例将新算法与Newton-Raphson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新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追踪能力,且更加灵活,可以适应更多约束条件,实验表明可以通过改进约束得到光滑性更好的转换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 转换矩阵 Newton-Raphson算法 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分矩阵与区分函数的同元转换约简算法
20
作者 徐宁 章云 周如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9-43,共5页
针对较大数据集在区分函数范式转换获得约简解集时的困难性,提出一种基于区分矩阵与区分函数的同元转换约简算法。利用区分矩阵保留数据集的全部分类信息,使用区分函数建立分类信息的数学逻辑范式,从低元的合取范式分步转换为析取范式,... 针对较大数据集在区分函数范式转换获得约简解集时的困难性,提出一种基于区分矩阵与区分函数的同元转换约简算法。利用区分矩阵保留数据集的全部分类信息,使用区分函数建立分类信息的数学逻辑范式,从低元的合取范式分步转换为析取范式,根据同元转换算法和高元吸收算法,若能够吸收完全则回退,否则再次调用算法进入转换运算。实例演算结果表明,该算法能缩小一次转换规模,灵活地运用递归算法,使得运算简洁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简算法 广度搜索 区分矩阵 区分函数 范式转换 粗糙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