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泰勒原理到概念重构:课程范式已经转换?——论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之关系
被引量:
22
1
作者
喻春兰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40,共7页
概念重构学派和后现代课程范式是在对现代课程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在以概念重构学派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学者和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课程理论学者之间的激烈论争,可以看出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范式既有区...
概念重构学派和后现代课程范式是在对现代课程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在以概念重构学派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学者和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课程理论学者之间的激烈论争,可以看出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范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有优点也各有其局限性,两种课程研究范式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因而并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理论
概念重构学派
后现代
课程
泰勒原理
现代
课程
课程
范式
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校本课程建设的现时困境及策略重构——基于江苏省2013年度59所复审和晋评学校相关指标达成度的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史根林
邱白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53,共6页
从江苏省部分优质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情况来看,当前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课程发展规划的执行力不强、校本课程的教育功能缺失,校本课程开发、更新的制度与机制不健全,校本课程数量不足、学生自主选择性较低,校本课程质量及实施...
从江苏省部分优质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情况来看,当前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课程发展规划的执行力不强、校本课程的教育功能缺失,校本课程开发、更新的制度与机制不健全,校本课程数量不足、学生自主选择性较低,校本课程质量及实施水平不高,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校本课程决策空间相对较小、校本课程建设取向存在偏差、校长课程领导意识和能力不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足、校外专业支持匮乏、外部质量监控与保障不到位。系统重构校本课程建设,应以促进师生发展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提升课程意识与能力为根本,以健全制度与机制为支撑,以转换课程范式为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
校本
课程
建设
提升
课程
意识与能力
健全制度与机制
转换课程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泰勒原理到概念重构:课程范式已经转换?——论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之关系
被引量:
22
1
作者
喻春兰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40,共7页
文摘
概念重构学派和后现代课程范式是在对现代课程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分析近年来发生在以概念重构学派为代表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学者和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现代课程理论学者之间的激烈论争,可以看出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范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有优点也各有其局限性,两种课程研究范式具有高度的互补性,因而并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
关键词
课程
理论
概念重构学派
后现代
课程
泰勒原理
现代
课程
课程
范式
转换
Keywords
curriculum theory
the school of concept reconstruction
postmodern curriculum
Tyler principle
modern curriculum
curriculum paradigm shift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校本课程建设的现时困境及策略重构——基于江苏省2013年度59所复审和晋评学校相关指标达成度的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史根林
邱白丽
机构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室
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高等教育评估室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53,共6页
文摘
从江苏省部分优质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情况来看,当前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课程发展规划的执行力不强、校本课程的教育功能缺失,校本课程开发、更新的制度与机制不健全,校本课程数量不足、学生自主选择性较低,校本课程质量及实施水平不高,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校本课程决策空间相对较小、校本课程建设取向存在偏差、校长课程领导意识和能力不强、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足、校外专业支持匮乏、外部质量监控与保障不到位。系统重构校本课程建设,应以促进师生发展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动力,以提升课程意识与能力为根本,以健全制度与机制为支撑,以转换课程范式为新起点。
关键词
普通高中
校本
课程
建设
提升
课程
意识与能力
健全制度与机制
转换课程范式
Keywords
common high school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curriculum awareness and ability
perfect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transform the curriculum paradig
分类号
G423.06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泰勒原理到概念重构:课程范式已经转换?——论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之关系
喻春兰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校本课程建设的现时困境及策略重构——基于江苏省2013年度59所复审和晋评学校相关指标达成度的分析
史根林
邱白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