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户意图感知及其功能转换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贤 何汉武 唐超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56-1560,共5页
为解决产品设计领域中用户意图存在主观性,随机性以及模糊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模糊理论与熵权法对用户意图特征项进行分析,并用Kano模型和聚类分析对用户意图特征项进行功能转换设计.以互联网产品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 为解决产品设计领域中用户意图存在主观性,随机性以及模糊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模糊理论与熵权法对用户意图特征项进行分析,并用Kano模型和聚类分析对用户意图特征项进行功能转换设计.以互联网产品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糊集表达与熵处理方法能够区分不同的用户群体对用户意图特征项权重问题,而卡片分类与集簇分析方法进一步对特征项进行优化与信息架构构建,用于指导产品设计.研究结论解决了产品设计中用户意图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意图 模糊理论 熵权法 集簇分析 功能转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型数据库到H Base的转换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青云 余文 《信息网络安全》 2015年第1期51-55,共5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技术浪潮。云计算、物联网这些技术引起了无数学者的关注。在云计算盛行之前,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带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毫无疑问,云计算的出现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大数据这个热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技术浪潮。云计算、物联网这些技术引起了无数学者的关注。在云计算盛行之前,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带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毫无疑问,云计算的出现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大数据这个热点技术的发展。拥有巨大的、有价值的数据和大数据技术会给企业带来成倍的收益。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和尝试大数据,并开始投入使用。大数据拥有超大规模、非结构化、种类多等特性。大数据存储技术和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RDBMS)也是完全不同的技术。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之前的系统都是使用的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这和新兴的并在大数据领域举足轻重的No SQL具有很大的差别。如何完成从关系型数据到这种数据的迁移以及如何设计新的数据模式来符合新的存储系统成为设计者们研究的方向。文章介绍了一种在大数据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分布式存储系统HBase,主要讨论和研究了传统数据库到HBase的转换设计,并以一个例子详细介绍了如何更好地将RDBMS上的数据转换成符合HBase的数据模式,以此满足HBase的特性和大数据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HBASE 数据库 转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XC196系列单片机A/D转换输入接口及其补码程序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昭炎 林益平 《电子测量技术》 2000年第2期16-17,共2页
文中介绍了测控系统中常用的A/D转换输入接口电路和简单实用的补码转换程序设计。
关键词 A/D转换 单片机 接口电路 补码转换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活塞风井的平战融合防护设计方案
4
作者 吴立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05,共4页
[目的]由于设计人员对现行规范中地铁车站战时防护功能及其交通运输功能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活塞风井设计时必要的平战转换时间预估值远大于预期,需要对地铁车站活塞风井的平战融合防护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方法]在阐明地铁车站人民防空... [目的]由于设计人员对现行规范中地铁车站战时防护功能及其交通运输功能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活塞风井设计时必要的平战转换时间预估值远大于预期,需要对地铁车站活塞风井的平战融合防护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方法]在阐明地铁车站人民防空防护功能定位基础上,提出了地铁车站的战时运行模式。阐述了现有地铁车站设计中平战转换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地铁车站融合防护设计中活塞风井设计的难点问题,针对活塞风排风口建筑空间相对宽裕、相对紧凑、非常紧凑3个工况,分别提出了3个地铁车站平战融合防护设计方案。[结果及结论]与常规车站活塞风风道用沙袋封堵的平战转换设计方案相比,这3个方案建设前期的工程成本略有增加,但能有效降低平战转换的工作量,明显缩短平战转换时间,地铁车站平战运行状态也能够实现快速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平战融合 活塞风井 快速转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设计原理的罕遇地震作用下转换层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小雷 郑宜 +3 位作者 杨坤 赵书宁 王建区 季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101,共7页
本文将基于能力的设计原理引入转换层结构设计,提出了“强转换弱上部”思想,给出了转换构件的能力设计公式。考虑了转换结构刚度和质量变化以及抗震设防烈度和转换层设置高度的不同对转换结构所受罕遇地震作用的影响,从工程应用的角度... 本文将基于能力的设计原理引入转换层结构设计,提出了“强转换弱上部”思想,给出了转换构件的能力设计公式。考虑了转换结构刚度和质量变化以及抗震设防烈度和转换层设置高度的不同对转换结构所受罕遇地震作用的影响,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给出适用各类转换形式的能力设计简化公式,给出转换层结构能力设计的具体步骤。通过工程算例,对运用能力设计方法、我国现行规范方法以及在工程界应用的水平地震作用增大系数法(G+βE)进行对比,并对转换层结构的能力设计方法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能力的设计原理 “强转换弱上部”思想 转换层结构设计 弹塑性时程分析 结构超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汉字图形的艺术价值及多元设计转换——评《民间汉字图形研究》
6
作者 姜露露 李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74-674,共1页
《民间汉字图形研究》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潘镜如副教授撰写,2022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设立的博士论文出版项目书籍。该书从民间汉字图形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民间汉字图形产生背景、民间汉字图形题材... 《民间汉字图形研究》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潘镜如副教授撰写,2022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设立的博士论文出版项目书籍。该书从民间汉字图形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民间汉字图形产生背景、民间汉字图形题材与构思、民间汉字图形技法与样式、民间汉字图形多元设计转换等方面系统诠释民间汉字图形特有的艺术生命力和发展脉络,引发本领域对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传承,以及传统文化视觉元素的当代价值转换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汉字 艺术价值 设计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地性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框架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吉伟 朱建宁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99-104,共6页
城市建成或设计在建过程中的公共空间景观正面临着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影响而出现诸多问题,因此,重申基于在地性的设计是必要的。在阐释“在”的介词-名词-动词属性及“地”的多尺度时空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认知-转换设计框架:梳理出物质... 城市建成或设计在建过程中的公共空间景观正面临着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影响而出现诸多问题,因此,重申基于在地性的设计是必要的。在阐释“在”的介词-名词-动词属性及“地”的多尺度时空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认知-转换设计框架:梳理出物质性实体-空间要素分类体系;基于形态学-类型学-发生学构建综合的认知方法体系;归纳出引入、共生、象征3种场地介入方式;基于类推原理总结出实体要素-空间要素-比例尺度-结构模式转换4种设计方法。最后详细总结各要素的认知关键点,并以案例解析的方法验证框架的合理性,以期为在地设计提供逻辑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在地性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 认知-介入-转换设计框架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通孔共面波导到微带的转换效应
8
作者 李凌云 孙晓玮 毛军发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9,共3页
分析了无通孔接地板对共面波导(CPW)至微带转换过渡的影响.计算和实验结果显示,如果在缩短其长度的同时加宽其宽度,可以有效地增加转换的带宽.通过等效电路做出了一定的解释,同时提供了简单的无通孔CPW至微带转换设计指导方法.
关键词 微带 共面波导 通孔 CPW 带宽 等效电路 接地 转换设计 显示 加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电路的低功耗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肖霞 徐雁 +2 位作者 韩世忠 向珂 叶妙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975-977,共3页
介绍基于电容分压原理的有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系统组成。针对一次侧电路的低功耗设计要求,讨论一次测电路的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求,提出具体的实现方案,着重分析低功耗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等设计,实现用同步时钟速率模拟异步发送的方... 介绍基于电容分压原理的有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的系统组成。针对一次侧电路的低功耗设计要求,讨论一次测电路的各组成部分的设计要求,提出具体的实现方案,着重分析低功耗模数转换器、微处理器等设计,实现用同步时钟速率模拟异步发送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单光纤发送,以降低电路的功耗。经实际测试,所设计的一次侧电路的功耗是比较低的,仅为74.5mW。整个AEVT的型式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计量准确度优于0.2级,保护准确度达到3P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分压器 有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低功耗设计A/D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固态硬盘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加乐 刘嵩岩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4期57-64,共8页
文中基于FPGA芯片对特殊接口固态硬盘进行设计。在详细介绍固态硬盘控制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固态硬盘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在固态硬盘闪存转换层中的地址映射算法中引入哈希表格,并提出一种综合块的有效页数、擦除次数和特殊性的... 文中基于FPGA芯片对特殊接口固态硬盘进行设计。在详细介绍固态硬盘控制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固态硬盘控制器的软件设计。在固态硬盘闪存转换层中的地址映射算法中引入哈希表格,并提出一种综合块的有效页数、擦除次数和特殊性的磨损均衡算法,以减少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时间和磨损均衡过程中有效数据的搬移量。同时,根据流水线的思想,将固态硬盘的读写过程划分为多个子操作,通过不同子操作间的并行处理,改善固态硬盘的读写性能。硬件测试结果表明,哈希表和磨损均衡算法的使用可以显著改善固态硬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硬盘 FPGA芯片 控制器设计 磨损均衡算法 内存转换设计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织针驱动方法和控制技术
11
作者 熊涛 李成缘 +3 位作者 桂顺 王意 张成俊 左小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2-208,共7页
为完善磁悬浮针织横机的工艺流程,实现花型设计图案到织针编织动作的数据转换,首先根据混合磁悬浮针织横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步进式磁悬浮织针的驱动方案;然后采用数学矩阵的方法,建立磁悬浮针织横机双色单面提花织物的意匠图模型,... 为完善磁悬浮针织横机的工艺流程,实现花型设计图案到织针编织动作的数据转换,首先根据混合磁悬浮针织横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步进式磁悬浮织针的驱动方案;然后采用数学矩阵的方法,建立磁悬浮针织横机双色单面提花织物的意匠图模型,同时推导出双色单面提花织物的数据转换算法,最后将意匠图设计的花型数据转换成织针编织的驱动数据,并根据步进式磁悬浮织针的驱动方案定义织针编织动作对应的电流信号。在此基础上搭建织针驱动的实验平台进一步验证步进式驱动方案的可行性,并使用仿真软件验证意匠图转换算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步进式织针驱动方案可使织针逐步达到工艺编织高度,满足工艺设计要求;双色单面提花转换算法也能准确将意匠图的花型数据转换成织针驱动的编织数据,通过定义编织动作对应的线圈电流信号使设计的织物花型图案能转换成磁悬浮针织横机驱动的电流信号,达到织针驱动和编织工艺相结合的效果,简化了磁悬浮针织横机编织双色单面提花织物的工艺流程,为磁悬浮针织横机的工艺设计探索出一条可行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机 驱动方案 意匠图转换算法 花型设计图案数据转换 磁悬浮织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效农膜用转光剂
12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7-87,共1页
农膜光转换设计原则是依据光生态学原理,在农用薄膜中引入转光剂实现光能转换,以改善塑棚温室透过的光质、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太阳光能的综合利用率。大量的农业扣棚试验表明,转光膜在农作物增产、早熟、品质改良等方面与普通膜及现... 农膜光转换设计原则是依据光生态学原理,在农用薄膜中引入转光剂实现光能转换,以改善塑棚温室透过的光质、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太阳光能的综合利用率。大量的农业扣棚试验表明,转光膜在农作物增产、早熟、品质改良等方面与普通膜及现有功能膜相比,确实有着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光剂 农膜 高光效 生态学原理 综合利用率 转换设计 光能转换 农用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效农膜用转光剂
13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共1页
农膜光转换设计原则是依据光生态学原理,在农用薄膜中引入转光剂实现光能转换,以改善塑棚温室透过的光质、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太阳光能的综合利用率。大量的农业扣棚试验表明,转光膜在农作物增产、早熟、品质改良等方面与普通膜及现... 农膜光转换设计原则是依据光生态学原理,在农用薄膜中引入转光剂实现光能转换,以改善塑棚温室透过的光质、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太阳光能的综合利用率。大量的农业扣棚试验表明,转光膜在农作物增产、早熟、品质改良等方面与普通膜及现有功能膜相比,确实有着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光剂 农膜 高光效 生态学原理 综合利用率 转换设计 光能转换 农用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效农膜用转光剂
14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6,共1页
农膜光转换设计原则是依据光生态学原理,在农用薄膜中引入转光剂实现光能转换,以改善塑棚温室透过的光质、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太阳光能的综合利用率。大量的农业扣棚试验表明,转光膜在农作物增产、早熟、品质改良等方面与普通膜及现... 农膜光转换设计原则是依据光生态学原理,在农用薄膜中引入转光剂实现光能转换,以改善塑棚温室透过的光质、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太阳光能的综合利用率。大量的农业扣棚试验表明,转光膜在农作物增产、早熟、品质改良等方面与普通膜及现有功能膜相比,确实有着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光剂 农膜 高光效 生态学原理 综合利用率 转换设计 光能转换 农用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micro/nanoscale thermal radiation to thermophotovoltaic system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爱华 蔡九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2176-2184,共9页
Thermophotovoltaic (TPV) system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promising means to alleviate current energy demand because it can directly generate electricity from radiation heat via photons. However, the presently availa... Thermophotovoltaic (TPV) system has been regarded as one promising means to alleviate current energy demand because it can directly generate electricity from radiation heat via photons. However, the presently available TPV systems suffer from low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low throughput. A viable solution to increase their efficiency is to apply micro/nanoscale radiation principles in the design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to utilize the characteristics ~f thermal radiation at small distances and in microstructures. Several critical issues are reviewed, such as photovoltaic effect, quantum efficiency and efficiency of TPV system. Emphasis is giv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wavelength-selective emitters and filters and the aspects of micro/nanoscale heat transfer. Recent progress, along with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TPV systems are also outl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photovoltaic system micro/nanoscale radiation quantum efficiency EMITTER filter photon tunne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a novel 50kW fast 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s 被引量:1
16
作者 YOON Hyok-min KIM Jong-hyun SONG Eui-h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372-377,共6页
A novel 50 kW fast charger was propos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The proposed fast charger is divided into two main sections an AC-DC converter performing a PFC function and a DC-DC converter performing a charging funct... A novel 50 kW fast charger was propos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The proposed fast charger is divided into two main sections an AC-DC converter performing a PFC function and a DC-DC converter performing a charging function. A transformer including leakage inductances was used in the AC-DC converter in order to obtain isolation and inductance. A series-connection topology was used in the DC-DC converter between the DC-bus and outlet. This topology enables high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up to 95% for the DC-DC converter.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the 50 kW charging on the AC grid, the proposed fast charger system includes a buffering battery unit between the two main power conversion units. This leads to reductions in the power installation costs of power companies and to improvements in the power quality were verified through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AC grid.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proposed fast charge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 electric vehicle charger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buffering bat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small-area and high-efficiency DC-DC converter for 1 T SRAM
17
作者 LEE Jae-hyung 金丽妍 +4 位作者 余忆宁 JANG Ji-hye KIM Kwang-il HA Pan-bong KIM Young-he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417-423,共7页
The 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 (DC-DC) converter is designed for 1 T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RAM) used in display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s (ICs), which consists of positive word-line voltage (VpwL),... The 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 (DC-DC) converter is designed for 1 T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RAM) used in display driver integrated circuits (ICs), which consists of positive word-line voltage (VpwL), negative word-line voltage (VinyL) and half-VDD voltage (VHDo) generator. To generate a process voltage temperature (PVT)-insensitive VpWL and VNWL, a set of circuits were proposed to generate reference voltages using bandgap reference current generators for respective voltage level detectors. Also, a VOWL regulator and a VNWL charge pump were proposed for a small-area and low-power design. The proposed VpwL regulator can provide a large driving current with a small area since it regulates an input voltage (VCI) from 2.5 to 3.3 V. The VmvL charge pump can be implemented as a high-efficiency circuit with a small area and low power since it can transfer pumped charges to VNWL node entirely. The DC-DC converter for 1 T SRAM were designed with 0.11 μm mixed signal process and operated well with satisfactory measuremen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T-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 converter positive word-line voltage negative word-line voltage half- VDb gener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lfur poisoning mechanism of three way catalytic converter and its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18
作者 蔡皓 刘亚飞 +3 位作者 龚金科 鄂加强 耿玉鹤 余立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1期4091-4096,共6页
Combining a detailed catalytic surface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noble metal and promoter elementary reactions, a new three-way catalytic converter(TWC) reaction mechanis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new mechanism, ste... Combining a detailed catalytic surface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noble metal and promoter elementary reactions, a new three-way catalytic converter(TWC) reaction mechanis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new mechanism, steady condi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and the change of light-off temperatures and conversion efficiency with various SO2 contents is obtained. By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 the relational grade between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SO2 content is obtained.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SO2 content has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3H6 and NOX conversion efficiency. This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to the improvement of activity design of TWC, and may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condition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TW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lfur poisoning three-way catalytic converter reaction mechanism numerical simulation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