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火箭发动机单向可调喷管转换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建军 尹自宾 《航空兵器》 2012年第5期43-47,共5页
通过固体火箭发动机单向可调喷管转换控制理论和试验研究,针对可调喷管不同转换控制点的选取,完成了转换调节控制设计、计算、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对单向可调喷管转换调节不同控制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为单向可调喷管在固体火箭发动... 通过固体火箭发动机单向可调喷管转换控制理论和试验研究,针对可调喷管不同转换控制点的选取,完成了转换调节控制设计、计算、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对单向可调喷管转换调节不同控制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为单向可调喷管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上的应用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可调喉部面积喷管 转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FPGA的A/D转换控制器的实现
2
作者 张勇 王崇林 张鑫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93-95,共3页
利用FPGA器件设计一个A/D转换控制器,按照正确的时序直接控制MAX197的工作,完成模数转换.所有这些功能都采用VHDL语言进行描述.
关键词 FPGA A/D转换控制 MAX197 有限状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换控制定律的倒立摆控制器设计(英文)
3
作者 李春桃 李冬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6-500,共5页
本文研究倒立摆的控制器设计.运用控制转换定律和Lyapunov第二方法,有效解决了由钟的分离角和控制系统中小车的置换引起的强非线性和强耦合性难题.并证明该控制器对由摆的长度和质量以及小车的质量等参数决定的非线性摩擦系数的变化具... 本文研究倒立摆的控制器设计.运用控制转换定律和Lyapunov第二方法,有效解决了由钟的分离角和控制系统中小车的置换引起的强非线性和强耦合性难题.并证明该控制器对由摆的长度和质量以及小车的质量等参数决定的非线性摩擦系数的变化具有强鲁棒性.最后,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器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立摆系统 非线性控制 鲁棒性 转换控制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信号自动转换控制装置
4
作者 宋子和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1992年第4期24-29,共6页
我校在1988年建成的12个多功能教室中,均装置了录象机。由于有许多录象课需集中播放,需要有一台电视信号自动转换控制装置,能够按照要求,为多功能教室中的监视器自动地选择本教室录象机信号或中心控制室信号,同时,该装置还应具有为监视... 我校在1988年建成的12个多功能教室中,均装置了录象机。由于有许多录象课需集中播放,需要有一台电视信号自动转换控制装置,能够按照要求,为多功能教室中的监视器自动地选择本教室录象机信号或中心控制室信号,同时,该装置还应具有为监视器接通/关断电源的功能。为此,我们进行了这种装置的研究。现已运行两年多了,证明它的线路合理,达到了设计要求。下面对装置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信号 自动转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姿态转换与控制
5
作者 燕晨耀 尹伟 +2 位作者 杜星 田文朋 吝继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2,共7页
针对以往大型飞机姿态转换过程存在潜在的胶布带脱落、局部失稳以及多种提升设备不协调等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大型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姿态转换与控制方法。通过设计位移提升装置和全浮动支持平台,确保飞机姿态转换系统安全可靠;应用协调加... 针对以往大型飞机姿态转换过程存在潜在的胶布带脱落、局部失稳以及多种提升设备不协调等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大型飞机结构强度试验姿态转换与控制方法。通过设计位移提升装置和全浮动支持平台,确保飞机姿态转换系统安全可靠;应用协调加载控制系统,提出多点协调的位移提升控制方案,实现飞机姿态平稳转换和精准控制;研究飞机姿态实时测量算法,开发可视化监控系统,实现飞机姿态多维变量实时监控。通过全要素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某大型飞机的姿态转换过程实现了多维度可视化监控,与传统方法相比,效率提升了约35%,可靠性及安全性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结构强度试验 姿态转换控制 协调加载 可视化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转换MAX197控制器的FPGA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勇 王崇林 张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5-106,共2页
文章利用FPGA器件设计一个A/D转换控制器,按照MAX197的时序直接对A/D的转换工作进行控制,从而完成模数转换。所有这些功能都采用VHDL语言进行描述。最后对改A/D转换进行了硬件综合和系统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功能的实现... 文章利用FPGA器件设计一个A/D转换控制器,按照MAX197的时序直接对A/D的转换工作进行控制,从而完成模数转换。所有这些功能都采用VHDL语言进行描述。最后对改A/D转换进行了硬件综合和系统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功能的实现减轻了系统主CPU的负担,在一些大型系统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A/D转换控制 MAX197 有限状态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电网多复杂工况的AGC控制模式转换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徐瑞 滕贤亮 +4 位作者 丁恰 刘军 钱玉妹 镐俊杰 张小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85-1791,共7页
调度控制系统中AGC机组控制模式依靠人工决策修改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网实时平衡和多复杂工况下的调节需求。文章首先根据AGC机组控制模式的负荷扰动调节特点,对机组控制模式进行归类分析;然后提出适应电网正常和紧急2种工况的控制模... 调度控制系统中AGC机组控制模式依靠人工决策修改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电网实时平衡和多复杂工况下的调节需求。文章首先根据AGC机组控制模式的负荷扰动调节特点,对机组控制模式进行归类分析;然后提出适应电网正常和紧急2种工况的控制模式自动转换方案,提出适应CPS标准的调节备用需求模型和模式转换策略,策略兼顾负荷趋势调整和平衡控制双重目标,实现对机组控制角色的自适应转换和调节容量的优化调控;通过大功率缺失扰动下满足CPS/DCS标准的调节备用需求分析,提出紧急功率控制模式转换策略,通过扩充紧急功率控制调节容量,以快速支援电网功率恢复。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组控制模式 控制模式转换 控制性能评价指标 自动发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制企业控制权转换路径探讨
8
作者 郑文哲 夏凤 《现代管理科学》 2006年第1期61-62,共2页
家族制企业的制度实质是家族对企业拥有持续控制权。对于我国家族制企业的发展,控制权转换是当务之急,而不是简单地寻求继任或接班。家族制企业控制权转换总体上表现为从传统控制权向现代控制权转换的一个连续动态过程,其转换路径应注... 家族制企业的制度实质是家族对企业拥有持续控制权。对于我国家族制企业的发展,控制权转换是当务之急,而不是简单地寻求继任或接班。家族制企业控制权转换总体上表现为从传统控制权向现代控制权转换的一个连续动态过程,其转换路径应注意类型转换的顺序性、力度调控的梯度性和质量结合的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制企业 控制 控制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信号转换箱的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涛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7期160-162,共3页
以欧姆龙公司CP1H-XA40DT-D型PLC为核心开发的控制系统信号转换箱,电路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系统响应速度快,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信号转换箱比较,基于PLC的控制系统信号转换箱解决了高速触发测量系统的关键问题。又具备应用CX-Prog... 以欧姆龙公司CP1H-XA40DT-D型PLC为核心开发的控制系统信号转换箱,电路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系统响应速度快,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信号转换箱比较,基于PLC的控制系统信号转换箱解决了高速触发测量系统的关键问题。又具备应用CX-Programmer编程软件可编程输出的优势,在未来工业控制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信号转换 PLC 采集触发 CX—Programmer编程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处罚设定制度:变化、理解与控制重点转换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杨伟东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3-243,共11页
行政处罚设定是行政处罚法首创的一项重要行政法制度,也是这次行政处罚法修订时变化较明显的一项重要制度。行政处罚法修订改变了此前在设定领域一直奉行的从严立场,而采用了适度从宽的思路,不仅扩大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设... 行政处罚设定是行政处罚法首创的一项重要行政法制度,也是这次行政处罚法修订时变化较明显的一项重要制度。行政处罚法修订改变了此前在设定领域一直奉行的从严立场,而采用了适度从宽的思路,不仅扩大了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设定权限,而且创立了补充设定这一新的设定类别。在补充设定的适用中,对上位法已规定"违法行为"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关系到补充设定的适用空间,值得特别关注。实现行政处罚设定控制重点合理转换,对保证行政处罚设定权的合法、正当行使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处罚设定 补充设定 违法行为 控制重点转换 实体控制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的全纯嵌入构建方法
11
作者 李雪 刘益臣 +1 位作者 姜涛 李国庆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针对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构建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SVSRB)存在初值选取困难、收敛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的全纯嵌入构建方法。该方法构造基于电压源换流站和电网换相换流站的... 针对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构建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SVSRB)存在初值选取困难、收敛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的全纯嵌入构建方法。该方法构造基于电压源换流站和电网换相换流站的混合多端直流电力系统全纯嵌入潮流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求解方法;结合多类型换流站控制策略切换特性,构建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全纯嵌入连续潮流模型搜索系统的电压稳定临界点;通过所提全纯嵌入构建方法快速搜索相邻电压稳定临界点进而构建系统的SVSRB;通过修改的PJM 5节点和IEEE 118节点交直流测试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全纯嵌入构建方法可实现不同规模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SVSRB的准确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纯嵌入构建方法 混合多端直流 换流器 潮流计算 控制策略转换 静态电压稳定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MAX192控制器仿真设计与研究
12
作者 张小鸣 张俊玲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22-3427,共6页
为减轻微处理器频繁控制A/D转换器转换时序与读取A/D转换结果的负担,提出串行A/D转换器MAX192的FPGA控制方法。根据MAX192多通道转换时序的特点,设计基于FPGA的多通道转换控制器和A/D转换结果寄存器阵列。由微控制器指定采样周期、采样... 为减轻微处理器频繁控制A/D转换器转换时序与读取A/D转换结果的负担,提出串行A/D转换器MAX192的FPGA控制方法。根据MAX192多通道转换时序的特点,设计基于FPGA的多通道转换控制器和A/D转换结果寄存器阵列。由微控制器指定采样周期、采样点数、采样通道顺序和最大转换通道数等参数来控制FPGA,对MAX192进行转换,且每个采样通道配置1个结果寄存器组,其数量由最大采样通道数决定。仿真结果表明,基于FPGA的MAX192控制器对多通道信号连续转换时,每个通道的平均转换时间与单通道单独转换相比减少了37.5%;结果寄存器可及时存储每次转换结果,便于微处理器及时读取A/D转换结果进行后续快速数字信号处理运算,提高了数据采集系统的实时性,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转换 A/D控制 多通道转换控制 结果寄存器 微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IB-VXI控制器模块本地总线仲裁和TTL触发
13
作者 李翔宇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4-57,共4页
在GPIB-VX1控制S模块中,CPU和接口芯片的本地总线仲裁机制不同,文中分别对其加以讨论,提出了一种实现各仲裁线之间的转换、切实可行的实际电路。同时,论述了VXI总线上TTL触发线的规范和一种电路的实现方法,对V... 在GPIB-VX1控制S模块中,CPU和接口芯片的本地总线仲裁机制不同,文中分别对其加以讨论,提出了一种实现各仲裁线之间的转换、切实可行的实际电路。同时,论述了VXI总线上TTL触发线的规范和一种电路的实现方法,对VXI模块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控制 VXI总线 本地总线 仲裁 TTL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级自动转换开关的特点及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芦亚飞 冯永海 王加法 《电气制造》 2008年第4期36-38,共3页
介绍了PC级系列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中转换控制器的型号、主要功能和产品性能指标、技术参数、产品特点、工作原理、控制电路的设计、用途及适用范围等。由于本产品的主触头系统采用单刀双掷(三点式)结构,自身联锁及结构紧凑,机构简单,转... 介绍了PC级系列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中转换控制器的型号、主要功能和产品性能指标、技术参数、产品特点、工作原理、控制电路的设计、用途及适用范围等。由于本产品的主触头系统采用单刀双掷(三点式)结构,自身联锁及结构紧凑,机构简单,转换动作速度快和设有开关本体机械故障报警系统等特点,必将在低压电网领域中的两路电源(常用电源、备用电源)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转换开关 PC级 设计 产品性能指标 故障报警系统 备用电源 结构紧凑 转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处理器的四旋翼无人机自主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垚 鲜斌 +2 位作者 殷强 刘洋 王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53-760,共8页
为实现四旋翼无人机的自主飞行控制,设计并搭建了四旋翼无人机的硬件飞行控制平台.该平台采用自行组装的四旋翼飞行器作为本体,航向姿态参考系统(AHRS)MTi-G单元作为主要机载传感器,ARM嵌入式系统芯片作为主控制器,AVR单片机作为超控单... 为实现四旋翼无人机的自主飞行控制,设计并搭建了四旋翼无人机的硬件飞行控制平台.该平台采用自行组装的四旋翼飞行器作为本体,航向姿态参考系统(AHRS)MTi-G单元作为主要机载传感器,ARM嵌入式系统芯片作为主控制器,AVR单片机作为超控单元.基于四旋翼无人机的非线性动态模型,采用内外环结构的PD控制算法,构造了无人机的位置与姿态跟踪控制器.实现了四旋翼无人机滚转角、俯仰角和水平纵向、横向位置共四个自由度的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机载控制系统设计取得了较好的飞行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实时控制 内外环控制 控制信号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涵道尾座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全包线飞行控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子欢 裴海龙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63-1873,共11页
本文针对一种新型涵道尾座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非线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全包线飞行控制方案.在设计的控制框架中,采用统一的坐标系描述该飞行器的多模态特性.对于不可测量的外部力矩,设计了辅助系统进行观测及自适应律进行补偿;对于可测... 本文针对一种新型涵道尾座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非线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全包线飞行控制方案.在设计的控制框架中,采用统一的坐标系描述该飞行器的多模态特性.对于不可测量的外部力矩,设计了辅助系统进行观测及自适应律进行补偿;对于可测的合外力,设计了一种基于加速度测量的拉力/姿态几何解耦方法;同时,给出了保证闭环系统全局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所述控制方案成功应用于一小型涵道尾座式无人机上,并完成了飞行器垂直/水平模态转换飞行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道尾座式飞行器 垂直起降 无人机控制 飞行模态转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控制方式下HVDC系统的潮流计算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彬 叶鹏 +1 位作者 孙保功 高校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9-143,共5页
在交直流潮流计算中,如何有效地描述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式的转换是实际电力系统运行和分析必须考虑的问题。文中基于功率等值和交直流系统交替解耦求解的原理,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的用户自定义建模环境,建立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潮... 在交直流潮流计算中,如何有效地描述直流输电系统控制方式的转换是实际电力系统运行和分析必须考虑的问题。文中基于功率等值和交直流系统交替解耦求解的原理,利用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的用户自定义建模环境,建立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直流输电系统主要控制方式的控制作用和相互转换,具有较好的收敛性。EPRI-36算例的结果表明,自定义模型能够处理运行条件改变导致的运行方式发生的转换,并且有利于大规模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和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控制方式转换 潮流计算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 自定义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线路道岔接口控制方案研究
18
作者 王国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67,共6页
与常规轮轨线路的道岔转换方式有所不同,中低速磁浮线路的道岔转换采用整体移梁方式。中低速磁浮线路具有与道岔自成一体的道岔转换系统,信号联锁与道岔转换系统之间为接口关系。在分析磁浮道岔控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磁浮线路道岔启... 与常规轮轨线路的道岔转换方式有所不同,中低速磁浮线路的道岔转换采用整体移梁方式。中低速磁浮线路具有与道岔自成一体的道岔转换系统,信号联锁与道岔转换系统之间为接口关系。在分析磁浮道岔控制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磁浮线路道岔启动电路的9个技术条件。对我国已开通的中低速磁浮线路道岔接口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后,提出了由联锁参与控制逻辑的道岔接口控制方案。针对该方案,提出了磁浮道岔控制电路中信号与道岔接口所需设置的继电器类型,并对道岔与信号的接口控制电路(包括道岔启动电路、道岔表示电路、道岔模式控制接口电路及综合后备盘接口电路等)提出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以满足磁浮线路道岔启动电路9个技术条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线 道岔转换控制 道岔与信号接口控制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飞行模式垂直起降无人机过渡飞行控制策略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志豪 闵荣 +3 位作者 方成 易超 鹿存跃 马艺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73-1181,共9页
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模式转换时的飞行控制策略对于保证无人机安全可靠地飞行至关重要.对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过渡模式的飞行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最快模式转换定高控制策略,并利用模拟分析和实验的手段对比了该策略、经典比例... 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模式转换时的飞行控制策略对于保证无人机安全可靠地飞行至关重要.对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过渡模式的飞行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最快模式转换定高控制策略,并利用模拟分析和实验的手段对比了该策略、经典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策略和最快模式转换控制策略的飞行效果.最快模式转换定高策略优化了转换速度和高度变化两个飞行参数,同步了俯仰角达到巡航攻角的时间和飞行速度达到巡航速度的时间,保持了无人机在模式转换过程中竖直方向的受力平衡.模拟结果表明:最快模式转换定高控制策略比经典PID控制策略和最快模式转换控制策略的时间分别缩短了0.98和0.48 s,高度变化量分别减小了2.27和0.91 m;最快模式转换定高控制策略的飞行控制效果明显优于经典PID控制策略和最快模式转换控制策略.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解决了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飞行模式转换时的掉高问题,能够保证无人机在过渡模式下快速平稳地实现飞行模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飞行模式 垂直起降 无人机 过渡模式 最快模式转换定高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益调度与光滑切换的倾转旋翼机最优控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余新 陈仁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6-1198,共13页
针对倾转旋翼机转换机动中变动力学特性导致的复杂控制问题,提出基于增益调度(GS)的线性二次最优控制与光滑切换控制结合的综合体系结构,用以实现转换机动过程中的全局最优控制。该控制综合方法,在保证性能指标要求最小的同时,对操纵机... 针对倾转旋翼机转换机动中变动力学特性导致的复杂控制问题,提出基于增益调度(GS)的线性二次最优控制与光滑切换控制结合的综合体系结构,用以实现转换机动过程中的全局最优控制。该控制综合方法,在保证性能指标要求最小的同时,对操纵机构的负荷较低。首先,建立了倾转旋翼机高置信度飞行动力学模型,并应用混合操纵克服操纵冗余问题。其次,设计了基于增益调度的线性二次最优多环控制器,并采用光滑切换控制策略综合2套控制器,实现动态倾转过程的姿态平滑过渡。最后,进行以倾转走廊中间路径为期望轨迹的全模式自主飞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在转换机动过程中体现出强鲁棒性和较优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转旋翼机 线性二次最优控制 增益调度(GS) 光滑切换控制 转换机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