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换加工研究回顾 被引量:9
1
作者 孙天义 肖鑫 郭春彦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61-767,共7页
任务转换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基本方式,其过程转换加工为中央执行系统的重要功能。转换加工在工作记忆中体现为控制竞争同一认知资源的两项任务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执行转换任务的反应时比执行重复任务的反应时更长,两反应时之差为转换代... 任务转换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基本方式,其过程转换加工为中央执行系统的重要功能。转换加工在工作记忆中体现为控制竞争同一认知资源的两项任务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执行转换任务的反应时比执行重复任务的反应时更长,两反应时之差为转换代价。行为实验和神经生理学实验在转换加工的研究范式、转换代价的成分以及执行控制的理论等领域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争议。事件相关电位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联合使用能直观地反映大脑转换加工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将为转换加工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加工 转换代价 执行控制 内源性 外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中转换加工的内源性准备和外源性调节 被引量:9
2
作者 郭春彦 孙天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85-993,共9页
考察工作记忆中转换加工的控制过程。采用"任务转换"范式,探究预知条件(实验一)和未预知条件(实验二)下的转换加工。结果发现:(1)任务重复与任务转换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无论是在预知条件还是未预知条件下都出现任务重复效应显... 考察工作记忆中转换加工的控制过程。采用"任务转换"范式,探究预知条件(实验一)和未预知条件(实验二)下的转换加工。结果发现:(1)任务重复与任务转换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无论是在预知条件还是未预知条件下都出现任务重复效应显著大于任务转换效应;(2)验证了转换加工包括内源性准备和外源性调节两个不同的加工过程,内源性准备只是任务设置重建的一部分;(3)对先后呈现的两个任务(任务1—任务2:任务重复或任务转换)在预知重复、预知转换和未预知条件下,任务2对任务1的影响不同,存在前瞻性记忆效应。由此推断转换加工的心理过程是:在预知情况下,任务1呈现后即启动内源性准备,直到任务2呈现时,通过外源性调节最终完成任务转换;而在未预知情况下,只能依赖外源性调节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加工 转换代价 内源性准备 外源性调节 前瞻性记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训练对警员判别转换加工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曹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117,共4页
为了研究有过武术运动经历的警务人员判别的转化加工过程,利用任务转换范式,对训练组(12人)和对照组(12人)的任务转换行为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显示:武术运动员警察的转换损失显著小于普通警察(P<0.05)。为了探索情绪对于武术运... 为了研究有过武术运动经历的警务人员判别的转化加工过程,利用任务转换范式,对训练组(12人)和对照组(12人)的任务转换行为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显示:武术运动员警察的转换损失显著小于普通警察(P<0.05)。为了探索情绪对于武术运动员警察的转换加工过程的影响,引入了3种不同的情绪诱导条件,结果显示:正性和负性情绪均能破坏转换加工过程,武术运动员警察在负性情绪下,转换损失的变化不显著,一般警察在负性情绪下,转换损失显著高于中性情绪(P<0.001)。因此,武术运动员警察具有更优秀的转化加工能力,并且较少受到情绪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 判别转换加工能力 任务转换 武术运动员 警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卧转换加工中心精镗固定循环用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宝庆 郭理安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固定循环方法 精镗加工 立卧转换加工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晓珍 孔莉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7-30,共4页
通过主成分回归法分析了我国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能源转换效率结构对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影响,各种形式的能源转化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作用;为获得经济与能源加工转化效率结构协调发展的最优状态,构建了灰色时序组... 通过主成分回归法分析了我国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能源转换效率结构对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影响,各种形式的能源转化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作用;为获得经济与能源加工转化效率结构协调发展的最优状态,构建了灰色时序组合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经济发展 主成分回归法 灰色时序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脉冲响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玮 张荣霞 +1 位作者 梁文群 赵国浩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5-131,共7页
山西省作为全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十二五"期间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的目标任务艰巨。本文首先从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方面分析了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 山西省作为全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脆弱,"十二五"期间完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6%的目标任务艰巨。本文首先从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方面分析了技术进步对能源强度的作用机理,然后采用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指标来表征技术进步水平,利用山西省1980~2009年相关数据,建立了能源强度与技术进步的VAR模型,进而运用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山西省能源强度对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冲击的动态响应,并进行了方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山西省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负向影响将在滞后30多年中都存在,滞后效应较长。最后从4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 VAR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能源统计简介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宽宽 《统计研究》 1984年第4期77-80,共4页
能源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在经济活动中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因此,世界各国统计机构,都把能源统计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联合国统计司在1978年3月,专门组织了一个能源统计专家组,其他一些地区性组织,也有专门的能源... 能源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在经济活动中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因此,世界各国统计机构,都把能源统计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联合国统计司在1978年3月,专门组织了一个能源统计专家组,其他一些地区性组织,也有专门的能源统计机构。随着专门机构的建立,能源统计工作越来越趋于成熟和正规化。下面,分三个问题简单介绍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转换 能源消费量 能源平衡表 能源统计 外能 非商品能源 最终消费 投入量 联合国统计司 能源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能源消费的产品结构
8
作者 翟立功 《经济问题》 1982年第6期30-32,共3页
能源产品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原动力。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的这类赋存一定形式的能量而未经过加工转换的产品,如柴草、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风力,以及原子能、太阳能、海洋波能和地球内部的热能等,称为一... 能源产品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原动力。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的这类赋存一定形式的能量而未经过加工转换的产品,如柴草、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风力,以及原子能、太阳能、海洋波能和地球内部的热能等,称为一次能源;而把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得到的能源产品如电力、蒸气、煤气、焦炭,以及各种石油制品称为二次能源。 在一次能源中,柴草、木材、煤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产品结构 石油资源 煤炭 加工转换 能源产品 天然气 能源资源 二次能源 社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向型能源经济的理论透视——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9
作者 张绍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53-58,共6页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同时能源供需矛盾也日益尖锐。本文认为,解决中国能源短缺问题的出路,在于深化能源经济领域的改革,扩大能源产业的对外开放,变封闭的内向型能源经济为对外开放的外向型能源经济。那么,什么是外向型能源...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同时能源供需矛盾也日益尖锐。本文认为,解决中国能源短缺问题的出路,在于深化能源经济领域的改革,扩大能源产业的对外开放,变封闭的内向型能源经济为对外开放的外向型能源经济。那么,什么是外向型能源经济?它的特点和内容是什么?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实证,作一些必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 能源供应 能源产业 长江三角洲地区 加工转换 外向型 能源供需 进口能 本国能源 能源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