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米级斜拉桥施工过程中主梁的预转折角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建民 肖汝诚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8-622,共5页
斜拉桥安装、张拉、起拱等系统的施工全过程分析和控制技术是一项涉及斜拉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以某千米级斜拉桥为例,采用一阶最优化计算方法来确定斜拉桥的合理施工状态。以成桥后主梁的线形为目标函数,施工中主梁节段的... 斜拉桥安装、张拉、起拱等系统的施工全过程分析和控制技术是一项涉及斜拉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以某千米级斜拉桥为例,采用一阶最优化计算方法来确定斜拉桥的合理施工状态。以成桥后主梁的线形为目标函数,施工中主梁节段的预转折角为设计变量,建立了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空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了钢箱主梁的悬臂拼装过程,求出各施工阶段节段的预转折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一阶分析法 施工过程 转折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接计算空间弯管转折角的新公式
2
作者 祁雷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69-71,98,共4页
提出了一种直接计算空间弯管转折角的新公式。为了验证新公式的正确性,将传统的解析计算公式进行恒等变形后所得出的公式与新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新公式具有计算简便、涉及参数少、实用性强等优点。以宝鸡市石头河水库引水工程为... 提出了一种直接计算空间弯管转折角的新公式。为了验证新公式的正确性,将传统的解析计算公式进行恒等变形后所得出的公式与新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新公式具有计算简便、涉及参数少、实用性强等优点。以宝鸡市石头河水库引水工程为例,将新公式与传统公式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新公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弯管 转折角 直接计算 对比计算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折角对Z形通道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中二氧化碳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沈佳飞 王波 +2 位作者 周秋平 王雅亮 成金东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2-363,共12页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气冷堆核电系统中Z形通道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转折角对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中二氧化碳流动和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分别拟合出摩擦因子和努塞尔数的计算关联式,分析传热过程的热阻,并讨论换... 针对超临界二氧化碳气冷堆核电系统中Z形通道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转折角对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中二氧化碳流动和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分别拟合出摩擦因子和努塞尔数的计算关联式,分析传热过程的热阻,并讨论换热器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摩擦因子和对流换热系数均随转折角的增大呈抛物线规律增长,在转折角小于20°时增长较慢。导热热阻占总传热热阻的4.16%~16.02%,并随二氧化碳质量流率和转折角的增大而升高,在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传热计算中,不应被忽略。随着转折角的增加,通道中努塞尔数的增长幅度小于摩擦因子的增长幅度,传递相同热量的泵送功率增大,但所需换热面积减小,换热器的制造成本下降,实际应用中需进一步通过技术经济分析以选取最佳转折角。为了控制通道中流动阻力占进口压力的比例,转折角以不超过2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 转折角 二氧化碳 流动阻力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折角对气水分离器惯性级阻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顺隆 孙海鸥 张天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9-41,共3页
根据实际中不同应用场合对气水分离器惯性级阻力有不同要求这一状况 ,在流动方向上相同外阔尺寸下转折角对气水分离器惯性级阻力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 ,给出了转折角为 90°~ 1 2 0°范围内的阻力特性 ,为气水分离器的实验研... 根据实际中不同应用场合对气水分离器惯性级阻力有不同要求这一状况 ,在流动方向上相同外阔尺寸下转折角对气水分离器惯性级阻力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 ,给出了转折角为 90°~ 1 2 0°范围内的阻力特性 ,为气水分离器的实验研究和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气水分离器 阻力特性 数值模拟 转折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前缘喷气对大转角涡轮弯叶栅流场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松涛 周驰 +1 位作者 岳国强 王仲奇 《航空发动机》 2003年第3期15-18,51,共5页
对具有 10 6°转折角的气冷涡轮反弯叶栅进行了低速风洞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 ,研究了叶片前缘不同位置 3排孔逆主流喷气对反弯叶片前缘马蹄涡鞍点位置和前缘再附线位置的影响 。
关键词 涡轮叶片 转折角 流场结构 弯叶片 影响 叶栅 喷气 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弯角扩压静子叶栅的组合流动控制方法研究
6
作者 王何建 刘波 +2 位作者 茅晓晨 张博涛 杨宗豪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2-152,共11页
为更好地控制叶中尾缘分离及角区分离,优化叶片吸力面流动分离结构,提出了全叶高槽道加全弦长端壁抽吸的组合流动控制方案。此外,还设置了全叶高开槽方案与端壁抽吸方案,以探究全叶高槽道射流与端壁附面层抽吸的相互作用机理。以一大弯... 为更好地控制叶中尾缘分离及角区分离,优化叶片吸力面流动分离结构,提出了全叶高槽道加全弦长端壁抽吸的组合流动控制方案。此外,还设置了全叶高开槽方案与端壁抽吸方案,以探究全叶高槽道射流与端壁附面层抽吸的相互作用机理。以一大弯角扩压静子叶栅为研究对象,对三种流动控制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性能分析及对比。结果表明:组合控制方案对于原型叶栅叶中尾缘分离及角区分离的综合控制效果最佳,能够在全攻角范围内分别将原型叶栅的总压损失、气流转折角及静压升系数平均增大-38.4%,3.1°及16.2%。相比于全叶高开槽方案,组合控制方案的端壁抽吸槽有效抑制了全叶高槽道出口前端壁二次流的发展,进一步削弱了角区分离。相比于端壁抽吸方案,组合控制方案的全叶高槽道则有效消除了尾缘分离,避免了叶中流场的恶化。总体看来,组合控制方案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拓宽叶片的可用攻角范围,提高其扩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弯扩压静子叶栅 组合流动控制 可用攻范围 总压损失 气流转折角 静压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宽高效水力设计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者文 李杰军 +2 位作者 侯多华 乔玉兰 吴冒晶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353-358,共6页
为了达到离心泵宽高效,以实现泵设备节能增效的目的。本文通过对离心泵宽高效机理的分析,揭示了离心泵宽高效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泵设计中采用叶片分区设计的方法,即叶片包角范围内共分三个区,即非控制区、过渡区和控制区。具体地讲首先... 为了达到离心泵宽高效,以实现泵设备节能增效的目的。本文通过对离心泵宽高效机理的分析,揭示了离心泵宽高效的基本规律。提出了泵设计中采用叶片分区设计的方法,即叶片包角范围内共分三个区,即非控制区、过渡区和控制区。具体地讲首先设计泵叶片进口角-出口角的角度分布线,同时应用微积分方程求解方格网中的保角变换线,进而产生宽高效的离心泵叶轮型线。试验结果表明此叶轮设计方法达到了离心泵宽高效的节能特性,电动机的配套功率或输入功率变小。离心泵宽高效机理和试验都证明了离心泵叶轮的叶片进口角至出口角分布线的形状是决定离心泵宽高效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高效离心泵 叶片分区设计 叶片度分布线 叶片最优包 叶片转折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牙肋钢岔管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4
8
作者 杜芳琴 伍鹤皋 石长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9-131,219,共4页
针对月牙肋钢岔管顶部出现较大局部应力使管壳厚度大为增加、有限元计算肋板应力受网格剖分影响较大的问题,以安徽绩溪水电站钢岔管为例,探讨了钢岔管基本锥腰线转折角对管壳腰部和顶部局部应力的影响,比较分析了肋板不同单元类型和网... 针对月牙肋钢岔管顶部出现较大局部应力使管壳厚度大为增加、有限元计算肋板应力受网格剖分影响较大的问题,以安徽绩溪水电站钢岔管为例,探讨了钢岔管基本锥腰线转折角对管壳腰部和顶部局部应力的影响,比较分析了肋板不同单元类型和网格疏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钢岔管基本锥腰线适宜转折角为6°~14°,月牙肋采用实体单元模拟更精确,采用板壳单元模拟更简便,肋板网格疏密对应力分布规律影响不明显,仅对最大应力值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牙肋钢岔管 有限元计算 锥腰线转折角 局部应力 单元类型 网格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流的涡轮平面叶栅流动控制数值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余索远 乔渭阳 王蒲伟 《航空计算技术》 2012年第6期25-28,共4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襟翼射流对涡轮叶栅流动的控制,给出了从某型涡轮叶片压力面尾缘附近由面积为0.785 mm2的矩形射流喷口喷射不同流量射流,对不同流动状态下涡轮叶栅流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射流襟翼能够有效控制通道内的主流流...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襟翼射流对涡轮叶栅流动的控制,给出了从某型涡轮叶片压力面尾缘附近由面积为0.785 mm2的矩形射流喷口喷射不同流量射流,对不同流动状态下涡轮叶栅流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射流襟翼能够有效控制通道内的主流流量和流动方向;当射流流量达到主流流量的4%时,在三组雷诺数下主流流量平均减少了12.57%,气流转折角平均增大了4.82%;随着射流流量的增大,叶片载荷系数有所降低,同时总压损失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襟翼 主流流量 变循环 气流转折角 Zweifel载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折流板除雾性能仿真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定平 张宇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140,150,共9页
针对除雾器数值研究中欧拉-拉格朗日法无法预测二次携带现象对除雾性能影响的问题,以折流板为研究对象,在欧拉-拉格朗日法的基础上耦合欧拉壁膜模型,建立了一种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除雾模型;通过实验数据比对,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验结果一致... 针对除雾器数值研究中欧拉-拉格朗日法无法预测二次携带现象对除雾性能影响的问题,以折流板为研究对象,在欧拉-拉格朗日法的基础上耦合欧拉壁膜模型,建立了一种基于二次携带现象的除雾模型;通过实验数据比对,模型预测曲线与实验结果一致;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在不同流速下仿真研究了叶片板间距和转折角度对除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转角处的液膜分离是导致高流速下除雾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增大板间距和转折角度均会加剧二次携带,使临界速度下降;在低于临界速度下,除雾效率随板间距增大而减小,随转折角增大而增大;在高于临界速度下,除雾效率随板间距增大而减小,随转折角增大而减小。本模型板间距优化值取20 mm,转折角度取40°时,除雾效率可提升16.38%,压降降低9.74%。该结果对防止除雾器二次携带及提高除雾性能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板除雾器 除雾性能 二次携带 板间距 转折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底板纵向裂缝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12
11
作者 彭向荣 《中南公路工程》 1999年第4期42-43,共2页
针对少数变截面预应力箱梁底板因设计和施工原因而引起纵向开裂,本文先从理论上着手分析裂缝的成因,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避免纵向裂缝的产生。
关键词 纵向裂缝 径向力 转折角 预应力混凝土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平面激波的数值研究
12
作者 张建邦 王旭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1年第4期89-91,共3页
从数学分析的角度 ,定量地研究造成平面激波脱体的物理条件。将来流Mach数M1、壁面转折角δ以及激波角 β所满足的函数关系式转换为代数方程 ,建立完整的平面激波激波角的数值计算方法 ,给出激波前后气流物理量的变化关系。
关键词 超音速流 平面激波 代数方程 数值求解 来流Mach数 壁面转折角 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式风扇叶栅流场数值模拟
13
作者 叶代勇 孙璐莹 张跃学 《航空发动机》 2013年第4期38-41,共4页
针对某型高性能风扇第2级转子叶片,采用NUMECA商业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在叶片吸力面距前缘50%和75%弦长处采用吸气技术前后叶栅总压系数、气流转折角和静压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攻角相同Ma下,叶栅总压损失随吸气... 针对某型高性能风扇第2级转子叶片,采用NUMECA商业软件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在叶片吸力面距前缘50%和75%弦长处采用吸气技术前后叶栅总压系数、气流转折角和静压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攻角相同Ma下,叶栅总压损失随吸气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叶栅气流转折角随吸气量的增加逐渐变大;叶栅静压升随吸气量的增加逐渐提高;在6°攻角下,在不同Ma下进行吸气,叶栅总压损失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式风扇 吸气量 总压损失 气流转折角 静压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牙肋岔管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生庆 黄涛 《四川水力发电》 2013年第4期120-124,188,共5页
某电站支锥管腰线转折角略超规范要求,分岔角偏大,于结构特性和水力特性均不利。通过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分析认为原设计方案不能满足钢材抗力限值的要求。采用在适当位置加设加强板和两道紧箍板的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岔管的应力状态。
关键词 腰线转折角 分岔 解析法 有限元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