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mRNA疫苗转录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1
作者 卢娜 高钰 +3 位作者 赵嘉伟 苏迪 陈家磊 罗忠礼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3-813,共11页
本研究旨在设计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mRNA疫苗体外转录载体,并评估其转录出的FIPV mRNA疫苗的免疫原性。选取FIPV的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通过序列优化,结合CureVac mRNA技术平台,选择... 本研究旨在设计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mRNA疫苗体外转录载体,并评估其转录出的FIPV mRNA疫苗的免疫原性。选取FIPV的核衣壳(nucleocapsid,N)蛋白,通过序列优化,结合CureVac mRNA技术平台,选择合适的非编码序列、信号肽序列和poly A尾部。将构建完成的目的序列克隆到pBluescript II KS(+)载体上,经过载体的线性化单酶切后,在体外进行转录,合成编码FIPV N基因的mRNA,并经过加帽、纯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通过体外转染试验验证抗原蛋白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在小鼠体内接种FIPV N-mRNA疫苗后,检测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琼脂糖凝胶试验表明,设计的mRNA体外转录载体成功制备出稳定单一的mRNA序列。转染进细胞后,可在12~24 h内稳定表达目标抗原蛋白。ELISA试验结果显示FIPV N-mRNA疫苗在小鼠体内引起了强烈的体液免疫反应,其特异性抗体、IL-4、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lispot试验结果显示FIPV N-mRNA组脾细胞分泌的IFN-γ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以FIPV N蛋白为抗原的体外转录载体所转录的mRNA疫苗,在细胞内能够高效表达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有效引起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FIPV N-mRNA疫苗有望成为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潜在候选疫苗,mRNA体外转录载体的制备为传染性疾病mRNA疫苗的设计与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传染性腹膜炎 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N蛋白 mRNA疫苗 体外转录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割桑花叶萎缩类病毒的12串联体核酶基因克隆与转录载体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孔卫青 杨金宏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8-642,共5页
通过人工合成和PCR扩增,克隆特异性切割桑花叶萎缩类病毒RNA的12串联体核酶基因,用于控制病毒基因的表达。将桑花叶萎缩类病毒正链RNA上10 nt的靶序列连接在锤头型核酶催化区3'端,构成具有自切割功能的核酶基因。克隆该核酶基因并... 通过人工合成和PCR扩增,克隆特异性切割桑花叶萎缩类病毒RNA的12串联体核酶基因,用于控制病毒基因的表达。将桑花叶萎缩类病毒正链RNA上10 nt的靶序列连接在锤头型核酶催化区3'端,构成具有自切割功能的核酶基因。克隆该核酶基因并将其连接于载体pMD18T-SP6。在SP6 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对线性化的重组质粒进行体外转录,体外自切割反应显示转录的多体自切割核酶可以通过内部的顺式切割释放出核酶分子。同时,将该12串联体核酶基因导入双元质粒pBI121中,获得重组植物转录载体pBI121-12MRz,为进一步培育抗桑花叶型萎缩病的转基因桑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花叶型萎缩病 类病毒 12串联体核酶基因 转录载体 切割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逆转录载体系统应用于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转基因的探索 被引量:7
3
作者 邓彦飞 刘真真 +4 位作者 李云芳 刘庆友 罗婵 杨素芳 石德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8-563,共6页
采用2种不同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pMX和pMSCV),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重组载体,探索能高效感染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FFs)的病毒系统和感染方法.结果发现,2种逆转录病毒系统包装出的重组病毒滴度都能达到106,将pMX病毒系统... 采用2种不同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系统(pMX和pMSCV),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重组载体,探索能高效感染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FFs)的病毒系统和感染方法.结果发现,2种逆转录病毒系统包装出的重组病毒滴度都能达到106,将pMX病毒系统生产的重组病毒经超速离心浓缩后,滴度可达到107;2种重组病毒都能感染BFFs,但pMX系统比pMSCV系统更能有效地感染BFFs;通过对病毒的感染方式进行比较,发现使用新鲜病毒连续感染BFFs 2次(每次间隔12 h),或者经过超速离心浓缩后的病毒感染BFFs 1次,可以显著提高感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病毒载体 转基因 水牛 胎儿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HPV16E7对人关节软骨细胞的转化及其生长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何清义 李起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目的 研究HPV16E7(humanpapillomavirus 16E7)基因片段对人关节软骨细胞的转化作用以及转化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 利用含HPV16E7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转染人关节软骨细胞 ,检测HPV16E7基因的整合与表达 ,并用生长曲线、血清依赖... 目的 研究HPV16E7(humanpapillomavirus 16E7)基因片段对人关节软骨细胞的转化作用以及转化细胞的生长特性。方法 利用含HPV16E7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转染人关节软骨细胞 ,检测HPV16E7基因的整合与表达 ,并用生长曲线、血清依赖试验 ,电镜及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时相观察 ,了解转化细胞与正常软骨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 挑选出了能够在体外长期培养的经HPV16E7转化的细胞克隆 ,已传代 5 0代 ,PCR及RT PCR证实HPV16E7已与宿主细胞基因组成功整合及转录 ,转化细胞的生长速度要高于正常软骨细胞 ,二者都对血清有较大程度的依赖 ,转化细胞的核质比大 ,核仁明显 ,S期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软骨细胞。结论 经HPV16E7基因转化的人关节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强 ,可连续传代达 5 0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化 软骨细胞 HPV16E7基因 转录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GFP基因在四种细胞株中的表达 被引量:23
5
作者 郭志兵 黄洪莲 +1 位作者 刁志宏 王小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9-350,共2页
关键词 GFP 转录病毒载体 报道基因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介导的T细胞基因转移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香梅 徐开林 +3 位作者 潘秀英 李振宇 鹿群先 李德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41-644,共4页
为了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研究逆转录病毒对T细胞的感染能力,利用亚克隆技术将磷酸甘油酸激酶启动子(phosphoglyceratekinasepromoter,PGK)基因和GFP全长cDNA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为了构建含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研究逆转录病毒对T细胞的感染能力,利用亚克隆技术将磷酸甘油酸激酶启动子(phosphoglyceratekinasepromoter,PGK)基因和GFP全长cDNA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采用磷酸钙沉淀法将重组载体转染PA317包装细胞,G418筛选出抗性克隆,收集滴度最高的病毒上清感染NIH3T3和T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A317包装细胞后,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GFP的表达。G418筛选后,含GFP的逆转录病毒可感染原代培养的T细胞。结论:逆转录病毒载体能够快速、稳定地将外源基因转移至T细胞,可作为介导T细胞基因转移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病毒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T细胞 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PD-L1(B7-H1)基因克隆及其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和稳定表达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永井 施勤 +5 位作者 葛彦 徐宽枫 古涛 孙建军 李文香 张学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 :克隆人PD L1(B7 H1)基因 ,并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获得稳定表达PD L1基因的L92 9细胞。方法 :从人心脏cDNA文库中扩增出PD L1基因 ,通过双酶切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 pGEZ Term中 ,脂质体法共转染包装细胞 2 93... 目的 :克隆人PD L1(B7 H1)基因 ,并构建含有该目的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获得稳定表达PD L1基因的L92 9细胞。方法 :从人心脏cDNA文库中扩增出PD L1基因 ,通过双酶切装入逆转录病毒载体 pGEZ Term中 ,脂质体法共转染包装细胞 2 93T ,用含有完整病毒颗粒的 2 93T细胞的培养上清感染L92 9细胞 ,72h后 ,加入Zeocin进行筛选 ,挑选出能稳定表达PD L1蛋白的L92 9细胞株。结果 :构建了用于表达的含PD L1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经转染包装细胞 2 93T后 ,包装出具有感染能力的重组PD L1逆转录病毒 ;经RT PCR、流式细胞仪表型检测表明 ,筛选出的L92 9转基因细胞能稳定表达人PD L1蛋白。结论 :构建了含人PD L1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稳定表达人PD L1蛋白的细胞株 ,为该基因功能的后续研究和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1 基因克隆 转录病毒载体 构建 稳定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9
8
作者 傅建新 王玮 +2 位作者 卢大儒 岑建农 陈子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61-265,共5页
逆转录病毒载体被广泛用作对造血细胞进行基因转移的工具 ,转导方法的改进有赖于应用可快速分析并被高效选择的基因标志。为此 ,我们克隆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 ,并构建可表达EGFP的逆转录病毒载体LGSN ,通过脂质体转染和交... 逆转录病毒载体被广泛用作对造血细胞进行基因转移的工具 ,转导方法的改进有赖于应用可快速分析并被高效选择的基因标志。为此 ,我们克隆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基因 ,并构建可表达EGFP的逆转录病毒载体LGSN ,通过脂质体转染和交互感染方法建立高滴度的逆转录产病毒细胞 ,用以分析对造血细胞标记EGFP基因的可行性。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发现 ,EGFP病毒转录的GP +envAm12细胞和K5 62细胞均可发出稳定的绿色荧光信号 ,阳性率可分别达 97%和 86% ;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显示LGSN转导细胞内有原病毒的整合。上述结果提示 ,作为新一代选择性标志 ,EGFP是适于研究对造血细胞基因转移与表达的报告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表达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D基因的人大肠癌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0
9
作者 崔龙 曹广文 +6 位作者 王元和 屠岳 孟荣贵 高军 仇小芳 吴宗娣 谢苏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9-291,共3页
含CD基因的人大肠癌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崔龙,曹广文,王元和,屠岳,孟荣贵,高军,仇小芳,吴宗娣,谢苏庆关键词大肠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癌胚抗原;转录调控序列胞嘧啶脱氨酶(CD)是真菌及某些大肠... 含CD基因的人大肠癌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崔龙,曹广文,王元和,屠岳,孟荣贵,高军,仇小芳,吴宗娣,谢苏庆关键词大肠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癌胚抗原;转录调控序列胞嘧啶脱氨酶(CD)是真菌及某些大肠杆菌等DNA嘧啶补救合成途径中的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CD基因 转录病毒载体 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前脑啡肽原基因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及产毒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7
10
作者 臧卫东 赵青赞 +2 位作者 王天云 柴玉荣 薛乐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构建大鼠前脑啡肽原基因(pENK)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携带该基因的高滴度产毒细胞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获得大鼠pENK基因,HindⅢ、ClaⅠ双酶切后,同相应双酶切的pLNCX2载体大片段连接,构建成pENK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pENK。... 目的:构建大鼠前脑啡肽原基因(pENK)逆转录病毒载体,获得携带该基因的高滴度产毒细胞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获得大鼠pENK基因,HindⅢ、ClaⅠ双酶切后,同相应双酶切的pLNCX2载体大片段连接,构建成pENK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X2-pENK。然后用脂质体法将该载体转染PT67细胞,G418筛选,并进行滴度测定。结果与结论:成功地构建了pLNCX2-pENK载体,获得8×108CFU/L的产毒细胞系。成功建立了携带pENK的高滴度逆转录病毒产毒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脑啡肽 转录病毒载体 包装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德莉 胡晓洁 +2 位作者 吴娟娟 刘伟 曹谊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4-425,438,共3页
目的 实现绿色荧光蛋白 (GFP)报告基因在组织工程化细胞中的高效、稳定、长久表达。方法 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RV GFP ,通过PT6 7包装细胞克隆 ,经G418筛选、扩增 ,获得大量含GFP基因的病毒液 ,并直接感染靶细胞。结果 转染细... 目的 实现绿色荧光蛋白 (GFP)报告基因在组织工程化细胞中的高效、稳定、长久表达。方法 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RV GFP ,通过PT6 7包装细胞克隆 ,经G418筛选、扩增 ,获得大量含GFP基因的病毒液 ,并直接感染靶细胞。结果 转染细胞于 48h后 ,在荧光显微镜蓝光激发波长下 ,可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 ,转染率达 2 0 %~5 0 %。感染靶细胞内GFP的有效表达可维持 2个月。结论 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GFP载体 ,可作为组织工程化细胞标记 ,用于细胞动态研究 ,其方法简便、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细胞标记 G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骨架基质结合区(S/MAR)提高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egfp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2
作者 戴冰冰 梅文瀚 +2 位作者 王家敏 钱关祥 卢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30,共7页
为减轻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的沉默 ,进一步提高逆转录病毒MFG载体介导的转移基因的表达 ,将人 β INF基因上游 80 0bp的核骨架基质结合区 (S MAR)分别反向和正向克隆至MFG载体 3′LTR上游 ,以egfp为报告基因观察S MAR对egfp基因表... 为减轻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外源基因的沉默 ,进一步提高逆转录病毒MFG载体介导的转移基因的表达 ,将人 β INF基因上游 80 0bp的核骨架基质结合区 (S MAR)分别反向和正向克隆至MFG载体 3′LTR上游 ,以egfp为报告基因观察S MAR对egfp基因表达水平以及对病毒滴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 :反向和正向的S MAR在瞬时表达的情况都不能提高egfp的表达 ,但在稳定整合的情况下反向S MAR可明显提高egfp在NIH3T3细胞内的表达 ,而正向的S MAR作用不明显 ,另外反向S MAR可明显提高MFG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滴度约 5倍 ;因此改造后的MFG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能更好地用来介导外源治疗基因的表达 .同时还观察到 ,同一个载体骨架在稳定表达的情况下 ,磷酸钙介导较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表达水平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骨架基质结合区 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口蹄疫病毒衣壳前体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炯 刘艳红 +4 位作者 安芳兰 刘俊林 刘湘涛 尚佑军 殷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6-382,共7页
为建立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口蹄疫病毒衣壳前体蛋白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将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前体基因(P1)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依次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P1-2A-EGFP。将重组逆转录病... 为建立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口蹄疫病毒衣壳前体蛋白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将口蹄疫病毒(FMDV)衣壳前体基因(P1)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依次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P1-2A-EGFP。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和pVSV-G质粒载体共转染GP2-293包装细胞,用产生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幼仓鼠肾细胞(BHK-21)。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用嘌呤霉素筛选抗性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中FMDV衣壳前体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P1-2A-EGFP构建正确,绿色荧光蛋白和FMDV衣壳前体蛋白在细胞中能稳定表达。FMDV衣壳前体蛋白基因细胞表达体系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开展口蹄疫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病毒载体 口蹄疫病毒 衣壳前体基因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BHK-2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滴度逆转录病毒载体4种转染方法对小鼠脾脏T细胞转染率的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希民 达万明 +1 位作者 张苗 靳海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小鼠 脾脏 T细胞 基因转染率 高滴度逆转录病毒载体 衣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洛夫 江军 +2 位作者 方玉华 靳风烁 靳文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1-643,共3页
目的 构建雄激素受体 (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载体pL AR SN并进行包装和鉴定。方法 PCR扩增ARcDNA片段并将之反向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用脂质体法转染PA31 7细胞 ,提取转染细胞基因组DNA和培养上清中重组逆转录病毒RNA ,用PCR和... 目的 构建雄激素受体 (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载体pL AR SN并进行包装和鉴定。方法 PCR扩增ARcDNA片段并将之反向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用脂质体法转染PA31 7细胞 ,提取转染细胞基因组DNA和培养上清中重组逆转录病毒RNA ,用PCR和RT PCR法进行鉴定 ,NIH 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限制性内切酶分析证明pL AR SN含有反向插入的ARcDNA目的片段 ;培养上清中病毒滴度为 2 .34× 1 0 5 CFU/ml,PCR和RT PCR分别从转染细胞基因组DNA和培养上清中的重组逆转录病毒RNA中扩增出了插入的目的片段。结论 成功构建了AR反义RNA逆转录病毒载体并包装出了高滴度的重组逆转录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 反义RNA 转录病毒载体 pL-AR-SN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IL-2基因转染人肝细胞的建立及其部分生物学性状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南洪 王晓茜 +3 位作者 陈燕凌 李秀金 殷凤峙 朱金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  建立hIL-2基因修饰的人肝细胞株并探讨对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方法应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IL-2,将hIL-2基因导入人肝细胞系L-02,观察其形态及克隆形成率的变化,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IL-2的... 目的  建立hIL-2基因修饰的人肝细胞株并探讨对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方法应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NCIL-2,将hIL-2基因导入人肝细胞系L-02,观察其形态及克隆形成率的变化,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IL-2的含量,以及进行转染细胞基因组DNA NeoR基因片段的PCR扩增。结果L-02/IL-2细胞的增殖速度和克隆形成率低于L-02/Neo细胞和L-02细胞。L-02/IL-2细胞的培养液中hIL-2的含量达32 000 pg/106cells·d,并可持续表达10 wk以上。从L-02/IL-2细胞和L-02/Neo细胞基因组DNA中,均扩增到NeoR基因片段(790 bp)。结论应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成功地建立了L-02/IL-2细胞株,为进一步进行肝细胞移植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病毒载体 白细胞介素2 肝细胞 基因转移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G-CSF基因的克隆及其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章卫平 曹雪涛 +4 位作者 马施华 黄欣 张明徽 陶群 叶天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6-32,共7页
利用RT-PCR方法克隆到包括有全部编码序列和部分5',3'端非编码序列的人G-CSF cDNA,并通过核苷酸测序得到证实。将其定向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构建成人G-CSF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GSN。体外经CRE和CRIP细胞的两欹包... 利用RT-PCR方法克隆到包括有全部编码序列和部分5',3'端非编码序列的人G-CSF cDNA,并通过核苷酸测序得到证实。将其定向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构建成人G-CSF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GSN。体外经CRE和CRIP细胞的两欹包装,病毒滴度达到了临床应用的水平(1.1×10^6CFU/m1)。hG-CSF逆转录病毒感染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后.分泌G-CSF达168U/m1.Southern分析表明hG-CSF基因己整合至NIH3T3-G-CSF细胞的基因组中,Northern和Western分析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证实了人G-CSF在ENIH3T3-G-CSF细胞的表达。NIH3T3-G-CSF细胞植入同系小鼠体内.能从血清中检测到持续表达的G-CSF活性。本研究为开展人G-CSF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G-CSF基因 克隆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构建 应用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shRNA对人胚胎肾细胞中p53基因的沉默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扬 马淑梅 +6 位作者 刘晓冬 金顺子 徐瑞明 武宁 赵银龙 龚守良 刘树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检测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小发夹环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对人胚胎肾细胞(HEK293)中p53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将人H1启动子由Xhol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插入CMV启动子上游,人CD4基因替代匀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检测标志。针对人... 目的:检测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小发夹环RNA(small hairpin RNA,shRNA)对人胚胎肾细胞(HEK293)中p53基因的干扰作用。方法:将人H1启动子由Xhol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插入CMV启动子上游,人CD4基因替代匀霉素抗性基因,作为检测标志。针对人野生型p53基因设计的shRNA被连接在H1启动子的下游,构建含有shR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LTRH1-p53,即RNAi表达载体;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逆转录病毒感染HEK293细胞72 h后细胞内P53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LTRH1-p53载体,该载体感染HEK293细胞后72 h,与感染空病毒载体LTRH1组相比,P53蛋白表达降至空病毒载体LTRH1组的69%(P<0.01)。结论:LTRH1-p53表达载体成功使p53基因沉默,shRNA表达载体的使用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基因 p53 转录病毒载体 SH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核酶基因转移有效恢复肿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福生 金磊 +2 位作者 雷周云 H.Kobayashi T.Ohnuma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为了研究抗MDRI核酶逆转肿瘤细胞中P-gp介导的多重耐药性(MDR)的作用。方法:首先,我们建立了单纯由P-gp介导的、20倍耐药的人Daudi淋巴瘤细胞的模型-Daudi/MDR20。同时我们将表达不同抗M... 目的:为了研究抗MDRI核酶逆转肿瘤细胞中P-gp介导的多重耐药性(MDR)的作用。方法:首先,我们建立了单纯由P-gp介导的、20倍耐药的人Daudi淋巴瘤细胞的模型-Daudi/MDR20。同时我们将表达不同抗MDR1核酶的逆转录病毒载体(N2A+tRNAimet-196MDR1-Rz,N2A+tBNAimet-196MDR1-sRz和 N2A+tRNAimet-iMDRI-sRz)转染到GP+envAM12细胞中进行包装,获得了高滴度的病毒[(1,1~2.5)×10cfu/ml]。后者用于感染Daudi/MDR20。结果:通过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检测证实,携带3种核酶的逆转录病毒不但整合到DNA中,而且也高水平表达相应的核酶tRNAimet-iMDR1-sRz,tRNAimet-196MDR1-sRz和tRNAimet-196MDR1-Rz。结果表明,tRNAimet-iMDR1-sRz和tRNAimet-196MDR1-sRz转导的Daudi/MDR20细胞完全逆转了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并伴随着MDR1 mRNA和P-gp表达的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性 核酶 肿瘤细胞 转录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EGFP基因在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朝晖 杨宇 +3 位作者 庄鹏辉 许杰华 马延兵 胡海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且探讨病毒载体对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RV/EGFP)。将稀释的RV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计数NIH... 目的构建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并且探讨病毒载体对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感染效率。方法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携带EGFP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载体(RV/EGFP)。将稀释的RV病毒液感染NIH3T3细胞,计数NIH3T3荧光表达细胞的数量来确定病毒的浓度;使用RV载体感染SK-N-SH细胞,通过流式细胞学荧光检测明确RV在SK-N-SH细胞的感染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基因转移载体RV/EGFP,确定重组病毒的浓度为8.3×106病毒颗粒/mL。在SK-N-SH细胞RV/EGFP稳定转染并有效表达。在SK-N-SH细胞EGFP的荧光表达显示RV的转移并且表达的效率达到30%以上。结论SK-N-SH细胞能被RV病毒载体有效感染,在转基因细胞株外源基因的表达长期稳定并且显示RV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基因转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N—SH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转录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