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转录调节因子RUNX1的表达研究
1
作者 李俊琴 侯瑞霞 +3 位作者 程涛 张静 尹国华 张开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80-482,共3页
目的:研究转录调节因子RUNX1在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的表达,以揭示银屑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的活性。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34^+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纯度,反转录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RUNX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银屑... 目的:研究转录调节因子RUNX1在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的表达,以揭示银屑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的活性。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34^+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纯度,反转录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RUNX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RUNX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决定CD34^+细胞发育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RUNX1在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表达异常,RUNX1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引起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异常,并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骨髓 CD34^+细胞 转录调节因子runx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调节SIRT1/Nrf2/HO-1通路改善IgA肾病大鼠肾损伤的机制
2
作者 方虹 宋纯东 +7 位作者 张守琳 王旭 樊艳敏 季晗舒 卜继常 宋珂 陈晨晨 丁樱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7-853,共7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GTW)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改善IgA肾病(IgAN)模型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n=9...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GTW)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酶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改善IgA肾病(IgAN)模型大鼠肾损伤的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空白组(n=9)、造模组(n=36)。造模组采用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脂多糖建立IgAN大鼠模型,第12周灌胃结束时随机选取2只造模组大鼠留取标本验证,造模成功;将造模组3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n=10)、泼尼松组(n=12)、GTW组(n=12);从第13周起灌胃给药,给药4周后留取大鼠24 h尿液、血液、肾组织。检测各组大鼠尿红细胞数、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 mRNA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24h-UTP、ALT、BUN、S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ALB水平显著降低(P<0.01),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系膜区IgA沉积明显,肾脏病理损伤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泼尼松组、GTW组尿红细胞计数、24 h-UTP、ALT、BUN、SC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ALB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SIRT1、Nrf2、HO-1、PINK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系膜区IgA沉积减少,肾脏病理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TW可能通过激活SIRT1/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肾功能,改善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IGA肾病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细胞中热休克转录因子1的异常调节和定位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正 张式鸿 +4 位作者 罗兰 黄帆 吴兴刚 徐康 马中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为评估人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在衰老细胞中呈现年龄依赖功能失调机制,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和RNA酶保护实验等了解低总体倍增水平(PDLs)的年轻和高PDLs的衰老IMR90双倍体人肺纤维母细胞的HSF1 DNA结合活性、HSF1蛋白质及... 为评估人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在衰老细胞中呈现年龄依赖功能失调机制,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和RNA酶保护实验等了解低总体倍增水平(PDLs)的年轻和高PDLs的衰老IMR90双倍体人肺纤维母细胞的HSF1 DNA结合活性、HSF1蛋白质及其编码转录子mRNA水平和亚细胞分布.使用H2O2诱导年轻IMR90细胞成为“应激诱导早熟性老化(SIPS)”细胞,并与复制性衰老细胞比较HSF1 DNA结合活性、HSF1亚细胞分布和细胞内过氧化物含量.在不同年龄的IMR90细胞中,无论体内或体外,HSF1激活能力与细胞年龄呈反相关,但细胞内HSF1蛋白质与其mRNA水平并无改变.HSF1的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HSF1主要存在于年轻细胞胞质中,热刺激促使三体形成和核转移;而在衰老细胞中,37℃时HSF1大部分存在于细胞核内,热刺激后形成三体,与DNA结合能力明显比年轻细胞弱;用H2O2诱导的应激成熟前老化细胞内,HSF1功能和亚细胞分布都与复制性衰老细胞相似.结果显示,细胞年龄与HSF1的激活和定位相关,而与HSF1含量无关,这些变化可能是通过氧化修饰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转录因子1 衰老 氧化作用 调节与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Sp1和Sp3对JurkatT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庞建新 程希远 吴曙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p1、p3对JurkatT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调节作用。方法用脂质体将Sp1、Sp3表达载体转入JurkatT细胞,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用端粒酶PCR-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并用银染显示端...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p1、p3对JurkatT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调节作用。方法用脂质体将Sp1、Sp3表达载体转入JurkatT细胞,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蛋白表达水平;用端粒酶PCR-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并用银染显示端粒酶活性梯度;用RT-PCR方法检测hTERTmRNA水平。结果Sp1、Sp3载体转化36h的细胞Sp1、Sp3蛋白水平分别升高59.6%(P<0.01)和36.8%(P<0.05);随着Sp1表达水平的增加,端粒酶活性和hTERTmRNA水平明显增加,增加率分别为38.5%(P<0.05)和25.4%(P<0.05)。而Sp3表达载体对端粒酶活性和hTERT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转录因子Sp1通过调节hTERTmRNA转录水平而调节JurkatT细胞端粒酶活性,Sp3无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SP1 JurkatT 细胞端粒酶 活性 调节作用 白血病 转录因子S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RUNX相关转录因子1在肾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波 邢钱伟 +2 位作者 吴优 管杨波 郭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9-514,共6页
目的人源性RUNX相关转录因子1(RUNX 1)在肾癌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文中旨在研究RUNX1基因在肾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66272肾癌芯片原始CEL文件,包括肾癌及癌旁组织样本,利用R软件对组织样本基因进行差异表达分... 目的人源性RUNX相关转录因子1(RUNX 1)在肾癌中的作用报道较少。文中旨在研究RUNX1基因在肾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66272肾癌芯片原始CEL文件,包括肾癌及癌旁组织样本,利用R软件对组织样本基因进行差异表达分析。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份肾癌组织标本,另取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基因芯片分析RUNX 1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小干扰RNA转染786-O细胞株,敲低RUNX1基因,将细胞分为:siRNA1组(转染si-RUNX1的siRNA1序列)、siRNA2组(转染si-RUNX1的siRNA2序列)、siRNA3组(转染si-RUNX1的siRNA3序列)、对照组(对照序列空载体siRNA转染)。实时定量PCR测定RUNX 1含量;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统计细胞克隆形成数量;MTT法检测786-O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肿瘤细胞侵袭实验分析细胞迁移数量;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水平变化。结果RUNX 1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1.95±0.0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6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RNA1组、siRNA2组、siRNA3组的siRNA敲减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MTT检测结果显示,siRNA1组较对照组显著抑制786-O肾癌细胞的增殖(P<0.01)。克隆形成结果显示,siRNA1组786-O肾癌细胞的集落形成效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03)。siRNA1组的细胞过膜数量[(98.67±3.53)个/视野]明显低于对照组[(143.3±8.74)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RNA1组RUNX1、N-cadherin、MMP9、p-AKT及p-GSK3β较对照组明显下降,E-cadherin明显增加。结论RUNX1在肾癌组织的高表达可促进肾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故RUNX 1可作为肾癌的潜在临床诊治靶点及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性runx相关转录因子1 肾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转录因子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红 刘静 关海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18-421,共4页
脂肪酸合成增加是肿瘤细胞的第三大代谢表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转录因子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1,SREBP1)是脂质代谢,尤其是脂肪酸合成相关的重要核转录因子。SREBP1在多种肿瘤中有异常高表达,并在... 脂肪酸合成增加是肿瘤细胞的第三大代谢表型,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转录因子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1,SREBP1)是脂质代谢,尤其是脂肪酸合成相关的重要核转录因子。SREBP1在多种肿瘤中有异常高表达,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耐药性及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SREBP1的结构、功能,在肿瘤细胞中SREBP1的表达、作用及相关通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转录因子1 脂肪酸合成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通过调节转录因子STAT-1促进大鼠前列腺组织RANTES的表达及炎症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茂生 徐敏 +2 位作者 张荣贵 徐光勇 张唯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1-525,共5页
目的:观察雌激素(E2)诱导的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中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的激活和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及分泌因子(regula... 目的:观察雌激素(E2)诱导的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中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的激活和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及分泌因子(regulated on activation,normal T-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的表达,探讨雌激素诱导炎症形成的机制。方法:将80只老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去势组、去势+E2组和去势+E2+AG490组,每组20只。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改变。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STAT-1及p-STAT-1蛋白水平。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RANTE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p-STAT-1与RANTES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去势+E2组前列腺组织呈明显炎症表现。去势+E2组中STAT-1及p-STAT-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去势组(P<0.01),RANTES mRNA和蛋白表达也显著增高(P<0.01)。去势+E2+AG490组中STAT-1及p-STAT-1蛋白、RANTE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去势+E2组明显降低(P<0.01)。大鼠前列腺组织中p-STAT-1表达水平与RANTES mRNA转录水平呈正相关(r=0.735,P<0.05),RANTES表达水平与RANTESmRNA转录水平亦呈正相关(r=0.694,P<0.05)。结论:雌激素诱导CNP的形成可能与调节转录因子STAT-1、促进RANTES分子的表达及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1 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及分泌因子 前列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抑制因子WT1对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德贵 邹芳 +3 位作者 邬开朗 刘燕 朱应 吴建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07-1910,共4页
将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hiNOS)启动子构建在带荧光素酶基因的载体pGL3-basic上,构建成用荧光素酶为系统的启动子,以研究载体p8.3iNOS.结果显示,肾母细胞肿瘤抑制因子(WT1)能够有效地抑制hiNOS启动子的转录;且WT1的4个选择性剪接本... 将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hiNOS)启动子构建在带荧光素酶基因的载体pGL3-basic上,构建成用荧光素酶为系统的启动子,以研究载体p8.3iNOS.结果显示,肾母细胞肿瘤抑制因子(WT1)能够有效地抑制hiNOS启动子的转录;且WT1的4个选择性剪接本的抑制效果有所不同,其中WT1(-/-)在两种肝癌细胞(HepG2和Hep3B)中对hiNOS的表达均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HepG2细胞中WT1(-/-)过量表达能下调hiNOS表达.以上结果说明WT1在肝癌细胞中对人的hiNOS具有转录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肿瘤抑制因子(WT1) 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选择性剪接本 转录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大鼠脾调节性T细胞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培 祁晓平 +1 位作者 李刚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3期129-131,136,共4页
目的:探讨用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VitD3]预干预对大鼠辅助性T细胞(Th1)免疫应答中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近交系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VitD3组。分别给予对照... 目的:探讨用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VitD3]预干预对大鼠辅助性T细胞(Th1)免疫应答中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近交系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组和VitD3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和LPS组赋形剂,VitD3组用1,25(OH)2VitD3(0.25μg/只.d-1),连续灌胃14 d。第15天LPS组和VitD3组腹腔注射致死剂量LPS(10 mg/kg)。6 h后处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用Realtime RT-PCR检测脾中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1,25(OH)2VitD3明显上调大鼠Th1免疫应答中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结论:1,25(OH)2VitD3预干预对大鼠Th1免疫应答中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的基因表达有显著影响。1,25(OH)2VitD3有可能通过促进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基维生素D3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直肠癌组织中转录调节因子Ets-1蛋白的表达
10
作者 李冰 陈壬寅 +4 位作者 任彬 余金霞 高冬玲 张岚 庞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8-710,共3页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转录调节因子Ets-1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等的关系。方法:取结直肠癌(男22例,女18例;腺癌29例,黏液腺癌11例;高分化15例,中低分化25例;浸润深度:深层28例,浅层12例;淋巴结转移:有16例,无24例...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转录调节因子Ets-1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等的关系。方法:取结直肠癌(男22例,女18例;腺癌29例,黏液腺癌11例;高分化15例,中低分化25例;浸润深度:深层28例,浅层12例;淋巴结转移:有16例,无24例)及其相应正常组织标本各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ts-1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Et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Ets-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Ets-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转录调节因子 ET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1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调节作用
11
作者 王宽 杨博文 +8 位作者 王菊玉 邓健明 许慧 杨阳 陈洪剑 代飞燕 顾小龙 曲伟杰 张立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0-512,共13页
[目的]探究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感染复数的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后对MAC-... [目的]探究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感染复数的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后对MAC-T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经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后MAC-T细胞的形态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MAC-T细胞后,细胞中EMT标志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TGF/Smad通路信号分子(TGF-β1、Smad2、Smad3、Smad4)和RUNX1的表达量变化情况;并比较了分别使用RUNX1和TGF-β特异性抑制剂前后细胞EMT标志分子、TGF/Smad通路信号分子和RUNX1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72 h后,MAC-T细胞活力较24和48 h组均极显著下降(P<0.01),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此时细胞出现漂浮死亡现象。因此后续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时设置时间为12、24、36和48 h。当用感染复数(MOI)为100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MAC-T细胞48 h后,细胞形态由上皮细胞典型的“鹅卵石”样转变为间质细胞的“长梭状”;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发现,与正常细胞相比,EMT标志分子E-cadherin mRNA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Vimentin、α-SMA、N-cadherin、TGF-β1、Smad2、Smad3、Smad4和RUNX1 mRNA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1);且Vimentin、α-SMA、P-Smad2和RUNX1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经LY2109761抑制剂处理后,与感染组相比,2个抑制剂组MAC-T细胞中Smad2、Smad3、Smad4、N-cadherin、Vimentin、α-SMA和RUNX1的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下调(P<0.01),E-cadherin mRNA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经抑制剂Ro5-3335处理后,MAC-T细胞形态未出现显著的间质细胞样变化;与感染组相比,2个抑制剂Ro5-3335组细胞中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N-cadherin、Vimentin、α-SMA(除10μmol/L Ro5-3335抑制剂组α-SMA外)、TGF-β1、Smad2、Smad3和Smad4的mRNA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MAC-T细胞48 h可激活TGF/Smad通路诱导MAC-T细胞发生EMT变化;RUNX1可通过介导TGF/Smad通路调节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MAC-T细胞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 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o D1:一种重要的生肌转录调节因子
12
作者 肖国芝 贾弘禔 张廼蘅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2-144,共3页
肌肉发生的每个阶段均受到特异生肌转录调节因子的控制。这些因子按一定时空方式激活生肌过程的特异基因。随着这些因子的结构、功能以及作用机理的阐明,为研究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理想的模型。Myo D1即为这些生肌转录调节因子... 肌肉发生的每个阶段均受到特异生肌转录调节因子的控制。这些因子按一定时空方式激活生肌过程的特异基因。随着这些因子的结构、功能以及作用机理的阐明,为研究真核细胞基因表达调控提供了理想的模型。Myo D1即为这些生肌转录调节因子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肌细胞 转录 调节因子 MYO 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核转录因子-κB通路改善高血压左心室重塑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健 范忠才 程圣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40-1447,共8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HR)左心室重塑的影响及其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HR)左心室重塑的影响及其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将8只8周龄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正常组(WKY组),将40只8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SHR组、RES组、EX527组、RES+EX527组、RES+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组,每组8只,予以相应药物干预12周。测量大鼠体质量、收缩压、心脏超声、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氧化应激指标、SIRT1和NF-κB以及炎症因子蛋白表达水平,观察HE和Masson染色下的心脏形态病理改变。结果:与WKY组[LVMI(2.12±0.10) mg/g,CVF(0.18±0.09)%,SIRT1蛋白表达量1.40±0.05,NF-κB蛋白表达量0.46±0.06]相比,SHR组[LVMI(3.07±0.07) mg/g,CVF(2.60±0.56)%,SIRT1蛋白表达量0.78±0.08,NF-κB蛋白表达量1.41±0.08]左心室重塑程度严重,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及NF-κB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SIRT1表达降低(P<0.05)。RES组[LVMI(2.72±0.09) mg/g,CVF(1.10±0.30)%,SIRT1蛋白表达量0.99±0.07,NF-κB蛋白表达量0.98±0.12]较SHR组左心室重塑程度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及NF-κB表达降低(P<0.05),SIRT1表达增加(P<0.05);而EX527组[LVMI(3.18±0.08) mg/g,CVF(2.83±0.98)%,SIRT1蛋白表达量0.60±0.02,NF-κB蛋白表达量1.68±0.07]结果与RES组相反。与RES组相比,RES+EX527组有逆转RES改善左心室重塑的趋势;而RES+PDTC组更有改善左心室重塑的趋势。结论:RES能改善SHR的左心室重塑,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IRT1/NF-κB通路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左心室重塑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转录因子ΚB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ll1是定义小胶质细胞特性和功能的转录调节因子
14
作者 范冲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434,共1页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CNS)的常驻巨噬细胞. 基因表达谱分析已确定,Sall1是一个编码转录调节子的基因,其可以作为小胶质细胞的标志基因. Buttgereit等的研究发现,Sall1仅由小胶质细胞表达,单核吞噬细...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 CNS)的常驻巨噬细胞. 基因表达谱分析已确定,Sall1是一个编码转录调节子的基因,其可以作为小胶质细胞的标志基因. Buttgereit等的研究发现,Sall1仅由小胶质细胞表达,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其他成员或CNS其他常驻细胞均不表达Sall1. 采用Sall1作为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靶基因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发现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 CSF1R)参与了维持成人小胶质细胞的稳态,同时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的受体抑制了小胶质细胞的激活. 然后他们使用特异性表达Sall1的小胶质细胞诱导灭活鼠体内的Sall1基因座,结果发现小胶质细胞从组织静息巨噬细胞转变成炎性吞噬细胞,导致神经发生的改变和组织内稳态的紊乱. 总的来说,该研究结果显示Sall1的转录调控作用维持了小胶质细胞的特性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并在体内对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l1 小胶质细胞 转录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基因调节TGF-β_1介导的树突状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巫华志 蔡曼妮 +2 位作者 谭玲婵 肖倩 孙晓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305-1308,1312,共5页
目的:观察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物CD8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抑癌基因RunX3调节TGF-β1对树突状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经过临... 目的:观察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树突状细胞表面标志物CD8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抑癌基因RunX3调节TGF-β1对树突状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经过临床表现、内镜、病理等方法综合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0例(UC组)及正常志愿者40例(对照组)结肠镜下乙状结肠肠黏膜活检标本,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RunX3mRNA、TGF-β1mRNA和成熟树突状细胞常用的表面标志物CD83mRNA。结果:(1)与对照组肠道黏膜组织相比,UC组RunX3mRNA、TGF-β1mRNA的表达下调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D83mRNA的表达上调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2)UC组肠黏膜组织中RunX3mRNA与TGF-β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29,P<0.05),RunX3mRNA与CD83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6,P<0.05),TGF-β1mRNA与CD83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4,P<0.05)。结论:RunX3mRNA、TGF-β1mRNA及树突状细胞与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相关,RunX3基因可能通过调节TGF-β1介导树突状细胞影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 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 树突状细胞 CD8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中活化转录因子ATF6抑制SREBP1的转录活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红玲 ZENG Lingfang +2 位作者 王保国 庞炜 朱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6-553,共8页
内质网膜定位的活化转录因子ATF6和SREBP1均是经过蛋白酶切水解激活,激活后的ATF6(N)和SREBP1(N)进入细胞核内,分别指导内质网膜未折叠蛋白聚集反应相关基因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肝细胞内葡萄糖饥饿激活ATF6并抑制SREBP... 内质网膜定位的活化转录因子ATF6和SREBP1均是经过蛋白酶切水解激活,激活后的ATF6(N)和SREBP1(N)进入细胞核内,分别指导内质网膜未折叠蛋白聚集反应相关基因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肝细胞内葡萄糖饥饿激活ATF6并抑制SREBP1的转录活性及其靶基因的表达.过表达ATF6(N)能够抑制SREBP1介导的转录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ATF6(N)在细胞核内结合SREBP1(N),这种结合在无糖状况下增强.不同功能区缺失分析表明,ATF6和SREBP1通过亮氨酸拉链(leucinezipper)功能区相互作用.在葡萄糖饥饿状况下,ATF6对SREBP1转录活性的抑制保证了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转录因子6 葡萄糖 脂质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脂代谢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调控SIRT1-FOXO1通路抑制成骨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凡 高扬 +3 位作者 胡艳平 向超 万骐 周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1-675,702,共6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 目的 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R)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信号通路对类固醇诱导的成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浓度为0~50μmol/L的PR及10μmol/L的地塞米松(DEX)共同处理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MTT法筛选最佳PR作用浓度;将MC3T3-E1细胞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DEX组(10μmol/L DEX)、PR+DEX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100 nmol/L的SIRT1抑制剂EX527)、PR+DEX+EX527组(10μmol/L DEX+40μmol/L PR+100 nmol/L EX527),MTT法、流式细胞术、MDC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力、凋亡率及细胞自噬数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FOXO1通路相关蛋白、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LC3及凋亡蛋白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 0~40μmol/L的PR可促进DEX诱导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40μmol/L PR处理后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最高,选择40μmol/L PR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DEX组MC3T3-E1细胞增殖活力、自噬阳性率、SIRT1、FOXO1、Beclin-1、LC3、Bax蛋白表达均降低,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DEX组对比,PR+DEX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降低,上述其余指标均升高(P<0.05),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与PR+DEX组对比,PR+DEX+EX527组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升高,上述其余指标均降低(P<0.05)。结论 PR可通过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增强MC3T3-E1细胞自噬进而抑制DEX诱导的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状转录因子O1 类固醇 成骨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对脂类代谢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铁梅 闫素梅 格日乐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85-1293,共9页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通过脱乙酰作用能抑制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转录活性,从而抑制脂肪细胞分化,降低脂肪沉积,促进脂肪动员。SIRT1通过调节脂类代谢相关的...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通过脱乙酰作用能抑制脂肪生成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转录活性,从而抑制脂肪细胞分化,降低脂肪沉积,促进脂肪动员。SIRT1通过调节脂类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SIRT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减少脂肪合成,加快脂肪分解,降低脂肪的沉积量。本文主要综述了SRIT1通过相关转录因子与信号通路对动物脂类代谢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动物的脂类代谢及改善肉品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脂类代谢 转录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真核表达
19
作者 魏立翔 解艺璇 +3 位作者 高之煜 曹鑫艳 张彦兵 孙延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7,共6页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1,IRF1)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绵羊IRF1功能,以绵羊肺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IRF1基因ORF,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3×Flag-CMV-14-IRF1重组质粒。将...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1,IRF1)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绵羊IRF1功能,以绵羊肺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IRF1基因ORF,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3×Flag-CMV-14-IRF1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运用Western blot进行蛋白质鉴定。结果表明,绵羊IRF1 ORF大小为969 bp,编码325个氨基酸;绵羊IRF1氨基酸序列与山羊、猪、人、马相似性分别为100%、91.61%、87.73%和89.44%;进化树显示,绵羊IRF1与山羊、牛、猪、白鳍豚、马等哺乳动物聚类在一起;绵羊IRF1蛋白分子式为C_(1596)H_(2497)N_(435)O_(497)S_(17),理论等电点为5.58,具有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多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该重组蛋白高效表达,分子质量约为50 ku。研究结果为绵羊的IRF1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 生物信息学分析 转录因子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通过HIF-1α的转录调节连接先天免疫和缺氧反应
20
作者 王一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69-2369,共1页
关键词 HIF-1Α 缺氧反应 转录调节 先天免疫 NF 连接 ΚB 缺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