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金属蛋白酶-1、转录调节因子Ets-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春丽 张圣林 +4 位作者 黄跃雁 石新华 杨春悦 梁君伟 胡俊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0期115-116,共2页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侵袭与转移是其最主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肿瘤药物的作用靶点之一。在此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降解基底膜(BM)和细胞外基质(ECM)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Ets-1作为转录调节因...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侵袭与转移是其最主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肿瘤药物的作用靶点之一。在此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降解基底膜(BM)和细胞外基质(ECM)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Ets-1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本文仅对MMPs家族中的MMP-1及其关联因子Ets-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1 转录调节因子ets-1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调节因子Ets-1及MMP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贾新立 黄韵红 何常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8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转录调节因子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录调节因子Ets-1、MMP-1、MMP-3在结直肠癌、大肠腺瘤及腺瘤伴异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ts-1、MMP-1与MMP-3蛋白在大... 目的探讨转录调节因子Ets-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转录调节因子Ets-1、MMP-1、MMP-3在结直肠癌、大肠腺瘤及腺瘤伴异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ts-1、MMP-1与MMP-3蛋白在大肠腺瘤、大肠腺瘤伴腺上皮异型增生及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Ets-1、MMP-1、MMP-3高表达与1、3、5 a生存率呈负相关。Ets-1与MMP-1、MMP-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Ets-1、MMP1、MMP3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结肠肿瘤 转录调节因子 ets-1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抑制因子WT1对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德贵 邹芳 +3 位作者 邬开朗 刘燕 朱应 吴建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07-1910,共4页
将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hiNOS)启动子构建在带荧光素酶基因的载体pGL3-basic上,构建成用荧光素酶为系统的启动子,以研究载体p8.3iNOS.结果显示,肾母细胞肿瘤抑制因子(WT1)能够有效地抑制hiNOS启动子的转录;且WT1的4个选择性剪接本... 将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hiNOS)启动子构建在带荧光素酶基因的载体pGL3-basic上,构建成用荧光素酶为系统的启动子,以研究载体p8.3iNOS.结果显示,肾母细胞肿瘤抑制因子(WT1)能够有效地抑制hiNOS启动子的转录;且WT1的4个选择性剪接本的抑制效果有所不同,其中WT1(-/-)在两种肝癌细胞(HepG2和Hep3B)中对hiNOS的表达均具有最强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HepG2细胞中WT1(-/-)过量表达能下调hiNOS表达.以上结果说明WT1在肝癌细胞中对人的hiNOS具有转录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肿瘤抑制因子(WT1) 人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选择性剪接本 转录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Ets-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刘茂荣 梁凤泉 丁印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ets-1 结肠癌 表达 转录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癌发生 生发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调节因子NUPR1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丁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5期111-114,共4页
转录调节因子核蛋白1(nuclear protein-1,NUPR1)是一种细胞胁迫蛋白,不同的外界压力及细胞微环境均能够影响其表达,并介导其入核调控多种基因的转录,从而直接或间接触发不同细胞内信号通路并产生相应的细胞学效应,参与肿瘤及非肿瘤性疾... 转录调节因子核蛋白1(nuclear protein-1,NUPR1)是一种细胞胁迫蛋白,不同的外界压力及细胞微环境均能够影响其表达,并介导其入核调控多种基因的转录,从而直接或间接触发不同细胞内信号通路并产生相应的细胞学效应,参与肿瘤及非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在肿瘤性疾病中,NUPR1在不同的肿瘤微环境中可以产生不同的效应,既可以促进也可以抑制肿瘤的进程;在非肿瘤性疾病中,NUPR1发挥多样性作用。NUPR1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通过对各种细胞功能的调控完成的,包括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细胞周期调控、染色质重塑、细胞凋亡及自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调控 转录调节因子NUPR1 细胞胁迫 细胞信号通路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 细胞周期调控 染色质重塑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和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高晓斌 武雪亮 +4 位作者 赵轶峰 聂双发 梁峰 刘小飞 张迎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NHERF1)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癌组)和癌旁正常组织(正常组)各50例,应用实时荧光...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1(NHERF1)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癌组)和癌旁正常组织(正常组)各50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两组DNMT1 mRNA和NHERF1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IHC)法检测两组DNMT1和NHERF1蛋白的表达,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应用Spearman检验分析两种蛋白间的相关性。结果qRT-PCR法结果显示:癌组中DNMT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而癌组中NHERF1 mRNA的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IHC法结果显示:癌组中DNMT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癌组中NHERF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癌组中DNMT1和NHERF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与病变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有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关(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癌组织中DNMT1与NHERF1呈负相关(r=-0.491,P<0.01)。结论DNMT1高表达和NHERF1低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均可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的潜在分子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转移酶-1 钠氢交换子调节因子 结直肠癌 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化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真核表达
7
作者 魏立翔 解艺璇 +3 位作者 高之煜 曹鑫艳 张彦兵 孙延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7,共6页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1,IRF1)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绵羊IRF1功能,以绵羊肺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IRF1基因ORF,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3×Flag-CMV-14-IRF1重组质粒。将...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1,IRF1)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绵羊IRF1功能,以绵羊肺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IRF1基因ORF,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3×Flag-CMV-14-IRF1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运用Western blot进行蛋白质鉴定。结果表明,绵羊IRF1 ORF大小为969 bp,编码325个氨基酸;绵羊IRF1氨基酸序列与山羊、猪、人、马相似性分别为100%、91.61%、87.73%和89.44%;进化树显示,绵羊IRF1与山羊、牛、猪、白鳍豚、马等哺乳动物聚类在一起;绵羊IRF1蛋白分子式为C_(1596)H_(2497)N_(435)O_(497)S_(17),理论等电点为5.58,具有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多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该重组蛋白高效表达,分子质量约为50 ku。研究结果为绵羊的IRF1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 生物信息学分析 转录因子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毓麟珠通过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蛋白1/端粒酶逆转录酶改善自然衰老大鼠卵巢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8
作者 王鹏旭 阮鑫 +1 位作者 杨青青 董晓英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4期729-735,共7页
目的 探讨中药毓麟珠对自然衰老大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蛋白1(sirtuins 1,SIRT1)/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TERT)的影响并分析其改善卵巢功能的机制。方法 选用24只雌性SD自然衰老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衰... 目的 探讨中药毓麟珠对自然衰老大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蛋白1(sirtuins 1,SIRT1)/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TERT)的影响并分析其改善卵巢功能的机制。方法 选用24只雌性SD自然衰老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衰老给药组和衰老空白组,每组12只;另用6只育龄期雌性SD大鼠为青年对照组。衰老给药组大鼠予毓麟珠水煎液灌胃(10.08 g/kg),衰老空白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青年对照组正常饲养,连续给药6周后,取大鼠血清和卵巢。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卵巢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丙二醛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卵巢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组织中促卵泡激素受体(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FSHR)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卵巢组织中SIRT1、TERT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衰老空白组相比,衰老给药组卵巢组织中各级卵泡数量增多,形态规则,闭锁卵泡数量减少;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均降低(P<0.05);卵巢组织中GSH、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升高(P<0.05),丙二醛水平降低(P<0.05);端粒酶活性升高(P<0.05);促卵泡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表达明显上调(P<0.05);SIRT1、TERT蛋白的表达均有增加(P<0.05)。结论 毓麟珠可通过影响SIRT1及TERT的蛋白表达,改善自然衰老大鼠的卵巢微环境以及卵巢储备,进而延缓卵巢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毓麟珠 卵巢衰老 氧化应激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蛋白1 端粒酶逆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t引导配体2通过调控AMPK/SIRT1-FoxO1信号通路影响糖尿病小鼠视网膜血管损伤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李天航 顾朝辉 +5 位作者 张月玲 李洁 杜鹃 付燕 陈娜 陈佳菲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214-1219,共6页
目的 探讨Slit引导配体2(SLIT2)是否通过调控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转录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盒蛋白O1(FoxO1)信号通路通过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 30只db/db小鼠随机分为DR组(db/db小鼠)、DR+阴性对... 目的 探讨Slit引导配体2(SLIT2)是否通过调控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转录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盒蛋白O1(FoxO1)信号通路通过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 30只db/db小鼠随机分为DR组(db/db小鼠)、DR+阴性对照载体组(DR+sh-NC组)和DR+sh-SLIT2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db/m小鼠为对照组。DR+sh-NC组和DR+sh-SLIT2组麻醉后分别在双眼玻璃体腔内注射sh-SLIT2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病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SLIT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组织SLIT2、AMPK、SIRT1、FoxO1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R组、DR+sh-NC组、DR+sh-SLIT2组血糖、每日饮水量、每日排尿量、食物摄入量及体质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DR组视网膜存在血管病变及病理损伤,SLIT2 mRNA及蛋白表达、IL-6、TNF-α和VEGF水平,FoxO1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AMPK、SIRT1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DR+sh-NC组相比,DR+sh-SLIT2组的视网膜血管病变及病理损伤明显减轻,SLIT2 mRNA及蛋白表达、IL-6、TNF-α和VEGF水平,FoxO1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AMPK、SIRT1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沉默SLIT2表达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血管损伤及炎症水平,这可能是通过调控AMPK/SIRT1-FoxO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t引导配体2 腺苷单磷酸活化蛋白激酶 转录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叉头盒蛋白O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ncRNAXIST和SIRT1水平与DR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文晓霞 郭红建 汤云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非活性特异性转录本(XIST)、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01/2023-02在我院收...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非活性特异性转录本(XIST)、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01/2023-02在我院收治T2DM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视网膜病变,分为非DR组126例126眼,DR组88例88眼。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lncRNA XIST、SIRT1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法分析lncRNA XIST和SIRT1表达与DR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lncRNA XIST、SIRT1单独及联合对DR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患者发生DR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非DR组和DR组血清lncRNA XIST、SIRT1水平依次降低(均P<0.05);DR患者血清lncRNA XIST和SIRT1水平呈正相关(r=0.639,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lncRNA XIST、SIRT1联合预测D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0,高于血清lncRNA XIST、SIRT1单独检测的AUC(0.855、0.87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XIST(OR=0.752)、SIRT1(OR=0.694)是DR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DR患者血清lncRNA XIST、SIRT1水平均降低,lncRNA XIST联合SIRT1对DR发生有较好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非活性特异性转录本(XIST)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 2型糖尿病(T2DM)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咯利普兰对猪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的作用及有关信号机制
11
作者 张旭日 张溪园 +4 位作者 王恩慈 郭雨楠 李姣 黄安琦 姜代勋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阐明咯利普兰为代表的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的抗炎新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Macrophage surface molecular antigen-1,Mac-1);Real-time qPCR和... 【目的】阐明咯利普兰为代表的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的抗炎新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猪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猪中性粒细胞表达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Macrophage surface molecular antigen-1,Mac-1);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猪中性粒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65核转录因子(p65 NF-κB)mRNA表达和磷酸化活性。【结果】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 PMA)可显著上调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P<0.01),咯利普兰对PMA上调的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5μmol/L咯利普兰可极显著抑制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P<0.01);PMA可极显著上调中性粒细胞p38 MAPK、ERK和p65 NF-κB mRNA表达和磷酸化活性(P<0.01),5μmol/L咯利普兰对PMA升高的中性粒细胞p38 MAPK、p65 NF-κB mRNA表达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ERK mRNA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对PMA升高的中性粒细胞p38 MAPK、ERK和p65 NF-κB磷酸化活性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咯利普兰可显著抑制中性粒细胞表达Mac-1,其机制与阻遏p38 MAPK、ERK、p65 NF-κB基因表达和磷酸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表面分子抗原-1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p65核转录因子 咯利普兰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阻断αvβ6-ERK-ETS1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彭程 牛正川 +7 位作者 王奔 高会杰 牛卫博 贺兆斌 高超 邹志进 马驰 牛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10期757-762,共6页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抑制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为中药抗癌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HT-29结肠癌细胞经NCTD处理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前后细胞表面上皮表型及间质表型标志物的变化情况;Weste...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抑制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为中药抗癌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HT-29结肠癌细胞经NCTD处理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前后细胞表面上皮表型及间质表型标志物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ting分析常见调控细胞EMT过程信号传导通路中关键分子及其磷酸化状态的变化;转录因子活化技术观察核因子磷酸化状态的变化。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NCTD处理后,结肠癌细胞EMT过程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术证实肿瘤细胞整合素αvβ6表达降低,同时上皮表型标志物表达升高,间质表型标志分子表达减少;Western Blotting分析常见调控细胞EMT过程信号传导通路中仅有ERK及p-ERK表达水平降低,其他关键蛋白无明显变化;转录因子活化技术发现利用si RNA技术干扰整合素αvβ6后,ERK下游的核转录因子中仅有ETS-1磷酸化水平改变,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经NCTD处理后出现与干扰αvβ6表达造成的一致性改变。结论:去甲斑蝥素通过阻断αvβ6-ERK-ETS1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整合素ΑVΒ6 转录因子ets-1 结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条件下HIF-1促进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曲伟栋 赵华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4-236,共3页
关键词 HIF-1 血管生成作用 低氧条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 转录调节因子 适应性反应 动物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1促进人腹膜间皮细胞增殖诱导腹膜血管新生的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楠 贾杰爽 +3 位作者 杨满 谷立杰 王玲 袁伟杰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9期630-634,共5页
目的探讨激活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导致腹膜血管新生是腹膜损伤的一种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HMrSV5),高糖刺激HPMCs,观察ET1的变化;加入外源性ET1,Westernblot检测... 目的探讨激活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导致腹膜血管新生是腹膜损伤的一种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HMrSV5),高糖刺激HPMCs,观察ET1的变化;加入外源性ET1,Western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E26转录因子-1(Ets-1)磷酸化;分别使用siRNA和封闭性抗体抑制Ets-1,通过BrdU测定HPMC的增殖;最后,通过小管形成实验,使用ImageJ软件分析5个随机选择的区域的总毛细管长度。结果高糖可诱导HMPC高表达ET1(2.5%,F=5.561,P=0.036;4.25%,F=4.784,P=0.008);外源性ET1诱导下,HPMC中ERK1/2的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F=66.347,P=0.026);ERK1/2下游的转录因子Ets-1表达显著升高(F=110.614,P=0.031);阻断MEK-1显著消除ET1对ERK1/2的激活(F=56.361,P=0.006);加入ETA和ETB受体抑制剂后,ETAR抑制剂可明显降低Ets-1的表达(F=131.191,P=0.039)。ET1可诱导HPMCs增殖(F=4.671,P=0.046),其可被ET1拮抗剂减弱(F=5.329,P<0.001;F=5.362,P<0.001);抗体和siRNA介导的Ets-1阻断具有相似的抗增殖作用(F=5.638,P<0.001;F=4.611,P=0.007)。因此,ET1通过ERK1/2-Ets-1信号传导途径特异性地促进HPMCs增殖。另外,ET1处理的HPMsC的条件培养基可以显著促进HPM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产生(F=11.614,P<0.001)和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结论ET1通过ERK1/2-Ets-1信号通路促进HPMCs增殖,并促进VEGF产生和内皮细胞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内皮素-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26转录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4在肾透明细胞癌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其与SKA1的靶向调控关系探讨
15
作者 张萌萌 刘盟雪 +1 位作者 袁帅 韩静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锌指转录调节因子4(KLF4)的表达变化,及其调控纺锤体和动粒相关复合体亚基1(SKA1)促进ccRCC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方法从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440例ccRCC原位癌组织和80例伴有远处转移...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锌指转录调节因子4(KLF4)的表达变化,及其调控纺锤体和动粒相关复合体亚基1(SKA1)促进ccRCC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方法从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440例ccRCC原位癌组织和80例伴有远处转移的ccRCC组织的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KLF4在原位癌组织和伴有远处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取人肾癌细胞786-O、ACHN,分为KLF4过表达组、空载体组、共表达KLF4/SKA1组,采用慢病毒载体技术,分别转染pCMV-KLF4、pCMV、pCMV-KLF4和pCMV-SKA1质粒;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各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取786-0、ACHN细胞,分为KLF4干扰组及干扰对照组、KLF4过表达组及空载体组,KLF4干扰组和干扰对照组分别转染siKLF4和siNC,KLF4过表达组和空载体组分别转染pCMV-KLF4、pCMV质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SKA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SKA1蛋白表达;利用Jaspar和ConTra V3在线工具分析预测KLF4在SKA1启动子区的结合位点,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验证。结果KLF4在伴有远处转移的ccRCC组织中的表达低于ccRCC原位癌组织(P<0.01)。在786-O和ACHN细胞中,与空载体组相比,过表达KLF4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P均<0.01);与过表达KLF4组比较,共表达KLF4/SKA1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加(P均<0.01)。与空载体组相比,过表达KLF4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过表达KLF4组比较,共表达KLF4/SKA1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均<0.05)。与siNC组相比,siKLF4组SKA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与pCMV空载体组相比,pKLF4过表达组SKA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均<0.01)。SKA1转录起始位点上游850~900 bp启动子序列中存在KLF4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与pSKA1-MUT+pKLF4/pCMV、pSKA1-WT+pCMV组比较,pSKA1-WT+pKLF4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均<0.01)。结论KLF4表达下调与ccRCC恶性进展相关,KLF4可通过结合SKA1启动子区特定序列负向调控SKA1表达,从而抑制ccRC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转录调节因子4 纺锤体和动粒相关复合体亚基1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肾透明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感冒宁颗粒对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血清中MCP-1含量及肺组织中ERK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栗薇 郭姗姗 +1 位作者 包蕾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17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小儿感冒宁颗粒(XRG)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中ERK途径和核转录因子(NF-κB)途径的影响。方法以流感病毒FM1株及PR8株分别感染小鼠,治疗组给予小儿感冒宁颗... 目的研究小儿感冒宁颗粒(XRG)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模型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中ERK途径和核转录因子(NF-κB)途径的影响。方法以流感病毒FM1株及PR8株分别感染小鼠,治疗组给予小儿感冒宁颗粒28、14及7 g·kg^(-1) 3个剂量组,利巴韦林为阳性药对照。感染病毒后5天取材,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流感病毒PR8株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血清中的MCP-1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流感病毒FM1株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肺组织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小儿感冒宁颗粒可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后血清中MCP-1的含量,3个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儿感冒宁颗粒中剂量可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后肺组织中p-Erk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儿感冒宁颗粒3个剂量均有降低肺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的趋势。结论小儿感冒宁颗粒可通过抑制MCP-1炎症因子表达、抑制ERK和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方式,来增强机体的免疫作用,控制流感病毒在体内的增殖,从而缓解炎症反应,达到药物的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感冒宁颗粒 流感病毒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SIRT1、FOXO3A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奕志 王鑫 +3 位作者 孙润权 刘思远 王帅 李志刚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767-1773,共7页
目的 观察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叉头框转录因子O3A(forkhead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O3A,FOXO3A)表达... 目的 观察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叉头框转录因子O3A(forkhead 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O3A,FOXO3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6月龄雄性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蛋白1(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presenilin-1,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电针组、电针+抑制剂组,每组10只。以同源背景C57BL/6野生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除电针+抑制剂组,其余三组在干预前30分钟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仅予以束缚,电针组在针刺“百会”“印堂”“水沟”穴的基础上加用脉冲电流,电针+抑制剂组在电针组基础上于干预前腹腔注射3-甲基腺嘌呤溶液。各组干预20分钟/次,每日一次,共15天。15天治疗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四组小鼠行为学改变;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各组海马区细胞形态;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组织SIRT1、FOXO3A的表达情况。结果 (1) 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电针组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站台次数及Ⅰ象限运动距离百分比明显增多(P <0.05,P <0.01);(2)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显示:较之模型组,电针组、电针+抑制剂组可不同程度改善海马区神经元病理特征;(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较之模型组,电针组SIRT1表达明显上调,总FOXO3A表达下降(P <0.01),电针+抑制剂组SIRT1表达增高(P <0.01);(4)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较之模型组,电针组SIRT1、胞核FOXO3A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胞质FOXO3A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1),电针+抑制剂组SIRT1、胞核FOXO3A蛋白表达稍增多(P <0.05),胞质FOXO3A蛋白表达减少(P <0.01)。结论“通督启神”法电针可提高AD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改善海马区神经元形态结构,其机制可能与增强AD小鼠海马区SIRT1蛋白表达,提高FOXO3A的转录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通督启神 电针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叉头框转录因子O3A 海马 神经元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1的细胞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姚萌萌 林丹丹 +3 位作者 刘海勇 徐志钦 张亚光 步玉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01-103,共3页
Y-box结合蛋白(YB-1)是冷休克蛋白家族的一员,参与目的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调节等多种细胞过程。本文就YB-1的细胞生理作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 YB-1 转录因子 转录调节 DNA修复 转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激动剂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彬 曹清涛 +1 位作者 刘金伟 李雅妮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2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激动剂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媒组和激动剂组,每组10只;后三组大鼠建立AMI模型后,激动剂组、溶媒组分别腹腔注... 目的观察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激动剂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媒组和激动剂组,每组10只;后三组大鼠建立AMI模型后,激动剂组、溶媒组分别腹腔注射SIRT1激动剂SRT1720 20 mg/(kg·d)及等量的DMSO,假手术组、模型组均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7 d。于末次给药后次日,检测各组心脏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短轴缩短率(FS)];处死各组大鼠后,检查梗死区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梗死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梗死组织中的SIRT1、叉头转录因子1(Fox O1)、Bax、Bcl-2蛋白及Fox O1乙酰化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溶媒组大鼠LVEDD、LVESD均升高,LVEF、FS均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升高,心肌梗死组织中SIRT1、Fox O1、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而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和Fox O1乙酰化水平均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和溶媒组比较,激动剂组大鼠LVEDD、LVESD均降低,LVEF、FS均升高,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心肌梗死组织中SIRT1、Fox O1、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而Bax蛋白相对表达量、Fox O1乙酰化水平均降低(P均<0.05)。结论SIRT1激动剂可改善AMI大鼠心脏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SIRT1表达,下调Fox O1乙酰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RT1激动剂 心脏功能 细胞凋亡 叉头转录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SATB2、SIRT1、HOTAIR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泉霖 马福军 李肖亮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研究结肠癌组织特定富含AT碱基DNA序列结合蛋白2(SATB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RNA(HOTAIR)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102例结肠癌,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检测2... 目的研究结肠癌组织特定富含AT碱基DNA序列结合蛋白2(SATB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RNA(HOTAIR)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102例结肠癌,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检测2组肿瘤组织SATB2、SIRT1及HOTAIR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中位随访时间为72个月,102例随访期间死亡67例(65.69%),中位总体生存期(OS)为63个月。死亡组肿瘤最大径和AJCC分期Ⅲ+Ⅳ期患者占比均大于存活组,肿瘤分化程度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死亡组SATB2阳性率低于存活组,SIRT1阳性率和HOTAIR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低分化、AJCC分期Ⅲ+Ⅳ期、SIRT1阳性和HOTAIR mRNA为结肠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SATB2阳性为结肠癌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P<0.01)。SATB2阳性患者中位OS(69个月)长于SATB2阴性患者(54个月),SIRT1阳性患者中位OS(57个月)短于SIRT1阴性患者(78个月),HOTAIR mRNA≥47.85患者中位OS(57个月)短于HOTAIR mRNA<47.85患者(7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结肠癌组织SATB2、SIRT1和HOTAIR表达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特定富含AT碱基DNA序列结合蛋白2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RNA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