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2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转录组测序探讨褪黑素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机制
1
作者 徐丽 陈秀娇 +4 位作者 郑伟男 毛馨琳 林丽彬 谢群 金清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0,共8页
目的全转录组测序检测神经胶质瘤细胞非编码RNA(ncRNA)表达谱并构建ceRNA网络,揭示ncRNA参与褪黑素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0、2、4、6、8 mmol·L^(-1)褪黑素干预神经胶质瘤细胞24、48、72 h,CCK-8检测褪黑素对细... 目的全转录组测序检测神经胶质瘤细胞非编码RNA(ncRNA)表达谱并构建ceRNA网络,揭示ncRNA参与褪黑素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0、2、4、6、8 mmol·L^(-1)褪黑素干预神经胶质瘤细胞24、48、72 h,CCK-8检测褪黑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0、4 mmol·L^(-1)褪黑素干预U251细胞24h后,全转录组测序检测差异表达miRNA(DEmiRNA)、lncRNA(DElncRNA)、mRNA(DEmRNA),对DEmRNA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ceRNA网络,采用qRT-PCR验证ceRNA关键基因表达。结果褪黑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全转录组测序筛选出0 mmol·L^(-1)与4 mmol·L^(-1)褪黑素组DEmRNA 5049个、DElncRNA 635个、DEmiRNA 146个;DEmRNA主要富集在铁死亡、mTOR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等癌症相关信号通路;ceRNA网络包含4个lncRNA、3个miRNA和48个mRNA,qRT-PCR验证U251细胞hsa-miR-129-5p、hsa-miR-362-5p、LINC00707和SLC16A1-AS1表达与测序结果一致,U87细胞的基因表达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褪黑素通过ncRNA差异表达,影响癌症相关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LINC00707、SLC16A1-AS1、hsa-miR-129-5p、hsa-miR-362-5p构成的ceRNA网络可能参与褪黑素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神经胶质瘤 转录组测序 ceRNA网络 hsa-miR-129-5p hsa-miR-362-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寒地水稻孕穗期低温响应分析
2
作者 郭震华 马文东 +6 位作者 蔡丽君 蔡永盛 胡月婷 韩笑 田崇兵 张希瑞 王翠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200,共8页
水稻作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极易受到低温侵袭,并伴随着水稻机体内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变化及分子水平调控,以适应低温逆境。为了明确寒地水稻孕穗期低温胁迫应答的关键调控通路及基因,采集龙粳11(LG11)在孕穗期低温处理下0、2、4 d的幼穗... 水稻作为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极易受到低温侵袭,并伴随着水稻机体内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变化及分子水平调控,以适应低温逆境。为了明确寒地水稻孕穗期低温胁迫应答的关键调控通路及基因,采集龙粳11(LG11)在孕穗期低温处理下0、2、4 d的幼穗,用于孕穗期低温胁迫的转录组动态分析。结果共鉴定得到1423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其中,低温处理前2 d共得到11724个DEG,在低温处理4 d后共识别了11057个DEG。GO功能富集分析,LG11低温处理共包含144个显著富集的生物进程GO类别,其中富集DEGs数量最多的集中在光合作用、叶绿体重定位、红外光应答等光合作用相关类别。KEGG富集分析共显著富集到37个KEGG通路,其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光合作用-天线蛋白等KEGG通路显著富集下降,进一步明确龙粳11光合作用在孕穗期低温下显著受抑制。这些结果为后续水稻孕穗期低温胁迫应答中转录组水平上的分子调控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孕穗期 低温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不同辣度辣椒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
作者 庞欣 陈军 +2 位作者 李林芝 刘佳 黄文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3,共10页
为了研究不同辣度辣椒的基因表达差异,探究参与或调控辣椒素生物合成的基因或转录因子。试验以2种不同辣度的辣椒B1-2(高辣)、D50(微辣)为材料,通过高通量RNA测序(RNA-seq)对35 d胎座进行转录组分析,共筛选出157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包... 为了研究不同辣度辣椒的基因表达差异,探究参与或调控辣椒素生物合成的基因或转录因子。试验以2种不同辣度的辣椒B1-2(高辣)、D50(微辣)为材料,通过高通量RNA测序(RNA-seq)对35 d胎座进行转录组分析,共筛选出157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包括673个上调基因、897个下调基因。经GO富集分析,DEG主要集中在氧化还原反应、光合作用、光反应等生物过程;经KEGG富集分析,DEG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等信号通路。鉴定出7个CapCyc模型基因、8个MYB转录因子在2份辣椒材料中的差异表达;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进一步利用qRT-PCR进行分析,发现4CL、COMT、KAS可能具有调控辣椒素合成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探索辣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提供更多的候选基因,期待可为下一步关键基因的功能分析和辣椒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辣椒素类物质 生物合成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网络药理和毒理学探讨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崔家康 朱泽林 +3 位作者 刘孟娇 马俊福 王慧莲 孟庆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7-964,共8页
本研究探索了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分子机制,并揭示了其治疗作用与毒副作用的辨证统一性。通过转录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网络药理学和毒理学分析,我们揭示了TP... 本研究探索了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分子机制,并揭示了其治疗作用与毒副作用的辨证统一性。通过转录组测序(transcriptome sequencing,RNA-seq)、网络药理学和毒理学分析,我们揭示了TP对RA的治疗机制及其伴随的毒性反应。首先,通过RNA-seq筛选出TP处理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并结合GeneCards、OMIM和CTD数据库识别与RA及肝毒性、肾毒性和生殖毒性相关的靶点。随后,构建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出TP关键作用靶点,接着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研究发现,TP治疗RA及其毒性反应的关键靶点包括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涉及的信号通路有TNF、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网络叉头转录因子(forkhead box O,FoxO)等。RNA-seq结果显示,TP显著调控了TP53、TNF和IL-1β等靶基因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TP在治疗RA的同时伴随毒性反应,其机制相互关联,体现了疗效与毒性并存的辨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测序 网络药理和毒理学 雷公藤甲素 类风湿关节炎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云南松腋芽生长发育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
作者 周驰宇 孔迪 +7 位作者 徐骏飞 郑超凡 孙赫 李瑞连 陈林 蔡年辉 许玉兰 唐军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8,71,共11页
【目的】通过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初步探究云南松腋芽生长分子机制,为后续克隆云南松腋芽重要基因及其功能验证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无腋芽与有腋芽2种生长状态的云南松幼苗为研究材料,构建其茎部组织cDNA文库并进行转录组测序,从中... 【目的】通过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初步探究云南松腋芽生长分子机制,为后续克隆云南松腋芽重要基因及其功能验证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无腋芽与有腋芽2种生长状态的云南松幼苗为研究材料,构建其茎部组织cDNA文库并进行转录组测序,从中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DEGs进行GO和KEGG分析;从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与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通路中选出6个与腋芽萌发和生长相关的基因,并采用RT-qPCR技术进行验证分析。【结果】比较无腋芽与有腋芽云南松的转录组文库,共鉴定到1420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与下调基因分别有524和896个。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细胞组分类别中,差异基因数量最多的前3个亚类从多到少依次为胞外区、膜和细胞解剖实体部分;在分子功能中,注释为催化活性的差异基因数量最多,其次为电子传递活性、氧化还原酶和抗氧化活性;在生物学过程中,差异基因主要集中注释在细胞杀伤和刺激响应过程中。KEGG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松基因可能通过玉米素生物合成及糖酵解/糖异生显著富集通路参与对腋芽生长的响应。此外,在激素信号转导及淀粉和蔗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代谢通路上共发现12个DEGs,从中筛选出6个候选基因,对其进行RT-qPCR验证,显示各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通过分析植物激素代谢及糖代谢通路上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筛选出6个与腋芽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可用于进一步揭示云南松腋芽生长机制及云南松的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腋芽 差异表达基因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脏转录组测序筛选康乐黄鸡开产相关基因和关键通路
6
作者 马荆鄂 曾配君 +5 位作者 万淑敏 熊信威 王樟凤 刘婧 许继国 饶友生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4,共8页
通过分析开产与未开产康乐黄鸡肝脏组织转录组表达谱,筛选出开产相关候选基因和关键通路,为研究鸡肝脏基因调控开产性状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为康乐黄鸡选种选育提供一定参考。选取154日龄已开产(H组)、未开产(L组)各3个个体的肝脏组织... 通过分析开产与未开产康乐黄鸡肝脏组织转录组表达谱,筛选出开产相关候选基因和关键通路,为研究鸡肝脏基因调控开产性状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为康乐黄鸡选种选育提供一定参考。选取154日龄已开产(H组)、未开产(L组)各3个个体的肝脏组织,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利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2组个体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和蛋白互作分析;随机选取9个候选基因,在9个个体肝脏中,进行qRT-PCR验证。一共检测到21465个基因在肝脏组织表达,共筛选出22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8个表达上调,179个表达下调。qRT-PCR验证结果表明,9个基因在2组个体肝脏中表达量变化趋势与RNA-Seq结果基本一致,且在H、M(即将开产)和L 3组个体中呈现表达量依次递减或递增的趋势。初步确定了6个开产性状相关候选基因,分别是VTG1、VTG2、VTG3、APOV1、RBP、RNF186。5条关键信号通路分别是脂肪消化吸收、胆固醇代谢、ECM-受体相互作用、雌激素信号通路、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综上,初步确定了6个康乐黄鸡开产性状相关候选基因,5条关键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乐黄鸡 肝脏 候选基因 关键通路 转录组测序 开产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枣胚败育关键基因挖掘
7
作者 陈紫竹 庆军 +1 位作者 格根塔娜 白玉娥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4,共10页
胚败育给枣的杂交育种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寻找控制胚败育的关键基因,试图从基因层面解析胚败育问题。通过解剖观察确定变异金丝小枣和嘎嘣脆枣胚败育时期,对败育期前、中、后的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分析其差异表达基... 胚败育给枣的杂交育种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寻找控制胚败育的关键基因,试图从基因层面解析胚败育问题。通过解剖观察确定变异金丝小枣和嘎嘣脆枣胚败育时期,对败育期前、中、后的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分析其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转录测序变异金丝小枣和嘎嘣脆枣共计18个样品,共获得125.75 Gb Clean Data,其中,JS1-vs-JS2、JS2-vs-JS3中分别有1010、109个DEGs上调,843、39个DEGs下调;GBC1-vs-GBC2、GBC2-vs-GBC3中分别有2308、468个DEGs上调,2244、30个DEGs下调;在败育期(花后30 d),JS30d-vs-GBC30d中共有3799个差异基因,GO富集到3个大类、32个小类中,同时93个转录因子主要集中在MYB、bHLH、AP2/ERF-ERF、C2H2、FAR1、NAC、Others、WRKY、C3H、bZIP等家族中。研究表明,嘎嘣脆枣中差异基因数量明显多于变异金丝小枣。对差异基因分析发现,与激素相关基因和聚集差异基因较多的转录因子家族均与胚发育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败育 转录组测序 差异基因 胚发育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鉴定油莎豆油脂合成关键基因的研究
8
作者 高云飞 张君 +5 位作者 丛炜轩 杨松楠 张健 王真慧 曹珊珊 李雪莹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43,共8页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是一种新型的油料作物,其地下块茎富含油脂且油酸含量高,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油莎豆不同发育时期块茎的转录组数据,基于油脂积累差异筛选到显著差异表达基因1465个,其中676个上调基因...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是一种新型的油料作物,其地下块茎富含油脂且油酸含量高,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油莎豆不同发育时期块茎的转录组数据,基于油脂积累差异筛选到显著差异表达基因1465个,其中676个上调基因显著富集在脂肪酸生物合成、蔗糖代谢和糖酵解等相关代谢途径中。在油莎豆油脂合成中,脂肪酸合成途径的贡献度远高于甘油三酯合成途径。挖掘到油莎豆油脂合成核心酶类基因ACCase、FATA、SAD、DGAT及油体形成蛋白Caleosin和Oleosin的关键调控基因,可为探索油莎豆油脂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转录组测序 油脂合成 候选基因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壮润楠转录组测序及开花相关基因分析
9
作者 袁梅 辛静 +5 位作者 李启少 曹正英 李建运 王飞 郜锐菲 辛培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53,共13页
【目的】通过分析转录组测序数据,挖掘粗壮润楠开花相关基因,明确与其花发育和激素信号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了解粗壮润楠花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粗壮润楠的幼叶、花苞和... 【目的】通过分析转录组测序数据,挖掘粗壮润楠开花相关基因,明确与其花发育和激素信号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了解粗壮润楠花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粗壮润楠的幼叶、花苞和成熟花3个组织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花苞和成熟花激素信号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部分花发育候选基因进行验证。【结果】粗壮润楠花苞和成熟花之间共获得592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699个上调表达,2221个下调表达;通过GO功能注释分析、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其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苯丙素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中。同时鉴定到55个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开花相关基因的同源基因,还鉴定到63个与拟南芥植物激素信号同源的基因,它们分别参与了生长素、赤霉素及油菜素内酯素等信号通路,还发现生长素和赤霉素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粗壮润楠花苞中表达增强,而油菜素内酯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成熟花中表达增强。【结论】粗壮润楠花苞至成熟花转变期间,鉴定出55个与开花相关及63个与激素信号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涉及代谢、激素信号转导等关键通路,且特定植物激素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模式在发育阶段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研究粗壮润楠花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壮润楠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胃癌肿瘤微环境重编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非凡 占强 安方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290,共6页
胃癌发病和肿瘤微环境重编程密切相关,但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与异质性限制了胃癌的个体化精准诊疗。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从探讨肿瘤微环境重编程过程出发,可在单细胞水平“描绘”胃癌中肿瘤微环境的“景观”,深入探索肿瘤微环境各细胞... 胃癌发病和肿瘤微环境重编程密切相关,但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与异质性限制了胃癌的个体化精准诊疗。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从探讨肿瘤微环境重编程过程出发,可在单细胞水平“描绘”胃癌中肿瘤微环境的“景观”,深入探索肿瘤微环境各细胞亚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肿瘤微环境调控胃癌进展与转移的免疫新机制,探究肿瘤微环境诱导胃癌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挖掘肿瘤微环境中胃癌潜在的免疫治疗新靶点,提供预测肿瘤微环境影响胃癌预后的新方法等,为研究胃癌起源、发病机制、疾病进展以及免疫耐受等提供更全面、精准的证据。文章就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胃癌微环境重编程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力求为胃癌的精准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微环境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测序分析钙调素对虹鳟鳞片钙代谢的影响
11
作者 任亦柯 王刘永 +3 位作者 周启苓 吴雨薇 马骞 陈刚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0,共8页
为探究钙调控因子在硬骨鱼类钙代谢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选取细胞内Ca^(2+)信号传导的关键调控因子-钙调素(Calmodulin,CaM)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腹腔注射氯化卡咪唑铵(Calmidazolium chloride,CMZ)抑制Ca... 为探究钙调控因子在硬骨鱼类钙代谢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选取细胞内Ca^(2+)信号传导的关键调控因子-钙调素(Calmodulin,CaM)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腹腔注射氯化卡咪唑铵(Calmidazolium chloride,CMZ)抑制CaM活性,并在注射后6 h采集实验组及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虹鳟鳞片组织,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实验组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获得376.31 M Raw reads,Q30碱基百分比均在93.26%以上;实验组鳞片组织中共筛选出373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227个基因表达上调,2503个基因表达下调。GO注释结果显示,上述DEGs主要富集到细胞过程、生物调控、细胞器、结合和生物过程调控等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显著富集的前3条通路依次为核糖体通路、Rap1信号通路和轴突导向通路,此外,DEGs还显著富集于破骨细胞分化、TGF-beta等与骨骼发育、钙代谢等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本研究所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信息及其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结果可为阐明鱼类钙代谢的调控机理提供新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素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 转录组测序 鳞片 钙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和转录组测序联合分析石斛花型形成机理
12
作者 朱洪凤 宋雅蓉 +3 位作者 敖叠 陆得银 臧瑞 和凤美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7-1030,共14页
【目的】通过miRNA和转录组测序联合分析探究石斛花型多样性形成机理,为深入探究石斛花发育调控机制及培育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观赏价值高、花型差异大的玫瑰石斛、铁皮石斛和美花石斛为材料,对其进行miRNA和... 【目的】通过miRNA和转录组测序联合分析探究石斛花型多样性形成机理,为深入探究石斛花发育调控机制及培育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观赏价值高、花型差异大的玫瑰石斛、铁皮石斛和美花石斛为材料,对其进行miRNA和转录组测序,利用DEGseq对3种石斛进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并绘制3种石斛miRNA与mRNA的调控网络。【结果】从玫瑰石斛、铁皮石斛和美花石斛转录组测序数据中分别筛选到279、319和293个花发育相关mRNA。从玫瑰石斛中得到1364个miRNA靶向117个花发育相关靶mRNA,从铁皮石斛中得到1615个miRNA靶向195个花发育相关靶mRNA,从美花石斛中得到1360个miRNA靶向111个花发育相关靶mRNA。通过3种石斛miRNA-mRNA调控网络联合分析,最终筛选得到差异显著表达的940个miRNA靶向31个花发育相关靶mRNA,包括miR172-AP2/AP2-3、miR5179-MADS16、miR168-NPR5/DCAF1、miR408-5GT/LOC110111162/ANS/FHA2/SPL8、miR528-YAB1/SOC1/MADS6/GPAT6/VIL1和miR166-MADS3/5GT等调控网络,以上miRNA和mRNA共同构成了3种石斛花器官发育的调控网络,主要参与花瓣、萼片、花器官、分身组织发育和雌雄蕊的形态大小发育等生物过程。【结论】石斛花发育过程中存在复杂的miRNA-mRNA调控机制,在玫瑰石斛、铁皮石斛和美花石斛中差异表达的mRNA和miRNA-mRNA调控网络可能是导致3种石斛花型差异的主要机理;miR172、miR168、miR408、miR528和miR166等作为关键候选miRNA参与调控石斛兰花发育的多个生物过程,miR168-NPR5/DCAF1、miR408-5GT/LOC110111162/ANS/FHA2/SPL8、miR528-YAB1/SOC1/MADS6/GPAT6/VIL1和miR166-MADS3/5GT等调控网络为石斛兰花器官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花发育 miRNA 转录组测序 调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3
作者 彭波 刘岩 +12 位作者 徐海芳 徐茹欣 黄子悦 王禹鉴 孙艳芳 彭娟 赵强 张巧玉 黄雅琴 张志国 申观望 祁玉良 汪全秀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7-937,共11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充分挖掘OsGAPC3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潜力,进而为提升稻米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Osgapc3突变体和...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OsGAPC3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充分挖掘OsGAPC3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潜力,进而为提升稻米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高通量RNA-seq测序技术,对Osgapc3突变体和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结果】在Osgapc3纯合突变体中共鉴定出241个基因显著上调表达,485个基因显著下调表达;在OsGAPC3转基因阳性植株中鉴定出827个基因显著上调表达,1345个基因显著下调表达。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Osgapc3突变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花发育调控、光周期开花和防御反应等生物过程,而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阳性植株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防御反应、蛋白质磷酸化和花粉识别等生物过程。花粉碘染实验表明OsGAPC3显著影响水稻花粉育性。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Osgapc3突变体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光合固碳作用、氧化磷酸化和酪氨酸代谢等生物途径;OsGAPC3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和油菜素内酯生物合成等生物途径。【结论】转录组测序分析表明OsGAPC3参与水稻多种生物过程和代谢途径,调控水稻的碳代谢、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这为优质高产抗逆水稻新品种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GAPC3 转录组测序 生长发育 逆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挖掘燕山红玉肉鸡屠宰性状功能基因
14
作者 贺兆然 乔贤 +2 位作者 王新越 王亚岚 李祥龙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72,共7页
为了寻找燕山红玉肉鸡屠宰性状相关基因,本研究以燕山红玉肉鸡为对象,通过对120只鸡(公母各60只)进行解剖得到屠宰性状指标,以胸肌重量高和低的两组鸡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进行多态位... 为了寻找燕山红玉肉鸡屠宰性状相关基因,本研究以燕山红玉肉鸡为对象,通过对120只鸡(公母各60只)进行解剖得到屠宰性状指标,以胸肌重量高和低的两组鸡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PCR扩增和测序技术进行多态位点筛查,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筛得的多态位点基因型与屠宰性状指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①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中有189个基因上调,40个基因下调;对上调基因集进行KEGG富集分析,发现PPAR信号通路对个体肝脏的脂质发育有重要影响,PLIN1基因参与该通路,最终影响脂肪细胞分化。②扩增PLIN1基因第8外显子序列,筛查到一处多态位点c.258G>A(rs731147932),产生GG、AG、AA三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公鸡肝重和母鸡心重差异显著(P<0.05)。综上,PLIN1基因影响燕山红玉肉鸡屠宰性状,其第8外显子中c.258G>A多态位点可作为燕山红玉肉鸡屠宰性状改良的遗传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红玉肉鸡 转录组测序 PLIN1基因 多态位点 屠宰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的不同蛋壳颜色旧院黑鸡肝脏组织色素沉积研究
15
作者 张丹萍 曾艳 +4 位作者 冉津铭 王乙茹 黎纯 何武亮 吴震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3,共8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绿壳蛋鸡及粉壳蛋鸡肝脏组织转录表达谱差异,揭示绿壳蛋鸡色素沉积的分子遗传基础。【方法】以旧院黑鸡为试验对象,分别选取产蛋高峰期(10月龄)产绿壳及粉壳蛋鸡各3只,采集肝脏组织,利用Illumina平台实...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绿壳蛋鸡及粉壳蛋鸡肝脏组织转录表达谱差异,揭示绿壳蛋鸡色素沉积的分子遗传基础。【方法】以旧院黑鸡为试验对象,分别选取产蛋高峰期(10月龄)产绿壳及粉壳蛋鸡各3只,采集肝脏组织,利用Illumina平台实施转录组测序。【结果】共鉴定到291个组间显著差异基因。候选基因功能注释结果显示,共计18个差异表达基因被注释到17个GO条目,其中大部分归为生物学过程(41.18%)与细胞组分(11.76%)。另外,41个组间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11个KEGG通路,包括脂质生物合成蛋白、糖胺聚糖的降解、组氨酸代谢以及血管平滑肌收缩等。利用Q-PCR验证4个组间差异且与色素沉积相关基因,结果表明该系列基因表达规律与转录组结果一致,即本研究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可靠。【结论】通过分析不同蛋壳颜色旧院黑鸡肝脏组织的转录组表达谱差异,丰富了绿壳蛋鸡色素沉积遗传基础研究,为后续旧院黑鸡绿壳蛋专门化品系选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院黑鸡 转录组测序 色素沉积 绿壳蛋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香港牡蛎生长发育相关基因挖掘
16
作者 胡娜 何苹萍 +9 位作者 张兴志 官俊良 韦嫔媛 张立 李蔚 郑玉斯 白科 陈泳先 李文红 彭金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
【目的】挖掘与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生长相关的候选基因和相关通路,为深入探索香港牡蛎的生长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选取3只快速生长组[FG,(173.23±12.85)g]和3只慢速生长组[SG,(123.87±10.98)g... 【目的】挖掘与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生长相关的候选基因和相关通路,为深入探索香港牡蛎的生长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分别选取3只快速生长组[FG,(173.23±12.85)g]和3只慢速生长组[SG,(123.87±10.98)g]的闭壳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DESeq2分析样品组间的基因差异表达,对差异基因进行Kmeans聚类分析,KEGG和GO功能富集性分析。【结果与结论】测序共获得354605398个原始测序序列(Raw reads),经过滤和筛选,得到340597178个高质量数据(Clean reads)。根据|log2差异倍数|≥1和错误发现率(FDR)<0.05的筛选标准,共鉴定出3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4个表达上调基因,10个表达下调基因。结合基因功能注释信息分析,共筛选出ARA、CO6A4、DTX3、KY、MKX、BIN3、TRI33和5HT4R等8个与生长相关的候选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注释差异基因数目较多的有细胞解剖实体、结合和细胞过程等条目。此外,差异基因也显著富集在Notch信号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以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3条重要的KEGG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牡蛎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对元宝枫叶片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17
作者 蒋仕淳 李建波 +1 位作者 吕英民 夏永秀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8-629,共12页
【目的】筛选出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叶片中理想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内参基因。【方法】从干旱胁迫转录组中筛选出ACT、EF1α、EXA1、GAPDH、H3、PUB、UBRP和ZFP共8个基因家族26个候选内参基因,利用geNorm、NormFinder、... 【目的】筛选出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叶片中理想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内参基因。【方法】从干旱胁迫转录组中筛选出ACT、EF1α、EXA1、GAPDH、H3、PUB、UBRP和ZFP共8个基因家族26个候选内参基因,利用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及加权平均法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别从8个基因家族中挖掘较稳定的8个成员,通过RT-qPCR检测其在不同组织(茎、叶片、叶柄、翅果)及不同发育时期叶片(绿叶、红叶)中的表达,并由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和RefFinder等软件评估其稳定性。进一步通过12个花青素合成途径基因,验证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结果】在转录组中,筛选出EXA1-1与EXA1-2作为干旱胁迫叶片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在RT-qPCR检测中,ZFP-1与GAPDH-1在不同发育时期叶器官中(绿叶、叶柄、红叶)稳定性最高,EF1α-1稳定性最差。在软件评估结果中,ACT7是所有样本组中最适内参。用ZFP-1、GAPDH-1及EF1α-1校正花青素合成途径基因在绿叶与红叶中的表达,发现表达量差异倍数较大的基因用3个内参校正后的表达趋势一致,而表达量差异倍数较小的基因用最不稳定的EF1α-1校正后存在明显偏差。【结论】在26个候选内参基因中,综合软件分析排名并结合RT-qPCR验证,ZFP-1是在干旱胁迫叶片以及不同发育时期叶器官中均稳定表达的基因,可作为元宝枫叶片的理想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叶片 内参基因 转录组测序 实时荧光定量PCR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视网膜发育及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18
作者 徐嫚鸿(综述) 李筱荣(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1-576,共6页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是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的无偏性、高通量以及高分辨率的转录组分析。与普通转录组测序相比,scRNA-seq不是简单研究组织细胞的平均基因表达,而是将RNA映射到单个细胞,可用于发现全新的细胞类型,揭示细胞异质性...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是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的无偏性、高通量以及高分辨率的转录组分析。与普通转录组测序相比,scRNA-seq不是简单研究组织细胞的平均基因表达,而是将RNA映射到单个细胞,可用于发现全新的细胞类型,揭示细胞异质性,鉴定罕见细胞等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scRNA-seq相关研究聚焦眼科,该技术有望成为一种能够揭示复杂的视网膜发育生物学过程和疾病发生机制的全新工具,对眼科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对scRNA-seq的发展和技术流程作简要介绍,详细阐述其在识别各种视网膜细胞亚型、分析视网膜细胞发育轨迹、视网膜类器官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系统性总结了scRNA-seq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诊疗方法研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含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细胞特异性分子和调控通路的变化信息等,将有助于寻找治疗视网膜疾病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视网膜 视网膜疾病 基因标记 细胞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结核病研究中的应用
19
作者 石红雨 张国良 肖国辉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2-368,共7页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全球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公共卫生。目前,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宿主后引起的细胞免疫应答机制还不是很清晰。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能在单个细胞的分辨率上揭示病理过程中的细胞异质性,可以...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全球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公共卫生。目前,对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宿主后引起的细胞免疫应答机制还不是很清晰。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能在单个细胞的分辨率上揭示病理过程中的细胞异质性,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结核病的发病机制,并为靶向药物研发、新型诊断标志物及疫苗研发提供有力支持。本文综述了该技术在结核病致病机制的探究、在不同临床样本中细胞亚群异质性的分析,以及免疫微环境揭示等方面的应用,并探讨该技术的局限性、未来的挑战,展望了其在结核病研究中潜在的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RNA 免疫 细胞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讨拟黑多刺蚁活性组分对胶质母细胞瘤T98G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20
作者 谢佳秀 梁金行 +7 位作者 何俊慧 李懿 周容妃 周桂丽 韦冬梅 刘丽敏 韦桂宁 李冬梅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4-992,共9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探究拟黑多刺蚁活性组分对胶质母细胞瘤T98G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拟黑多刺蚁活性组分干预24 h对T98G细胞活力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DNA损伤检测实验和RT-qPCR实验检测...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探究拟黑多刺蚁活性组分对胶质母细胞瘤T98G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拟黑多刺蚁活性组分干预24 h对T98G细胞活力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DNA损伤检测实验和RT-qPCR实验检测拟黑多刺蚁活性组分对T98G细胞的增殖、迁移、DNA损伤和修复能力的影响。拟黑多刺蚁活性组分处理T98G细胞后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拟黑多刺蚁的活性成分及关键靶基因,RT-qPCR检测相关基因mRNA表达。结果拟黑多刺蚁活性组分作用T98G细胞的IC50值为4.57 mg/mL。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克隆形成数目和迁移率降低(P<0.05,P<0.01),T98G细胞DNA损伤增加(P<0.01),DNA损伤修复基因RAD50、MRE11表达降低(P<0.05,P<0.01)。转录组测序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有363个基因表达上调,1006个基因表达下调。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细胞过程、代谢、免疫等反应调控。KEG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拟黑多刺蚁活性组分抗胶质瘤的关键靶基因是F3、TLR4和LY96。RT-qPCR验证实验显示,拟黑多刺蚁活性组分能降低F3、TLR4、LY96 mRNA表达(P<0.05,P<0.01)。结论拟黑多刺蚁活性组分可抑制胶质母细胞瘤T98G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诱导DNA损伤并抑制DNA损伤修复途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F3以及抑制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黑多刺蚁 胶质母细胞瘤 DNA损伤修复 转录组测序 织因子(F3) TOLL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