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地区3种蒿属植物转录组比较分析
1
作者 余静雅 夏铭泽 +1 位作者 徐浩 张发起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0-210,共11页
米蒿(Artemisia dalai-lamae)、冷蒿(Artemisia frigida)和臭蒿(Artemisia hedinii)作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植物,具有防风固沙、阻止草原退化、杀菌消炎和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通过Illumina测序技术分别对3种蒿属植物进行转录组测... 米蒿(Artemisia dalai-lamae)、冷蒿(Artemisia frigida)和臭蒿(Artemisia hedinii)作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常见植物,具有防风固沙、阻止草原退化、杀菌消炎和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通过Illumina测序技术分别对3种蒿属植物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分别获得54268322,46434864和43971646条Clean reads,并对测序结果进行了SNP和可变剪接分析。在米蒿和冷蒿对比组(ADL vs AF)中筛选到6107个差异基因,在米蒿和臭蒿对比组(ADL vs AH)中筛选到4822个差异基因,在冷蒿和臭蒿对比组(AF vs AH)中筛选到3755个差异基因。GO富集将差异基因注释到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这3个类别共47个条目。KEGG代谢通路分析将3个对比组的差异基因分别富集到198、198和197条通路。对每个对比组的前10个高表达差异基因进行了分析,并筛选出25个生物碱、萜类和类黄酮的活性成分可能相关的差异基因。本研究为蒿属植物的物种鉴定、抗逆性研究和资源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属 转录组比较分析 SNP 可变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单核巨噬细胞低氧胁迫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婷芳 管峰 +2 位作者 苗亮 史雨红 陈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5-344,共10页
低氧是鱼类在水生环境中的关键压力之一。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mudskipper)可能是少数能在低氧中自然呼吸的脊椎动物。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低氧胁迫8h后大弹涂鱼头肾源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s/macrophages,MO/MΦ... 低氧是鱼类在水生环境中的关键压力之一。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mudskipper)可能是少数能在低氧中自然呼吸的脊椎动物。本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低氧胁迫8h后大弹涂鱼头肾源单核巨噬细胞(monocytes/macrophages,MO/MΦ)转录组变化。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获得了大弹涂鱼MO/MΦ短时低氧胁迫相关的转录组数据,并将获得的原始数据上传至NCBI获得ID号:SRR9771486-SRR9771491(Bioproject PRJNA543702)。分析结果显示,P<0.05和|log2(fold change)|≥1条件下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筛选,低氧处理组中共获得4487个DEGs,包括2507个上调DEGs,1980个下调DEGs。其中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s,HIF)转录本的表达无显著变化,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基因转录本表达上调。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注释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揭示了糖酵解/糖异生和氧化磷酸化可能在MO/MΦ应对短时低氧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随机选择10个DEGs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上述基因表达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数据一致。本研究揭示了在短时低氧胁迫下大弹涂鱼MO/MΦ基因表达及信号通路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胁迫 基因表达 信号通路 比较转录分析 大弹涂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参块根形成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匡云波 王宗华 +2 位作者 Abah Felix 叶祖云 鲍坚东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8-415,共8页
为探讨激素调节太子参块根形成的机制,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太子参块根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将块根形成初期、块根迅速膨大期和块根成熟期分别与不定根形成期进行比较,从3个比较组(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形成初期、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迅速... 为探讨激素调节太子参块根形成的机制,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太子参块根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将块根形成初期、块根迅速膨大期和块根成熟期分别与不定根形成期进行比较,从3个比较组(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形成初期、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迅速膨大期、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成熟期)中分别获得5132、5506、22709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韦恩图进一步筛选,在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形成初期组中,根据特异上调或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挖掘块根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形成初期组共有1215个特异性差异表达基因,其中858个基因特异性差异上调表达,357个基因特异性差异下调表达.KEGG途径富集分析表明,在不定根形成期与块根形成初期组中,特异性差异表达的激素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共27个,其中玉米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1个,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相关基因26个,涉及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和茉莉酸等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比较转录分析 块根形成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福克和湖羊杂交F1代与湖羊背最长肌转录组分析
4
作者 成伟伟 杨军祥 +5 位作者 徐建峰 王燕燕 王珂 董和 高登伟 崔光亚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5-99,共5页
试验比较分析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和湖羊纯繁羔羊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转录组,探索影响萨湖F1代和湖羊肉质的重要基因和关键代谢通路。采集10月龄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羔羊(SH)和湖羊纯繁羔羊(HH)背最长肌组织,利用RNA-seq技术进行基... 试验比较分析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和湖羊纯繁羔羊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转录组,探索影响萨湖F1代和湖羊肉质的重要基因和关键代谢通路。采集10月龄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羔羊(SH)和湖羊纯繁羔羊(HH)背最长肌组织,利用RNA-seq技术进行基因转录组比较分析,差异表达基因qRT-PCR验证。结果显示:筛选出差异基因322个,得到GO数据库注释278个,参与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和细胞组成(CC)的分别为83、140和55个。得到KEGG数据库注释147个,参与216条通路,差异基因显著富集通路24条。通过查阅文献和对比分析,初步认为与肉质相关的通路为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通路、甘油酯代谢通路、PPA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通路。筛选出与肉质相关的候选基因有LPIN1、CFL2、ENO3和AQP7。研究表明,在转录组水平上筛选出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湖羊纯繁羔羊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322个,初步认为与肉质可能相关的通路11条,与肉质相关的候选基因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福克与湖羊杂交F1代 湖羊纯繁羔羊 背最长肌 转录组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甘蓝型油菜幼苗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大为 杜云燕 +4 位作者 吴金锋 周定港 刘丽莉 刘忠松 严明理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3-622,共10页
为明晰镉胁迫对甘蓝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实验,探讨了油菜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表型、生理响应、镉积累特征及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油菜对5mg/kg镉处理有一定耐受能力,表型相比对照差异不显著;但较高浓度的镉胁迫(30,50 mg/kg... 为明晰镉胁迫对甘蓝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盆栽实验,探讨了油菜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表型、生理响应、镉积累特征及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油菜对5mg/kg镉处理有一定耐受能力,表型相比对照差异不显著;但较高浓度的镉胁迫(30,50 mg/kg)会显著抑制油菜幼苗生长,主要表现为株高、鲜重、叶面积、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相比对照显著降低,同时SOD、POD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相比对照显著升高。油菜幼苗中镉含量随着处理浓度增大而逐步增加,且镉胁迫会显著影响油菜对Mn、Mg、Zn、Cu等必需金属离子的吸收。比较转录组分析发现镉胁迫下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抗氧化活性、光合作用、ATP酶活性、细胞壁形成等途径。对HMA基因家族表达模式分析表明镉胁迫下油菜根中HMA3基因上调表达,HMA2和HMA4基因下调表达,上述基因的差异协调表达可能对油菜适应镉胁迫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镉处理 表型 生理响应 比较转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