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转录组分析
1
作者 羊青 顾学金 +6 位作者 王清隆 张旻 晏小霞 汤欢 王祝年 冯世秀 王茂媛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4,共14页
牛大力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药食同源植物,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糖类。为了探究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糖类物质合成的规律及其内在基因调控网络,本研究以3年生(NG3)、7年生(NG7)、10年生(NG10)和15年生(NG15)4个生长年份的牛大力根为... 牛大力是一种重要的多年生药食同源植物,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糖类。为了探究不同生长年份牛大力根淀粉和糖类物质合成的规律及其内在基因调控网络,本研究以3年生(NG3)、7年生(NG7)、10年生(NG10)和15年生(NG15)4个生长年份的牛大力根为研究对象,测定总多糖、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并完成转录组测序,筛选分析不同年份间牛大力根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重点解析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DEGs的功能。糖类和淀粉物质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年份的增长,总多糖与淀粉含量均呈现增加趋势,生长至15年时的含量最高,而蔗糖含量在3年时最高,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转录组测序发现,随着生长年份跨度增加,NG3vs NG7、NG3 vsNG10和NG3 vs NG15对比的DEGs总数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26、1848和1937个。进一步挖掘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中的DEGs,共有62个DEGs在3个比较组中差异表达,其中,蔗糖合成基因的表达量随年份增加而下降,淀粉合成基因随年份的增加较淀粉降解基因占主导,纤维素降解酶随年份增加表达量降低。最终筛选出5个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其表达变化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牛大力在3~7年时处于生长活跃期,以蔗糖、纤维素和淀粉的合成为主,促进根部快速膨大发育。生长至7年时,以淀粉的积累、蔗糖的分解和纤维素的降解为特征,进入生长平稳期。本研究对于牛大力根膨大特性的研究、高成薯性牛大力种质创新和科学采收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生长年份 淀粉 蔗糖代谢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精胺提高烟草幼苗抗盐性的转录组分析
2
作者 王文超 许嘉阳 +6 位作者 田嘉树 刘腾飞 赵源 贾玮 许自成 张斌 崔光周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3,共8页
为探究亚精胺对烟草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外源亚精胺对NaCl胁迫下烟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缓解了盐胁迫对烟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叶片相对含水量、植株干重、叶绿素含量较NaCl... 为探究亚精胺对烟草幼苗盐胁迫的缓解效应,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外源亚精胺对NaCl胁迫下烟草幼苗生理生化特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缓解了盐胁迫对烟草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叶片相对含水量、植株干重、叶绿素含量较NaCl处理分别提高21.60%、18.48%、59.75%;亚精胺显著提高了烟草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较NaCl处理分别提高26.38%、39.09%和32.67%;通过转录组分析筛选出4339个受Spd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过程及糖类代谢等条目。本研究明确了亚精胺缓解烟草盐胁迫的应用效果并筛选出关键基因及代谢通路,可为亚精胺在烤烟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盐胁迫 亚精胺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倒二叶叶鞘的转录组分析
3
作者 黄福灯 吴春艳 +4 位作者 郝媛媛 韩一飞 张小斌 孙会锋 潘刚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3-574,共12页
【目的】探明叶鞘对氮素响应的重要基因,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粳稻品种秀水134种植在低氮(LN)、中氮(MN)和高氮(HN)的渗漏池中,选取抽穗后第10天的倒二叶叶鞘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鉴定叶鞘对氮素响应... 【目的】探明叶鞘对氮素响应的重要基因,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的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粳稻品种秀水134种植在低氮(LN)、中氮(MN)和高氮(HN)的渗漏池中,选取抽穗后第10天的倒二叶叶鞘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以鉴定叶鞘对氮素响应的重要基因。【结果】转录组数据比较分析显示,三种氮素水平间存在179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HN与MN、MN与LN、以及HN与LN组间的上调和下调表达基因数分别为312个和155个,263个和160个,1059个和542个。三种施氮水平间的共有上调和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15个和53个,涉及营养元素吸收和转运、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响应、植物激素响应以及光调控等生理生化过程。基于GO富集分析和KEGG代谢途经分析,最终鉴定出参与氮素利用及光合作用的已知功能基因分别为6个和4个,以及50个功能未知基因,推测这些基因在倒二叶叶鞘的氮素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叶鞘对不同氮素水平响应的重要基因,这些基因在氮素利用的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倒二叶叶鞘 氮肥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植物激素对洋葱鳞茎膨大发育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艳伟 杨妍妍 +3 位作者 孙亚玲 霍雨猛 王振宝 刘冰江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201,共15页
【目的】通过对洋葱发育不同阶段的鳞茎组织进行转录组比较分析,为研究植物激素在洋葱鳞茎形成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取洋葱出苗后33、47、61和75 d的鳞茎部位为试验材料,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气相色谱法检测,了... 【目的】通过对洋葱发育不同阶段的鳞茎组织进行转录组比较分析,为研究植物激素在洋葱鳞茎形成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取洋葱出苗后33、47、61和75 d的鳞茎部位为试验材料,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气相色谱法检测,了解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3、脱落酸以及乙烯(前体ACC)含量在鳞茎膨大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从分子水平阐述植物激素对鳞茎发育的影响。【结果】从4个发育阶段的鳞茎中共检测到11814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共同DEGs有3311个;KEGG富集分析显示,不同发育阶段比较组DEGs均显著富集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并对该通路上筛选到的36个主要DEGs进行表征;结合WGCNA分析每个模块与性状的r和P值,筛选到2个关键模块,通过转录因子预测,挖掘到3028个转录因子unigenes与13个植物激素信号结构基因unigenes共表达,转录因子unigenes功能注释来自46个基因家族,最多的为锌指蛋白(C_(2)C_(2)、C_(3)H),其次为bHLH、NAC、ERF基因家族。【结论】通过转录组分析揭示了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参与洋葱鳞茎膨大发育的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鳞茎膨大 转录组分析 植物激素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沙冬青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和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瑛斌 付国香 郝文芳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4-865,共12页
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耐旱植物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抗旱机制和拥有大量的候选基因是必要的。耐旱植物是了解耐旱机制和挖掘耐旱基因的优秀材料。以小沙冬青为材料,通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胁迫开始... 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耐旱植物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抗旱机制和拥有大量的候选基因是必要的。耐旱植物是了解耐旱机制和挖掘耐旱基因的优秀材料。以小沙冬青为材料,通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胁迫开始后0、1、3、6、12 h的小沙冬青幼苗叶片光合色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含量,利用RNA-Seq技术对小沙冬青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小沙冬青叶片中可溶性糖、Pro、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增加。SOD、POD对干旱响应迅速,活性显著增加,这对消除干旱引起的过量活性氧具有重要作用。而CAT在12h内未对干旱做出有效响应。转录组分析鉴定到1518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共差异表达基因有805个,上调表达的基因数量和下调表达的基因数量相近。在GO富集分析中,这805个基因在“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和“脱落酸激活信号通路的负调控”途径中大量富集。P值最小的四条通路(“叶绿素结合”、“光系统Ⅱ”、“光合作用”,“光捕捉、光系统Ⅰ”)均与光合作用相关。KEGG分析表明,共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包括“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光合生物中的碳固定”在内的6条代谢途径中。在小沙冬青中,7-羟甲基叶绿素a还原酶在干旱胁迫下持续下调表达,抑制了叶绿素的降解,有效保护了光合系统。研究重点关注了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途径,发现脱落酸信号通路发生明显改变。此外,茉莉酸信号通路中茉莉酸ZIM结构域蛋白(JAZ)的响应相较于其他物种有明显的不同。研究结果为小沙冬青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证据,为后续抗旱相关候选基因克隆及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沙冬青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豆响应盐胁迫的转录组分析
6
作者 于思佳 于太飞 +9 位作者 孙现军 王世佳 武书羽 姜雪敏 胡正 常玉洁 武晶 陈锐 张辉 姜奇彦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8-1415,共18页
菜豆是我国重要的可食用豆类,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广泛的使用价值。盐胁迫对菜豆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本研究以菜豆F0006591为材料,用0.2 mol/L NaCl溶液对苗期菜豆进行盐胁迫处理。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盐胁迫处理0 h、6 h、9 h、1... 菜豆是我国重要的可食用豆类,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广泛的使用价值。盐胁迫对菜豆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本研究以菜豆F0006591为材料,用0.2 mol/L NaCl溶液对苗期菜豆进行盐胁迫处理。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盐胁迫处理0 h、6 h、9 h、12 h、24 h的菜豆根系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处理后,相较于对照组(0 h),不同盐胁迫处理时间的样本基因表达量都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盐胁迫处理不同时间点都差异表达的基因共3383个。对这些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它们主要参与到盐胁迫响应、氧化应激、细胞防御等生物过程中,涉及植物激素信号传导、谷胱甘肽代谢、糖酵解等多种代谢途径。对盐胁迫下所有上调表达的关键基因进行共表达网络关联分析发现,脱落酸信号传导途径核心组分与抗氧化胁迫和能量代谢途径中的相关基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经RT-qPCR验证,4个激素信号途径相关基因、6个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及2个抗氧化相关基因随盐胁迫处理时间的增加,其表达量的动态变化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该结果暗示ABA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在菜豆盐胁迫响应调控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为菜豆耐盐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盐胁迫 转录组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浙粳99短穗小粒突变体的鉴定及转录组分析
7
作者 梁楚炎 曾维 +6 位作者 王洁冰 叶靖 巫明明 翟荣荣 张小明 张恒木 叶胜海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81,共15页
【目的】探明浙粳99优良穂型的形成机制,为水稻穗型发育机制研究及其育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EMS诱变浙粳99获得短穗小粒突变体,借助分子标记获得连锁区间,采用RNA-Seq及DNA测序确定候选基因,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突... 【目的】探明浙粳99优良穂型的形成机制,为水稻穗型发育机制研究及其育种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EMS诱变浙粳99获得短穗小粒突变体,借助分子标记获得连锁区间,采用RNA-Seq及DNA测序确定候选基因,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突变基因的亚细胞定位。使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对该突变体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Ossp3与浙粳99在株型、穗型以及粒型上均存在差异。该突变表型由候选基因Os02g0450000发生碱基插入引起。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产物定位于细胞核。Ossp3幼穗出现329个差异表达基因(DEG),主要分布在1、3和4号染色体上,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MARK信号通路-植物等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显示进化上保守的植物特异性基因OsSP3通过MAPK信号通路或与bZIP转录因子作用影响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含量及其对应信号途径,实现对稻穗发育的调控。【结论】优良穗型品种浙粳99 Os02g0450000基因突变会产生短穗小粒的表型,其生物学功能通过核定位实现,RNA-Seq分析表明该突变基因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协同调控稻穗的生长发育,同时很可能通过与OsbZIP47直接或间接作用调控粒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穗小粒 表型鉴定 RNA-SEQ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沧1号’采前缩果的转录组分析
8
作者 任甜 屈丝雨 +3 位作者 李宗俊 郝庆 樊丁宇 李亚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2,共9页
为探究枣抗缩果的相关调控机制,以蟠枣(京沧1号)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蟠枣不同缩果程度之间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筛选与蟠枣缩果相关的基因。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3个比较组(ck vs CZS、ck vs QZS、CZS vs QZS)分别筛选... 为探究枣抗缩果的相关调控机制,以蟠枣(京沧1号)果实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蟠枣不同缩果程度之间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筛选与蟠枣缩果相关的基因。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3个比较组(ck vs CZS、ck vs QZS、CZS vs QZS)分别筛选出3156个、2007个和285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GO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对创伤的反应、对氧水平降低的反应、细胞对氧水平的反应、细胞对氧含量降低的反应等相关;KEGG通路分析表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植物-病原菌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MAPK信号通路-植物及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在3个处理组中共同富集,蟠枣缩果果实的差异表达基因在植物病原互作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中富集数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蟠枣 果实 缩果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揭示醛脱氢酶Ald在谷氨酸棒杆菌生产L-高丝氨酸的作用
9
作者 祁玉婷 钟兆月 +5 位作者 张霞 徐宁 魏亮 刘君 姜巨全 邵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4,共7页
玉米浆是玉米湿磨工业的主要副产品,在工业发酵中被广泛用作经济有效的营养源。然而,玉米浆影响发酵性能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发现添加不同浓度的玉米浆可以促进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发酵生产L-高丝氨酸。为... 玉米浆是玉米湿磨工业的主要副产品,在工业发酵中被广泛用作经济有效的营养源。然而,玉米浆影响发酵性能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发现添加不同浓度的玉米浆可以促进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发酵生产L-高丝氨酸。为探究添加玉米浆对L-高丝氨酸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与代谢通路的影响,利用转录组学分析并挖掘其潜在的关键基因,最终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编码醛脱氢酶Ald的cg3096在玉米浆高效促进L-高丝氨酸发酵生产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这可能部分归因于细胞内NADPH供应水平的提高。此外,过表达cg3096可以显著提高底物转运(amt、cg0922、urtABC)和利用基因(cg0535-cg0536)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揭示了cg3096在L-高丝氨酸高水平生产中的基本功能和潜在机制,为玉米浆在发酵过程中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玉米浆 L-高丝氨酸 转录组分析 cg3096 发酵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籽粒高蛋氨酸突变体Zmts1的鉴定与转录组分析
10
作者 洪泽渊 鲁鑫 +3 位作者 汤泽洋 周志强 郭长虹 李新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41,共11页
蛋氨酸是畜禽类玉米-豆粕型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不平衡会导致机体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肉和奶的品质。为解析玉米籽粒蛋氨酸积累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影响蛋氨酸含量的候选基因ZmTS1(Threonine synt... 蛋氨酸是畜禽类玉米-豆粕型日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不平衡会导致机体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肉和奶的品质。为解析玉米籽粒蛋氨酸积累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影响蛋氨酸含量的候选基因ZmTS1(Threonine synthase1),通过玉米突变体材料验证ZmTS1基因功能,发现与野生型相比,Zmts1突变体籽粒中蛋氨酸含量提高了60%,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表明Zmts1突变体成熟籽粒中富含蛋氨酸残基的10 kDaδ醇溶蛋白较野生型有了显著提高,验证了该基因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中蛋氨酸含量。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含有一个苏氨酸合酶结构域,属于亲水性蛋白。通过转录组分析挖掘与蛋氨酸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共筛选到114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71个基因表达上调,573个基因表达下调。GO和KEGG富集通路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利用qRT-PCR进一步验证了7个可能参与蛋氨酸代谢途径的关键候选基因,RNA-Seq与qRT-PCR的表达模式一致,表明7个基因能间接调控蛋氨酸代谢途径。本研究为高蛋氨酸玉米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也为玉米蛋氨酸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蛋氨酸 Zmts1突变体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抗炭疽病材料筛选及转录组分析
11
作者 戴丽 谢芳玲 +2 位作者 陈雅倩 谢玲玲 刘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50,共11页
从田间自然发病辣椒果实中分离培养得到辣椒炭疽病病原菌X,并应用该炭疽病病原菌对112份辣椒材料的离体果实和幼苗进行抗炭疽病抗性鉴定,筛选抗病品种,并对抗性品种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X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为果... 从田间自然发病辣椒果实中分离培养得到辣椒炭疽病病原菌X,并应用该炭疽病病原菌对112份辣椒材料的离体果实和幼苗进行抗炭疽病抗性鉴定,筛选抗病品种,并对抗性品种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X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为果生刺盘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对112份辣椒离体果实材料进行筛选,共获得3个抗性材料RX12-160、X-738-1、RX22-1016,109个感病材料;对3个抗病品种进行辣椒苗期活体抗性鉴定,最后鉴定RX22-1016为良好的抗病品种,并对其接种果生刺盘孢炭疽菌后的转录组进行了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GO富集程度较高的过程为光系统I中的光合电子传递、NAD(P)H脱氢酶复合物的组装、光合作用及光系统I中的光收集等;KEGG富集程度较高的通路为苯丙素的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和糖酵解/糖异生等通路;共有的表达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苯丙素生物合成和谷胱甘肽代谢等通路上;在RX22-1016与炭疽菌互作中,Caz03g16640、Caz01g15210、Caz04g07320和Caz04g01720基因在互作初期均呈现上调趋势,推测这4个基因可能参与调控与抗病相关的物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炭疽病 抗病性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背鲈幼鱼脑、肝、肌肉组织适应不同盐度的转录组分析
12
作者 李啸圻 孙慧邦 +2 位作者 刘宇翔 刘金相 张全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83,共15页
为探究在不同盐度条件下长期养殖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幼鱼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体质量1.1~1.7 g的驼背鲈幼鱼分别养殖于盐度为32的自然海水和盐度为18的低盐度海水中,分别在养殖第50和60天时选取不同盐度组驼背鲈幼鱼的... 为探究在不同盐度条件下长期养殖对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幼鱼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体质量1.1~1.7 g的驼背鲈幼鱼分别养殖于盐度为32的自然海水和盐度为18的低盐度海水中,分别在养殖第50和60天时选取不同盐度组驼背鲈幼鱼的脑、肝脏和肌肉组织进行转录组分析,以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研究结果表明:脑组织中的差异基因显著多于肝脏和肌肉组织;脑组织中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分裂、营养物质代谢以及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过程;肝脏组织中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糖类物质代谢、氨基酸代谢以及酶复合体形成等过程;肌肉组织中的差异基因则主要与细胞生长发育和分裂有关,并与生长相关的信号通路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密切相关。本研究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对3个组织中分别随机选取的3个DEG进行表达量验证。结果显示,这些基因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的结果一致,从而证明测序数据可信。本研究的结果为今后继续开展驼背鲈养殖育种工作和盐度适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背鲈 盐度 转录组分析 GO富集分析 KEGG富集分析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侵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其侵染甜瓜的转录组分析
13
作者 余维琪 蒙令瑶 +2 位作者 徐凯 蒋磊 江彤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8-858,共11页
[目的]本文构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侵染性克隆,利用RNA-Seq技术分析感染CGMMV甜瓜的转录组数据,为深入研究甜瓜对CGMMV的抗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感染CGMMV的甜瓜叶片RNA,反转录获得cD... [目的]本文构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侵染性克隆,利用RNA-Seq技术分析感染CGMMV甜瓜的转录组数据,为深入研究甜瓜对CGMMV的抗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感染CGMMV的甜瓜叶片RNA,反转录获得cDNA,以cDNA为模板将CGMMV全基因组分成3段分别克隆,利用同源重组法构建侵染性克隆pCB-CGMMV,分别接种黄瓜、西瓜、甜瓜和本氏烟。分别提取感染CGMMV和健康的甜瓜叶片总RNA进行RNA-Seq分析,用Solexa GA pipeline和SOAP软件处理数据得到Unigene。利用GenBank和Swissprot软件对大于350 bp的Unigene进行基因功能注释,BLAST2GO程序用于搜索Unigene的GO注释,WEGO软件用于GO功能分类,Inter-ProScan software程序用于COG分析,OmicShare Tools程序用于KEGG分析。[结果]pCB-CGMMV分别接种黄瓜、西瓜、甜瓜和本氏烟,植株叶片均出现明显花叶症状,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植株系统叶,均能检测到CGMMV。进一步将感染CGMMV和健康的甜瓜叶片进行转录组分析,共筛选到1872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其中1431个DEG上调表达,441个DEG下调表达。GO、COG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表明,DEG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质转运代谢、植物信号传导、MAPK级联反应以及植物-病原物互作等途径。采用RT-qPCR检测了9个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发现结果与转录组数据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CGMMV安徽分离物侵染性克隆,分析了感染CGMMV甜瓜的转录组数据,发现感病甜瓜差异表达基因参与植物多种抗病生理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侵染性克隆构建 甜瓜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新矮化突变体的表型调查与转录组分析
14
作者 陈明月 张梦瑶 +4 位作者 郭梦雪 杨伟程 豆峻岭 杨路明 杨森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6,共9页
株高是影响黄瓜株型的重要性状。以获得的一个稳定遗传的黄瓜矮化自然突变体dw-37为研究材料,对已报道的黄瓜矮化基因的DNA序列进行克隆及序列比对,表明dw-37是一个新的黄瓜矮化突变体。对dw-37及正常株高的野生型黄瓜S-SB茎蔓的表型调... 株高是影响黄瓜株型的重要性状。以获得的一个稳定遗传的黄瓜矮化自然突变体dw-37为研究材料,对已报道的黄瓜矮化基因的DNA序列进行克隆及序列比对,表明dw-37是一个新的黄瓜矮化突变体。对dw-37及正常株高的野生型黄瓜S-SB茎蔓的表型调查及细胞学观察,发现dw-37茎蔓的各个节间长度变短,茎蔓纵切面的细胞面积显著变小。dw-37和S-SB幼嫩茎蔓的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差异表达基因在植物激素的合成及信号转导等通路中显著富集。综上,黄瓜矮化新突变体dw-37的矮化表型归因于茎节间细胞面积的减小,且这一过程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精细调控。研究结果为解析黄瓜株高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遗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矮化 新突变体 转录组分析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夏栎生长生理和转录组分析
15
作者 刘嘉 豆梦珂 +5 位作者 李元会 胡秋红 陈睿萱 甘胜美 范江涛 黄雄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0-640,668,共12页
【目的】探究不同水分条件对夏栎生长生理特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夏栎的栽培管理、遗传改良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 a生夏栎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5个水分梯度T1:20%田间持水量(FCW);T2:40%FCW;T3:60%FCW;T4:... 【目的】探究不同水分条件对夏栎生长生理特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夏栎的栽培管理、遗传改良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 a生夏栎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控水法设置5个水分梯度T1:20%田间持水量(FCW);T2:40%FCW;T3:60%FCW;T4:80%FCW;T5:100%FCW。在处理90 d后进行夏栎的生长生理指标测定以及叶片转录组测序。【结果】5个水分梯度下夏栎均处于存活状态并在持续生长,随着土壤水分的减少夏栎的株高和地径生长量减少26.39%~59.46%、9.16%~59.06%,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加了18.70%~56.98%、65.04%~121.14%。而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降低了20.41%~75.51%、7.84%~35.29%;相较于T1处理,各处理叶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和脯氨酸(Pro)的含量减少了20.68%~65.51%、46.50%~107.00%、16.50%~107.25%,而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可溶性糖(SS)的含量增加了15.46%~54.76%、可溶性蛋白(SP)降低了6.06%~42.42%。转录组分析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共鉴定出差异表达基因605个。这些DEGs富集在倍半萜和三萜、苯丙烷的生物合成中。此外,发现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和肉桂醇脱氢酶(CAD)等关键基因的表达,在苯丙氨酸生物合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结论】土壤水分减少会对夏栎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夏栎叶片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质(Pro)来维持细胞内渗透平衡,激活抗氧化酶系统(CAT、SOD)以有效清除活性氧并减少膜脂过氧化,从而增强其耐受性。此外,在土壤水分减少的环境下,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PAL基因的表达受到显著诱导,可能在夏栎响应不同水分梯度变化、调节其生理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理解夏栎水分适应机制及筛选关键功能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栎 不同水分处理 生长生理特性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辣椒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
16
作者 王茜 刘峰 薛彦 《辣椒杂志》 2025年第2期21-29,共9页
为分析辣椒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选用辣椒品种樟树港ST-8为材料,在两叶一心期设置7 d的0(CK)和50 mmol/L NaCl 2种盐胁迫处理,通过RNA-seq技术解析ST-8在盐胁迫下转录组水平的响应机制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辣... 为分析辣椒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选用辣椒品种樟树港ST-8为材料,在两叶一心期设置7 d的0(CK)和50 mmol/L NaCl 2种盐胁迫处理,通过RNA-seq技术解析ST-8在盐胁迫下转录组水平的响应机制和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辣椒幼苗生长,处理组株高(14.69 cm)较对照组(17.48 cm)降低16.0%,根面积(17.22 cm^(2))较对照组(24.28 cm^(2))减少29.1%。通过转录组测序,CK相较于盐胁迫共鉴定出2214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138个上调,1076个下调。GO富集分析显示,上调基因显著富集在细胞壁合成代谢相关条目,包括木葡聚糖代谢、纤维素生物合成和半纤维素代谢等过程。KEGG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参与光合作用、细胞壁多糖代谢和植物-病原互作等通路。筛选出Caz02g18450、Caz03g40380、Caz12g03570和Caz12g17660等关键基因在盐胁迫下显著上调表达。综上,辣椒通过调控细胞壁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响应盐胁迫,这为解析辣椒耐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盐胁迫 转录组分析 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驴MRFs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转录组分析
17
作者 马佳琪 王雨数 +3 位作者 赵舒悦 王梦婷 黄志鹏 党瑞华 《中国牛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9-26,共8页
MRFs基因家族是肌肉发生过程中参与分子调控的一个重要的基因家族,对脊椎动物肌细胞的分化和骨骼肌系统的发育成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旨在对家驴MRFs基因家族进行全面系统的鉴定分析,研究MRFs基因在家驴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明确家驴M... MRFs基因家族是肌肉发生过程中参与分子调控的一个重要的基因家族,对脊椎动物肌细胞的分化和骨骼肌系统的发育成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旨在对家驴MRFs基因家族进行全面系统的鉴定分析,研究MRFs基因在家驴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明确家驴MRFs基因家族的组成、功能和进化关系。研究运用HMMER并结合BLAST对家驴的MRF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蛋白序列进行分析,运用转录组数据分析MRFs基因家族在家驴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并对MRFs基因家族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家驴MRFs基因家族共有4个成员,均为亲水性蛋白;其家族成员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α-螺旋次之,β-折叠最少;系统进化树显示,家驴、人和小鼠3个物种的MRFs家族基因基本呈现出相间排列的规律,有较近的进化关系;基因结构分析表明,MRFs基因家族成员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蛋白保守基序分析表明,其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转录组数据显示,MyoG在肌肉组织中高表达。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MRFs基因家族参与调控肌肉生成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驴 MRFs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小白菜对强光条件的响应
18
作者 赵颖 张厂 王旭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4-1607,共14页
小白菜是原产我国的重要蔬菜作物,也是海南人民喜爱的叶菜之一。海南夏季的高温和强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白菜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了其产量和品质。目前,对小白菜在非生物胁迫下生长的研究多集中在耐热性方面,关于小白菜对强光胁迫的... 小白菜是原产我国的重要蔬菜作物,也是海南人民喜爱的叶菜之一。海南夏季的高温和强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白菜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了其产量和品质。目前,对小白菜在非生物胁迫下生长的研究多集中在耐热性方面,关于小白菜对强光胁迫的应答研究较少。为探究小白菜响应强光的分子调控机制,本研究以不结球小白菜品种矮脚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在正常光照[300μmol/(m^(2)·s)]和强光[1500μmol/(m^(2)·s)]下小白菜叶片生理指标、光合特性及响应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强光下小白菜干重显著增加,根冠比在0~10 d逐渐增加,第15天与第10天相比显著下降;(2)强光下小白菜的叶绿素含量在后期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在第5天显著升高,之后逐渐降低,胞间CO_(2)浓度基本不变;(3)利用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2324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KEGG富集分析发现14个与光合作用及光保护机制相关的DEGs,6个抗氧化酶活性相关的DEGs,从中筛选出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一致,证明转录组分析结果具有可靠性;(4)强光会对小白菜抗氧化酶活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0~5 d时诱导SOD、POD、CAT活性上升,5~15 d时SOD、POD活性逐渐下降,CAT活性呈上升趋势。综上所述,在强光条件下,小白菜通过迅速响应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如HY5、ELIP2、CLH2等,并调控植物抗氧化酶活性相关基因如PER71、SODCP、CAT2等,缓解强光对其生长的抑制,增强抗氧化酶活性,进而提高幼苗对强光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强光处理 生理响应 转录组分析 基因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蛞蝓对高低温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分析
19
作者 王艺焜 周建云 +3 位作者 饶陈 冯裕洋 祝紫江 祖庆学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目的】探究野蛞蝓对极端温度的适应机制,为野蛞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常温处理(25℃)为对照(TC),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经过35℃高温(TH)胁迫1 h、-2℃低温(TL)胁迫1 h及TC的野蛞蝓成体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 【目的】探究野蛞蝓对极端温度的适应机制,为野蛞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常温处理(25℃)为对照(TC),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经过35℃高温(TH)胁迫1 h、-2℃低温(TL)胁迫1 h及TC的野蛞蝓成体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不同温度处理野蛞蝓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KEGG相关代谢通路富集分析与功能注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筛选的热激蛋白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对比组合TH vs TC的差异表达基因为1127个,包括531个表达上调,596个表达下调;对比组合TL vs TC的差异表达基因为1003个,包括631个表达上调,372个表达下调;对比组合TH vs TL的差异表达基因为1847个,包括811个表达上调,1036个表达下调。GO富集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氧化还原过程、蛋白水解、细胞组分组织或生物发生和细胞蛋白代谢过程相关。KEGG富集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参与内质网蛋白质加工、核糖体合成、长寿调节途径-多物种和抗原处理及呈现等途径。与温度胁迫相关的2类基因热激蛋白和细胞色素P450均表现为上调,表明其可能参与野蛞蝓对极端温度的耐受性作用。随机筛选的HSP70、HSP16.6、HSP90等7个热激蛋白基因qRT-PCR测定结果与转录组测定结果一致,表明转录组测序数据准确可信。【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野蛞蝓响应温度胁迫的关键基因HSPs和P450,其差异表达可能在抵御高低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野蛞蝓响应高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为野蛞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蛞蝓 转录组分析 温度胁迫 热激蛋白 GO富集 KEGG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赤扁谷盗响应低温胁迫的转录组分析
20
作者 吴天意 伍祎 +3 位作者 方智毅 张晓培 王富领 薛丁榕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5,共8页
锈赤扁谷盗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储粮害虫之一,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初步研究锈赤扁谷盗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采用三代测序结合二代测序技术对锈赤扁谷盗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锈赤扁谷盗全长转录本10508个,并对其中9523个转录本进行... 锈赤扁谷盗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储粮害虫之一,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初步研究锈赤扁谷盗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采用三代测序结合二代测序技术对锈赤扁谷盗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锈赤扁谷盗全长转录本10508个,并对其中9523个转录本进行注释。相较于对照组,低温胁迫后有477个基因显著性差异表达,其中177个基因上调表达,300个基因下调表达。进一步KEGG分析发现上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途径、脂肪酸生物合成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等通路。基于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对热激蛋白、脂肪酸合成酶、几丁质酶、海藻糖转运蛋白、细胞色素P450和卵黄蛋白原编码基因6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RT-qPCR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趋势一致。初步探究的储粮害虫锈赤扁谷盗适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为低温储粮技术在害虫综合治理策略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赤扁谷盗 转录组分析 低温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