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水对条斑紫菜叶状体psbA和psbD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芳 王广策 +2 位作者 张宝玉 陈张帆 潘光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6,共6页
从处于不同脱水复水阶段的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叶状体中提取总RNA,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条斑紫菜不同脱水和复水过程中psbA和psbD基因的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psbA和psbD基因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 从处于不同脱水复水阶段的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叶状体中提取总RNA,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条斑紫菜不同脱水和复水过程中psbA和psbD基因的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psbA和psbD基因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幅度不一致。在相对含水量约为71%时两种基因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了6.18倍和2.13倍。说明在条斑紫菜叶状体脱水过程中两种基因的转录并非同比例完成;在轻度脱水状态下psbA和psbD基因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的快速增大可能是藻体暴露在空气中时适应陆地环境的初始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 脱水复水 PSBA psbD 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gpd1)的克隆及其在高渗胁迫下mRNA转录水平的差异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凡 马向东 +5 位作者 余华顺 姚娟 郭永豪 邢学森 阎淳泰 梁运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19,共5页
YY、FHS和WFB是生产中常用的酵母菌株。在高渗胁迫下的生长速度依次为FHS、YY、WFB。克隆gpd1基因片段并测序,再与NCBI公布的gpd1序列(X76859)比较,WFB、YY、FHS的同源性分别为99·32%、99·83%、99·83%,YY、FHS菌株的gpd... YY、FHS和WFB是生产中常用的酵母菌株。在高渗胁迫下的生长速度依次为FHS、YY、WFB。克隆gpd1基因片段并测序,再与NCBI公布的gpd1序列(X76859)比较,WFB、YY、FHS的同源性分别为99·32%、99·83%、99·83%,YY、FHS菌株的gpd1序列与NCBI上的gpd1序列(X76859)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WFB与它们的同源性只有98·5%。用不同浓度的NaCl培养酵母细胞进行渗透胁迫处理,RNA点杂交显示YY、FHS菌株gpd1基因的mRNA表达量在NaCl浓度上升时候有上升的趋势;WFB菌株gpd1基因的mRNA表达量随NaCl浓度的上升逐渐降低。实验结果显示,gpd1基因mRNA转录水平与抗高渗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 转录水平 脱氢酶基因 克隆 NaCl浓度 甘油 磷酸 RNA点杂交 NCBI 氨基酸序列 酵母菌株 生长速度 基因片段 胁迫处理 酵母细胞 同源性 表达 上升 显示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鉴定及其在子实体形成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冰 刘宗奇 +4 位作者 袁学文 刘靖宇 孟俊龙 常明昌 冯翠萍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共11页
在全基因组中对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MYB转录因子进行鉴定,发现其中存在13个MYB转录因子,亚细胞定位和蛋白结构预测发现所有MYB转录因子均为包含螺旋-转角-螺旋结构的核蛋白;对金针菇菌丝、原基、幼嫩子实体和成熟子实体中MYB... 在全基因组中对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MYB转录因子进行鉴定,发现其中存在13个MYB转录因子,亚细胞定位和蛋白结构预测发现所有MYB转录因子均为包含螺旋-转角-螺旋结构的核蛋白;对金针菇菌丝、原基、幼嫩子实体和成熟子实体中MYB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测定,与在菌丝阶段相比,Ff10734、Ff11788和Ff13454基因在原基、幼嫩子实体和成熟子实体阶段显著上调表达;顺式作用元件扫描发现金针菇基因组中存在4353个潜在的MYB靶基因,基因功能分析结果表明MYB靶基因可能涉及细胞器形成、初级代谢产物合成以及次级代谢产物积累等生物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MYB转录因子 生长发育 相对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梅梁湾藻蓝蛋白转录间隔区基因和伪空胞基因表达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金丽 虞龙 +2 位作者 GE Xiuchun 李玉燕 于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5-901,共7页
以室内铜绿微囊藻7806(Microcystis aeruginosa 7806)为对照,运用反转录定量PCR技术研究太湖梅梁湾水体蓝藻藻蓝蛋白转录间隔区基因(PC-IGS)和伪空胞基因(gvp C)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它们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 以室内铜绿微囊藻7806(Microcystis aeruginosa 7806)为对照,运用反转录定量PCR技术研究太湖梅梁湾水体蓝藻藻蓝蛋白转录间隔区基因(PC-IGS)和伪空胞基因(gvp C)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它们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PC-IGS相对表达量在2013年1—5月逐渐上升,并在5月达到最大值;gvp C相对表达量从2013年1月开始持续上升并在3月达到最大值;gvp C的表达早于PC-IGS.相关分析表明,PC-IGS的相对表达量与硝态氮、溶解氧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亚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正磷酸盐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与p 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温度、总氮和总磷浓度均无显著相关性;gvp C的相对表达量与硝态氮、铵态氮以及正磷酸盐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氮和亚硝态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和p H值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溶解氧和总磷浓度均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蛋白转录间隔区基因 伪空胞基因 转录PCR 环境因子 相对表达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茎生珠芽发生相关的转录组和PEBP家族基因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玲 王月 +3 位作者 陈闽 孙小芹 杭悦宇 张艳梅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9,共12页
以薯蓣(Dioscorea polystachya Turcz.)的具茎生珠芽品种‘铁棍山药’(‘Tiegun’)和无茎生珠芽品种‘花籽山药’(‘Huazi’)为研究对象,采集‘铁棍山药’具茎生珠芽、茎基部无茎生珠芽和茎上部无茎生珠芽的叶腋部位以及‘花籽山药’的... 以薯蓣(Dioscorea polystachya Turcz.)的具茎生珠芽品种‘铁棍山药’(‘Tiegun’)和无茎生珠芽品种‘花籽山药’(‘Huazi’)为研究对象,采集‘铁棍山药’具茎生珠芽、茎基部无茎生珠芽和茎上部无茎生珠芽的叶腋部位以及‘花籽山药’的叶腋部位4组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以‘铁棍山药’不同发育期茎生珠芽的叶腋部位为样品进行qRT-PCR分析,以期明确与薯蓣茎生珠芽发生相关的调控基因。结果显示:从2个品种不同部位的4组样品中共获得77981个All-unigenes,长度主要集中于300~3000 bp,占总量的99.44%;All-unigenes的平均长度为1050 bp,N50值为1764 bp,GC含量为42.66%;转录组unigenes与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和海枣(Phoenix dactylifera Linn.)的同源性较高。对具茎生珠芽叶腋样品与3组无茎生珠芽叶腋样品的差异unigenes进行功能注释和表达量比较。结果显示:经过GO注释分析,3组转录组分别有6098、8840和9141个差异unigenes注释在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3大类43个亚类中,其中,注释在代谢过程亚类的差异unigenes数分别占对应注释unigenes总数的10.6%、10.5%和10.7%;3组转录组分别有11182、13552和15918个差异unigenes注释在KEGG代谢通路,且主要集中在代谢和遗传信息处理;表达量均上调的unigenes有3531个,表达量均下调的unigenes有1084个;在具茎生珠芽叶腋部位中特异性表达的unigenes有235个,而在无茎生珠芽叶腋部位中均特异性表达的unigene仅1个。从转录组中共鉴定出11个PEBP家族成员,且在系统演化树上这些PEBP家族基因主要分布在TFL 1-like和FT-like分支上,其中位于TFL 1-like分支的Unigene40804_All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inn.)Heynh.〕中已知功能的TFL 1基因高度同源,被命名为DpTFL 1,且DpTFL 1基因仅在‘铁棍山药’具茎生珠芽的叶腋部位表达。qRT-PCR分析结果显示:随‘铁棍山药’茎生珠芽发育,DpTFL 1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升高,在发育成熟期达到最高。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与淀粉合成相关的SUS等基因以及与激素和糖代谢相关的基因可能参与‘铁棍山药’茎生珠芽发育的调控;DpTFL 1基因在‘铁棍山药’具茎生珠芽的叶腋部位特异性表达,其可能与薯蓣茎生珠芽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 茎生珠芽 转录 PEBP家族基因 TFL 1-like 相对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K^(+)处理下枸杞K^(+)通道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倩 张得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64,共10页
【目的】利用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对‘青杞1号’的组培幼苗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根部组织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并分析与钾离子通道相关的基因在宁夏枸杞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对不同浓度KCl处理后的宁夏枸杞幼苗根部进行RNA提取,采用实时荧... 【目的】利用不同浓度的KCl溶液对‘青杞1号’的组培幼苗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根部组织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并分析与钾离子通道相关的基因在宁夏枸杞中的表达模式。【方法】对不同浓度KCl处理后的宁夏枸杞幼苗根部进行RNA提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在不同浓度钾离子处理条件下,枸杞中钾离子通道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随着KCl处理浓度的增加,‘青杞1号’中KCO1B、TPK1、KT1、Cluster-17443.10870、Cluster-17443.69422和Cluster-17443.15033基因总体都为先上升再下降最后上升的趋势,其中,Cluster-17443.10870基因在K^(+)处理浓度变化至100 mmol/L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KCO1B基因在150 mmol/L时表达量达到最大;KT1基因和Cluster-17443.69422基因在200 mmol/L时表达量达到最大;TPK1基因、Cluster-17443.10870基因和Cluster-17443.15033基因在350 mmol/L时表达量才达到最大。350 mmol/L K^(+)处理条件下各组基因的表达量都出现突然上升状态,预测此时钾通道活性已达到过饱和状态;在100 mmol/L K^(+)处理时,有多数基因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预测此浓度下钾通道功能受抑制。其他浓度下各组基因的表达量都在中间处理浓度(150、200、25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在最低(100 mmol/L)或最高(300 mmol/L)浓度处理时基因的表达量达到最小值。【结论】盐胁迫浓度的增加使宁夏枸杞钾离子通道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总体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和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为今后研究枸杞钾盐胁迫调节机制提供了部分理论基础,为柴达木地区枸杞产业提质增效和盐碱地造林等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对促进绿色化、生态化枸杞种植产业的发展具有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枸杞 K^(+)通道基因 相对表达 表达水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益生菌对罗非鱼幼鱼生长和抗氧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柯浩 刘振兴 +4 位作者 曹艳林 马艳平 郝乐 马江耀 梁志凌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29-1237,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硒益生菌对罗非鱼幼鱼生长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600尾罗非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随机放养初始体重为(12.40±0.13) g的罗非鱼幼鱼40尾。其中,对照组饲喂硒含量为0.257 mg/kg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硒益生菌对罗非鱼幼鱼生长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600尾罗非鱼幼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随机放养初始体重为(12.40±0.13) g的罗非鱼幼鱼40尾。其中,对照组饲喂硒含量为0.257 mg/kg的基础饲料,其他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由富硒酵母菌、酵母菌、乳酸菌组成的富硒益生菌的试验饲料。4种试验饲料中富硒酵母菌的添加量折算为硒添加量分别为0(A组)、0.4(B组)、0.6(C组)、0.8 mg/kg(D组),乳酸菌的添加量均为3.04×10^5 CFU/g,并通过调节酵母菌添加量使4种试验饲料中添加的总活菌数相同。试验期为70 d。结果表明:D组和C组分别在第50~60天和第60~70天阶段表现出最高的特定生长率,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C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活性在第30天和第50天均显著高于A组(P<0.05);对照组血清GPx活性在第60天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在第30天,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C组最高、A组最低,各组间均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血清CAT活性在第60天显著低于A组、B组和C组(P<0.05)。 C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第30天和第50天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罗非鱼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 mRNA相对表达量均随饲养天数的延长呈现出上升态势,至第50天达到最高值后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在第50天,A组和C组的肝脏GPx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以C组的值最高。由上述结果可知,在含硒0.257 mg/kg的基础饲料中添加0.6 mg/kg的富硒益生菌(以硒计)可促进罗非鱼幼鱼(体重12~55 g/尾)的生长,提高其抗氧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益生菌 罗非鱼 生长 GPxl mRNA相对表达 抗氧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NA-seq的黄肉猕猴桃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晓慧 黄春辉 +4 位作者 钟敏 陈楚佳 郎彬彬 曲雪艳 徐小彪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4-412,521,共10页
【目的】探讨黄肉猕猴桃发育过程中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相关差异基因的功能。【方法】以黄肉型中华猕猴桃‘金丰’果实为试材,在前期RNA-seq测序的基础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类胡萝卜素合成过程中相关差异基因的表达水... 【目的】探讨黄肉猕猴桃发育过程中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相关差异基因的功能。【方法】以黄肉型中华猕猴桃‘金丰’果实为试材,在前期RNA-seq测序的基础上,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类胡萝卜素合成过程中相关差异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Unigene23885、CL10798、Unigene11266、CL1511四个基因相对表达量较高,其他基因表达量相对较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类胡萝卜素含量与Unigene11266、Unigene23885、Unigene2673三个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相关,与基因Unigene23823、Unigene12775相对表达量呈极显著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基因Unigene23885和Unigene11266、基因CL1511和CL10798分别被聚为一类,其表达模式非常接近且与其他基因明显不同,并在类胡萝卜素合成中高水平表达,基因CL10467与其距离最近。【结论】综合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基因Unigene11266、Unigene23885可能是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关键基因,且较其他基因而言,基因CL10467、Unigene12775、CL10798、CL1511、Unigene2673与其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肉猕猴桃 类胡萝卜素 转录组测序 相关差异基因 相对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锌源对体外培养胸腺细胞Bcl-2、Bax、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虞泽鹏 乐国伟 施用晖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8-332,共5页
采用地噻咪松作为诱导剂,建立小鼠胸腺细胞体外培养的凋亡模型,培养基中分别补加1000μmol/L的硫酸锌或蛋氨酸锌,培养16h。测定细胞的凋亡率、DNA片段化以及Bcl22、Bax、Caspase23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地噻咪松显著提高体外培养腺细胞... 采用地噻咪松作为诱导剂,建立小鼠胸腺细胞体外培养的凋亡模型,培养基中分别补加1000μmol/L的硫酸锌或蛋氨酸锌,培养16h。测定细胞的凋亡率、DNA片段化以及Bcl22、Bax、Caspase23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地噻咪松显著提高体外培养腺细胞凋亡(P<0101),并上调Bcl22、Bax、Caspase233种基因的mRNA表达(P<0101)。硫酸锌和蛋氨酸锌对地噻咪松诱导的凋亡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101),并对上述3种基因表达的上调有抑制作用(P<0101)。蛋氨酸锌处理的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23mRNA表达均高于硫酸锌处理,Caspase23mRNA表达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105)。这表明,锌调控糖皮质激素诱导的细胞凋亡涉及到对基因转录水平的调节,2种锌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3 mRNA表达 Bcl-2 体外培养 胸腺细胞 Bax 锌源 蛋氨酸锌 DNA片段化 细胞凋亡 抑制作用 硫酸锌 基因表达 显著水平 转录水平 激素诱导 表达 诱导剂 mol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在大鼠衰老肾脏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凤屏 李山 +3 位作者 曾志羽 陈宇明 冼苏 尹瑞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3-445,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大鼠衰老肾脏的表达及探讨它们在肾脏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取3月龄、12月龄大鼠作为对照组,24月龄大鼠作为观察组各6只,提取其肾脏组织的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大鼠衰老肾脏的表达及探讨它们在肾脏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取3月龄、12月龄大鼠作为对照组,24月龄大鼠作为观察组各6只,提取其肾脏组织的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肾脏组织内VEGFmRNA转录水平,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VEGF和VEGFR蛋白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肾组织培养液的VEGF总含量。【结果】3、12、24月龄的大鼠VEGF总的含量(g/L)分别为126.49±32.29,95.14±49.17,79.21±61.17,P=0.048。3、12、24月龄的大鼠VEGFmRNA表达量(g/L)分别是0.821±0.132,0.713±0.143,0.678±0.126,P=0.012。24月龄组VEGFmRNA和VEGF总含量较3、12月龄两组减少(P<0.05);24月龄大鼠肾小球VEGF和VEGFR-2的表达较3、12月龄两组减弱。【结论】证实了随着增龄大鼠肾组织VEGFmRNA转录水平和VEGF含量减少,肾小球VEGF-VEGFR的表达量也随着增龄而减少。肾小球VEGF-VEGFR系统在肾脏衰老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肾脏 大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受体 mRNA表达 VEGFR-2 12月龄 EGFR蛋白 转录水平 4月龄 组织培养液 免疫法检测 肾小球 肾脏组织 技术检测 免疫组化 鼠肾组织 衰老过程 总含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MYL2基因多态性及其在肌肉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幼荣 张健 +4 位作者 赵舜旺 徐士军 刘振东 强巴央宗 商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31-135,共5页
肌球蛋白轻链-2(myosin light chain 2,MYL2)是哺乳动物横纹肌中的一种主要肌小节蛋白,对动物正常生长发育起重要调控作用,为探究猪MYL2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在横纹肌中mRNA表达规律,以藏猪(TP)和大约克猪(YY)作为试验动物,采用Sanger测序法... 肌球蛋白轻链-2(myosin light chain 2,MYL2)是哺乳动物横纹肌中的一种主要肌小节蛋白,对动物正常生长发育起重要调控作用,为探究猪MYL2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在横纹肌中mRNA表达规律,以藏猪(TP)和大约克猪(YY)作为试验动物,采用Sanger测序法对MYL2基因5′非翻译区(5′UTR)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筛选与基因分型,并预测分析MYL2基因SNPs位点突变前后转录因子功能特性;同时,采用RT-qPCR技术检测MYL2基因在30、90、180日龄时TP和YY的心肌和背最长肌组织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MYL2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2个SNPs且2个品种间基因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产生4个新增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这些位点调控横纹肌的收缩、肌纤维类型的维持、肌肉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过程;MYL2基因的mRNA水平随日龄增长而升高,且3个日龄TP心肌和背最长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YY(P<0.01)。综上表明,猪MYL2基因SNPs位点与心肌和背最长肌mRNA的差异表达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研究藏猪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L2基因 SNP 藏猪 转录因子 相对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幼苗活性LTR反转录转座子筛选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宾寒 杨竹 +4 位作者 王书平 方正武 胡赞民 徐兆师 张迎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66-977,共12页
LTR(长末端重复,long terminal repeat)反转录转座子占小麦基因组的60%以上,筛选小麦基因组中具有转座活性的LTR反转录转座子,并分析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响应,对研究反转录转座子在小麦抗逆境胁迫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生物... LTR(长末端重复,long terminal repeat)反转录转座子占小麦基因组的60%以上,筛选小麦基因组中具有转座活性的LTR反转录转座子,并分析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响应,对研究反转录转座子在小麦抗逆境胁迫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转座子数据库(TREP database)中筛选出4个具有完整结构的LTR反转录转座子Fatima、Wis、Angela和Babara;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甲基化特异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和转座子展示(transposon display,TD)技术分别分析了它们在盐、ABA、H2O2和干旱等处理的小麦幼苗期(二叶一心)叶和根中的表达水平、甲基化水平和转座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这4个反转录转座子在正常条件下均存在基础水平的转录,并且能够响应上述4种胁迫而发生转录水平的变化,且在相同胁迫条件下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一致。Fatima、Angela和Babara在非生物胁迫处理下表达水平的提高与其甲基化水平的降低有关,Wis则相反。反转录转座子LTR序列含有胁迫响应顺式作用元件,但在非生物胁迫条件下顺式作用元件对这4个反转录转座子的调控作用不显著。与叶相比,这4个反转录转座子在根中对胁迫的响应程度更高,且在盐和ABA处理下转座活性更强。本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LTR反转录转座子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利用反转录转座子进行小麦抗逆育种的遗传改良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非生物胁迫 LTR反转录转座子 相对表达水平 转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品种‘津南实芹’AgICE1基因的克隆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青青 刘洁霞 +3 位作者 徐志胜 冯凯 黄莹 熊爱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4,共9页
从芹菜(Apium graveolens Linn.)品种‘津南实芹’(‘Jinnan Shiqin’)叶片RNA中克隆获得1个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AgICE1。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gICE1基因含有1个长度为1 455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84个氨基酸。AgICE1转录因子氨基酸... 从芹菜(Apium graveolens Linn.)品种‘津南实芹’(‘Jinnan Shiqin’)叶片RNA中克隆获得1个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AgICE1。序列分析结果显示:AgICE1基因含有1个长度为1 455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484个氨基酸。AgICE1转录因子氨基酸序列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53 140,理论等电点为pI 5.09,为亲水性蛋白。AgICE1转录因子的氨基酸组成中脂肪族氨基酸的比例最高,酸性氨基酸的比例次之,碱性氨基酸的比例较低,芳香族氨基酸的比例最低。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ICE1转录因子在不同植物中高度保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AgICE1基因在叶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根和叶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在高温(38℃)、低温(4℃)、干旱(质量体积分数20%PEG6000)和高盐(0.2 mol·L^(-1) NaCl)处理下,AgICE1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总体上升高。研究结果表明:AgICE1转录因子在芹菜非生物胁迫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AgICE1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非生物胁迫 相对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动态
14
《农家致富》 2022年第17期21-21,共1页
研究揭示白菜驯化表型变异的重要推手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团队揭示了转座子插入变异在不同类型白菜驯化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发生在基因区的转座子插入变异与基因的转录水平、编码区长度和编码区数量均高度相关... 研究揭示白菜驯化表型变异的重要推手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团队揭示了转座子插入变异在不同类型白菜驯化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发生在基因区的转座子插入变异与基因的转录水平、编码区长度和编码区数量均高度相关,转座子插入到基因区后可以行使内含子的功能,并导致基因表达量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动态 转座子 编码区 表型变异 基因表达 白菜 内含子 转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