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转录因子LcZAT 1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
作者 卿昊炜 张树伟 +9 位作者 莫啸 易晨歆 郭慧勤 韦金菊 吴子昂 徐炯志 贾海锋 邱海吉 张艳青 丁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为探究LcZAT12在荔枝果实发育成熟中的作用,以禾荔及禾荔晚熟芽变突变株MS1、MS2作为试材,克隆出LcZAT12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LcZAT12在荔枝不同组织及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中果皮和种子中的表... 为探究LcZAT12在荔枝果实发育成熟中的作用,以禾荔及禾荔晚熟芽变突变株MS1、MS2作为试材,克隆出LcZAT12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LcZAT12在荔枝不同组织及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中果皮和种子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LcZAT12全长429 bp,编码氨基酸142个;利用在线网站对LcZAT12的蛋白性质进行预测显示,该蛋白位于细胞核,磷酸化以丝氨酸为主,无信号肽与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结果显示,LcZAT蛋白含有两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LcZAT12蛋白与糖槭和漾濞槭的同源蛋白亲缘关系最近;时空表达模式表明,LcZAT12蛋白可能在荔枝果实发育期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LcZAT12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表达量 果实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üppel样转录因子12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焦洋 杨冬野 +3 位作者 杨晶 刘飞 康喜荣 张建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4-1208,共5页
目的:检测Krüppel样转录因子12(KLF12)蛋白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收集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石蜡标本,选择体检正常者100人作为对照组... 目的:检测Krüppel样转录因子12(KLF12)蛋白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0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收集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石蜡标本,选择体检正常者100人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肠组织中KLF12、nm23、周期素E1(CyclinE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手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患者血清中KLF12水平并检测对照组受试者血清中KLF12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KLF12、CyclinE1、MMP-2和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χ2=66.155,52.795,64.515,52.632;P<0.001),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χ2=13.019,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KLF12蛋白与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96 3,P<0.001;r=0.326 4,P<0.001),与nm23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227 3,P=0.013)。病例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血清中KLF1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中KLF12蛋白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最佳cut-off值为3.795μg·L^(-1),曲线下面积为0.834,其对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8%和94.0%。病例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血清中KLF1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t=2.708,P=0.007);结直肠癌组织中KLF12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中KLF12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06 9,P<0.001)。淋巴结转移程度为N3的(N3组)患者血清中KLF12水平最高,N0组患者最低(F=21.731,P<0.001)。结论:KLF12蛋白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检测患者血清中KLF12蛋白表达水平可能对判断病情和预测淋巴结转移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Krüppel样转录因子12 侵袭 转移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各组织中和PC12细胞中神经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全长转录本的检测及部分序列的克隆
3
作者 张凯 牛钢 周克夫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1-675,共5页
检测了大鼠的心、肝、肾、脑组织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的PC12细胞中的NRSF全长转录本,了解到NRSF全长转录本存在于以上所有组织和细胞中,该基因受到转录后加工水平的调控,并且成功将NRSF基因片段IV整合到大肠杆菌基因组中,为今后对该基因的... 检测了大鼠的心、肝、肾、脑组织和不同培养条件下的PC12细胞中的NRSF全长转录本,了解到NRSF全长转录本存在于以上所有组织和细胞中,该基因受到转录后加工水平的调控,并且成功将NRSF基因片段IV整合到大肠杆菌基因组中,为今后对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生物组织 PC12细胞 神经系统限制性沉默因子 NRSF 全长转录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12在SOD1-G93A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中的表达与定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丁昊宇 陈燕春 +5 位作者 郑怡雯 徐进超 周永佳 林宝勇 张皓云 刘焕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1-376,共6页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12(TCF12)在SOD1-G93A转基因小鼠不同年龄阶段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成年SOD1-G93A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分别在转基因小鼠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发病的早(95 d)、中(108 d)、晚(122 d)期... 目的:检测转录因子12(TCF12)在SOD1-G93A转基因小鼠不同年龄阶段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成年SOD1-G93A转基因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分别在转基因小鼠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发病的早(95 d)、中(108 d)、晚(122 d)期取材制备标本。使用real time RT-PCR技术检测TCF12的mRNA表达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CF12蛋白表达情况,使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检测TCF12在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的表达分布以及细胞类型分布。结果:在SOD1-G93A转基因小鼠和WT小鼠的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中均检测到了TCF12分布,TCF12在神经元表达;在ALS发病早、中、晚期SOD1-G93A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中的TCF12 mRNA和蛋白表达较WT小鼠显著升高(P<0.05,P<0.01);在发病中、晚期SOD1-G93A转基因小鼠纹状体中的TCF12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相较于WT小鼠显著升高(P<0.01)。结论:TCF12在SOD1-G93A转基因小鼠发病中晚期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中表达升高,提示TCF12分子参与大鼠了ALS发病中、晚期神经元的退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 转录因子12(tcf12) 大脑皮层 纹状体 SOD1-G93A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CF调控小鼠AML12肝细胞系脂质代谢功能与基因表达
5
作者 陈怀煌 左武 卞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9-1082,共14页
目的·明确CCCTC结合因子(CCCTC-binding factor,CTCF)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并探究CTCF调控肝细胞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将稳定表达Ctcf shRNA的DNA序列整合到小鼠永生化的AML12肝细胞系中,实现对Ctcf的... 目的·明确CCCTC结合因子(CCCTC-binding factor,CTCF)对肝细胞脂质代谢的调控作用,并探究CTCF调控肝细胞基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将稳定表达Ctcf shRNA的DNA序列整合到小鼠永生化的AML12肝细胞系中,实现对Ctcf的稳定敲低。通过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Ctcf的敲低效率。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测定细胞周期,使用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Ctcf敲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油红O染色标记细胞内脂质,检测CTCF对AML12细胞脂质代谢和脂滴累积的影响。使用CUT&Tag测序技术分析Ctcf敲低后CTCF在全基因组的结合变化。结合RNA测序(RNA-seq)的转录组数据分析CTCF结合变化后的转录组变化,使用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及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揭示Ctcf敲低对AML12肝细胞基因的表达影响,并探究差异基因与CTCF结合变化间的关联。结果·RT-qPCR结果表明Ctcf在mRNA水平敲低了63.4%,Western blotting验证了CTCF在蛋白表达层面降低了57.7%(均P<0.05)。生长曲线及周期实验确定了Ctcf敲低后细胞增殖阻滞于G1/G0期。并且AML12细胞在Ctcf敲低后自发出现细胞内脂质蓄积(P<0.05)。CTCF在全基因组的结合呈现出显著变化,大多数CTCF结合差异区域表现出CTCF结合减少,但仍有部分区域CTCF结合增加。转录组数据显示Ctcf敲低导致1344个基因出现显著的表达变化,在上调基因中富集出与脂滴堆积相关的脂质代谢通路。CTCF结合上调峰关联的差异基因富集在脂质转运与脂质定位相关通路,而CTCF结合下调峰关联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过程,但CTCF在基因组的结合变化并不足以导致邻近基因的表达上调或下调。结论·CTCF通过调控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肝细胞的代谢功能,然而CTCF在基因组上的结合变化与邻近基因的表达缺乏显著的相关性,可能主要通过远端调控的方式对基因表达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CTC结合因子(Ctcf) AML12细胞系 脂质代谢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条锈菌转录因子PsSte12的克隆及生物学分析
6
作者 黄雪玲 付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3-79,共7页
【目的】克隆小麦条锈菌PsSte12基因,明确其序列特征、转录活性及其在小麦条锈菌侵染过程中的相对表达量。【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条锈菌中获得PsSte12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特征,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小麦条锈菌不... 【目的】克隆小麦条锈菌PsSte12基因,明确其序列特征、转录活性及其在小麦条锈菌侵染过程中的相对表达量。【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小麦条锈菌中获得PsSte12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特征,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其在小麦条锈菌不同侵染阶段的表达特征;借助酵母单杂交系统解析该基因的转录活性。【结果】克隆到1个小麦条锈菌基因PsSte12,该基因序列含有1个全长2 553bp的开放阅读框;基因组DNA序列含有4个内含子,分别位于开放阅读框第281,429,1 512,1 584位,长度分别为73,79,66和68bp。该基因编码蛋白含850个氨基酸,75个正电荷残基和90个负电荷残基。PsSte12与小麦秆锈菌、杨树锈菌、小麦赤霉菌及构巢曲霉菌中同源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87.9%,61.53%,24.3%和25.2%;PsSte12在小麦条锈菌侵染后24和36h大量表达,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的61倍和123倍;PsSte12具有转录活性,其N端为转录激活区。【结论】成功克隆了小麦条锈菌STE类型转录因子PsSte12,证实其具有转录活性,在小麦条锈菌侵染早期诱导表达,推测其参与了小麦条锈菌的侵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菌 转录因子PsSte12 基因克隆 转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在RSV感染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7
作者 陶双 董善武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6,共6页
为探究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体外培养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经RSV感染后观测细胞中IL-12表达的释放规律。采用滴鼻法建立RSV感... 为探究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小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体外培养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经RSV感染后观测细胞中IL-12表达的释放规律。采用滴鼻法建立RSV感染模型,观察IL-12 P40基因敲除[IL-12 P40(-/-)]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BALF中Th1/Th2细胞因子、肺组织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al,STAT4)及气道重塑标记物表达的变化。感染3、12、24 h,感染组IL-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L-12 P40(-/-)小鼠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IL-5、IL-13、气道炎症病理评分、ColⅠ、FN-1和α-SMA表达水平高于野生型,巨噬细胞数、IL-12、IFN-γ和p-STAT4/STAT4水平低于野生型(P<0.05)。RSV感染诱导AECⅡ细胞和野生型小鼠IL-12水平下调,IL-12缺乏可加重RSV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可能与抑制STAT4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白细胞介素12 气道炎症 转录激活因子4 气道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C2C12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勇 杨彤涛 +3 位作者 胡运生 廖博 文艳华 范清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a1(core binding factor a1,Cbfa1)通过调节生长因子和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基因表达而参与成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发育过程。文中构建成Cbfa1,以腺病毒载体转染成肌细胞C2C12,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骨。... 目的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a1(core binding factor a1,Cbfa1)通过调节生长因子和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基因表达而参与成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发育过程。文中构建成Cbfa1,以腺病毒载体转染成肌细胞C2C12,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肌细胞C2C12,用重组腺病毒质粒pAd-IL-31介导Cbfa1/Osf2基因瞬时转染小鼠成肌C2C12细胞,Western blot检测Cbfa1蛋白表达。结果 Cbfa1蛋白表达、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测定、骨钙素(osteocalcin,OCN)分泌量以及茜素红染色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成肌细胞C2C12可以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a1 成肌细胞C2C12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菌ste1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端咏 刘一贤 +5 位作者 谢德啸 黄小娟 魏巍 郭立佳 杨腊英 黄俊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2期2298-2301,共4页
为了解ste12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关系,采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ste12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及相似序列搜索和比对,还对... 为了解ste12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关系,采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ste12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及相似序列搜索和比对,还对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个生理小种ste12基因开放阅读框均为2070 bp,存在7个碱基的差异,基因同源性为99.7%。编码68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一个有差异。根据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编码蛋白没有信号肽,具有两个相同的功能位点,分子量和PI分别为75 ku和6.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生理小种 ste12基因 致病性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PC12细胞中JAK1/STAT1、STAT3介导的信号通路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吉清 林海 +2 位作者 吴强 李云鹏 董兆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研究缺氧后PC12细胞蛋白酪氨酸激酶1/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janus kinase 1/signal transducer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JAK1/STAT1)、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制备缺氧细胞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和Western... 目的研究缺氧后PC12细胞蛋白酪氨酸激酶1/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janus kinase 1/signal transducer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JAK1/STAT1)、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制备缺氧细胞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缺氧PC12细胞的JAK1/STAT1、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氧2 h PC12细胞JAK1/STAT1、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缺氧6 h达最高(P<0.01),缺氧12 h的表达量降低(P<0.05)。RT-PCR产物直接测序证实扩增产物片段与GenBank中相应序列相同。结论缺氧能增强PC12细胞中JAK1/STAT1、STAT3基因的表达,在缺氧所致脑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PC12细胞 Janus激酶1 信号的转录因子和活化子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曼中毒诱导PC_(12)细胞STATs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吉清 董兆君 +1 位作者 恽榴红 阮金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 研究梭曼中毒PC1 2 细胞中STATs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半定量RT PCR技术和Westernblot法检测梭曼中毒 2、6、12及 2 4h的PC1 2 细胞的STAT1、3、5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梭曼中... 目的 研究梭曼中毒PC1 2 细胞中STATs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半定量RT PCR技术和Westernblot法检测梭曼中毒 2、6、12及 2 4h的PC1 2 细胞的STAT1、3、5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结果 梭曼中毒后 2h组PC1 2 细胞中STAT1、3、5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 ,在中毒后 12h组达最高 ,中毒后 2 4h组的表达量低于 12h组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别。RT PCR产物直接测序证实扩增产物片断与GenBank中相应序列相同。结论 梭曼中毒增强PC1 2 细胞中STATs基因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曼 PC12细胞 信号转导 转录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基因修饰淋巴细胞的蛋白表达及对PC12细胞的增殖和H_2O_2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小卿 冯鉴强 +2 位作者 郭瑞鲜 李平阳 叶美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 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neu rotrophicfactor,BDNF)基因修饰淋巴细胞的蛋白表达及对PC12细胞的增殖和H2 O2 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Lipofec tAMINE将重组大鼠BDNFcDNA导入PA317细胞 ,获取高滴度的病毒上清转染大... 目的 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 derivedneu rotrophicfactor,BDNF)基因修饰淋巴细胞的蛋白表达及对PC12细胞的增殖和H2 O2 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Lipofec tAMINE将重组大鼠BDNFcDNA导入PA317细胞 ,获取高滴度的病毒上清转染大鼠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仪 (FCM)和免疫组化检测BDNF的表达 ,MTT法检测PC12细胞增殖 ,PI染色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PC12细胞凋亡。结果 BDNF基因修饰的大鼠淋巴细胞高表达BDNF蛋白 ,其培养上清可促进PC12细胞增殖并能抑制H2 O2 诱导PC12细胞凋亡。结论 BDNF基因修饰淋巴细胞能高表达和分泌具有生物活性的BD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病毒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淋巴细胞 PC12细胞 凋亡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蒺藜皂苷对氧化应激PC12细胞内NF-κB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
13
作者 姜恩平 李红 杨世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5-1038,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蒺藜皂苷(GSTT)对H2O2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缺氧损伤时细胞内核转录因子(NF-κB)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蒺藜皂苷高剂量组(10mg·L-1)和低剂量组(3m... 目的:研究蒺藜皂苷(GSTT)对H2O2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缺氧损伤时细胞内核转录因子(NF-κB)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蒺藜皂苷高剂量组(10mg·L-1)和低剂量组(3mg·L-1)。用H2O2建立PC12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高和低剂量组的PC12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与蒺藜皂苷低剂量组比较,蒺藜皂苷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流式细胞仪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高和低剂量组PC12细胞内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蒺藜皂苷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胞浆呈棕黄色颗粒的细胞数明显减少,NF-κB蛋白表达强度显著降低(P<0.01);蒺藜皂苷高和低剂量组中NF-κB呈阳性表达的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蒺藜皂苷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NF-κB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皂苷 转录因子-ΚB PC12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47单克隆抗体(B6H12)对人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其功能的影响(英文)
14
作者 俞静 林茂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92-197,共6页
为阐明可溶性的抗CD47单克隆抗体(B6H12)对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分子机理.联合应用 rhGM-CSF、IL-4、细菌脂多糖(LPS)在体外诱导扩增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并在培养体系中添加抗CD47单 克隆抗体(B6H12);采用透射电镜观察D... 为阐明可溶性的抗CD47单克隆抗体(B6H12)对树突状细胞(DC)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分子机理.联合应用 rhGM-CSF、IL-4、细菌脂多糖(LPS)在体外诱导扩增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并在培养体系中添加抗CD47单 克隆抗体(B6H12);采用透射电镜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DC膜表面分子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释放的 IL-12 P70水平;BrdU-ELISA法检测DC刺激同种异型淋巴细胞增殖,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MSA)检测NF-κB 结合活性变化。结果发现:①经抗CD47单克隆抗体(B6H12)处理的DC,膜表面标记(CD80、CD86、CD1a、CD83、 DR)的表达显著地低于未加B6H12单克隆抗体DC组(P<0.05);其释放IL-12 P70蛋白质的能力及刺激同种异 型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与未加B6H12单克隆抗体DC组相比,B6 H12单克隆抗 体处理DC组的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5),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单克隆抗体浓度增大而增强。结论:可溶 性的抗CD47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NF-κB的结合活性,影响着DC向成熟发育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B6H12 CD47分子 免疫耐受 转录因子kappa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AtUNE12基因的耐盐功能初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子义 贺子航 +2 位作者 卢惠君 王玉成 及晓宇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7-265,共9页
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及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拟南芥抗逆相关bHLH转录因子家族中AtUNE12基因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耐盐功能初探。首先构建AtUNE12基因的植物过表达载体(pROKⅡ-AtUNE12),... 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及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拟南芥抗逆相关bHLH转录因子家族中AtUNE12基因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耐盐功能初探。首先构建AtUNE12基因的植物过表达载体(pROKⅡ-AtUNE12),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浸花法转化拟南芥,利用qRT-PCR技术检测获得T3代AtUNE12过表达转基因植株。在盐胁迫下,分析过表达AtUNE12与野生型拟南芥长势、根长及鲜重;比较过表达AtUNE12与野生型植株的电解质渗透率、失水率、MDA含量、POD与SOD活性及H2O2含量,鉴定AtUNE12基因是否具有耐盐能力。结果表明:过表达AtUNE12基因降低了拟南芥植株的失水率、电解质渗透率及MDA含量,保护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增强了POD与SOD活性,降低了拟南芥植株内的H2O2含量,进而增强拟南芥植株的ROS清除能力,从而提高拟南芥的耐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HLH转录因子 AtUNE12 拟南芥 耐盐 抗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CmGATA12基因促进开花的分子机制
16
作者 吴怀远 赵楠 +3 位作者 王艺光 刘伟鑫 蒋甲福 陈发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7-664,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菊花CmGATA12基因的功能,分析其表达特征,并转入拟南芥中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从菊花品种‘清露’中克隆获得CmGATA12全长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mGATA12在菊花不...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菊花CmGATA12基因的功能,分析其表达特征,并转入拟南芥中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从菊花品种‘清露’中克隆获得CmGATA12全长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mGATA12在菊花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将CmGATA12基因转入拟南芥中,观察其对拟南芥开花时间和莲座叶片数的影响,并分析CmGATA12转基因拟南芥中相关开花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CmGATA12与拟南芥GATA家族的AtGATA13和AtGATA8的遗传距离最近。组织定量分析表明CmGATA12在菊花的茎中表达量最高,在芽中表达量最低。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活性试验表明,CmGATA12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膜并且具有转录激活活性。统计CmGATA12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开花时间和莲座叶片数发现,CmGATA12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开花时间均提前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开花时的莲座叶片数均低于野生型拟南芥植株。CmGATA12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相关开花基因的表达中,促进开花的基因AtSPL5和AtGI在CmGATA12转基因植株中较野生型拟南芥中的表达量上调,抑制开花的基因AtSVP、AtFRI、AtTOE1和AtTOE2在CmGATA12转基因植株中较野生型表达量下调。[结论]本研究克隆得到的菊花CmGATA12基因,具有促进拟南芥开花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花期调控 转录因子 CmGATA1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通过抑制STAT3的磷酸化诱导PC12细胞线粒体自噬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炼 刘晨光 +3 位作者 孙晓东 丁旭东 桑明 罗辉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87-1194,共8页
目的:体外实验探究罗哌卡因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及其对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罗哌卡因处理(0.5、1、2、4和8 mmol/L)组,CCK-8实验测定细胞活力,光学显微... 目的:体外实验探究罗哌卡因对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及其对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磷酸化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罗哌卡因处理(0.5、1、2、4和8 mmol/L)组,CCK-8实验测定细胞活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通过线粒体活性氧和线粒体膜电位来评估罗哌卡因对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实验比较不同处理组中细胞的线粒体自噬水平以及STAT3和p-STAT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罗哌卡因处理24 h后PC12细胞的活力显著下降(P<0.01),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形态的改变:细胞变圆,突起减少,坏死凋亡细胞数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罗哌卡因组PC12细胞中的线粒体活性氧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呈剂量依赖性。进一步比较不同处理组中细胞线粒体自噬水平,结果表明罗哌卡因促进了PC12细胞线粒体自噬,包括增加线粒体与自噬体间的共定位,调节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罗哌卡因组中p-STAT3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呈剂量依赖性,以2 mmol/L罗哌卡因组差异最显著。结论:罗哌卡因通过促进PC12细胞的线粒体自噬来引发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中STAT3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PC12细胞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细胞活力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在大鼠衰老肾脏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凤屏 李山 +3 位作者 曾志羽 陈宇明 冼苏 尹瑞兴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3-445,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大鼠衰老肾脏的表达及探讨它们在肾脏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取3月龄、12月龄大鼠作为对照组,24月龄大鼠作为观察组各6只,提取其肾脏组织的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在大鼠衰老肾脏的表达及探讨它们在肾脏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取3月龄、12月龄大鼠作为对照组,24月龄大鼠作为观察组各6只,提取其肾脏组织的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肾脏组织内VEGFmRNA转录水平,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小球VEGF和VEGFR蛋白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肾组织培养液的VEGF总含量。【结果】3、12、24月龄的大鼠VEGF总的含量(g/L)分别为126.49±32.29,95.14±49.17,79.21±61.17,P=0.048。3、12、24月龄的大鼠VEGFmRNA表达量(g/L)分别是0.821±0.132,0.713±0.143,0.678±0.126,P=0.012。24月龄组VEGFmRNA和VEGF总含量较3、12月龄两组减少(P<0.05);24月龄大鼠肾小球VEGF和VEGFR-2的表达较3、12月龄两组减弱。【结论】证实了随着增龄大鼠肾组织VEGFmRNA转录水平和VEGF含量减少,肾小球VEGF-VEGFR的表达量也随着增龄而减少。肾小球VEGF-VEGFR系统在肾脏衰老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肾脏 大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受体 mRNA表达量 VEGFR-2 12月龄 EGFR蛋白 转录水平 4月龄 组织培养液 免疫法检测 肾小球 肾脏组织 技术检测 免疫组化 鼠肾组织 衰老过程 总含量 表达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synuclein过表达下调Nurr1转录活性的机制研究
19
作者 赵明 苑玉和 +2 位作者 金金 孙建栋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研究α-synuclein过表达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转录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PC12细胞转染α-synuclein质粒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检测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Nurr1转录活性及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同时检测... 目的研究α-synuclein过表达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转录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PC12细胞转染α-synuclein质粒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检测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Nurr1转录活性及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同时检测调控Nurr1转录活性的GSK3β/β-catenin通路中相关信号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α-synuclein过表达可明显降低Nurr1转录活性,但对Nurr1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通过检测GSK3β/β-catenin中相关信号蛋白发现,α-synuclein过表达可明显降低GSK3β(Ser9)磷酸化水平和β-catenin蛋白水平。结论α-synucle-in可能通过调控GSK3β/β-catenin通路下调Nurr1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SYNUCLEIN 帕金森病 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 GSK3β/β-catenin 转录活性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小鼠肺泡上皮细胞吞噬功能和白细胞介素10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凤娇 母迷迷 +3 位作者 何晶 马华 郭术俊 宋传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对小鼠肺泡上皮细胞株MLE-12细胞吞噬功能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产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MLE-12细胞,在有或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对小鼠肺泡上皮细胞株MLE-12细胞吞噬功能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产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MLE-12细胞,在有或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抑制剂wortmannin存在下用IGF-1刺激48 h;加入荧光微球孵育2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吞噬荧光微球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GF-1刺激MLE-12细胞24 h后上清液中IL-10的含量。IGF-1预处理2 h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MLE-12细胞24 h,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质中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IGF-1刺激浓度的增加,MLE-12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增强;在50 ng/mL的IGF-1的刺激下,MLE-12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达到峰值。wortmannin阻断PI3K/蛋白激酶B(Akt)途径,IGF-1促进MLE-12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消失。IGF-1促进MLE-12细胞分泌IL-10并抑制LPS诱导的STAT3激活。结论·IGF-1通过PI3K/Akt途径促进MLE-12细胞的吞噬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LE-12细胞 吞噬功能 白细胞介素10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