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叉头框转录因子M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文艺 张丽婷 +2 位作者 王朝阳 邱建龙 朱世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7-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FoxM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FoxM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腺瘤组织(均P<0.01),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包膜侵犯组高于包膜无侵犯组(P<0.01)。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 FoxM1 mRNA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有关,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治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m1 甲状腺乳状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和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田文秀 王晶 +3 位作者 徐丹 吴茜 王亚莉 郭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rkhead box M1,FOXM1)、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glog-1,Gli-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中... 目的探究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rkhead box M1,FOXM1)、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glog-1,Gli-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标本中FOXM1和Gli-1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FOXM1和Gli-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临床分期Ⅲ~Ⅳ期、高中分化和伴腹水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均P<0.05)。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20、40、60个月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累计存活时间均显著短于阴性表达患者(均P<0.05)。结论临床分期Ⅲ~Ⅳ期、高中分化和伴腹水的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患者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且FOXM1和Gli-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m1 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 卵巢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调控转录因子FoxM1在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洪英楷 林明恩 吴华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研究TNF-α调控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CG)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3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于术后留取膀胱癌组织,同时取远离癌组织中心5... 目的:研究TNF-α调控转录因子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在膀胱癌及腺性膀胱炎(CG)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3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并于术后留取膀胱癌组织,同时取远离癌组织中心5 cm以上的组织作为正常膀胱组织。此外,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G患者30例,术后均留取CG组织。将膀胱癌细胞株RT4、BIU87进行细胞培养,采用不同浓度TNF-α(0、1、5、10 nmol/L)对上述细胞系进行处理。分析不同膀胱组织中TNF-α、FoxM1表达情况,不同浓度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对FoxM1的表达影响,不同浓度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对cyclin B1以及cyclin D1的表达影响。结果:正常膀胱、CG、膀胱癌组织中TNF-α、FoxM1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5、10 nmol/L浓度的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后,FoxM1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5、10 nmol/L浓度的TNF-α处理膀胱癌细胞系后,cyclin B1以及cyclin D1的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可能通过调控转录因子FoxM1的表达,继而影响cyclin B1以及cyclin D1的表达,从而在CG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腺性膀胱炎 肿瘤坏死因子 转录因子m1 表达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母素乙调节FOXO3-FOXM1信号轴对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
4
作者 杨发珍 张红敏 +1 位作者 着么 王乾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76-982,共7页
目的探讨贝母素乙(PMI)调节叉头框蛋白O3(FOXO3)-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信号轴对卵巢癌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以卵巢癌SKOV3细胞、SKOV3/顺铂(DDP)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DDP对SKOV3细胞、SKOV3/DDP细胞... 目的探讨贝母素乙(PMI)调节叉头框蛋白O3(FOXO3)-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信号轴对卵巢癌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和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以卵巢癌SKOV3细胞、SKOV3/顺铂(DDP)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DDP对SKOV3细胞、SKOV3/DDP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以及PMI对SKOV3/DDP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将SKOV3/DDP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DDP组(20μg/mL DDP)、L-PMI组、M-PMI组、H-PMI组(20μg/mL DDP联合50、100、200μmol/L PMI)、甘珀酸(CBX)组(20μg/mL DDP和200μmol/L PMI联合50 ng/mL CBX)。平板克隆实验检测SKOV3/DDP细胞的增殖;Transwell TM实验检测SKOV3/DDP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DDP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SKOV3/DDP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多药耐药相关蛋白5抗体(MRP5)、FOXO3、FOXM1蛋白表达量。结果SKOV3细胞和SKOV3/DDP细胞增殖抑制率在DDP干预下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显著增加,且SKOV3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高于SKOV3/DPP细胞。SKOV3/DDP细胞增殖抑制率在PMI干预下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显著增加。DDP组克隆细胞数、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PCNA、MRP5、FOXM1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凋亡率、caspase-3、FOXO3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与DDP组比较,L-PMI组、M-PMI组、H-PMI组的克隆细胞数、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PCNA、MRP5、FOXM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凋亡率、caspase-3、FOXO3蛋白表达显著上升;CBX组克隆细胞数、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PCNA、MRP5、FOXM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H-PMI组,凋亡率、caspase-3、FOXO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H-PMI组。结论PMI可能是通过激活FOXO3,抑制FOXM1,进而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素乙 蛋白O3 转录因子m1 卵巢癌 肿瘤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FoxM1通过激活JNK/线粒体通路增加人鼻咽癌细胞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雷越 万婕 +4 位作者 李丹丹 叶琳 刘亚男 祝琳 陈鸿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80-787,共8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转录因子叉头框M1(FoxM1)对人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凋亡、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iRNA靶向沉默鼻咽癌HONE-1细胞FoxM1表达并通过RT-PCR、实时定量PC... 目的探讨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转录因子叉头框M1(FoxM1)对人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凋亡、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iRNA靶向沉默鼻咽癌HONE-1细胞FoxM1表达并通过RT-PCR、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FoxM1的表达水平。siRNA转染后细胞的增殖和对紫杉醇的敏感性采用MTT法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Ki67、CyclinE1、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1,MDR1)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p-JNK、c-Jun、p-c-Jun、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后FoxM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被下调(P<0.01)。siRNA转染组细胞增殖速率减缓(P<0.05),Ki67表达降低(P<0.05)。siRNA转染组G_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1),S期比例减低(P<0.05),CyclinE1低表达(P<0.01)。同时,siRNA+紫杉醇组凋亡率明显高于阴性及空白对照+紫杉醇组(P<0.01)。siRNA转染组细胞MDR1水平下降(P<0.05),对紫杉醇的敏感性较两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siRNA+紫杉醇组与阴性对照+紫杉醇组相比p-JNK1、p-c-Jun、Bax表达上调(P<0.01),Bcl-2表达下调(P<0.01)。结论特异性siRNA沉默FoxM1表达可以影响JNK/线粒体通路活性,抑制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提高其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转录因子叉头框m1 凋亡 化疗敏感性 紫杉醇 JNK/线粒体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中FoxM1及下游相关靶分子表达量的探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袁毅翀 杨琼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941-943,947,共4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及下游相关靶分子的表达量。方法:收集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测定FoxM1、增殖相关基因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6、CDK8及血管新生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A、VEGFB、VE... 目的:研究宫颈癌组织中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及下游相关靶分子的表达量。方法:收集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测定FoxM1、增殖相关基因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6、CDK8及血管新生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A、VEGFB、VEGFC的表达量;培养Hela细胞,转染FoxM1的siRNA后测定CDK6、CDK8、VEGFA、VEGFB、VEGFC的表达量。结果:宫颈癌组织中FoxM1、CDK6、CDK8、VEGFA、VEGFB、VEGFC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FoxM1的mRNA含量与CDK6、CDK8、VEGFA、VEGFB、VEGFC的mRNA含量呈正相关(P<0.05);FoxM1-siRNA组细胞中CDK6、CDK8、VEGFA、VEGFB、VEGFC的mRNA含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siRNA组(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FoxM1的表达量异常升高,其下游靶基因包括CDK6、CDK8、VEGFA、VEGFB、VEGF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转录因子m1(Foxm1) 增殖 细胞周期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对FoxM1可变剪接的调控及该过程在肿瘤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7
作者 王晓玲 葛梦凯 沈少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39-1347,共9页
目的探讨10号染色体磷酸酶和张力同源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对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rkhead box M1,FoxM1)可变剪接的调控,以及该调控作用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在人胚肾293T细胞,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人结肠腺... 目的探讨10号染色体磷酸酶和张力同源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对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rkhead box M1,FoxM1)可变剪接的调控,以及该调控作用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在人胚肾293T细胞,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人结肠腺癌RKO细胞,人结肠癌SW480、SW620细胞中用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敲低PTEN的mRNA水平。设计针对FoxM1及其亚型FoxM1B和FoxM1C的特异性引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FoxM1B和FoxM1C的mRNA表达水平在PTEN敲低前后的差异。在DU145细胞中分别过表达FoxM1B和FoxM1C,利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两者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探索FoxM1B和FoxM1C对肿瘤细胞迁移调控差异的潜在机制。结果①将293T、DU145、RKO、SW480和SW620细胞内的PTEN敲低后,qRT-PCR检测发现,与对照细胞相比,在PTEN敲低的细胞中FoxM1B的mRNA均显著增多,而FoxM1C的mRNA表现为减少或不变。PTEN敲低不影响FoxM1的转录水平,而影响FoxM1的可变剪接,促进了FoxM1B亚型的生成。②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细胞相比,FoxM1B过表达组DU145细胞迁移数量增多(P=0.024),FoxM1C过表达组DU145细胞迁移数量减少(P=0.000)。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过表达FoxM1B的DU145细胞愈合能力显著增强(P=0.001),过表达FoxM1C的DU145细胞愈合能力减弱(P=0.021)。FoxM1B和FoxM1C对肿瘤细胞迁移具有相反的调节作用:FoxM1B促进肿瘤细胞迁移,而FoxM1C则抑制肿瘤细胞迁移。③FoxM1B和FoxM1C过表达,均未引起β连环蛋白入核。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发现FoxM1B和FoxM1C的转录活性没有差别,FoxM1B和FoxM1C在调控肿瘤转移方面的差异不是由β连环蛋白转位介导的。结论PTEN敲低影响肿瘤细胞内FoxM1的可变剪接,导致促迁移的FoxM1B表达增加,从而促进肿瘤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和张力同源蛋白 转录因子m1 可变剪接 肿瘤细胞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