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井下迈步自移式超前支护装备转弯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少杰 郭俊生 +4 位作者 刘治翔 王振福 李玉岐 谢苗 王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8-174,共7页
为避免超前支护装备移动时与巷道两帮碰撞,分析了超前支护装备“推移—转向—拉架—推移”和“转向—推移—拉架—转向”两种转弯工况,根据两种转弯模式的几何关系,建立了转弯工况超前支护装备外轮廓运动轨迹数学模型,推导了转弯半径计... 为避免超前支护装备移动时与巷道两帮碰撞,分析了超前支护装备“推移—转向—拉架—推移”和“转向—推移—拉架—转向”两种转弯工况,根据两种转弯模式的几何关系,建立了转弯工况超前支护装备外轮廓运动轨迹数学模型,推导了转弯半径计算方法。以转弯半径和外轮廓宽度为评价指标,分别研究推移步长、转动角度步长、转动中心位置以及设备长度和设备宽度等不同参数以及两种转弯模式对转弯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推移步长越大、转动角度步长越小、转动中心距离越小、设备越长、设备宽度越宽,其转弯半径越大。同时推移步长越小、转动角度步长越大、转动中心距离越小、设备越长、设备宽度越宽,其外轮廓宽度越大。为进一步综合分析多个因素对超前支护装备的转弯特性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各因素对转弯特性的影响程度,实现对超前支护装备参数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支护装备 迈步自移 转弯特性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过度/不足转向地面转弯操纵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丹丹 贾玉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94-1598,共5页
为分析飞机着陆滑跑过程中的过度/不足转向特性,提高前轮转弯系统的操纵性能,提出了一种具有时变参数的飞机转弯系统的低阶等价模型,并结合系统稳定性的分析与飞行数据,可知在飞机着陆滑跑过程中的某个速度范围内,由于系统偏航角速度命... 为分析飞机着陆滑跑过程中的过度/不足转向特性,提高前轮转弯系统的操纵性能,提出了一种具有时变参数的飞机转弯系统的低阶等价模型,并结合系统稳定性的分析与飞行数据,可知在飞机着陆滑跑过程中的某个速度范围内,由于系统偏航角速度命令带宽衰减至零值附近,飞机的过度/不足转向特性曲线十分接近临界稳定速度边界,引起操纵特性严重恶化,由此提出了一种采用偏航角速度的局部负反馈来调节系统带宽的自校正增稳设计.分析与仿真结果说明:该模型能够解决使用高阶模型对飞机该项性能分析复杂的问题,可以作为高阶复杂模型分析的一种补充,且提出的增稳方法能使系统偏航角速度命令带宽保持在期望范围内,改善脚蹬操纵的敏感性,提高系统的操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轮转弯 时变系统 地面转弯操纵特性 过度/不足转向 频带宽度 增稳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翼伞操纵转弯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国庆 滕海山 王奇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8,共10页
翼伞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和优秀的操控能力,在空降、空投、运动、表演、救生、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随着对大质量载荷需求的增加,大型翼伞的开发尤为重要。在大型翼伞的动力学研究中,操纵转弯动力学是其关键环节。文章... 翼伞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和优秀的操控能力,在空降、空投、运动、表演、救生、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随着对大质量载荷需求的增加,大型翼伞的开发尤为重要。在大型翼伞的动力学研究中,操纵转弯动力学是其关键环节。文章从牛顿力学基本原理出发,从理论推导、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空投试验三个方面计算了大型翼伞系统的侧力系数,并推导建立了大型翼伞系统的六自由度模型。同时,对大型翼伞系统的转弯操纵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吻合较好,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缺少试验数据对比的不足。文章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翼伞 侧力系数 转弯运动特性 计算流体力学仿真 空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roadway turnings on gas explosion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coal mines 被引量:12
4
作者 Zhu Chuanjie Lin Baiquan +1 位作者 Ye Qing Zhai Che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3期365-369,共5页
In order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turnings on explosion propaga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three different pipes (single bend, U-shaped pipe and Z-shaped pipe). Flame and pressure transducers were used to tra... In order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turnings on explosion propaga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three different pipes (single bend, U-shaped pipe and Z-shaped pipe). Flame and pressure transducers were used to track the velocity at the explosion front. When the pipes were filled with methane, the explosion strength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due to the turbulence induced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turnings, while the flame speed (Sf) and peak overpressure (ΔPmax)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addition, the strength of the explosion increased in violence as a function of the number of turnings. However, when the bend was without methane, the turnings weakened the strength of the explosion 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pipe, shown by the decrease in the values of ΔPmax and Sf. In addition,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a U-shaped pipe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a Z-shaped pipe and the values of APmax and Sf were also clo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losion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largely depend on gas distribution in the pipes and the number of turnings. 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the turnings had no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explosion Turning Flame speed Peak overpressure Explosion propag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