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怀地黄基因片段及其中转座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延清 姚换灵 +4 位作者 段红英 周春娥 张永华 陈艳梅 张喻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根据已知裂叶牵牛花PNZIP启动子碱基序列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从怀地黄基因组中扩增出5个基因片段,回收和克隆出其中一个1 096bp的基因片段。经过NCBI对比分析,发现它是一个类似转座子的相关蛋白基因序列,含有一个完整的开... 根据已知裂叶牵牛花PNZIP启动子碱基序列的相关信息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从怀地黄基因组中扩增出5个基因片段,回收和克隆出其中一个1 096bp的基因片段。经过NCBI对比分析,发现它是一个类似转座子的相关蛋白基因序列,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大小为450bp,编码由150个氨基酸组成的转座酶。然后,基于该开放阅读框的碱基序列,设计另一对引物,用PCR方法,从中扩增出该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序列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转座酶基因 基因克隆 开放阅读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烧伤分离株推定转座酶基因(tnpU)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璇 潘宇红 +2 位作者 程华莉 陈蓉芳 张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09-511,共3页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烧伤分离株携带推定转座酶基因(tnpU)的情况。方法用PCR方法对20株鲍曼不动杆菌烧伤患者分离株的tnpU进行检测,并对1株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及BLASTn比对。结果20株鲍曼不动杆菌烧伤患者分离株均检出tnpU基因,所测的...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烧伤分离株携带推定转座酶基因(tnpU)的情况。方法用PCR方法对20株鲍曼不动杆菌烧伤患者分离株的tnpU进行检测,并对1株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及BLASTn比对。结果20株鲍曼不动杆菌烧伤患者分离株均检出tnpU基因,所测的1株tnpU序列与己在美国NCBI注册的6条tnpU序列相同。结论本组烧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tnpU阳性率高达100%,tnpU对进一步研究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机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基因 转座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ggyBac转座酶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元武 王冬梅 +2 位作者 廉虹 王贵利 张连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3期60-64,共5页
目的建立表达PiggyBac转座酶转基因小鼠模型,为研究PiggyBac转座子介导基因修饰在小鼠中的应用提供工具。方法利用Cytomegalovirus(CMV)启动子驱动PiggyBac转座酶基因的表达,经显微注射法建立C57BL/6J表达PiggyBac转座酶的转基因小鼠。... 目的建立表达PiggyBac转座酶转基因小鼠模型,为研究PiggyBac转座子介导基因修饰在小鼠中的应用提供工具。方法利用Cytomegalovirus(CMV)启动子驱动PiggyBac转座酶基因的表达,经显微注射法建立C57BL/6J表达PiggyBac转座酶的转基因小鼠。PCR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RT-PCR检测PiggyBac转座酶在小鼠生殖系睾丸中的表达情况。PiggyBac转座酶转基因小鼠活性的检测,是通过与转座子供体转基因小鼠杂交检测供体位置变化来确定的。结果显微注射产生7只转基因小鼠并能传代,经RT-PCR筛选出一株在睾丸中相对高表达PiggyBac转座酶的转基因小鼠。随后与转座子供体转基因小鼠杂交,子代双阳小鼠与野生型小鼠杂交基因型分离,产生的子代转座子供体单阳性小鼠中具有转座子供体片段的转座反应。结论成功建立了表达Piggy-Bac转座酶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该模型为PiggyBac转座子技术在小鼠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转座 PIGGYBAC 转座酶 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降解细菌的分离及其降解和转座基因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5
4
作者 蔡宝立 丁蕊 +3 位作者 任河山 雷虹 严冰 赵化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共6页
用富集培养法,从工业废水和活性污泥中分离到9个高效降解萘的细菌菌株(ND7~ND15).对菌株ND7、ND8、ND9和ND10所进行的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它们都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PCR实验结果表明,上述4个菌株都含有蔡降解基因na... 用富集培养法,从工业废水和活性污泥中分离到9个高效降解萘的细菌菌株(ND7~ND15).对菌株ND7、ND8、ND9和ND10所进行的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它们都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PCR实验结果表明,上述4个菌株都含有蔡降解基因nahAc、nahG、nahH和catA,ND7和ND8菌株还含有萘降解基因nahU.DNA杂交实验结果表明,上述9个萘降解菌株都含有转座酶基因tnpA1和解体酶基因tnpR.这些结果表明,萘降解细菌的降解基因和转座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酶学实验证明,ND7、ND8、ND9和ND10菌株都具有儿茶酚1,2-双加氧酶活力和儿萘酚2,3-双加氧酶活力,但在不同菌株中这两种酶的比活力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萘降解基因 转座酶基因tnpal 解体酶基因tnpR 儿茶酚1 2-双加氧酶 儿茶酚2 3-双加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相关转座酶及其细菌基因组编辑应用
5
作者 周晓杰 杨思琪 +2 位作者 张译文 徐佳琪 杨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58,共10页
CRISPR-Cas能够在RNA引导下靶向DNA或RNA的特定序列,改变RNA序列即可改变靶向位点,利用这一可重编程特性已开发出了各种强大的遗传学工具。最近发现CRISPR元件在进化过程中被Tn7转座子劫持,由此衍生出的CRISPR相关转座酶(CRISPR-associa... CRISPR-Cas能够在RNA引导下靶向DNA或RNA的特定序列,改变RNA序列即可改变靶向位点,利用这一可重编程特性已开发出了各种强大的遗传学工具。最近发现CRISPR元件在进化过程中被Tn7转座子劫持,由此衍生出的CRISPR相关转座酶(CRISPR-associated transposases, CASTs)系统具有RNA引导DNA整合的能力,被部署为靶点可重编程的基因组整合工具,在大片段和多重基因整合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追溯了CASTs的发现历程,总结了不同类型CASTs的基因座结构特点、介导基因整合的机制模型以及其在多种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的部署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相关转座酶 移动遗传元件 基因组编辑 多重基因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高效转基因通用型piggyBac转座子载体构建及功能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广东 郝科兴 +3 位作者 黄涛 曾维斌 谷新利 王静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47-656,共10页
piggy Bac(PB)是一种能在多种动物细胞中进行转座的DNA转座子,作为一种转基因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哺乳动物转基因研究中。针对不同物种对PB转座子进行改造,是提升其通用性的必要手段。为构建基于绵羊细胞进行转基因操作的通用型PB转... piggy Bac(PB)是一种能在多种动物细胞中进行转座的DNA转座子,作为一种转基因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哺乳动物转基因研究中。针对不同物种对PB转座子进行改造,是提升其通用性的必要手段。为构建基于绵羊细胞进行转基因操作的通用型PB转座子载体,本研究对PB转座酶(PBase)基因进行绵羊密码子偏好性优化并将其克隆到p BNW-TP1载体中,成功构建了PB转座子载体p BNW-TP2。将p BNW-TP2转染到绵羊成纤维细胞和乳腺上皮细胞中,利用G418筛选获取稳定转染细胞株;利用Tail-PCR检测稳定转染细胞株的PB转座位点,对细胞阳性克隆进行亚甲蓝染色;利用非配对t检验确认其转座效率。结果表明,p BNW-TP2成功介导了绵羊成纤维细胞和乳腺上皮细胞转基因阳性细胞株的生产;PB转座位点检测表明p BNW-TP2能特异性整合到绵羊基因组TTAA位点,其整合位点倾向于功能基因间;亚甲蓝染色统计分析结果提示p BNW-TP2介导的转基因效率显著提升。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绵羊通用型PB转座子载体p BNW-TP2,并在绵羊体细胞中对其特性进行验证和分析,为PB转座子在绵羊体细胞中开展转基因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GYBAC转座 转座酶 基因 绵羊成纤维细胞 绵羊乳腺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座酶TN3体外定向进化研究概况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围围 曾素先 +5 位作者 宋尚桥 王睿敏 严瑾 孙翠翠 李鑫 黎宗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Tn3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转座酶,其是基因组中具有一段特异的转位特性的独立的DNA序列,从而对目的基因起调控作用。转座酶Tn3具有基因敲除的功能,Gal4能识别DNA启动子上游两端保守的17bp长的一段序列,因此将Tn3与Gal4相组合... Tn3是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转座酶,其是基因组中具有一段特异的转位特性的独立的DNA序列,从而对目的基因起调控作用。转座酶Tn3具有基因敲除的功能,Gal4能识别DNA启动子上游两端保守的17bp长的一段序列,因此将Tn3与Gal4相组合,实现靶向敲除目的基因的目的。论文综述了转座酶Tn3的结构及其转座机制、Gal4的结构及其机制、Tn3-Gal4系统的简介和酶分子的定向进化,旨在为今后靶向基因的敲除以及靶向基因的修复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3 转座酶 Gal4 基因敲除 定向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转基因斑马鱼品系Tg(amh:mCherry)的构建及其性腺发育的示踪分析
8
作者 吴婧 徐悦 +3 位作者 凌诗颖 宋怀东 乔洁 董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87-1592,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研究性腺发育及相关疾病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Tg(amh:mCherry),并对斑马鱼性腺的发育过程进行示踪分析。方法·使用斑马鱼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基因编码区的上游启动子序列和红色荧...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研究性腺发育及相关疾病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Tg(amh:mCherry),并对斑马鱼性腺的发育过程进行示踪分析。方法·使用斑马鱼抗米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基因编码区的上游启动子序列和红色荧光蛋白的基因编码序列构建重组转基因表达载体pTol2-amh-mCherry,并采用Sanger测序对构建的载体进行验证。将上述载体和Tol2转座酶的mRNA显微共注射入斑马鱼胚胎,使用荧光显微镜挑选带有荧光的斑马鱼,筛选出能够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斑马鱼品系Tg(amh:mCherry),并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荧光信号的位置与amh内源性表达位置是否一致。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F3代转基因斑马鱼的红色荧光情况,并对其性腺发育过程进行追踪和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pTol2-amhmCherry载体,并建立了能稳定遗传的F3代转基因斑马鱼品系Tg(amh:mCherry)。原位杂交技术的结果显示,该转基因斑马鱼的红色荧光信号位置与内源性amh表达位置一致。通过对F3代转基因斑马鱼荧光的观察和分析后发现,斑马鱼性腺的发育存在5种情况。结论·Tg(amh:mCherry)转基因斑马鱼品系的成功构建有利于对斑马鱼性腺发育的示踪分析,也为性腺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较理想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米勒管激素 Tol2转座酶 基因 斑马鱼 性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美人”转座子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永文 姚毅冰 +1 位作者 万海粟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816-820,共5页
转座子,或者叫跳跃基因,最早由美国的细胞遗传学家Mc-Clintock在研究玉米时发现的[1],是指一些能够从一个染色体位置转移到另外的位置的核酸序列。
关键词 转座 DNA 小鼠 介导 小家鼠 肿瘤研究 转座酶基因 插入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