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转基因莱茵衣藻hemHc-lbac和根瘤菌共培养提高产氢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
5
1
作者
许丽丽
王全喜
+1 位作者
吴双秀
李德志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转基因莱茵衣藻hemHc-lbac(transgenic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hemHc-lbac)以不同比例与日本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混合,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产氢培养,以确定产氢的最优条件和探索产氢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藻...
转基因莱茵衣藻hemHc-lbac(transgenic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hemHc-lbac)以不同比例与日本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混合,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产氢培养,以确定产氢的最优条件和探索产氢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藻菌共培养的最优产氢条件为25℃、光照30μE·m–2·s–1、生长至饱和期的菌和藻体积比为1:80,产氢量达到最大,约为278μmol·mg–1Chl,是对照组80μmol·mg–1Chl的3.5倍。藻菌共培养提高产氢量的主要原因是体系中氧气浓度的降低而使氢化酶活性提高、以及衣藻生物量的增加。该研究为利用藻菌共培养及转基因的方法提高微藻光合生物制氢效率提供了重要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莱茵衣藻
根瘤菌
共培养
产氢
培养优化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基因莱茵衣藻hemHc-lbac和根瘤菌共培养提高产氢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
5
1
作者
许丽丽
王全喜
吴双秀
李德志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系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397
31170387
+2 种基金
31370435)
上海市闵行区科委项目(2011MH063)
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KP201107)
文摘
转基因莱茵衣藻hemHc-lbac(transgenic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hemHc-lbac)以不同比例与日本慢生大豆根瘤菌(Bradyrhizobium japonicum)混合,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进行产氢培养,以确定产氢的最优条件和探索产氢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藻菌共培养的最优产氢条件为25℃、光照30μE·m–2·s–1、生长至饱和期的菌和藻体积比为1:80,产氢量达到最大,约为278μmol·mg–1Chl,是对照组80μmol·mg–1Chl的3.5倍。藻菌共培养提高产氢量的主要原因是体系中氧气浓度的降低而使氢化酶活性提高、以及衣藻生物量的增加。该研究为利用藻菌共培养及转基因的方法提高微藻光合生物制氢效率提供了重要实验基础。
关键词
转基因莱茵衣藻
根瘤菌
共培养
产氢
培养优化
生物量
Keywords
transgenic algae
Bradyrhizobiumjaponicum
co-culture
hydrogen production
culture optimization
biomass
分类号
Q785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转基因莱茵衣藻hemHc-lbac和根瘤菌共培养提高产氢培养条件的优化
许丽丽
王全喜
吴双秀
李德志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