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处理对转基因秸秆中重组蛋白和重组DNA的降解作用
1
作者 颜晶莹 倪亮 +1 位作者 沈星宇 李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79-2088,共10页
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如何高效处理转基因秸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未经处理的转基因秸秆中的重组蛋白和重组DNA可以在土壤中存在很长时间,并对土壤生物多样性产生潜在负面影响。因此寻找一个既节约成本又对环境无... 随着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如何高效处理转基因秸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未经处理的转基因秸秆中的重组蛋白和重组DNA可以在土壤中存在很长时间,并对土壤生物多样性产生潜在负面影响。因此寻找一个既节约成本又对环境无害的秸秆处理方法非常重要。高温处理是降解转基因秸秆重组蛋白和重组DNA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对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的选择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试纸条、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检测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秸秆中重组蛋白和重组DNA的水平。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水稻的秸秆在50℃处理3 h后,其体内的抗除草剂蛋白草胺膦乙酰转移酶(phosphinothricin acetyltransferase, PAT)等重组蛋白基本降解;但相同温度下,重组DNA的降解则需要4 d时间;提高处理温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重组蛋白和重组DNA降解所需的时间。50℃处理4 d的条件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堆肥就能实现。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为转基因秸秆处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秸秆 重组蛋白 重组DNA 草胺膦乙酰转移酶(PAT) 5-烯醇式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Cp4-EPSPS) BT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