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基因林木生态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兴玲 胡建军 崔建国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52,共3页
近年来林木基因工程育种技术日益成熟,而转基因林木生态安全性评价相对滞后,其中转基因林木基因漂移研究尚处于空白。花粉传播是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发生转移的主要途径。文章对转基因植物基因漂移、林木开花散粉规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近年来林木基因工程育种技术日益成熟,而转基因林木生态安全性评价相对滞后,其中转基因林木基因漂移研究尚处于空白。花粉传播是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发生转移的主要途径。文章对转基因植物基因漂移、林木开花散粉规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讨论了目前转基因植物基因漂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转基因林木生态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林木 基因漂移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林木生物安全性评价及管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莉飞 朱明艳 肖曙光 《河南林业科技》 2008年第1期35-37,共3页
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被引入林木育种领域中,研制成功的转基因林木却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等诸多因素限制,使其潜在经济价值开发利用较缓慢。本文综述了转基因林木研制及安全性评价的现状,总结了国内外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经验,强调了转基因... 近年来基因工程技术被引入林木育种领域中,研制成功的转基因林木却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等诸多因素限制,使其潜在经济价值开发利用较缓慢。本文综述了转基因林木研制及安全性评价的现状,总结了国内外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经验,强调了转基因林木安全管理应结合林木自身特点,尽可能发挥转基因林木的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林木 生物安全 基因飘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代培养14年的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环境释放的安全性评价
3
作者 李烨 赵烨 +7 位作者 韩昆瑾 张云翔 闫继峰 李向飞 冯玉帮 尤永鑫 孙宇涵 李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98,共9页
【目的】本研究以继代培养14年,而后移栽到天津和河北大田生长6年的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为研究对象,从生长适应性、基因表达稳定性、基因水平转移、对土壤环境影响以及根际土浸提液的化感作用等方面,系统评价转基因毛白杨经多年继代培... 【目的】本研究以继代培养14年,而后移栽到天津和河北大田生长6年的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为研究对象,从生长适应性、基因表达稳定性、基因水平转移、对土壤环境影响以及根际土浸提液的化感作用等方面,系统评价转基因毛白杨经多年继代培养后又于田间释放后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旨在提供转基因林木田间试验长期监测数据,为转基因林木的后续推广应用提供科学支持。【方法】通过测量转基因毛白杨在天津滨海和河北沧州盐碱地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指标来分析其生长状况,提取叶片和土壤及微生物总DNA后运用PCR技术测定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毛白杨中的表达稳定性以及探究外源基因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解析不同月份土壤微生物数量,利用根际土浸提液来检测转基因杨树根系分泌物对白菜种子胚根、胚轴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1)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在天津滨海和河北沧州盐碱地的生长情况皆优于非转基因株系。(2)外源基因AhDREB1在继代培养14年又田间生长6年的转基因毛白杨中仍稳定存在,未检测到外源基因向土壤及土壤微生物转移。(3)不同季节,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与对照毛白杨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无显著差异,其根际土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胚根和胚轴的生长影响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盐碱地条件下,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生长适应性显著增强,且该基因在多年生转基因植株内稳定表达,未发现对环境产生生态安全隐患问题。本研究结果将为AhDREB1转基因株系在.盐碱环境下的后续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林木 多年继代培养 田间试验 生长适应性 安全性评价 抗逆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基因工程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现状 被引量:8
4
作者 卢孟柱 韩一凡 杜生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5-331,共7页
综述了国内外林木基因工程的研究发展以及国内外现有的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评估和管理概况,强调了对转基因林木的评估标准和管理措施应结合林木自身特点逐一进行,以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基因污染为重点。对我国转基因林木生物安全的评估和... 综述了国内外林木基因工程的研究发展以及国内外现有的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评估和管理概况,强调了对转基因林木的评估标准和管理措施应结合林木自身特点逐一进行,以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基因污染为重点。对我国转基因林木生物安全的评估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林木 生物安全 风险评估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