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TIR及CLSM对转基因杨木细胞壁木质素含量及微区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苍伟 苏明垒 +3 位作者 周贤武 赵荣军 吕建雄 王玉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04-3408,共5页
通过木质素基因工程能够有效降低杨木细胞壁木质素含量,从而改善人工林杨树作为木质纤维材料的利用现状。选取C3H基因活性抑制表达的转基因杨树和其对照组杨树为实验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快速表征C3H基因表达活性降低后幼... 通过木质素基因工程能够有效降低杨木细胞壁木质素含量,从而改善人工林杨树作为木质纤维材料的利用现状。选取C3H基因活性抑制表达的转基因杨树和其对照组杨树为实验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快速表征C3H基因表达活性降低后幼龄杨木细胞壁木质素的含量,并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和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原位表征木质素含量微区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转基因杨树与对照组杨树红外谱图的形状和特征峰数目、位置基本一致,表明C3H基因活性降低并未改变杨木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及结构,但I_(1 508)/I_(1 379),I_(1 508)/I_(1 425)和I_(1 508)/I_(1 740)木质素特征峰高度比值结果表明转基因杨木木质素含量下降了8.2%~9.5%,峰强度的区别说明C3H基因活性抑制表达能够改变杨木细胞壁上木质素等化学组分含量;CLSM观察发现转基因杨木木质素微区分布含量均为纤维细胞角隅>复合胞间层>次生壁,与对照组木质素呈现相同的沉积规律,且转基因杨木细胞壁木质素浓度低于对照组杨木;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同样表明杨木S单体木质素均匀分布于纤维细胞壁上,而G单体木质素微区沉积规律为纤维细胞角隅>复合胞间层>次生壁,进一步揭示了C3H基因活性的降低并没有改变转基因杨木G和S木质素单体的沉积规律,但对其纤维和导管壁上木质素单体含量分布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杨 木质素 傅里叶红外光谱 激光共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组混栽转基因杨树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姜文虎 刘军侠 李超丽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3-387,共5页
为了研究混栽模式下转基因杨树抗虫性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河北省保定市大激店区组混栽模式下不同株系的转基因741杨试验林进行了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初步分析了其群落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区组混栽中转基因741杨不同... 为了研究混栽模式下转基因杨树抗虫性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河北省保定市大激店区组混栽模式下不同株系的转基因741杨试验林进行了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初步分析了其群落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区组混栽中转基因741杨不同株系的节肢动物种类组成基本一致,其群落多样性、均匀性均高于对照杨树,优势集中性均低于对照杨树,稳定性较好。混栽转基因741杨林内的优势种在不同株系上发生趋势基本一致,且在对照杨树上虫口数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741 节肢动物群落 优势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杨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素伟 陈香芹 +1 位作者 张磊 陈汝敏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26-29,共4页
用4个转基因杨树品种和6个非转基因杨树品种室内喂饲美国白蛾幼虫,观察不同杨树品种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幼虫的体重、发育历期、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以及存活率与所取食的杨树品种有明显的相关性。与CK相比... 用4个转基因杨树品种和6个非转基因杨树品种室内喂饲美国白蛾幼虫,观察不同杨树品种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幼虫的体重、发育历期、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以及存活率与所取食的杨树品种有明显的相关性。与CK相比,美洲黑杨T66、欧美杨L102、美洲黑杨323对美国白蛾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转基因杨Pb11、Pb12、Pb17、Pb29和欧美杨W141、美洲黑杨中荷1号、美洲黑杨L35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转基因杨 幼虫体重 发育历期 存活率 产卵量 卵孵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107杨抗虫性研究
4
作者 王利峰 陈志军 +3 位作者 许强 沈建茹 赵亚楠 刘军侠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4年第2期161-168,共8页
为研究转基因107杨对靶标昆虫柳蓝叶甲的抗虫性以及对非靶标昆虫白杨毛蚜及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室内饲养的方法,比较了取食转基因107杨及对照的柳蓝叶甲各龄期幼虫的死亡率、研究了取食转基因107杨及对照107杨叶片的白杨... 为研究转基因107杨对靶标昆虫柳蓝叶甲的抗虫性以及对非靶标昆虫白杨毛蚜及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室内饲养的方法,比较了取食转基因107杨及对照的柳蓝叶甲各龄期幼虫的死亡率、研究了取食转基因107杨及对照107杨叶片的白杨毛蚜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取食不同株系107杨上白杨毛蚜和柳蓝叶甲的异色瓢虫幼虫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转基因107杨对靶标昆虫柳蓝叶甲幼虫表达高抗虫性;取食转基因107杨叶片的白杨毛蚜幼虫期发育时间以及生命参数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取食转基因107杨上白杨毛蚜的异色瓢虫幼虫发育历期及体长体宽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取食转基因107杨上柳蓝叶甲的异色瓢虫幼虫发育历期及体长体宽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研究证明,转基因107杨对非靶标昆虫白杨毛蚜和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转基因107杨生态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107 毛蚜 异色瓢虫 生态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741杨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高宝嘉 胡海燕 +2 位作者 王进茂 梁海永 段文倩 《河北林果研究》 2002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用 7种不同系号的转抗虫基因 74 1杨叶片为材料 ,对舞毒蛾幼虫进行逐龄分别饲养 ,系统测定各系号抗虫杨叶片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死亡率、体重增长速率、发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7种抗虫杨叶片对 1龄幼虫均表现出较高的毒杀作用 ,... 用 7种不同系号的转抗虫基因 74 1杨叶片为材料 ,对舞毒蛾幼虫进行逐龄分别饲养 ,系统测定各系号抗虫杨叶片对舞毒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死亡率、体重增长速率、发育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7种抗虫杨叶片对 1龄幼虫均表现出较高的毒杀作用 ,其中处理 3d的死亡率均达到 35 % ,处理 5d死亡率达 80 %。对 2、 3龄幼虫除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外 ,主要表现为对其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 ,影响其正常的取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741 舞毒蛾 龄期 幼虫 抗性 转基因杨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741杨抗虫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军侠 高宝嘉 +4 位作者 张炬红 王进茂 姜文虎 李彦慧 周国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79,共4页
在室内用转基因741杨叶片连续饲养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以探讨转基因741杨对不同世代昆虫的影响及昆虫种群的持续效应.转基因741杨对连续两代取食其叶片的幼虫,抗虫性高于只第一代取食其叶片的幼虫;只第一代幼虫取食转基因741杨叶片而... 在室内用转基因741杨叶片连续饲养舞毒蛾和杨扇舟蛾幼虫,以探讨转基因741杨对不同世代昆虫的影响及昆虫种群的持续效应.转基因741杨对连续两代取食其叶片的幼虫,抗虫性高于只第一代取食其叶片的幼虫;只第一代幼虫取食转基因741杨叶片而下一代取食CK的幼虫,其死亡率高于两代均取食CK的幼虫.另外,连续两代取食转基因741杨叶片的幼虫蜕皮指数、排粪量、化蛹率及羽化率都低于仅一代取食转基因741杨的幼虫,且二者均低于取食对照的幼虫.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的抗虫性具有持续性,可以影响到下一代幼虫的生长发育,使下一代幼虫的死亡率升高,生长发育减慢,降低下一代幼虫虫口密度,进而影响到未来种群的发生与发展,达到很好的抗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杨 舞毒蛾 扇舟蛾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与非转基因741杨树皮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星 魏立婷 +2 位作者 杨松 孙照斌 徐凤娟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7年第6期28-32,共5页
为开发利用杨树树皮,对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杨树树皮的纤维特性、物理特性和部分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杨树树皮的纤维特性、物理特性和部分化学特性均优于非转基因杨树树皮。
关键词 转基因741 转基因杨 树皮 纤维形态 物理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741杨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素红 高宝嘉 +2 位作者 刘军侠 关慧元 姜文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491-3498,共8页
在时间序列过程中,转基因741杨对目标害虫鳞翅目食叶害虫表现出持续的抗性,其数量明显减少,高抗和中抗741杨之间差异不大。研究表明,转基因741杨对目标昆虫和非目的植食性害虫存在负效应,而对天敌和中性节肢动物组成和发生无明显负作用... 在时间序列过程中,转基因741杨对目标害虫鳞翅目食叶害虫表现出持续的抗性,其数量明显减少,高抗和中抗741杨之间差异不大。研究表明,转基因741杨对目标昆虫和非目的植食性害虫存在负效应,而对天敌和中性节肢动物组成和发生无明显负作用。因而在制定害虫综合治理策略和途径上宜采取与对照741杨不同的措施,抗性株系应以生态调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741 节肢动物群落 生态风险评价 害虫和天敌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741杨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高宝嘉 张芳 +3 位作者 侯东永 吴伯军 张树平 赵秀玲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2-64,共3页
研究了不同抗虫性的转基因 74 1杨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天敌亚群落的丰富度、优势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 ,并对不同抗虫性转基因 74 1杨的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相似性分析 .结果表明 ,转基因74 1杨能明显降... 研究了不同抗虫性的转基因 74 1杨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天敌亚群落的丰富度、优势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 ,并对不同抗虫性转基因 74 1杨的节肢动物群落进行相似性分析 .结果表明 ,转基因74 1杨能明显降低群落中食叶害虫的数量 ,同时 ,使群落中食叶害虫优势种的优势度降低 .随抗虫性的增强 ,害虫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不同抗性的转基因 74 1杨 ,抗性越强所形成的节肢动物群落与未转基因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性越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741 节肢动物群落 群落结构 抗虫性 群落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741杨对桑天牛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永芳 高宝嘉 +1 位作者 郑均宝 张炬红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3-56,共4页
利用树上套笼接虫方法 ,对 18个转Bt基因和凝集素基因的 74 1杨无性系进行了抗桑天牛特性鉴定 ,初步确定了P10、CC11、CC2 5、CC5 3等 4个抗天牛无性系和 1个轻感天牛无性系P2 2。
关键词 转基因741 桑天牛 抗性鉴定 BT基因 凝集素基因 树上套笼接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苗期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海涛 张川红 +3 位作者 郑勇奇 贾志清 马淼 胡建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3,共8页
以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和非转基因欧洲黑杨无性系对照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了其扦插苗在盆栽条件下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目的是了解外源基因的导入是否对欧洲黑杨的光合作用产生了非预期效应。结果表明:除了Ci和Fv/F... 以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和非转基因欧洲黑杨无性系对照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了其扦插苗在盆栽条件下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目的是了解外源基因的导入是否对欧洲黑杨的光合作用产生了非预期效应。结果表明:除了Ci和Fv/Fm外,转基因欧洲黑杨和对照在其他光合指标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转基因欧洲黑杨和对照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表现为双峰曲线,但Pn的峰值大小和出现时间各异,光合"午休"的起始时间及持续时间也不尽相同;经相关性检验表明,转基因欧洲黑杨的Pn与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对照仅有Gs日变化曲线与Pn日变化曲线基本一致,Ci、Tr与Pn变化趋势并不一致,无相关性;转基因欧洲黑杨的光合"午休"现象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而对照的"午休"现象则是气孔因素与非气孔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转基因欧洲黑杨与对照光合-光响应曲线的各项参数中,只有暗呼吸速率(Rd)之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对照要比转基因欧洲黑杨高52.8%,表明对照的生理活性较高。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欧洲黑杨表现出随着光强的增加,Fv/Fm值逐渐下降的趋势,14:30左右达到一天的最低值(0.78),说明持续的光照对其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转化效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至17:00左右并未恢复到早晨的正常水平,表明其光合机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光化学效率下调。总体来说,外源Bt基因没有对转基因杨树苗期的光合特性产生非预期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欧洲黑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741杨与非转基因741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差异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德健 孙照斌 +3 位作者 张晓燕 范丽颖 李娟 杨敏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5-10,共6页
本研究对田间试验林中8年生转基因741杨与非转基因741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的横纹抗压比例极限应力除了全部弦向略低于非转基因741杨外,干缩性、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转基因741杨均高于非转基因74... 本研究对田间试验林中8年生转基因741杨与非转基因741杨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741杨的横纹抗压比例极限应力除了全部弦向略低于非转基因741杨外,干缩性、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转基因741杨均高于非转基因741杨。除了干缩性差异不显著外,大部分性质差异显著,均达0.01极显著水平。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木材横纹全部径向抗压极限应力差异达0.01极显著水平。绝干密度、弦面握钉力和冲击韧性差异达0.05显著水平。其余性质的差异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741 转基因741 物理性质 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银腺杂种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侯英杰 苏晓华 +2 位作者 焦如珍 黄秦军 褚延广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8-152,共5页
In this study,genetic stability of foreign genes was checked by using PCR technology. A total of 4 lines of soil samples from transgenic and non-transgenic control Populus alba×P.glandulosa and the soil samples f... In this study,genetic stability of foreign genes was checked by using PCR technology. A total of 4 lines of soil samples from transgenic and non-transgenic control Populus alba×P.glandulosa and the soil samples from the stands were collected in two successive years,and the bacteria,fungi and antinomyces were isolated by using flat dilu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ir quantiti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arget genes were stable present in the genome of transgenic poplar. We found that three kinds of soil microorganism appeared different trends within different months and different years. The ANOVA and multiple comparis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uantity of the soil microorganisms among most poplar lines at the same time point. Meanwhile,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soil microorganism community were found among several transgenic lines,and between a few transgenic and non-transgenic lines,but they did not show any relation to the type and number of foreign genes.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2-year-old transgenic poplar growing in field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soil microorg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银腺杂种 土壤微生物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741杨与非转基因741杨木材化学组成与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德健 孙照斌 杨敏生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54,共4页
对转基因741杨与非转基因741杨木湿心材化学组成与化学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旨在为生产加工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各项化学组分含量和化学性质在2种杨木树干的不同部位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聚戊糖、木质素、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 对转基因741杨与非转基因741杨木湿心材化学组成与化学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旨在为生产加工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各项化学组分含量和化学性质在2种杨木树干的不同部位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聚戊糖、木质素、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和苯醇抽出物在杨树的平均含量中,转基因741杨分别较非转基因741杨高5.38%,3.41%,76.96%,19.33%,4.16%和51.05%;非转基因741杨与转基因741杨在pH值、酸缓冲液、碱缓冲液和总缓冲液中在杨树不同部位总体表现为上部明显高于中部和下部,而与UF胶的固化时间在2基因型杨树间上部、中部和下部间没有明显差异;且转抗虫基因杨木湿心材的化学组成和化学性质在同一棵树内的变异比非转抗虫基因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741 转基因741 湿心材 化学组成 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741杨对靶标和非靶标害虫及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姜文虎 刘军侠 +1 位作者 张芳 高宝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199,共5页
通过对转基因抗虫杨林中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研究表明,转基因杨对林中主要靶标害虫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杨白潜叶蛾Leucoptera susinella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在转基因杨林中非靶标害虫杨白毛蚜Chai-tophorus populialbaeBoyer... 通过对转基因抗虫杨林中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研究表明,转基因杨对林中主要靶标害虫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杨白潜叶蛾Leucoptera susinella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在转基因杨林中非靶标害虫杨白毛蚜Chai-tophorus populialbaeBoyer de Fonscolombe未出现大发生的趋势。在转基因杨高抗和中抗林中,主要捕食性天敌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的数量与对照相比有增加或减少,而寄生性天敌粘虫白星姬蜂Vulgichneumon leucaniaeUchida的数量明显减少,说明转基因741杨外源基因的转入以及林中靶标和非靶标害虫数量的变化对天敌种群数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741 害虫 天敌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库安托杨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永进 汤玉喜 +2 位作者 唐洁 吴敏 杨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58,共4页
对4年生转基因库安托杨在生长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株系的3大类根际微生物数量和蛋白酶活性分别表现为"增→减→增→减"和"减→增→减"的倒"S"型变化趋势,... 对4年生转基因库安托杨在生长过程中的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株系的3大类根际微生物数量和蛋白酶活性分别表现为"增→减→增→减"和"减→增→减"的倒"S"型变化趋势,土壤脲酶、磷酸酶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均呈"增→减"的倒"V"字型的变化趋势,且转基因库安托杨基本未对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库安托 根际土壤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741杨杂种胚培养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茜茜 杜娟 +1 位作者 王进茂 杨敏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5-68,共4页
以转基因741杨杂种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对未成熟胚诱导萌发与不定芽再生,以及芽的继代与生根培养进行了研究并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最适宜未成熟胚诱导萌发的培养基为MS+6-BA0.1mg·L。+NAA0.01mg.L-1+3%蔗糖,诱导萌发... 以转基因741杨杂种未成熟胚为外植体,对未成熟胚诱导萌发与不定芽再生,以及芽的继代与生根培养进行了研究并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最适宜未成熟胚诱导萌发的培养基为MS+6-BA0.1mg·L。+NAA0.01mg.L-1+3%蔗糖,诱导萌发率最高可迭76.5%;未成熟胚离体培养最适取胚时间为胚龄20~27d;不同杂交组合未成熟胚诱导萌发率存在明显差异,最高的杂交组合为转基因株系pblx84K,诱导萌发率为66.1%。不定芽继代培养基为MS+6-BA(0.2—1.0mg/L)+IBA(0.05~0.3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0.2~0.5mg/L)IBA+1.5%蔗糖.生根率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741 胚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741杨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丽 高宝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0-486,共7页
运用群落的组成结构、时间结构和营养结构3个方面,系统阐述分析转基因741杨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组成结构上,高抗Pb29和CK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组成类群均是鞘翅目、鳞翅目、同翅目、蜘蛛目、膜翅目;营养结构中,与CK相比高抗... 运用群落的组成结构、时间结构和营养结构3个方面,系统阐述分析转基因741杨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组成结构上,高抗Pb29和CK节肢动物群落主要组成类群均是鞘翅目、鳞翅目、同翅目、蜘蛛目、膜翅目;营养结构中,与CK相比高抗Pb29节肢动物群落中顶位物种中寄生性天敌数量下降其他则无显著变化,中位物种比例上升,基位物种个体数量下降,主要为食叶害虫中目标害虫的减少,功能团组成类似;时间结构中,高抗Pb29和CK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变化相似;功能团和各个营养层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均表现出了相近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741 组成结构 时间结构 营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叶片水浸提液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海涛 张川红 +2 位作者 郑勇奇 贾志清 马淼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30,共4页
为了研究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可能产生的非预期效应,为其生物安全评估提供进一步的数据支持,以蒸馏水为对照,通过叶片浸提法测定了非转基因欧洲黑杨鲜叶片及转基因欧洲黑杨鲜叶片水浸提液对小麦、胡萝卜、白菜、油松等植物种子萌发及幼... 为了研究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可能产生的非预期效应,为其生物安全评估提供进一步的数据支持,以蒸馏水为对照,通过叶片浸提法测定了非转基因欧洲黑杨鲜叶片及转基因欧洲黑杨鲜叶片水浸提液对小麦、胡萝卜、白菜、油松等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非转基因欧洲黑杨和转基因欧洲黑杨的叶片水浸提液化感作用都不是十分强烈,且两者的化感作用具有选择性。浸提液在高质量浓度下对部分供试植物(双子叶植物:胡萝卜、白菜;裸子植物:油松)的种子萌发与对照相比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单子叶植物小麦种子的萌发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对供试种子根生长和苗高的表现上,当受体植物为小麦和油松时,二者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的差异;但当受体植物为胡萝卜和白菜时,二者的水浸提液在高质量浓度下与对照相比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非转基因欧洲黑杨相比,转基因欧洲黑杨的鲜叶片水浸提液化感能力并未因转入B t基因后而发生明显的改变,其对供试种子的萌发、根生长、幼苗生长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程度比非转基因欧洲黑杨还要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转基因欧洲黒 化感作用 叶片水浸提液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转基因银河杨的生长特性和抗虫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虞超 张丽 +3 位作者 巩檑 甘晓燕 石磊 宋玉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8-141,共4页
以非转基因银河杨(Populus alba×Populus hopeiensis)为对照,对抗虫转基因银河杨抗虫基因Cry3A的稳定性,转基因银河杨的物候期、生长状况和抗虫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ry3A基因整合稳定,在根、茎、叶中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不同... 以非转基因银河杨(Populus alba×Populus hopeiensis)为对照,对抗虫转基因银河杨抗虫基因Cry3A的稳定性,转基因银河杨的物候期、生长状况和抗虫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ry3A基因整合稳定,在根、茎、叶中RNA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不同组织中Bt蛋白水平差异显著,茎中Bt蛋白水平最高。抗虫转基因银河杨的物候期、生长状况未发生显著变化,但表现出显著的抗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转基因银河 Cry3A基因 物候期 生长状况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