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棉研系列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种子加工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孟庆华 刘继永 +1 位作者 张群 钊大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107-110,共4页
鲁棉研系列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种子加工新技术系将传统过量稀硫酸脱绒技术(对照)的毛子剥3次短绒改为剥1次短绒,将燃煤系统改为燃油自动控温系统。研究表明,毛子剥1次短绒比剥3次短绒显著降低了破损率(降低2.47个百分点);燃油自动控温系... 鲁棉研系列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种子加工新技术系将传统过量稀硫酸脱绒技术(对照)的毛子剥3次短绒改为剥1次短绒,将燃煤系统改为燃油自动控温系统。研究表明,毛子剥1次短绒比剥3次短绒显著降低了破损率(降低2.47个百分点);燃油自动控温系统脱绒工段比燃煤供热系统的种子发芽率提高7.5个百分点、活力指数提高1.1、残酸率降低0.02个百分点、残绒率降低0.25个百分点;采用新技术加工后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薄膜包衣种子的发芽率平均为84.8%、活力指数为9.84、残酸率为0.10%,薄膜包衣种子、光子发芽率分别提高3.2、9.3个百分点,均达到了GB4407.1-2008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量稀硫酸脱绒技术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种子生产经营的几点实践体会
2
作者 潘宁松 《种子科技》 2012年第2期7-8,共2页
自2002年以来,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在长江流域迅速推广,目前已占棉花种植面积的70%以上,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也开始推广应用。在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迅速推广普及的同时,其种子生产经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关键词 转基因杂交 杂交种子 生产经营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花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转基因抗虫杂交棉Bt蛋白含量的时空表达特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余恩 蔡芸菲 +2 位作者 赵茹冰 陈进红 祝水金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2,共6页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方法,分析了2个转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基因杂交棉(浙大13-1和浙大13-2)以及转Bt基因纯系亲本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的Bt蛋白表达规律。结果表明,Bt...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的方法,分析了2个转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基因杂交棉(浙大13-1和浙大13-2)以及转Bt基因纯系亲本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器官的Bt蛋白表达规律。结果表明,Bt基因在所检测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和转基因纯系亲本各器官中均有表达,但不同器官Bt蛋白含量明显不同,品种之间各器官的Bt蛋白含量也有明显差异。2个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苗期以三叶期的子叶最高,苗期叶片次之;苗期根系和茎秆中Bt蛋白表达呈抛物线形,分别在第33天和第40天达到峰值,其中根系表达量高于茎秆。叶片中的Bt蛋白含量随着棉花生长发育进程而降低,盛花期Bt蛋白含量最低,之后又有所增强,整个生育期呈"V"字形规律。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盛花期棉株各器官中,花药的Bt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同期其他器官。2个杂交棉品种之间各器官的Bt蛋白含量的趋势基本相同,但浙大13-1器官中的Bt蛋白含量大多高于浙大13-2。亲本各器官中的Bt蛋白含量高于其杂交棉品种,但植株生长后期的叶片和花药中的Bt蛋白低于其杂交棉品种,二者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BT蛋白 时空表达 酶联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52 被引量:6
4
作者 邢朝柱 郭立平 +1 位作者 王海林 苗成朵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1,共1页
中棉所52(原代号GKz中杂A49—668、中抗杂5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抗虫基因,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多年选育而成。该杂交种母本来源于自育丰产抗病品系P5,父本来源于国产转基因抗虫棉GK1。2001——2003年参... 中棉所52(原代号GKz中杂A49—668、中抗杂5号)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抗虫基因,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多年选育而成。该杂交种母本来源于自育丰产抗病品系P5,父本来源于国产转基因抗虫棉GK1。2001——2003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5年获得国家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同年3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杂交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 花研究所 转基因 品种区域试验 转基因生物 基因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不同世代产量优势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瑞莲 陈金湘 +2 位作者 刘爱玉 周文新 熊格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7-240,共4页
2002-2004年,以转基因抗虫棉农杂62,H16,H64的F1,F2,F3为材料,比较了杂种后代的产量优势.结果表明,F1平均皮棉总产量为1296.30kg/hm2,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214.38kg/hm2,平均竞争优势为19.81%;F2平均皮棉产量为1168.65kg/hm2,比对照增产86.... 2002-2004年,以转基因抗虫棉农杂62,H16,H64的F1,F2,F3为材料,比较了杂种后代的产量优势.结果表明,F1平均皮棉总产量为1296.30kg/hm2,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214.38kg/hm2,平均竞争优势为19.81%;F2平均皮棉产量为1168.65kg/hm2,比对照增产86.73kg/hm2,平均竞争优势为8.01%;F3平均皮棉产量为1117.65kg/hm2,比对照增产35.73kg/hm2,平均竞争优势为3.30%.F1竞争优势最大,其次为F2,F3.F2,F3的衰退率与竞争优势一致,其平均优势衰退率分别下降了12.59%和17.62%.在试验材料中,农杂62的产量最高,F1竞争优势大,而其F2,F3衰退率也最大;H16的产量最低,F1竞争优势最小,而其F2,F3衰退率也最小.在产量构成主要因素中,成铃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6962,其次是铃重和衣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73410和0.54273;F1,F2,F3成铃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0,0.84119,0.13814,表明杂种的结铃优势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杂交 F1 F2 F3 产量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皖杂棉1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路曦结 叶泗洪 +1 位作者 添长久 刘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219-17220,共2页
[目的]介绍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皖杂棉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方法]皖杂棉1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皖棉133为母本、TM-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结果]在200... [目的]介绍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皖杂棉1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方法]皖杂棉1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皖棉133为母本、TM-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结果]在2007~2008年安徽省区域试验中,皖杂棉11号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533.0、1476.2、1312.7 kg/hm2,分别较对照皖杂40F1增产11.0%、9.4%、6.2%,并表现丰产、稳产、抗病虫、抗倒伏、纤维品质优良。[结论]皖杂棉11号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性强,适宜在安徽省沿江区和皖南山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杂交 皖杂11号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中棉所83 被引量:14
7
作者 邢朝柱 郭立平 +4 位作者 吴建勇 戚廷香 王海林 乔秀芹 唐会妮 《中国棉花》 2012年第7期39-39,共1页
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是提高棉花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一。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棉花大面积人工杂交制种难以为继。为解决棉花杂交种生产问题,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集高产、广适、简化制种于一体的棉花三系杂交种已成... 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是提高棉花单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一。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棉花大面积人工杂交制种难以为继。为解决棉花杂交种生产问题,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集高产、广适、简化制种于一体的棉花三系杂交种已成为棉花育种的重点方向之一。中棉所83是在此背景下经多年选育而成的三系配套的杂交种,其母本是用9708B和原始的哈克尼西棉胞质不育系DES-HAMS277进行多年回交转育,又经过多代南繁及严格鉴定筛选而得到的稳定的胞质不育系9708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 转基因 杂交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人工杂交制种 胞质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邯杂306 被引量:4
8
作者 马维军 任爱民 +1 位作者 张玉娟 王双贵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转基因杂交 品种审定委员会 转基因杂交 区域试验 生产试验 安全评价 河北 研究室 农科院 邯郸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_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新燕 李卫华 +2 位作者 丁震乾 王阶祥 杨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将不同来源的转 Bt基因抗虫棉与常规品种杂交 ,比较杂种一代和杂种二代的竞争优势和抗虫性 ,结果表明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F2 代 ,不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且抗虫性较好 ,在生产上有利用价值。同时 ,为了获得F2 代优势强、抗性好的组合 ... 将不同来源的转 Bt基因抗虫棉与常规品种杂交 ,比较杂种一代和杂种二代的竞争优势和抗虫性 ,结果表明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F2 代 ,不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且抗虫性较好 ,在生产上有利用价值。同时 ,为了获得F2 代优势强、抗性好的组合 ,要选择高产母本和高抗虫父本。本研究中组合徐 30 4 /96 0 2及组合徐 4 12 /96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优势 转基因杂交 杂交二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63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代刚 周晓箭 +1 位作者 王海风 孟清芹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转基因杂交 中国农科院花研究所 双价转基因 农业转基因生物 品种区域试验 长江流域 生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地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徐杂3号的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阶祥 杨峰 +2 位作者 李卫华 胡新燕 张正敏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40,共3页
对淮北地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徐杂3号的育苗移栽技术规程进行探讨,提出了其适用范围和各指标要求。主要针对棉花各个重要生育时期,指出其生育指标,提出关键栽培技术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规程性操作。分别对育苗阶段、苗期、蕾期、花铃期... 对淮北地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徐杂3号的育苗移栽技术规程进行探讨,提出了其适用范围和各指标要求。主要针对棉花各个重要生育时期,指出其生育指标,提出关键栽培技术措施,进行规范化管理,规程性操作。分别对育苗阶段、苗期、蕾期、花铃期、吐絮期的棉花生育指标、栽培技术提出了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杂交 徐杂3号 技术规程 生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301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维军 任爱民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三系杂交 转基因 品种审定委员会 技术 栽培 选育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76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红梅 陈伟 +1 位作者 李运海 龚海燕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转基因杂交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中国农科院花研究所 转基因生物 早熟育种 生产试验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湘杂棉8号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世象 郭三堆 +3 位作者 毛爱莲 李建彬 崔洪志 周德桂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转基因杂交 “湘杂8号” 选育方法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性鉴定 纤维品质 栽培技术 适宜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价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银棉2号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远 张锐 +1 位作者 祖茂堂 郭三堆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双价转基因三系杂交 “银2号” 选育方法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纤维品质 性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66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代刚 周晓箭 +2 位作者 孟清芹 王海风 裴小雨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所45 转基因杂交 中国农科院花研究所 双价转基因 品种区域试验 长江流域 生物技术 去杂去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双价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苏杂3号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旭升 郭三堆 +3 位作者 许乃银 狄佳春 肖松华 刘剑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0-190,共1页
关键词 转基因双价杂交 “苏杂3号” 产量表现 生物学特征 纤维品质 栽培技术 适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亲本差异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桂寅 吴立强 +1 位作者 马峙英 王继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8,共5页
采用河北省生产上利用的常规新品种(品系)与抗虫品种组配杂交组合,分析了常规亲本差异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亲本之间抗虫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低酚棉品种抗虫性较差,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抗虫性受常规亲本的抗虫性影... 采用河北省生产上利用的常规新品种(品系)与抗虫品种组配杂交组合,分析了常规亲本差异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亲本之间抗虫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低酚棉品种抗虫性较差,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抗虫性受常规亲本的抗虫性影响较小。同一抗虫亲本不同组合之间的抗虫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表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受常规亲本遗传背景的影响。常规品种在不治虫条件下产量因素的下降幅度与其抗虫性无明显关系。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单株结铃数与常规亲本的结铃数无明显关系,单铃重及衣分受常规亲本单铃重及衣分的影响,但增减趋势不完全一致;然而产量构成因素受抗虫亲本影响较大,表现出随抗虫亲本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单株结铃数大幅度的增加将造成单铃重的下降,衣分受两者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亲本 转基因杂交 杂种优势 产量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松波 张教海 +3 位作者 余隆新 王孝纲 张友昌 别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42-3044,共3页
针对抗虫杂交棉虫害发生规律和特点,从防治策略和原则、防治指标、防治措施、抗性治理等方面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实现虫害防治的经济、有效、安全和简易化。
关键词 转基因杂交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杂交种——荃银棉3号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林 张从合 +2 位作者 杨维学 张克龙 居仁宏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29,共1页
荃银棉3号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种,2009年通过安徽省审定(皖棉2009005),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241号],获准在长江流域棉区生产应用。
关键词 农业转基因生物 杂交 安全证书 长江流域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