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Bt Cry1Ac+CP_4EPSPS)基因抗虫抗草甘膦棉花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海强 李号宾 +5 位作者 丁瑞丰 阿克旦·吾外士 潘洪生 徐遥 王冬梅 刘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9-214,共6页
本研究比较了转Bt Cry1Ac+CP_4EPSPS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与常规棉花在新疆棉区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差异。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转Bt Cry1Ac+CP_4EPSPS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对草甘膦有较好的耐受性,而对照棉花中棉所49对草甘膦耐受... 本研究比较了转Bt Cry1Ac+CP_4EPSPS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与常规棉花在新疆棉区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差异。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转Bt Cry1Ac+CP_4EPSPS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对草甘膦有较好的耐受性,而对照棉花中棉所49对草甘膦耐受性较差。苗期喷施草甘膦后转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生长发育没有受到影响,而对照棉花中棉所49喷施草甘膦后生长发育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个别植株甚至死亡。转Bt Cry1Ac+CP_4EPSPS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株高、真叶数、蕾数、产量等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转Bt Cry1Ac+CP_4EPSPS基因棉花对草甘膦的耐受程度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棉花。草甘膦对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无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抗草甘膦棉花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与常规棉花对草甘膦耐受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儒海 武怀恒 +3 位作者 褚世海 万鹏 黄民松 吴金萍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11,共3页
为比较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与常规棉花在长江流域棉区对草甘膦耐受性的差异进行了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苗期6片真叶时喷施草甘膦,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品系CJJ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好,整个试验期间,41%农达(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3... 为比较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与常规棉花在长江流域棉区对草甘膦耐受性的差异进行了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苗期6片真叶时喷施草甘膦,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品系CJJ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好,整个试验期间,41%农达(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3000mL·hm。和6000mL·hm。处理对CJJ均没有任何药害,与人工除草处理的CJJ相比,棉株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差异。而常规对照泗棉3号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差,药害症状表现为叶片枯黄、褐化干枯,植株矮化,有的整株枯死,并且药害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本研究还就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对除草剂耐受性的合适评价指标及药害症状分级标准等进行了探讨。平均株高、药害级别和受害指数这3个指标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棉花植株对除草剂的耐受性,将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受除草剂药害的症状分为0~5级比较合理、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评价指标 剂药害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害虫群落多样性季节动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姜伟丽 马小艳 +2 位作者 彭军 马亚杰 马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为了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田害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2010-2012年,在田间隔离条件下,采用直接观察法,分析比较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种和优势度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在6月中下旬及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为了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田害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2010-2012年,在田间隔离条件下,采用直接观察法,分析比较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种和优势度等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在6月中下旬及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害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显著高于常规棉,而其优势集中性显著低于常规棉;与Bt棉相比,二者在同时期的害虫群落参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差异不明显。3种棉田在其他时段的群落参数变化趋势一致,无明显差异。同时,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的优势害虫种类比较稳定;因此,种植该双抗棉对棉田害虫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不会扰乱害虫群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群落 生物多样性 优势集中性指数 均匀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秀丽 王留明 +4 位作者 王家宝 杨静 陈莹 赵军胜 高明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9期79-80,共2页
以引进的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5A39及其与非抗除草剂材料的杂交后代为试材,采用不同的草甘膦浓度,对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棉花进行处理。试验初步明确棉花苗期对除草剂最为敏感,也是进行抗性鉴定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7
5
作者 马艳 马小艳 +3 位作者 奚建平 姜伟丽 马亚杰 李希风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3,共5页
2010年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抗草甘膦抗虫棉不能减少田间棉铃虫的落卵量,但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2、3代棉铃虫发生期,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平均百株落卵量分别比Bt棉田增加12.5... 2010年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抗草甘膦抗虫棉不能减少田间棉铃虫的落卵量,但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2、3代棉铃虫发生期,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平均百株落卵量分别比Bt棉田增加12.5%和74.3%,比常规棉田增加4.6%和65.7%;棉铃虫平均百株幼虫数量少于常规棉田,但多于Bt棉田。棉盲蝽平均百株数量比Bt棉田和常规棉田分别减少36.1%和66.0%。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蚜、棉叶螨和棉粉虱没有控制作用,和常规棉相比,田间发生量差异不显著,因此,仍需加强田间虫情监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其为害。同时发现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草蛉、龟纹瓢虫、蜘蛛、小花蝽、寄生蜂等棉田主要天敌的种群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棉花 自然天敌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小艳 马艳 +2 位作者 彭军 姜伟丽 马亚杰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背景】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其环境安全性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其中转基因作物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是其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方法】以2种转双价抗草甘膦抗虫基因(EPSPS+cry1Ac)棉为试验品种,非转基因棉中棉所49为... 【背景】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其环境安全性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其中转基因作物的荒地生存竞争能力,是其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方法】以2种转双价抗草甘膦抗虫基因(EPSPS+cry1Ac)棉为试验品种,非转基因棉中棉所49为对照品种,分别于4月底和5月底在荒地用地表撒播和3cm深播2种方式播种,并于4~9月份对棉花存活率、株高、真叶数、茎直径、果枝数、蕾铃数等生长参数进行比较,以检测、评价其荒地竞争能力及杂草化风险。【结果】无论是撒播还是深播,荒地中棉花长势均较弱,表现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生育期延迟。4月底播种的棉花有极个别植株能够结铃,但铃数极少且小,无成熟的种子;5月底播种的棉花长势更弱,至9月底未见蕾铃。【结论与意义】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在荒地中无竞争优势,不能繁殖传代,无杂草化风险。本研究为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生存竞争能力 化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田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姜伟丽 马艳 +3 位作者 马小艳 奚建平 马亚杰 李希风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1期51-56,共6页
【背景】随着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的广泛种植,一种具有抗虫和耐除草剂(草甘膦)的双价棉被培育成功。这种转双价基因棉和转单价基因抗虫棉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可能不同。因此,在该类转双价基因棉花进行环境释放之前,有必要研究... 【背景】随着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的广泛种植,一种具有抗虫和耐除草剂(草甘膦)的双价棉被培育成功。这种转双价基因棉和转单价基因抗虫棉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可能不同。因此,在该类转双价基因棉花进行环境释放之前,有必要研究其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评价其环境安全性。【方法】试验于2010年5月9日~9月23日和2011年5月10日~9月24日在河南省安阳市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进行,棉田类型有3种——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转Bt棉田和常规棉田,每种棉田种植3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00m2(8m×25m)。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每5d调查1次棉田的节肢动物群落,通过目测对节肢动物鉴定到属。【结果】抗草甘膦抗虫棉田、Bt棉田和常规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结构与组成无明显差异;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害虫种群数量低于抗虫棉田和常规棉田,而其天敌种群数量与常规棉田相当,略低于Bt棉田;3种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与意义】种植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花不会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造成显著影响。本研究为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的环境安全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节肢动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浸种法鉴定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小艳 马艳 +3 位作者 奚建平 姜伟丽 马亚杰 李希风 《中国棉花》 2013年第9期19-22,共4页
以转基因抗草甘膦棉材料和常规棉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浸泡已催芽的棉种,经不同时间处理后,记录棉花的出苗率及幼苗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对常规棉花的出苗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抗草甘膦棉花。因此,可以利... 以转基因抗草甘膦棉材料和常规棉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浸泡已催芽的棉种,经不同时间处理后,记录棉花的出苗率及幼苗生长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对常规棉花的出苗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抗草甘膦棉花。因此,可以利用浸种法鉴定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浸种 出苗率 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抗草甘膦棉剔除杂株药剂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兴华 李捷 +2 位作者 马艳 乔艳艳 杨兆光 《中国棉花》 2013年第2期33-35,共3页
为剔除转基因抗虫抗草甘膦棉中的杂株,试验采用硫酸卡那霉素4000mg.L-1复配41%草甘膦异丙胺盐3.3~13mL.L-1 4个梯度处理,以硫酸卡那霉素4000mg.L-1和草甘膦异丙胺盐13mL.L-1为2个对照,结果硫酸卡那霉素4000mg.L-1+草甘膦异丙胺盐3.3mL.... 为剔除转基因抗虫抗草甘膦棉中的杂株,试验采用硫酸卡那霉素4000mg.L-1复配41%草甘膦异丙胺盐3.3~13mL.L-1 4个梯度处理,以硫酸卡那霉素4000mg.L-1和草甘膦异丙胺盐13mL.L-1为2个对照,结果硫酸卡那霉素4000mg.L-1+草甘膦异丙胺盐3.3mL.L-1复配处理剔除杂株最为经济有效。同时显示该剔除液亦可用于转基因抗虫抗草甘膦棉的抗草甘膦性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 硫酸卡那霉素 异丙胺盐 剔除杂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研究
10
作者 黎鸿慧 王兆晓 +1 位作者 赵贵元 蔡肖 《河北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6-9,共4页
为了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10-6001对除草剂草甘膦的耐受性,以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材料10-6001和常规棉花品种冀棉958(CK)为试验材料,在棉苗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不喷施除草剂,人工除草,CK)、0.25%和0.50%〕的草甘膦溶液,分别... 为了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10-6001对除草剂草甘膦的耐受性,以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材料10-6001和常规棉花品种冀棉958(CK)为试验材料,在棉苗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不喷施除草剂,人工除草,CK)、0.25%和0.50%〕的草甘膦溶液,分别于施药后0(当天下午)、1、7、14和21 d调查棉花的株高、药害级别、受害指数和死苗率,施药后35 d调查棉花的死苗情况;分析2种棉花对不同浓度草甘膦的反应程度,并对其株高差异进行了显著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草甘膦棉花品系10-6001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好,喷施0.25%和0.50%草甘膦溶液的棉花在整个试验期间药害均较轻,表现为植株矮化,生长减慢,叶片略变小,且无死苗,株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人工除草(CK)相比差异均不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药害逐渐缓解。而常规品种冀棉958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很差,喷施0.25%和0.50%草甘膦溶液的棉花药害症状表现为植株矮化,生长缓慢,叶片变小、枯黄、褐化干枯,并且药害程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药害级别和受害指数均高于10-6001,株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人工除草(CK)相比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施药后35 d部分棉花出现整株枯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耐受性 药害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S)对根际微生物和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佳 刘志华 +1 位作者 徐广惠 王宏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41-1345,共5页
采用室外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S)对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氨化作用强度、硝化作用强度和反硝化作用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RRS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提高... 采用室外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S)对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氨化作用强度、硝化作用强度和反硝化作用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RRS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提高了根际土壤真菌的数量;RRS根际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低于其亲本非转基因大豆和部分栽培大豆;RRS对根际土壤氨化作用强度和硝化作用强度有显著影响,但对反硝化作用强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RRS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生化强度,并对根际土壤真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根际土壤 微生物 生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S)在黑土生态系统种植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吕晓波 王宏燕 +9 位作者 刘琦 赵光 李希臣 徐广惠 张俐俐 刘佳 刘昭军 李宁 李铁 雷勃钧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0-265,共6页
为明确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S)在黑土生态系统种植的安全性,经过连续3年田间和盆栽试验,分析了抗草甘膦转基因漂移(漂流)可能性,及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S)在黑土区对根际生态系统微生物数量,氮代谢和两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明确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S)在黑土生态系统种植的安全性,经过连续3年田间和盆栽试验,分析了抗草甘膦转基因漂移(漂流)可能性,及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S)在黑土区对根际生态系统微生物数量,氮代谢和两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花粉漂移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人为加大虫媒传播(大于10头·m-2),抗草甘膦基因的漂移概率接近0.05%,漂移距离为0.7m。RRS除对根际真菌数影响不显著外,对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氨化和硝化细菌均表现降低趋势。在大豆不同生育期,RRS除对根际土壤真菌数影响不显著外,对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氨化和硝化细菌均表现降低趋势;RRS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均低于亲本RRS-S;氨化强度与RRS-S相比差异不显著,RRS根际土壤硝化强度显著低于亲本RRS-S;RRS降低了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转基因大豆 黑土生态系统 土壤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P在检测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cp4-epsps基因上的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兰青阔 王永 +2 位作者 赵新 朱珠 程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377-10378,10390,共3页
以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针对cp4-epsps合成酶基因(5-enolpyruvlshimimate-3-phosphate synthase)的6个区域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利用一种链置换DNA聚... 以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针对cp4-epsps合成酶基因(5-enolpyruvlshimimate-3-phosphate synthase)的6个区域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利用一种链置换DNA聚合酶(BstDNA polymerase),在65℃保温30 min,通过荧光显色即可完成对转基因的检测工作。结果显示,该LAMP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cp4-epsps基因,其检测灵敏度是常规定性PCR方法的10倍。建立了针对转基因大豆cp4-epsps基因的LAMP检测方法,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及稳定性,结果可靠,适合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cp4-epsps IAMP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LAMP检测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彩霞 梁成珠 +3 位作者 徐彪 高宏伟 林超 孙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5-309,共5页
将环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应用于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检测。针对抗草甘膦Roundup Ready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外源基因EPSPS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成功建立起定性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的LAMP检测方法。优化LAMP反应条件,反应温度... 将环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应用于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检测。针对抗草甘膦Roundup Ready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外源基因EPSPS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成功建立起定性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的LAMP检测方法。优化LAMP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1h。结果表明:该体系能快速、灵敏、有效地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中整合的EPSPS基因,检测限为0.01%,低于国际现行最低检测量0.5%的要求。检测EPSPS基因操作简单,成本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LAMP检测结果可信,稳定性好,可对目前批准的抗草甘膦RoundupReady转基因大豆及加工品进行定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 快速检测 转基因 EPSP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S)对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徐广惠 王宏燕 刘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535-4541,共7页
为深入研究种植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黑土生态区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及多样性的变化,试验采用DGGE-cloning测序技术与传统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S)对根际土壤细菌数量以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传统培养试验结果... 为深入研究种植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黑土生态区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及多样性的变化,试验采用DGGE-cloning测序技术与传统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S)对根际土壤细菌数量以及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传统培养试验结果为RRS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的数量;DGGE图谱分析表明,RRS根际土壤细菌16SrDNA条带数、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要低于其他处理,聚类分析显示RRS带谱与RRS-S和Y-S差异较大,相似性分别为64%和64.4%;DGGE-cloning测序结果表明,在RRS处理中缺失条带1和条带12分别属于Unculturedbacterium和Nitrospira门Nitrospira属,其中条带1与其他切取条带最小遗传距离达0.4,与其他处理相比表现出弱势差异的条带2、4、5和条带11均属于Unculturedbacterium。研究表明,RRS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根际土壤细菌的数量和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并对根际土壤中Nitrospira属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根际土壤 细菌多样性 DGGE-clo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草甘膦对转基因大豆产量构成和抗性遗传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文娟 刘勇 +7 位作者 宋君 郭灵安 常丽娟 张富丽 王东 尹全 赵泓洋 雷绍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7-702,共6页
为研究喷施草甘膦对转基因大豆产量构成和抗性遗传的影响,并对转基因大豆田间实际除草中草甘膦的合理施用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选择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GTS 40-3-2,采用田间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大豆生长的V2期茎叶喷施一定浓度梯度... 为研究喷施草甘膦对转基因大豆产量构成和抗性遗传的影响,并对转基因大豆田间实际除草中草甘膦的合理施用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选择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GTS 40-3-2,采用田间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大豆生长的V2期茎叶喷施一定浓度梯度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调查成熟期大豆的产量构成及成熟籽粒中转基因成分的相对含量,子代大豆于第二年种植,茎叶喷施相同浓度梯度草甘膦后进行抗性观测和产量统计。结果发现,1.12-12.30 kg(ai)·hm^-2的草甘膦水剂均能有效控制杂草,但喷施7.38-12.30 kg(ai)·hm^-2的草甘膦会显著抑制GTS 40-3-2及其子代大豆成熟期的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草甘膦喷施对GTS 40-3-2成熟籽粒中外源基因的相对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子代大豆与亲本具有相同的草甘膦抗性。表明1.23-4.92 kg(ai)·hm^-2的草甘膦可在转基因大豆生长的V2期安全使用,不会造成大豆的减产;喷施草甘膦超过7.38 kg(ai)·hm^-2,一定程度上损伤大豆的结粒水平,但籽粒质量不受影响;草甘膦喷施对转基因大豆的抗性遗传没有显著影响,大豆自交子代田间栽培时,可选择草甘膦进行杂草控制,但浓度仍需在推荐剂量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异丙胺盐水剂 产量构成 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对雄性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芦春斌 张伟 刘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1-294,共4页
以雄性昆明鼠为动物模型,对亲本(F0)和子一代(F1)短期(30 d)及长期(90 d)喂食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后,取其脾脏,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短期喂食实验过程中,在0、2、7、14和30 d取样时,转基因大豆饲料对亲本(F0)实验... 以雄性昆明鼠为动物模型,对亲本(F0)和子一代(F1)短期(30 d)及长期(90 d)喂食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后,取其脾脏,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短期喂食实验过程中,在0、2、7、14和30 d取样时,转基因大豆饲料对亲本(F0)实验的雄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长期(90 d)喂食实验过程中,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对亲本(F0)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也无显著影响(P>0.05)。同样,在30 d的短期和90 d的长期喂食实验过程中,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对子一代(F1)雄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也均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表明短期(30 d)及长期(90 d)喂食含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对亲本及子一代雄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均无显著性影响,且无遗传积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饲料 雄性小鼠 MTT 脾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草甘膦抗性基因CP4-EPSPS的初步定位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吉焘 马晓杰 +1 位作者 狄佳春 陈旭升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0-484,共5页
以抗草甘膦陆地棉品系G-6和不抗草甘膦海岛棉品系海7124为试验材料,对分离世代进行检测,分析抗性基因的遗传规律;利用覆盖棉花26条染色体的234对核心引物,通过群体分离分析法进行差异性标记筛选,利用F2分离群体对抗性基因进行染色体定... 以抗草甘膦陆地棉品系G-6和不抗草甘膦海岛棉品系海7124为试验材料,对分离世代进行检测,分析抗性基因的遗传规律;利用覆盖棉花26条染色体的234对核心引物,通过群体分离分析法进行差异性标记筛选,利用F2分离群体对抗性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抗草甘膦性状是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特异引物检测显示控制抗草甘膦性状的基因为人工合成基因CP4-EPSPS。利用筛选获得的27对多态性引物检测F2作图群体每个单株的基因型,发现分子标记NAU5417、NAU1339、BNL3992、BNL2448、NAU2140与目的基因CP4-EPSPS连锁。进一步筛选,共得到15个分子标记。参照现有的遗传图谱,推断目的基因CP4-EPSPS位于棉花第5染色体BNL2448与NAU2140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7.0 cM和16.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CP4-EPSPS SSR标记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杂交后代的适合度分析(英文) 被引量:6
19
作者 阚贵珍 童振峰 +3 位作者 胡振宾 马德元 张国正 喻德跃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7-184,共8页
野生大豆是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转基因大豆可能对野生大豆资源存在潜在的农业和生态风险。外源基因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材料的逃逸不仅需要成功的杂交,还要依赖于杂交后代的适合度。因此野生大豆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野生大豆是大豆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转基因大豆可能对野生大豆资源存在潜在的农业和生态风险。外源基因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材料的逃逸不仅需要成功的杂交,还要依赖于杂交后代的适合度。因此野生大豆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杂交后代的适合度分析,对评价抗草甘膦转基因逃逸引起的生态风险非常必要。在网室条件下,4个野生大豆材料和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能够杂交结实,获得有抗草甘膦基因杂交后代群体F1和F2(江浦野生豆-5×RR)。对杂交后代及其母本野生大豆材料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计算适合度并进行t测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草甘膦的选择压力下,杂交后代在一些性状上的相对适合度高于母本野生大豆材料;江浦野生豆 -5 和 RR 杂交 F2代敏感株与抗性株在 7 个农艺性状的相对适合度上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转基因大豆 杂交后代 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回交3代子1代和子2代的适合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庆玲 王建 +4 位作者 强胜 王晓蕾 闫静 伏建国 宋小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4-443,共10页
[目的]携带抗性基因回交后代的适合度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抗性基因能否成功逃逸到野生近缘种的重要依据。本文研究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3代子1代(BC_3F_2)和子2代(BC_3F_3)在田间条件下的适合度,为转基因油菜基因漂移的... [目的]携带抗性基因回交后代的适合度是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抗性基因能否成功逃逸到野生近缘种的重要依据。本文研究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回交3代子1代(BC_3F_2)和子2代(BC_3F_3)在田间条件下的适合度,为转基因油菜基因漂移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以野芥菜、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BC_3F_2和BC3F3为材料,研究在低密度(每区15株)和高密度(每区30株)单种及不同种植比例(野芥菜、回交后代的混种比例分别为4∶1、3∶2和1∶1)混种条件下,野芥菜与BC_3F_2和BC_3F_3的总适合度。[结果]单种条件下,BC_3F_2的总适合度均与野芥菜无显著性差异。混种条件下,种植比例为4∶1时,BC_3F_2在2种密度下的总适合度均显著低于野芥菜;在混种比例为3∶2和1∶1条件下,BC_3F_2在低密度条件下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相当,而在高密度下的总适合度显著低于野芥菜。BC_3F_3在各种种植条件下的总适合度均与野芥菜无显著差异。[结论]BC_3F_2的总适合度受种植密度和比例的影响,在低密度3∶2和1∶1混种比例下的总适合度与野芥菜相当;BC_3F_3的总适合度不受种植密度和比例的影响。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与野芥菜的BC_3F_2和BC_3F_3都具有在野外生存定植的可能性,且BC3F3定植的可能性较BC_3F_2更大。因此在防范转基因油菜基因逃逸的策略上,除防范初始杂交发生外,也应该防范回交后代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芥菜 转基因油菜 回交后代 适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