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兔防御素基因小球藻异养培养的培养基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兴梅 李元广 +2 位作者 魏晓东 孙勇如 王义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7-552,共6页
在氮源种类筛选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并结合单因素实验对转兔防御素基因小球藻异养培养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Knop异养培养基在250mL摇瓶中进行异养培养,藻细胞密度从优化前的1.5g/L提高到优... 在氮源种类筛选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并结合单因素实验对转兔防御素基因小球藻异养培养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Knop异养培养基在250mL摇瓶中进行异养培养,藻细胞密度从优化前的1.5g/L提高到优化后的5.11g/L;摇瓶和5L生物反应器异养培养表明,Knop异养培养基中藻细胞浓度分别为优化前培养基的3.39倍和3.17倍,而兔防御素(NP-1)表达能力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球藻 兔防御素 异养培养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兔防御素基因小球藻培养的营养模式研究
2
作者 韩兴梅 李元广 +3 位作者 魏晓东 李兴武 孙勇如 王义琴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8-52,共5页
在250mL摇瓶中研究了光自养、异养、混合营养3种营养模式对转兔防御素基因(NP-1)小球藻(Chlorella)的生长、NP-1表达量、总蛋白质含量、pH、葡萄糖消耗以及光衰减等几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养培养为转NP-1基因小球藻的最适营养模式... 在250mL摇瓶中研究了光自养、异养、混合营养3种营养模式对转兔防御素基因(NP-1)小球藻(Chlorella)的生长、NP-1表达量、总蛋白质含量、pH、葡萄糖消耗以及光衰减等几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养培养为转NP-1基因小球藻的最适营养模式。在此基础上,采用5,15,30L生物反应器补料分批异养培养转NP-1基因小球藻,细胞质量浓度分别达到3.67,4.87,6.39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球藻 兔防御素 营养模式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