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茨海默症转基因动物模型脑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秦川 朱华 +3 位作者 张兵林 常洋 尹红星 刘亚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13-217,共5页
日的通过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阿尔茨海默症转基因动物模型。方法取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冠状切面中1/3部位,脱水、包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对相关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在大脑皮层、小脑及... 日的通过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阿尔茨海默症转基因动物模型。方法取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冠状切面中1/3部位,脱水、包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对相关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在大脑皮层、小脑及海马的神经细胞有Aβ沉淀形成。APP转基因鼠早老素的阳性细胞数及表达量多于对照鼠。刚果红染色可见大脑皮层间有淀粉样物质形成。结论从病理学角度验证此模型的表型与人类病变的相似性,并证明早老素-1可加速淀粉样沉淀的形成,二者的作用是相互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脑组织 转基因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 组织病理学 大脑皮层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转基因 表达量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对阿尔采末病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及病理学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董贤慧 高维娟 +4 位作者 孔卫娜 张瑜 邵铁梅 于文国 柴锡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69-1773,共5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对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病理学影响。方法 6月龄♂APPswe/PS1ΔE9双转基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复方组。复方组灌胃给予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3个月,模型组...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对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病理学影响。方法 6月龄♂APPswe/PS1ΔE9双转基小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复方组。复方组灌胃给予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3个月,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6月龄♂C57BL/6J小鼠10只为阴性对照组。灌胃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情况,并于水迷宫后灌注处死各组小鼠,采用改良Bielschowsky银染法以及尼氏染色法观察小鼠大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的逃避潜伏期与C57对照组小鼠相比明显延长(P<0.05),复方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与模型组小鼠相比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与C57对照组小鼠相比跨台次数减少(P<0.05),复方组小鼠跨台次数与模型组小鼠相比明显增多(P<0.05)。APPswe/PS1ΔE9双转基因小鼠的游泳速度与C57对照组小鼠相比增大(P<0.05),复方组小鼠的游泳速度与模型组小鼠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改良Bielschowsky银染法结果显示,C57对照组小鼠大脑皮质未见明显改变,神经原纤维排列有序、稀疏。模型组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原纤维增粗、肿胀,密集成宽带状,深染,神经纤维缠结明显,分布有大量老年斑,复方组小鼠大脑皮质神经纤维缠结情况减轻,可见少量老年斑。尼氏染色结果显示,C57对照组小鼠海马各区神经细胞排列整齐且密集,胞质中尼氏体丰富,大脑皮层尼氏小体呈深蓝色,细胞核淡蓝色,背景略呈浅蓝色;模型组小鼠神经元水肿,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稀疏,细胞间隙增大,胞质内尼氏体减少,分界不清,染成淡蓝色;复方组小鼠较模型组小鼠神经元水肿减轻,细胞数量增多,排量相对整齐,分界清晰。结论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能够较好地模拟AD患者的表现及病理过程,提供有效的实验动物模型。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组分复方可以有效地改善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其大脑皮质神经纤维缠结、老年斑以及神经元水肿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采末病 转基因动物模型 淫羊藿 黄芪 葛根 Bielschowsky 银染 尼氏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非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蔡志友(综述) 晏勇(审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6期2614-2616,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萎缩、老年斑(senile plaques)、神经纤维缠结f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脑血管沉淀物、颗粒...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萎缩、老年斑(senile plaques)、神经纤维缠结f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脑血管沉淀物、颗粒空泡变性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转基因动物模型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神经纤维缠结 颗粒空泡变性 记忆力损害 认知障碍 大脑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症的转基因动物模型 被引量:13
4
作者 常洋 秦川 蔡有余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9年第2期110-114,共5页
早老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是困扰人类的神经系统主要疾病之一。其基本病理表现是在广泛分布在大脑皮层和海马结构的β-淀粉样斑块。斑块的主要成分是由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Pre... 早老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是困扰人类的神经系统主要疾病之一。其基本病理表现是在广泛分布在大脑皮层和海马结构的β-淀粉样斑块。斑块的主要成分是由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PrecursorProtein,β-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 阿尔茨海默症 转基因动物模型 斑块 AA 外显子 内含子 剪接 结构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痴呆病转基因动物模型自发疾病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秦川 常洋 +4 位作者 张兵林 朱华 尹红星 高虹 刘亚莉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在培育老年痴呆病转基因动物模型过程中 ,发现两例乳腺肿瘤及一例腹腔肿物病例 ,经剖检及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 ,诊断为乳腺癌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结论证实了转基因动物导入外源性基因整合位点是随机的 ;整合位点引起的肿瘤可以随着细... 在培育老年痴呆病转基因动物模型过程中 ,发现两例乳腺肿瘤及一例腹腔肿物病例 ,经剖检及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 ,诊断为乳腺癌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结论证实了转基因动物导入外源性基因整合位点是随机的 ;整合位点引起的肿瘤可以随着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逐渐的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物模型 诊断 老年性痴呆病 肿瘤 病理学观察 病理组织学观察 外源性基因 整合位点 培育 细胞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表达可控的转基因动物模型调控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敬方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72-75,F008,共5页
目的在血管内皮细胞建立时空表达可控的转基因动物模型调控体系。方法培育两个配套的转基因动物品系,利用组织专一性启动子确保转基因表达的空间专一性,利用四环素诱导系统对转基因表达在时间上实施调控。结果将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 目的在血管内皮细胞建立时空表达可控的转基因动物模型调控体系。方法培育两个配套的转基因动物品系,利用组织专一性启动子确保转基因表达的空间专一性,利用四环素诱导系统对转基因表达在时间上实施调控。结果将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的VE cadherin基因启动子与人工融合的转录因子tTA基因连接,建立转基因小鼠品系VE cadherin:tTA;将tetoperon的启动子与myrAkt1连接,建立转基因小鼠品系TET:myrAkt1。两系鼠杂交的子代,筛选的阳性纯合子,能可控性地在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表达目的基因Akt1PKB。结论利用VE cadherin基因启动子和tet off诱导表达系统,可以达到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能人为控制目的基因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特异性表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物模型 调控体系 时空表达 血管内皮细胞 特异性表达 转基因表达 基因启动子 小鼠品系 目的基因 诱导系统 转录因子 表达系统 人为控制 专一性 TTA 四环素 TET TET 纯合子 可控性 和空间 时间 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1zheimer病转基因动物模型中脑淀粉样血管病变
7
作者 孔琪(摘编)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4-24,共1页
脑淀粉样血管病变(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脑血管β-淀粉样物质(Abeta)沉积在动脉壁,并引起脑中风。该病变在大多数Alzheimer病人中都可以见到。CAA在人类和动物体内的变化,在以前的研究中,仅限于比较不同脑组织病... 脑淀粉样血管病变(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脑血管β-淀粉样物质(Abeta)沉积在动脉壁,并引起脑中风。该病变在大多数Alzheimer病人中都可以见到。CAA在人类和动物体内的变化,在以前的研究中,仅限于比较不同脑组织病理改变。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RobbinsEM等人通过颅腔内多光子显微镜观察了Tg2576小鼠脑内CAA的发生和进展。发病的血管标记上一种荧光染料methoxy-X04,可以特异性结合脑血管中的Abeta蛋白和斑块。通过每周的几个图像片断,作者观察到了早期CAA的出现在软脑膜动脉中,并呈多灶性分布。作者观察到了病灶的扩大和新病灶的出现。数据统计结果表明CAA在血管壁的扩展程度,跟时间呈正相关。CAA早期病变,每天以可见区总面积0.35%的速度出现(95%可信区间,0.3%~0.4%)。该小鼠模型中的疾病进展速度将来可以用于对该病治疗效果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物模型 脑血管 病变 粉样 中脑 CAA 显微镜观察 马萨诸塞州 特异性结合 动物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管相关蛋白tau转基因细胞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tau蛋白病变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马登磊 张旭 +4 位作者 罗艺 黄蕊 李雅莉 李林 张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2-587,共6页
目的构建并表征tau及突变tau蛋白细胞和动物模型,检测模型tau蛋白及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情况及微管的形态,为tau蛋白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疾病模型。方法将不同的质粒分别转染到HEK293细胞中,构建过表达野生型tau以及P301L/P301S突变tau... 目的构建并表征tau及突变tau蛋白细胞和动物模型,检测模型tau蛋白及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情况及微管的形态,为tau蛋白及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疾病模型。方法将不同的质粒分别转染到HEK293细胞中,构建过表达野生型tau以及P301L/P301S突变tau的细胞模型。引进并繁育rTg4510小鼠(P301L突变tau转基因小鼠)以及PS19小鼠(P301S突变tau转基因小鼠)。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总tau及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转基因小鼠脑内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HEK293细胞微管形态的变化。结果本研究成功构建过表达tau蛋白的细胞模型,繁育了两种tau转基因小鼠,在这些模型中tau蛋白表达及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不同突变类型的细胞和动物模型中,tau蛋白不同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变化以及微管形态变化略有差异。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301L/P301S突变tau蛋白的细胞和动物模型,这些模型均表现了显著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病变,并引起了细胞微管形态或tau蛋白病理的变化,进而为包括AD在内的tau蛋白病变提供了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相关蛋白tau 细胞转染模型 转基因动物模型 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脑屏障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航 陈洋 +1 位作者 戚中田 朱勇喆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4-319,共6页
血脑屏障(BBB)是中枢神经血管单元的重要结构,通过紧密连接及转运蛋白阻止神经毒性物质与病原体入侵,维护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相较于体外模型,理想的动物模型可更好地模拟BBB生理机制,在血流动力学、屏障完整性、信号转导和物质交... 血脑屏障(BBB)是中枢神经血管单元的重要结构,通过紧密连接及转运蛋白阻止神经毒性物质与病原体入侵,维护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相较于体外模型,理想的动物模型可更好地模拟BBB生理机制,在血流动力学、屏障完整性、信号转导和物质交换等研究中起重要作用。在BBB动物模型评价方法的研究中,减少创伤、动态评估成为评价方法的重要需求;BBB动物模型的构建由经典模型动物(果蝇、非人灵长类动物)转变为转基因、人源化动物(斑马鱼、小鼠),说明在新技术发展下,与人类蛋白表达相近、适合高通量筛选的BBB动物模型是该领域的主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动物模型 评价方法 转基因动物模型 人源化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SWE转基因鼠的繁育及子代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国营 张革 +3 位作者 胡金家 汪华侨 邱国光 姚志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 (AD)转基因模型鼠 (TgAPPSWE2 576杂合子鼠 ,Tg2 576)的优化繁育方法 ,鉴定APPSWE基因阳性的子代鼠 ,为下一步AD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1)用 3种不同的交配方式观察子代鼠的存活率及APPSWE基因阳性的比率 ;(2 )从...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 (AD)转基因模型鼠 (TgAPPSWE2 576杂合子鼠 ,Tg2 576)的优化繁育方法 ,鉴定APPSWE基因阳性的子代鼠 ,为下一步AD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1)用 3种不同的交配方式观察子代鼠的存活率及APPSWE基因阳性的比率 ;(2 )从子鼠鼠尾中提取基因组DNA ,用PCR方法扩增APPSWE基因片段 ,电泳后观察结果 ;(3 )PCR产物装入pGEM -Teasy载体中 ,测序证实其基因序列。结果 :雄性和雌性Tg2 576互交 ,所产 4窝子鼠 ,2d内全部死亡。雄性Tg2 576和雌性C57BL交配所产子鼠存活率 81% ,APPSWE基因的阳性率为 43 3 %。雌性Tg2 576和雄性C57BL交配存活率 82 4% ,APPSWE基因的阳性率 2 1 9%。经秩和检验两种繁育方式所产子鼠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APPSWE基因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琼脂糖电泳显示PCR产物分子量为 42 8bp ,与目的基因片段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 ;DNA序列测定证实PCR产物基因序列和APP片段基因序列一致 ,并存在APPSWE(K670N ,M671L)突变。结论 :雄性Tg2 576和雌性C57BL品系小鼠交配是繁育APPSWE基因阳性子鼠的较好方法 ;本实验所用PCR方法能够精确鉴定APPSWE基因阳性子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繁殖 小鼠 转基因动物模型 基因鉴定 老年性痴呆 APPSWE基因 子代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对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大脑皮质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董贤慧 贺小平 +3 位作者 王学娟 崔智超 赵家晴 柴锡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成分复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大脑皮质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9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小鼠36只,随机等分为模型组、淫羊藿组、黄芪组、葛根组、复方组和deferoxamine组(DFO组... 目的:观察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成分复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大脑皮质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9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小鼠36只,随机等分为模型组、淫羊藿组、黄芪组、葛根组、复方组和deferoxamine组(DFO组,为阳性对照组),9月龄雄性C57小鼠6只作为阴性对照组。淫羊藿组、黄芪组、葛根组、复方组灌胃分别给予120 mg/kg淫羊藿苷、80 mg/kg黄芪甲苷、80 mg/kg葛根素、120 mg/kg淫羊藿苷+80mg/kg黄芪甲苷+80 mg/kg葛根有效成分复方,DFO组肌肉注射给予30 mg/kg DFO,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给予1 ml生理盐水,连续用药30 d。用药结束后,采用尼氏染色、Bielschowsky银染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各组小鼠大脑皮质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尼氏染色显示,淫羊藿组、黄芪组、葛根组小鼠较模型组神经元水肿有所减轻,细胞数量略有增加;复方组和DFO组小鼠皮质神经细胞排列整齐且密集,胞浆中尼氏体丰富,水肿明显改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改良Bielschowsky银染显示,模型组小鼠皮质可见大量的老年斑,淫羊藿组、黄芪组和葛根组仍可见一定数量的老年斑,复方组小鼠及DFO组小鼠皮质与模型组、单方组相比老年斑数量减少。透射电镜显示,复方组和DFO组小鼠皮质神经元形态比模型组、淫羊藿组、黄芪组和葛根组整齐,胞浆内可见少量脂褐素。结论:淫羊藿、黄芪、葛根有效成分复方能减少APP/PS1转基因模型小鼠大脑皮质老年斑的沉积,降低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转基因动物模型 淫羊藿 黄芪 葛根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人TIMP-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染色体上的整合及定位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晗玉 陈香美 +2 位作者 马润林 张冬芬 任建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42,共6页
为探讨外源基因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human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hTIMP-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家系染色体上的整合和精确定位,应用Southern印迹检测外源基因在染色体上整合的位点及拷贝数,结果表明,外... 为探讨外源基因人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human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hTIMP-1)基因在转基因小鼠家系染色体上的整合和精确定位,应用Southern印迹检测外源基因在染色体上整合的位点及拷贝数,结果表明,外源基因是以单拷贝、单位点形式整合;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F4~F20代转基因小鼠中外源基因的整合.结果证明,该家系转基因小鼠自F4代起是纯合子,外源基因整合在17号染色体E区;反向PCR法(Inverse PCR,IPCR)克隆出约3.8kb外源基因整合位点处的侧翼序列.分析表明,外源基因整合在17号染色体E1.3区,ALK(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第23个内含子区域、结果提示,获得的转基因小鼠为纯系,外源基因hTIMP-1已稳定整合在转基因小鼠染色体上,并能遗传给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动物模型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 荧光原位杂交 反向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0410对APP/PS1转基因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13
作者 闫蓉 刘艾林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6-1017,共2页
目的研究DL0410对APP/PS1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选用9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灌胃给予DL0410(10和30 mg·kg-1)8周后,进行被动回避(跳台)、新物体识别和水迷宫等行为学实验,考察DL0410对APP/PS1转基因动物模型... 目的研究DL0410对APP/PS1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选用9月龄APP/PS1转基因小鼠,灌胃给予DL0410(10和30 mg·kg-1)8周后,进行被动回避(跳台)、新物体识别和水迷宫等行为学实验,考察DL0410对APP/PS1转基因动物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并观察DL0410对离体海马脑片CA3区schaffer侧枝-CA1区LTP的影响。结果 DL0410在APP/PS1转基因小鼠模型上,在小鼠定向航行第4天与模型组比较给予化合物DL0410(10和30 mg·kg-1)后对小鼠寻找站台的潜伏期有明显的缩短(P<0.05);被动回避能力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给予DL0410(30 mg·kg-1)对其跳台潜伏期明显提高(P<0.05)。Control组与模型组比较HFS后各段时间点的EPSP斜率值均降低(P<0.05),而DL0410组各个时间段的EPSP幅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DL0410通过改善突触可塑性及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发挥对APP/PS1转基因动物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0410 APP/PS1转基因动物模型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形成双途径的转基因研究
14
作者 陈兰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41-943,共3页
关键词 心脏组织 转基因动物模型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D55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基因构件的组装
15
作者 陈莹 黄惠民 +3 位作者 刘锦纷 丁文祥 苏肇伉 王建荣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6-21,共6页
本实验采用人肝组织作为RNA的来源 ,经RT -PCR扩增得到CD55基因的cDNA片段。与人α -珠蛋白启动子及其polyA序列重组 ,插入质粒载体pGEM - 5zf,获得了可用于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的基因构件 ,为建立人CD55转基因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CD55 转基因动物模型 珠蛋白 肝组织 原核 RT-PCR 扩增 克隆 启动子 显微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P-pl6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6
作者 李华 刘维全 +2 位作者 崔振中 金春元 王太一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本文报道了以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告基因,pl6基因为目的基因,将pl6基因分别插入GFP基因的上游和下游,构建成GFP-pl6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Cpl6G和pCGp16,并通过酶切、电泳技术对重组体进行了鉴定。
关键词 融合基因 表达载体 转基因动物模型 P16基因 GFP基因 CG 构建 目的基因 重组体 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小凤 陈巍 卢弘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50-1153,共4页
HLA-B27阳性前葡萄膜炎是前葡萄膜炎最常见的类型,患者多为青壮年,反复发作,常引起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并可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建立了一些前葡萄膜炎动物模型,如内毒素诱... HLA-B27阳性前葡萄膜炎是前葡萄膜炎最常见的类型,患者多为青壮年,反复发作,常引起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并可伴有其他系统性疾病。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建立了一些前葡萄膜炎动物模型,如内毒素诱导的前葡萄膜炎和HLA-B27转基因动物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及动物实验中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就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动物模型及一些新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27 前葡萄膜炎 基因疗法 转基因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