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转型高校教师转型认知与变革反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曹晓丽 刘冬 杨卓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111,共7页
通过对1176名转型高校教师的转型认知和变革反应的调研,我们发现:教师转型必要性认知的得分最高,转型风险认知的得分最低;变革沉默的得分最高,变革抵制得分最低;男性教师的变革支持和变革抵制明显高于女性,女性教师的变革沉默明显高于男... 通过对1176名转型高校教师的转型认知和变革反应的调研,我们发现:教师转型必要性认知的得分最高,转型风险认知的得分最低;变革沉默的得分最高,变革抵制得分最低;男性教师的变革支持和变革抵制明显高于女性,女性教师的变革沉默明显高于男性;16-20年工龄的教师最沉默,11-15年工龄组教师的变革抵制和支持的得分最低,21-25年和25年以上工龄组教师的支持和抵制反应最活跃;正高职称组教师的变革支持得分最高,中级职称组教师变革支持得分最低;转型认知对变革支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变革抵制和变革沉默具有负向预测作用。高校应从营建“安全型”转型氛围,提升教师的转型认同;构建转型“成长共同体”,激发中年教师的变革支持;强化教师转型认知,引导变革反应;打破“花盆效应”,为女性教师提供专项转型支持方面强化转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转型 转型认知 变革支持 变革抵制 变革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马建交以来马来西亚对中国认知之转变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聿峨 胡春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4-128,140,共6页
中马关系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主要关系之一,两国自1974年建交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政经文教各领域全面的合作关系。中马两国自建交伊始,马来西亚对中国认知的转变过程,经历了由疑虑、恐惧到"信任"的转换路径。马... 中马关系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主要关系之一,两国自1974年建交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政经文教各领域全面的合作关系。中马两国自建交伊始,马来西亚对中国认知的转变过程,经历了由疑虑、恐惧到"信任"的转换路径。马来西亚对中国不同时期的认知源于国内外因素的变化以及中国自身形象定位的转变,但从深层次意义上来说,都是源于马来西亚的国家利益,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虑 恐惧 信任 认知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政府数据开放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吴钟灿 陈朝兵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60,共16页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政府数据开放的多维影响,有助于整体推进政府数据开放的智慧化进程。从认知转型、制度变革和过程重塑三个维度入手,系统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政府数据开放的影响效应。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的易用...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政府数据开放的多维影响,有助于整体推进政府数据开放的智慧化进程。从认知转型、制度变革和过程重塑三个维度入手,系统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政府数据开放的影响效应。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的易用性、创新性、自动化和精准化特征,能够有力推动政府数据开放主体的开放态度、开放思维、开放观念和开放策略的转变。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通过改变制度结构化条件、催生制度社会互动关系、推动制度再生产,可以实现政府数据开放制度的深层变革。此外,生成式人工智能还重塑政府数据开放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监管、数据获取和数据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助力政府数据开放活动迈向精准化、个性化和高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政府数据开放 认知转型 制度变革 过程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