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国转型期社会分层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困境 |
杨凤英
袁刚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2
|
无地彷徨——从电影《手机》看传统婚姻伦理道德在转型期社会中的困境 |
耿宏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3
|
转型期社会义利观探析 |
唐召云
匡利民
|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1996 |
0 |
|
4
|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机会均等探讨 |
姚本先
刘世清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8
|
|
5
|
转型期残疾人社会支持的实践模式研究 |
丛晓峰
唐斌尧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18
|
|
6
|
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利益整合与举国体制 |
黄毅
李建立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8
|
|
7
|
社会转型期体育荣辱观的反思 |
许斌
戴永冠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8
|
我国社会转型期体育社群的监督管理机制 |
徐凤琴
黄彦军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9
|
论社会转型期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角色 |
尹鹏程
刘杰
|
《社会工作》
|
2007 |
7
|
|
10
|
社会转型期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
秦喆
王奥
|
《继续教育研究》
|
2014 |
3
|
|
11
|
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的再认识 |
张炳刚
张爱春
陈治华
|
《体育科技》
|
2009 |
5
|
|
12
|
社会转型期东西部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同异分析 |
白学龙
杨小渭
罗红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2003 |
3
|
|
13
|
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困惑及特点 |
刘慧婷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9 |
20
|
|
14
|
从教育价值观的历史演进看社会转型期的教育价值选择 |
桑青松
孟洁
|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2
|
|
15
|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
李辰亮
崔赞梅
朱明霞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6
|
社会转型期农民工职业教育特殊性需求分析 |
李楠
张志刚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7
|
社会转型期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
杨晓玲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18
|
转型期城市社区资源配置的社会分异研究——基于广州的实证 |
高军波
周春山
|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19
|
社会转型期文化权益的实现途径和保障机制 |
李庆霞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9 |
7
|
|
20
|
“自我”的迷失与明晰——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角色冲突及其化解策略 |
黎平辉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