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会转型期文化的继承性与变型性
1
作者
肖玲诺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24-27,共4页
继承性和变异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二者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作用,构成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继承性就没有变异性产生的基础,没有变异性,继承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活力。二者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普遍存在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继承性和变异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二者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作用,构成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继承性就没有变异性产生的基础,没有变异性,继承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活力。二者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普遍存在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同时,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发展时期中,这一矛盾统一体又有其个体差异性,充分体现出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因此,任何民族在文化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必须重视文化的继承与变异的统一,重视继承与变异的普遍性与个体差异性的统一。我国社会转型为文化的继承与变异提供了机遇,一方面为文化的转型提供了内在的要求和依据,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建构一个合理的文化继承性与变异性的矛盾统一体,使我们的文化走向现代化,为人类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转型期
转型期文化
继承性
文化
继承
民族
文化
文化
变异
个体差异性
西方
文化
变异性
科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消费:转型期文化心理一种
2
作者
陈少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54-55,共2页
一哄而上的大众审美活动,实际上是消费的一种,我把它称作审美消费。审美与消费这两个词的并置,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首先,审美的发生,其本质特征正是它不可置换的个人特性、个人行为、个人体验,但是诸如卡拉OK这一类的审美文化形态,却...
一哄而上的大众审美活动,实际上是消费的一种,我把它称作审美消费。审美与消费这两个词的并置,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首先,审美的发生,其本质特征正是它不可置换的个人特性、个人行为、个人体验,但是诸如卡拉OK这一类的审美文化形态,却不能忽视人际交往的需要和礼节上的掌声,它追求一种虚拟的审美一致性,在这种场合,不能想象一个人可以完全激情满怀,心无旁鹜地歌唱。其次,虽说审美也是人的一种需要,但把它看作一种消费,容易抹杀审美发生的不自觉性,无功利性。受大众传媒支配下的公众生活,其价值实现,往往看重娱乐形式的参予性。审美消费即是这种参予性的一种,何况这是一个比以前更重视人际交往,更着意于消费意识的时期,因为包括审美消费在内的诸多消费,它还是社会阶层,社会地位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消费
转型期文化
大众审美
文化
人际交往
审美
文化
形态
三角形的顶点
参予性
自由的象征
社会阶层
本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型期文化冲突及其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3
作者
魏月霞
《河南社会科学》
1997年第1期67-69,共3页
转型期文化冲突及其对犯罪心理的影响魏月霞一、转型期的文化冲突冲突即互相撞击或抵触。转型期文化冲突集中体现在价值观念上。而价值观念作为个体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在一定的文化影响下对客观事物价值关系的反映形式,其内容和外在...
转型期文化冲突及其对犯罪心理的影响魏月霞一、转型期的文化冲突冲突即互相撞击或抵触。转型期文化冲突集中体现在价值观念上。而价值观念作为个体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在一定的文化影响下对客观事物价值关系的反映形式,其内容和外在表现主要是价值取向即个体对特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心理
转型期文化
文化
冲突
犯罪动机
价值取向
传统
文化
社会
转型
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社区文化现状的三级成因探讨及出路探寻
被引量:
7
4
作者
聂德民
葛学梁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7-91,共5页
在市场经济日益活跃的今天,农民不仅要求生活富足,还迫切要求精神富有,即不仅要求物质温饱,还要求文化温饱,文化小康。而后者正是农村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农村文化现状的成因探讨,从而找到了解决农村文化温饱,进而达到农村文化...
在市场经济日益活跃的今天,农民不仅要求生活富足,还迫切要求精神富有,即不仅要求物质温饱,还要求文化温饱,文化小康。而后者正是农村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农村文化现状的成因探讨,从而找到了解决农村文化温饱,进而达到农村文化小康的钥匙。与时俱进,搞好21世纪的农村文化温饱、文化小康问题,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转型
转型
中的
文化
内涵
转型期文化
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社会结构转变看中国文化重塑
被引量:
1
5
作者
秦龙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4-86,共3页
本文的一个理论认知前提在于指认并论证当下中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甚至于不能应对转型期中国的新情况和新局面。同时,一种变化中的文化理念正在形成,这无疑提供了一个中国文化重塑的...
本文的一个理论认知前提在于指认并论证当下中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甚至于不能应对转型期中国的新情况和新局面。同时,一种变化中的文化理念正在形成,这无疑提供了一个中国文化重塑的大好契机。重建工作并不是简单地抛弃与接受的过程,而是在传统与当下的文化之间真正找到一个切实的关联之处。在这样的认知与论证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贯通,并使传统文化获得新生,而现实中的文化也因此获得了理论依托,重塑的根基更加牢固和深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转型
转型
中的
文化
内涵
转型期文化
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形而上学”及其在文化重建中的意义
被引量:
1
6
作者
秦龙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自然科学及其产生的现代技术对于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大,有人以为科技是当代世界的绝对主宰,继而哲学尤其是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遂被视为过时或甚至根本无意义,致使转型期的国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形而上学”之根。事实上,“形而上学”在...
自然科学及其产生的现代技术对于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大,有人以为科技是当代世界的绝对主宰,继而哲学尤其是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遂被视为过时或甚至根本无意义,致使转型期的国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形而上学”之根。事实上,“形而上学”在文化重建中的意义,不仅表现为它能够填补传统文化形上关怀缺失的真空进而为文化重建奠基,而且能够弥补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缺陷,孕育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转型期文化
文化
重建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发展战略”笔谈
7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3-3,共1页
“文化发展战略”笔谈编者按: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文化现象的演化轨迹,全面、正确地认识与把握转型期文化事业的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文化发展战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的新文化,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一大重要课题,也是...
“文化发展战略”笔谈编者按: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文化现象的演化轨迹,全面、正确地认识与把握转型期文化事业的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文化发展战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的新文化,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一大重要课题,也是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发展战略
社会科学工作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精神
文化
现象
转型期文化
当前
文化
新
文化
问题展开
重要课题
切合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赫金对话主义在当代文论中的命运
8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39,共1页
刘康在《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2期,发表长篇论文《一种转型期的文化理论》,要点如下:
关键词
巴赫金
当代文论
对话主义
文化
理论
马克思主义
转型期文化
狂欢化
形态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
美学与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转型期文化的继承性与变型性
1
作者
肖玲诺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24-27,共4页
文摘
继承性和变异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二者之间相互依存,共同作用,构成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继承性就没有变异性产生的基础,没有变异性,继承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活力。二者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普遍存在于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同时,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发展时期中,这一矛盾统一体又有其个体差异性,充分体现出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因此,任何民族在文化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必须重视文化的继承与变异的统一,重视继承与变异的普遍性与个体差异性的统一。我国社会转型为文化的继承与变异提供了机遇,一方面为文化的转型提供了内在的要求和依据,另一方面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建构一个合理的文化继承性与变异性的矛盾统一体,使我们的文化走向现代化,为人类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
社会
转型期
转型期文化
继承性
文化
继承
民族
文化
文化
变异
个体差异性
西方
文化
变异性
科学精神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消费:转型期文化心理一种
2
作者
陈少华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54-55,共2页
文摘
一哄而上的大众审美活动,实际上是消费的一种,我把它称作审美消费。审美与消费这两个词的并置,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首先,审美的发生,其本质特征正是它不可置换的个人特性、个人行为、个人体验,但是诸如卡拉OK这一类的审美文化形态,却不能忽视人际交往的需要和礼节上的掌声,它追求一种虚拟的审美一致性,在这种场合,不能想象一个人可以完全激情满怀,心无旁鹜地歌唱。其次,虽说审美也是人的一种需要,但把它看作一种消费,容易抹杀审美发生的不自觉性,无功利性。受大众传媒支配下的公众生活,其价值实现,往往看重娱乐形式的参予性。审美消费即是这种参予性的一种,何况这是一个比以前更重视人际交往,更着意于消费意识的时期,因为包括审美消费在内的诸多消费,它还是社会阶层,社会地位的象征。
关键词
审美消费
转型期文化
大众审美
文化
人际交往
审美
文化
形态
三角形的顶点
参予性
自由的象征
社会阶层
本质特征
分类号
B83-05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型期文化冲突及其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3
作者
魏月霞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1997年第1期67-69,共3页
文摘
转型期文化冲突及其对犯罪心理的影响魏月霞一、转型期的文化冲突冲突即互相撞击或抵触。转型期文化冲突集中体现在价值观念上。而价值观念作为个体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在一定的文化影响下对客观事物价值关系的反映形式,其内容和外在表现主要是价值取向即个体对特定价值...
关键词
犯罪心理
转型期文化
文化
冲突
犯罪动机
价值取向
传统
文化
社会
转型
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
文化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社区文化现状的三级成因探讨及出路探寻
被引量:
7
4
作者
聂德民
葛学梁
机构
浙江大学法学院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7-91,共5页
文摘
在市场经济日益活跃的今天,农民不仅要求生活富足,还迫切要求精神富有,即不仅要求物质温饱,还要求文化温饱,文化小康。而后者正是农村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对农村文化现状的成因探讨,从而找到了解决农村文化温饱,进而达到农村文化小康的钥匙。与时俱进,搞好21世纪的农村文化温饱、文化小康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
社会结构
转型
转型
中的
文化
内涵
转型期文化
重塑
分类号
G0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社会结构转变看中国文化重塑
被引量:
1
5
作者
秦龙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4-86,共3页
文摘
本文的一个理论认知前提在于指认并论证当下中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植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甚至于不能应对转型期中国的新情况和新局面。同时,一种变化中的文化理念正在形成,这无疑提供了一个中国文化重塑的大好契机。重建工作并不是简单地抛弃与接受的过程,而是在传统与当下的文化之间真正找到一个切实的关联之处。在这样的认知与论证之后,我们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贯通,并使传统文化获得新生,而现实中的文化也因此获得了理论依托,重塑的根基更加牢固和深厚。
关键词
社会结构
转型
转型
中的
文化
内涵
转型期文化
重塑
分类号
G0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形而上学”及其在文化重建中的意义
被引量:
1
6
作者
秦龙
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共5页
文摘
自然科学及其产生的现代技术对于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大,有人以为科技是当代世界的绝对主宰,继而哲学尤其是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遂被视为过时或甚至根本无意义,致使转型期的国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形而上学”之根。事实上,“形而上学”在文化重建中的意义,不仅表现为它能够填补传统文化形上关怀缺失的真空进而为文化重建奠基,而且能够弥补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缺陷,孕育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
“形而上学”
转型期文化
文化
重建
意义
Keywords
metaphysics
cul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culture reconstruction
meaning
分类号
B01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发展战略”笔谈
7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3-3,共1页
文摘
“文化发展战略”笔谈编者按: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文化现象的演化轨迹,全面、正确地认识与把握转型期文化事业的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文化发展战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应的新文化,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一大重要课题,也是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
文化
发展战略
社会科学工作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精神
文化
现象
转型期文化
当前
文化
新
文化
问题展开
重要课题
切合实际
分类号
G0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赫金对话主义在当代文论中的命运
8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39,共1页
文摘
刘康在《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2期,发表长篇论文《一种转型期的文化理论》,要点如下:
关键词
巴赫金
当代文论
对话主义
文化
理论
马克思主义
转型期文化
狂欢化
形态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
美学与
文化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会转型期文化的继承性与变型性
肖玲诺
《求是学刊》
CSSCI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审美消费:转型期文化心理一种
陈少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转型期文化冲突及其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魏月霞
《河南社会科学》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农村社区文化现状的三级成因探讨及出路探寻
聂德民
葛学梁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社会结构转变看中国文化重塑
秦龙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形而上学”及其在文化重建中的意义
秦龙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文化发展战略”笔谈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巴赫金对话主义在当代文论中的命运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