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教育数字化的教师教育转型:理念、图景与行动 被引量:2
1
作者 龙宝新 陈新兵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2,共11页
教师是教育数字化变革的策动者、范导者、支援者,造就具有数字胜任力的优秀教师是当代教师教育的使命与担当。在教育数字化时代,教师教育改革担负着三重功能:前驱功能、支撑功能与杠杆功能。要全方位参与教育数字化变革,教师教育育人目... 教师是教育数字化变革的策动者、范导者、支援者,造就具有数字胜任力的优秀教师是当代教师教育的使命与担当。在教育数字化时代,教师教育改革担负着三重功能:前驱功能、支撑功能与杠杆功能。要全方位参与教育数字化变革,教师教育育人目标、教学方式、治理体系面临全面升级:培育教师的教育数字胜任力成为首要育人目标,融身混合教师学习模态成为主要教学方式,精准治理、人机共治成为现代教师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重点。面向教育数字化要求,教师教育转型发展需要付诸三项改革行动:借力数据赋能,构筑教师教育数字学习空间;倡导双元共生,铺就教师教育融创发展轨道;善用智能决策,打开教师教育“人-机”共治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教师教育转型 育人目标 教学方式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育转型:理论立场、转型方式和潜在挑战 被引量:26
2
作者 林敏 吴雨宸 宋萑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6,共9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重塑教师教育的权威性和知识传递方式,对教师教育的深层变革和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学界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隐忧主要体现在主体性危机层面,本质上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即人和人工智能二元对立。然而...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重塑教师教育的权威性和知识传递方式,对教师教育的深层变革和转型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学界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隐忧主要体现在主体性危机层面,本质上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即人和人工智能二元对立。然而,在现实情境中,生成式人工智能已以其空前类人化的特性挑战我们对人机关系的传统理解。本文首先提出以“多主体网络”理论视角理解教师教育转型的必要性,将人工智能视作具有能动作用的行动主体。在此视角下,新型人工智能参与教师教育体系将触发传统教师教育颠覆、联动的转型,引发教师教育目标、课程、模式、评估等的深刻变革,为职前教师培养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教研和自主学习,以及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衔接带来全新变化。同时,这种转型可能导致网络不稳定,引发新兴科技教育资源的分配、技术变革与课程更新的错位以及社会对教师教育转型的理解问题等挑战,需研究者和实践者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转型 人工智能 教育数字化 多主体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过程中教师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6
3
作者 李中国 周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6-49,共4页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坚力量,地方应用型高校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框架重构和产教融合能力提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存在主体定位模糊下的专业认知转型、认知转型困惑下的专业知识重构和社会服务经历...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坚力量,地方应用型高校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框架重构和产教融合能力提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存在主体定位模糊下的专业认知转型、认知转型困惑下的专业知识重构和社会服务经历缺乏下的实践技能生成等困境。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知识革新与实践技能重构,亟需觉醒教师转型意识,加强技能实践落地,突破产学研共融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 教师发展 教师转型意识 技能实践 产学研共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教师转型发展: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2
4
作者 于杨 王利锋 金祥雷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76,共5页
信息技术加速了教育变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诉求,教师转型成为必然。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新时代大学教师教学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知识的传递者向育人的服务者转变,由单纯注重科研能力向科研与教学学术能力并重转... 信息技术加速了教育变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诉求,教师转型成为必然。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新时代大学教师教学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由知识的传递者向育人的服务者转变,由单纯注重科研能力向科研与教学学术能力并重转变,由单纯的技术应用向人机深度协作转变。为了实现教师转型,高校要加强资源保障,构建多元教师发展评价机制;教学发展中心要坚持服务性原则,健全教师发展项目体系;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驱动自身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教师 教师转型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教育趋势下的未来教师--慕课时代的教师分流、转型与教师教育思考 被引量:60
5
作者 卓进 蔡春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110,共6页
线上线下混合教育综合网络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两者优势,将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在这场变革中,教师将由传统的讲课型教师为主,转型为科研探究型教师、网络讲课型教师、辅导型教师三种形态。教师角色将再次转变,从资源提供者到资... 线上线下混合教育综合网络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两者优势,将成为未来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在这场变革中,教师将由传统的讲课型教师为主,转型为科研探究型教师、网络讲课型教师、辅导型教师三种形态。教师角色将再次转变,从资源提供者到资源选择者和资源组织者,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问题解决者,从集体化教育者到个别化教育者。同时,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体系也将面临着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OC 网络教育 混合教育 教师转型 教师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型大学教师转型的三个着力点 被引量:5
6
作者 付八军 毛慧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4,共3页
教师是创业型大学转型与建设的核心力量,只有教师的转型才能顺利推动大学的转型。有效推进大学教师的转型,要从培养机制、评价机制和平台机制等三个着力点入手。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教师转型 着力点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转型路径探析 被引量:40
7
作者 徐金益 许小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97,共4页
当前,具备“双师双能”素质且高度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顺利转型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意义已在社会各界达成普遍共识。而如何推动教师转型,实现教师“双师双能”素质的快速提升也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刻不容缓的... 当前,具备“双师双能”素质且高度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顺利转型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重要意义已在社会各界达成普遍共识。而如何推动教师转型,实现教师“双师双能”素质的快速提升也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随着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产教融合已不仅仅是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重要路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更为教师的转型发展创造了全新契机,为教师“双师双能”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关键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本科高校 教师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的转型发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邓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81-86,共6页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对教师转型发展提出了社会功能转变、知识供给转变、知识体系转变、专业组织转变、学习方式转变、价值追求转变等要求。面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转型发展不想转、懒得转、无法转、无可转等瓶颈问题,文章从顶层设计...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对教师转型发展提出了社会功能转变、知识供给转变、知识体系转变、专业组织转变、学习方式转变、价值追求转变等要求。面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转型发展不想转、懒得转、无法转、无可转等瓶颈问题,文章从顶层设计、激励引导、产教协同、视野聚焦四个角度,提出预警专业调整方向、角色定位“融合”、新旧教学经验的内化、关注学生和产业的需求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教师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转型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沈苏林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70-74,共5页
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转型。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现状以及校内专任教师转型要求和难点的分析,要实现教师转型,提高教师对转型重要性的认识是前提,健全教师职后培训制度是保障,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有效途... 高等职业院校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转型。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现状以及校内专任教师转型要求和难点的分析,要实现教师转型,提高教师对转型重要性的认识是前提,健全教师职后培训制度是保障,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是有效途径,完善教师赴企业实践制度是必要手段,加大兼职教师聘任力度是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师转型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语者还是外语者: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译者资格之争——兼谈高校英语教师的能力转型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建开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8,共9页
当前,国内学术界有关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讨论涉及到译者资格的重要问题。有意见认为,英语母语者有语言优势,应由他们担任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之责。对此,本文分析了中外译者各自的长短,指出中国译者具有在语言理解和文化把握上的双重优势。并... 当前,国内学术界有关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讨论涉及到译者资格的重要问题。有意见认为,英语母语者有语言优势,应由他们担任中国文学对外传播之责。对此,本文分析了中外译者各自的长短,指出中国译者具有在语言理解和文化把握上的双重优势。并且,目前文学英译的大规模实施不仅要求数量庞大的译者加入,还需国家机构的资助和组织,这些是中国译者的独特环境,也是汉学家所不具备的。高校英语教师是丰富的译者资源,应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要从英译汉转到汉译英方向上来,为文学走出去的事业出力,为国家战略的需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英译 母语译者短板 中国译者优势 英语教师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后卓越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改革的政策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建银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1-105,共5页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经历了由"旧三级"向"新三级"的大幅度转型,转型期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为卓越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奠定了政策及实践基础。但是,面向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我国在师范生的招生与学制、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经历了由"旧三级"向"新三级"的大幅度转型,转型期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为卓越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奠定了政策及实践基础。但是,面向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我国在师范生的招生与学制、优质中小学协同培养、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等方面仍存在政策瓶颈。突破这些政策瓶颈是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的优先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转型 卓越教师 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贡献度:创业型大学教师转型的重要指针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八军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61,共5页
在传统型大学,以学术业绩作为指针,已经产生了严重后果。在创业型大学,若以经济指标作为指针,则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因为经济指标比学术指标具有更强烈、更直观的功利性。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要从社会贡献度的角度引导教师转型。当前... 在传统型大学,以学术业绩作为指针,已经产生了严重后果。在创业型大学,若以经济指标作为指针,则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因为经济指标比学术指标具有更强烈、更直观的功利性。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要从社会贡献度的角度引导教师转型。当前,至少可以在这样三点上努力:在评价机制上矫正恶性膨胀的逐利动机;淡化数字业绩的宣传,突出社会贡献的介绍;从长远利益对待大学的学术创业,让利于师。这种努力,对接了创业型大学诞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更加让人们坚信:创业型大学这个名字或许会变,但这种发展方向不会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教师转型 贡献度 学术业绩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转型时代”地方大学教师的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方泽强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8,共3页
在地方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过程中,教师发展转型必须引起重视。应用技术大学教师的角色特征是应用性,集技术性、实践情境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目前,地方大学教师应用性能力不足,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存在问题,为此,建... 在地方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过程中,教师发展转型必须引起重视。应用技术大学教师的角色特征是应用性,集技术性、实践情境性、系统性和综合性为一体。目前,地方大学教师应用性能力不足,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存在问题,为此,建议地方大学在观念、制度、机制等方面采取行动,促进教师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大学 教师转型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教师转型与学校教育改善的同期互动——论“科研兴校”作为教师管理策略的基本原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美福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49,共6页
本文试图对我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现象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提出“科研兴校”作为教师管理策略的基本原理是 :实现教师转型与学校教育改善的同期五动。内含三层涵义 :实现教师转型的原理 ;实现学校教育改善的原理 ;实现教师转型与学校教... 本文试图对我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现象作出理论上的解释 ,提出“科研兴校”作为教师管理策略的基本原理是 :实现教师转型与学校教育改善的同期五动。内含三层涵义 :实现教师转型的原理 ;实现学校教育改善的原理 ;实现教师转型与学校教育改善的同期互动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科研兴校” 教师转型 学校教育 教师管理 中小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ACK框架下的教师角色转型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凌燕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39-42,共4页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信息技术时代对教师知识结构的新要求,其对教学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赋予了教师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四种角色,即整合信息技术的境脉分析者、教学设计者、反思性实践者和多方位合作者。要实现角色转型,教师...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是信息技术时代对教师知识结构的新要求,其对教学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赋予了教师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四种角色,即整合信息技术的境脉分析者、教学设计者、反思性实践者和多方位合作者。要实现角色转型,教师个人应树立设计意识和实践意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教师群体应创造合作互助的环境,构建学习共同体;学校应优化信息化教育环境,建立信息化教学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教师角色转型 境脉分析者 教学设计者 反思性实践者 多方位合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37
16
作者 郑旭东 李荣辉 万昆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66,共7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我国也在坚定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参与者和实践者,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已是必然。为此,该文首先分析了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并从数字中国建... 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国际共识,我国也在坚定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参与者和实践者,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已是必然。为此,该文首先分析了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并从数字中国建设、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队伍发展三个层面厘清了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但我国基础教育教师超过1500万人,推动如此大规模的教师队伍实现数字化转型,需抓重点难点、分先后、有主次地推进。故该文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数字化转型思路与内容。并建议在此项转型工作中,要缩小教师数字鸿沟、探索一体化教师发展模式、提高教师及管理者数字化领导力、完善治理激励机制,助力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支撑数字时代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治理 数字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春宏 徐祖胜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112,共5页
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客观上对教师教育者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教育者的核心素养是其作为“特殊教师”的独有内核特质,既需要体现教师教育时代转型的新要求,也需要体现教师教育复杂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高校教师教育者... 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客观上对教师教育者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教育者的核心素养是其作为“特殊教师”的独有内核特质,既需要体现教师教育时代转型的新要求,也需要体现教师教育复杂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高校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的构建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逻辑起点和基本依据,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职能,包括师范生培养素养、科学研究素养、在职教师培训素养、教学研究素养、知识转化素养、终身教育素养等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六大核心素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完整的高校教师教育者核心素养体系,最终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核心素养 教师教育转型 高校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转型研究——基于湖南省调研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波涌 刘青 《当代教育论坛》 2017年第2期66-76,共11页
基于湖南省75个贫困县8023个设岗校的调查发现,特岗教师存在专业发展边缘化、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促进特岗教师在价值取向、角色和行为等方面的转型,应激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兴趣,建立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指导长效机制,改善特岗教师专... 基于湖南省75个贫困县8023个设岗校的调查发现,特岗教师存在专业发展边缘化、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促进特岗教师在价值取向、角色和行为等方面的转型,应激发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兴趣,建立特岗教师专业发展指导长效机制,改善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外部保障机制,构建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多元学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发展 特岗教师 教师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向高质量: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的洞见症结与破解之道 被引量:39
19
作者 相巨虎 陈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68,75,共11页
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队伍为了顺应教育数字化发展而自我成长的过程,在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发展和培养新时代数字化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来看,我国教师队伍数字化转... 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队伍为了顺应教育数字化发展而自我成长的过程,在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发展和培养新时代数字化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来看,我国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尚处于理念提出阶段,在理论研究、内核阐明与发展规划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思考。教育现象学以回到事物本身为本体论,以悬置与还原教学活动为方法论,以提升教育机智为实践论,以凸显人文情怀为价值论,能够为教师队伍数字化发展提供重要启示与实践逻辑。有鉴于此,教育现象学视角下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的破解之道可以从洞见症结出发,完善顶层设计以引领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方向,回归教师本体以定位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角色,直面教学活动以探索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培养教育机智以提升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胜任力,塑造数字人格以培育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素养,打造适合教师队伍数字化发展的“有温度”的新生态,实现培养学生数字能力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 洞见症结 教育现象学 实践逻辑 破解之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业型大学教师转型困难的主观因素 被引量:5
20
作者 付八军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88,共6页
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最终要依靠教师的转型。现实的困惑在于,创业型大学的旗帜高高举起,然而,这些高校的教师没有任何变化。创业型大学教师转型困难,固然有评价机制、平台建设、整体文化等外在的客观因素,但也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寻... 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最终要依靠教师的转型。现实的困惑在于,创业型大学的旗帜高高举起,然而,这些高校的教师没有任何变化。创业型大学教师转型困难,固然有评价机制、平台建设、整体文化等外在的客观因素,但也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寻找推进创业型大学教师转型的钥匙,首先要从教师自身这个内因着手。从调研情况来看,保守的思想观念、低劣的研究成果以及繁重的各种压力,是教师转型困难的三大主观因素。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借鉴西方成功的创业型大学模式,需要从有利于学术应用的制度环境寻求突破,并结合中国实践来推进创业型大学的本土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转型 转型困难 主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