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效率及其时空演化
1
作者 超博 易明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87,共14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质态,是驱动中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动能。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分析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效率并进行收敛性检验。经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绿...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质态,是驱动中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动能。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分析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效率并进行收敛性检验。经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效率呈现出波动式的非线性动态变化规律,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和梯队性特征;(2)中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效率具有正向外溢性,大部分省份存在“低—低”和“高—高”的空间集聚特征;(3)中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效率存在显著的条件β空间收敛趋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对外开放度,加强环境规制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效率 效率SBM模型 时空演化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的水平测度、差异来源与时空演进
2
作者 杨怡康 蒋毓琪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7-346,共10页
[目的]分析探究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的时空分异、差异来源与演进特征,为促进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协同推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黄河流域37个资源型城市2013—2022年的统计数据,选用超效率SBM... [目的]分析探究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的时空分异、差异来源与演进特征,为促进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体化协同推进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黄河流域37个资源型城市2013—2022年的统计数据,选用超效率SBM模型与Dagum基尼系数,评价绿色转型效率并分析其差异来源,进一步引入核密度估计法揭示时空演进特征。[结果]①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绿色转型效率稳步提升,呈现“小幅上涨—快速提升”的特征。②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的空间异质性明显,下游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高于上、中游,地区间差异是影响整体差异的主要因素。③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差距明显缩小,但下游绿色转型效率的差异变化小于上、中游。[结论]黄河流域不同地区资源型城市需增强区域合作,发挥绿色转型效率较高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制定差异路径,实现全流域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转型效率 时空演进 资源型城市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发展视角下地板产业绿色转型效率评价与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管志杰 方婕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77,共5页
在新时代绿色发展大背景下,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作为江苏重点培育产业之一,地板产业正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工作。以绿色发展为视角,利用非期望产出DEA-SBM模型测算江苏地板产业绿色转型效率。结果表明:江苏地板产... 在新时代绿色发展大背景下,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作为江苏重点培育产业之一,地板产业正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工作。以绿色发展为视角,利用非期望产出DEA-SBM模型测算江苏地板产业绿色转型效率。结果表明:江苏地板产业绿色转型效率整体较高,但苏南、苏中、苏北之间存在差距,苏南地区绿色转型效率普遍高于苏中和苏北,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8-2021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地板绿色转型效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2年,苏北地区地板产业绿色转型效率反超苏南和苏中地区,绿色转型加快。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江苏地板产业绿色转型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地板产业 绿色转型效率 DEA-SBM模型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与我国工业经济的转型效率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姚西龙 牛冲槐 刘佳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2,共6页
本文利用DEA-RAM模型,构建了包含环境效率、经济效率及创新效率的工业经济转型效率的测算模型,根据此模型能够测算出我国总体及不同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的绿色创新转型效率变化呈现阶段性的特征,自2009年后,我国... 本文利用DEA-RAM模型,构建了包含环境效率、经济效率及创新效率的工业经济转型效率的测算模型,根据此模型能够测算出我国总体及不同省份的绿色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的绿色创新转型效率变化呈现阶段性的特征,自2009年后,我国工业总体绿色创新转型效率有较大提升,绿色效率是推动其变动的关键性因素,其次是创新效率;各个省份工业绿色创新转型效率呈现不均衡的发展趋势,中东部地区的工业绿色创新转型效率变动趋势明显,而西部地区工业绿色创新转型效率提升速度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 工业 绿色创新转型效率 DEA—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邓国营 龚勤林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95,共10页
理论上基于马克思创新思想,归纳出技术创新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驱动力,从"量"和"质"两方面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理论,识别制度创新对城市转型的外部动力作用机... 理论上基于马克思创新思想,归纳出技术创新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驱动力,从"量"和"质"两方面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理论,识别制度创新对城市转型的外部动力作用机制。实证方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检验了创新驱动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创新对资源型城市整体的转型效率尤其是对规模以上企业的转型效率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但由于目前资源型城市中主导产业仍是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创新水平提升空间仍然较大,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是资源型城市转型仍需长期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 资源型城市 转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资源型产业转型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高翯 白立敏 +1 位作者 李冰心 谭亮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27-1536,共10页
本文基于非期望Super-SBM模型,对全国30个省份2010—2018年资源型产业转型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全国资源型产业转型效率以6.26%的年均增幅持续性改善,但距离有效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创新是推动... 本文基于非期望Super-SBM模型,对全国30个省份2010—2018年资源型产业转型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全国资源型产业转型效率以6.26%的年均增幅持续性改善,但距离有效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规模效率优化速率停滞,持续改进动力不足。②全国资源型产业转型效率在空间上呈现“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和东北较落后”的阶梯状分布格局,东部、中部地区保持快速上升趋势,西部地区缓步改善,仅有东北地区在2014年后出现严重下滑。③各省资源型产业转型效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集聚效应日渐增强,当前正处于高水平集聚阶段,低水平集聚基本固化。④产业规模、环境规制对资源型产业转型效率的提升有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体制机制和能源强度抑制产业转型效率的改善,研发强度仅在东部地区呈现出促进作用,其他地区的科技转化驱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产业 产业转型效率 Super-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经济转化能力与企业技术变迁式转型效率——以煤化工企业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陆秋琴 袁梦 黄光球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25,35,共11页
技术经济转化能力与转型效率是企业技术变迁式转型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分析技术变迁与企业技术变迁式转型过程,由此构建技术经济转化能力与技术变迁式转型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煤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PVAR... 技术经济转化能力与转型效率是企业技术变迁式转型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分析技术变迁与企业技术变迁式转型过程,由此构建技术经济转化能力与技术变迁式转型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煤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PVAR模型实证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性与动态关系。结果显示:煤化工企业技术经济转化能力不佳,技术变迁式转型效率情况良好但不够稳定,且二者的发展始终处于失调状态;技术经济转化能力对技术变迁式转型效率在初期有较强的负向影响作用,而长期来看则呈现出不太显著、滞后但持续的正向影响作用;后者对前者呈现显著及时且持续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变迁 技术经济转化能力 转型效率 耦合协调性 动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率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程恋军 王琳茜 罗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7-94,共8页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中部和东北地区60个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率,通过探索性空间自相关及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部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整体效果较好,东北区域城市产业转型效率高于中部...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中部和东北地区60个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率,通过探索性空间自相关及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部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整体效果较好,东北区域城市产业转型效率高于中部,其优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中部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相邻城市间存在相互影响,并且空间“俱乐部”趋同效应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现代化水平、对外发展水平、政策支持力度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显著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效率,其中产业现代化水平是影响产业转型效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效率 空间俱乐部趋同 ESDA GW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有色金属产业链转型效率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屠年松 谢冉 王欣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39,共8页
受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源约束的影响,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迫切需要提升效率、加快转型。本文基于网络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2005~2016年中国26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测算了有色金属冶炼过程的整体及分阶段转型效率和... 受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源约束的影响,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迫切需要提升效率、加快转型。本文基于网络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2005~2016年中国26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测算了有色金属冶炼过程的整体及分阶段转型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MPI)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的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均受冶炼及压延加工阶段的主导;在技术进步、规模效应增长的同时,产业链的纯技术效率下降。有色金属产业链转型效率主要受冶炼及压延加工阶段影响,仅靠技术和规模并不能有效促进产业转型,企业需要从多角度提升综合能力,促进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产业链 转型效率 网络DEA-Malmquist模型 全要素生产率(M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业绿色转型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区域协同提升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玉芳 兰欣颐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会产生相互交织的资源、环境和民生问题。“双碳”战略背景下,矿业绿色转型成为推动工业生态化的重要抓手。采用SE-SBM模型对2013—2019年我国25个省份矿业绿色转型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解构其空间网络结...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会产生相互交织的资源、环境和民生问题。“双碳”战略背景下,矿业绿色转型成为推动工业生态化的重要抓手。采用SE-SBM模型对2013—2019年我国25个省份矿业绿色转型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解构其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矿业绿色转型效率在研究期间内呈现向好趋势,各省份矿业绿色转型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关系。根据个体中心性,内蒙古等5省份以显著的受益效应在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海南等省份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在网络中逐渐被边缘化;根据空间聚类分析将空间关联网络划分成四大板块,北京等6省份属于双向溢出板块,内蒙古等8省份和海南等5省份均属于净受益板块,但协同性存在差异,福建等六省份属于经纪人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 绿色转型效率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网络结构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企业转型效率评价的模糊两阶段DEA模型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瑛哲 黄光球 郑皓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6-303,共8页
针对传统DEA模型的不足,结合房地产企业特点,将转型过程分解为转型准备和转型实施两个前后相续的子阶段,提出了基于转型过程的模糊两阶段DEA模型.考虑某些转型要素对两阶段过程的同时作用,引入要素在子阶段间的分配比率,实现了对传统效... 针对传统DEA模型的不足,结合房地产企业特点,将转型过程分解为转型准备和转型实施两个前后相续的子阶段,提出了基于转型过程的模糊两阶段DEA模型.考虑某些转型要素对两阶段过程的同时作用,引入要素在子阶段间的分配比率,实现了对传统效率测算方法的改进.引入了模糊数代替原有指标,消除指标不确定性及其相互影响的情况.模型评价了中国14家上市房地产企业的转型效率,并获得了企业转型部署的相关建议.结果表明该模型突破了传统DEA模型忽视内部运转机理的缺陷,对转型效率评价具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企业转型效率 战略转型 两阶段DEA 模糊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型效率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凯凡 牛冲槐 牛彤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3-109,共7页
在构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型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度了我国30个省市区(西藏除外)的环境污染指数,运用S-SBM模型对2009—2013年间我国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型效率进行评价,并与利用BCC模型计算的传... 在构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型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度了我国30个省市区(西藏除外)的环境污染指数,运用S-SBM模型对2009—2013年间我国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型效率进行评价,并与利用BCC模型计算的传统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已经基本协调,除东部地区外,各区域生态化转型效率均低于技术创新效率;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吉林等省市区生态化转型相对有效,江苏、湖南、福建、海南、安徽、甘肃、青海等省市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型效率大于技术创新效率,黑龙江、新疆、内蒙古、云南、山西生态化转型效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生态化 转型效率 S-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政府规制与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研究——基于Super-SBM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逸昕 张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44,共8页
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uper-SBM模型对30个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进行实证测算,阐释了创新驱动和政府规制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联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30个资... 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uper-SBM模型对30个典型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进行实证测算,阐释了创新驱动和政府规制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联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30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效率和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其动态演化可以分为不同情况:黑色金属及加工城市的创新驱动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基本上呈现稳定状态,大部分石油和煤炭开采城市的创新驱动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别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和递减态势,少部分资源型城市的创新驱动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波动状态或者变动方向不一。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30个资源型城市的创新驱动水平与转型效率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需要通过创新驱动促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升级和内生发展,通过政府规制为城市转型进行长期规划,着力消除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阻滞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创新驱动 政府规制 转型效率 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文君 梅凤乔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8-87,共10页
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绿色发展,有助于规避资源诅咒,在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基础上提升可持续性。在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框架下,利用SBM方向距离函数与GML指数测算了2007—2018年我国109个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变动指数... 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绿色发展,有助于规避资源诅咒,在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基础上提升可持续性。在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框架下,利用SBM方向距离函数与GML指数测算了2007—2018年我国109个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绿色转型效率变动指数,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进行因子与交互作用探测分析以探究驱动作用。本研究得出:(1)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整体以5.98%的年均增长率波动性改善,增长主要源于纯技术进步;(2)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依托类型城市的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指数均值排序为:衰退型>再生型>成长型>成熟型城市、森工型>油气型>有色冶金型>煤炭型>黑色冶金型,均波动上升;(3)对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转型效率提升驱动力最强的因子由环境规制强度转为科技投入水平,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规制强度是最有效的协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工业 绿色转型效率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城市工业综合效率与产业转型升级:2011~2015年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博 张泠然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8-114,共7页
利用DEA-SBM模型,综合考虑资本、劳动力以及能源消耗,对2011~2015年中国36个重点城市进行工业-环境-能源综合效率评估,结果显示,"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政策促进了各重点城市工业效率的提升;东部城市工业效率优于其他城市,西部... 利用DEA-SBM模型,综合考虑资本、劳动力以及能源消耗,对2011~2015年中国36个重点城市进行工业-环境-能源综合效率评估,结果显示,"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政策促进了各重点城市工业效率的提升;东部城市工业效率优于其他城市,西部地区工业效率有提升但仍落后于其他城市,中部、东北地区城市提升很大,接近或超过了其他城市平均水平;节能减排政策对工业基础较好的城市提升效果不明显,很多大型工业城市工业效率提升与其他城市相比进步较小;节能减排政策促进工业效率较高的产业从东部发达城市转移到中西部中等城市。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节能减排政策不仅应当提升工业落后地区生产效率,更应当突破工业发达地区发展瓶颈,实现整个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政策 工业转型效率 企业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力可持续转型的效率与潜力是多少?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平阔 刘琪琪 冷雅彬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7-172,共6页
聚焦电力可持续转型领域,考虑能源安全(期望产出)和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问题,利用坏产出动态DEA模型与熵权法-TOPSIS模型,采集并整理2009~2018年省级“结构性要素指标”(投入~产出类指标)和“跨期活动变量指标”(政策性指标)的转型期数... 聚焦电力可持续转型领域,考虑能源安全(期望产出)和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问题,利用坏产出动态DEA模型与熵权法-TOPSIS模型,采集并整理2009~2018年省级“结构性要素指标”(投入~产出类指标)和“跨期活动变量指标”(政策性指标)的转型期数据,对中国电力可持续转型的“效率~潜力”空间进行测算、排序与优化。结果表明:中国电力转型仍处于发展较为缓慢的量变阶段,而转型的质变拐点仍未可期;就转型效率而言,电力可持续转型在省际间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就转型潜力而言,现行的诸多诱因既提供了转型潜力的存在保障,又成为转型潜力的发展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可持续转型 转型效率 转型潜力 坏产出动态DEA 熵权法-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资源特征与城市转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白雪洁 汪海凤 孙红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43,共9页
本文以金融中介发展规模与效率以及股票融资率作为金融发展指标,实证考察金融发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金融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但股票融资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进一步地,金融发展对城市转型... 本文以金融中介发展规模与效率以及股票融资率作为金融发展指标,实证考察金融发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金融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但股票融资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进一步地,金融发展对城市转型的影响与资源发展阶段相关,衰退型城市转型主要依赖于传统金融提供的资金池规模,成长型城市转型则主要依赖于金融系统的资金配置效率,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二者的作用兼而有之,而股票融资对再生型城市转型已呈现出正向激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资源特征 城市转型 转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污异质性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传清 黄成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14,F0003,共11页
基于排污异质性视角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中国30个省份和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采用熵权法-Topsis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排污异质性,利用Super-SBM模型和非参数型核密度估计分析长江经济... 基于排污异质性视角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中国30个省份和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采用熵权法-Topsis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工业排污异质性,利用Super-SBM模型和非参数型核密度估计分析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的静态和动态演变特征,利用GML指数和投入产出冗余度探析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的动力来源和效率损失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排污强度与全国差异较小,空间分异不显著;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污异质性城市间差异较大,除轻污染城市出现“分化”趋势外,其他污染水平城市均呈“收敛”态势;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的动力主要源于轻污染城市的绿色技术外溢效应和中污染城市的绿色技术追赶效应,损失主要归因于轻污染城市的劳动力冗余投入,以及中污染城市的水资源冗余投入和非期望冗余产出。建议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重污染城市工业绿色转型,倡导按排污异质性分类指导工业绿色转型发展,以降低工业生产投入产出的结构性冗余为目标推动长江经济带节能减排政策精准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异质性 工业绿色转型效率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偏好对中国区域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呙小明 黄森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72,共11页
基于2006—2016年省级区域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非期望产出(super-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效率并进行区域比较。进而利用空间面板模型考察具备异质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偏好对该经济绿色转型效率的影响,包括规模... 基于2006—2016年省级区域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非期望产出(super-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效率并进行区域比较。进而利用空间面板模型考察具备异质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偏好对该经济绿色转型效率的影响,包括规模偏好、进入方式偏好,动机偏好和行业偏好四个方面。结论认为投资规模越大、以合资方式进入、选择第三产业、且不以出口为导向的FDI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在引进FDI时应该区分具体类型,让FDI成为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绿色转型效率 FDI偏好 super-SBM-undesirable模型 空间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错配:解开资源型城市转型困境之谜 被引量:30
20
作者 刘小玲 唐卓伟 +1 位作者 孙晓华 于润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8-102,共15页
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是解决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扩大及生态资源破坏严重的困境,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该研究从要素错配的新视角,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理论上,构建了描述资源型城市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型... 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是解决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扩大及生态资源破坏严重的困境,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该研究从要素错配的新视角,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理论上,构建了描述资源型城市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型,考察了要素错配对城市产出效率、环境效率及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实证方面,基于2005—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改进后的方向距离函数(DDF),分别从劳动、资本、能源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五个维度对全国114个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效率加以测算,进而检验了要素错配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确切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配置过度还是配置不足,要素错配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效率均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劳动错配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在处理内生性问题、更换分析样本、替换被解释变量和改变回归方法后,研究结论依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在产出增长、能源消耗和环境友好三个方向上将转型效率进一步分解,研究发现各要素错配均会阻碍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提升,但是不同于劳动错配和能源错配,资本错配对产出效率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按资源型城市所处的不同地理区域进行分类,研究发现要素错配对转型效率的影响会因地理区域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该研究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问题,从国家、城市和产业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并强调要注重提高劳动要素的配置效率。该研究不仅能够为解释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转型困境提供一个新思路,而且为新时期推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制定和政策调整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错配 资源型城市 资源诅咒 转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