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型建设”是客观需要与时势所迫 被引量:3
1
作者 唐永泽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19-21,共3页
转型建设一大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是客观需要,时势所迫。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的类型、层次以及由此决定的高等学校的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必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相契合、相对接)而不是相脱节(相背离、相疏远)... 转型建设一大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是客观需要,时势所迫。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的类型、层次以及由此决定的高等学校的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必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相契合、相对接)而不是相脱节(相背离、相疏远),后者归根结底决定着前者,前者或早或迟要适应后者,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所以,应当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转型建设"的方针和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建设 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 客观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山西省太谷区为例
2
作者 要小刚 陈霄 +1 位作者 秦明星 康庆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237-246,共10页
以山西省太谷区为研究案例,依据其地形分为平川区域和山地区域,构建评价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以揭示太谷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和乡村转型时空特征,采用VAR模型验证两者之间长期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城乡建... 以山西省太谷区为研究案例,依据其地形分为平川区域和山地区域,构建评价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以揭示太谷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和乡村转型时空特征,采用VAR模型验证两者之间长期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综合指数和乡村转型指数在时间上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西高东低分布;平川区域的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和乡村转型水平整体优于山地区域;研究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长期均衡,太谷区整体和平川区域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乡村转型是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Granger原因,山地区域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之间互为Granger原因;城乡建设用地转型除受到自身结构冲击的影响外,也受到乡村转型的影响,乡村转型对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冲击强度不断增强,而乡村转型受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影响相对较小,受自身结构冲击的影响较大。建议政府在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的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管控策略,有序推进城乡用地转型与乡村转型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 乡村转型 山西省太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倩华 边志强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114,共10页
研究目的:基于2006—2021年中国152个老工业和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该政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 研究目的:基于2006—2021年中国152个老工业和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将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探究该政策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且这一结论在经过多轮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这一影响存在明显的推广效应。(2)机制检验表明,示范区建设能够通过产业集聚、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三条路径提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3)异质性分析发现,示范区建设的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效应在老工业城市和集群式示范区中更为显著,在资源型城市与单一式示范区中相对较弱,在复合型城市中尚未显现。研究结论:应持续优化并推进示范区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强化环境规制与支持技术创新,因地制宜细化政策安排,探索多元化产业转型路径,合力推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 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 资源型城市 老工业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转型时空分异及驱动因子识别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宝涛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3期43-56,共14页
构建建设用地转型测度体系,运用组合赋权TOPSIS模型、ESDA空间统计方法揭示2004—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转型时空分异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识别其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建设用地转型呈“快速上升—起伏波动—明显下降”的时序... 构建建设用地转型测度体系,运用组合赋权TOPSIS模型、ESDA空间统计方法揭示2004—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转型时空分异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识别其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建设用地转型呈“快速上升—起伏波动—明显下降”的时序演化特征,结构、功能、效益子系统演进轨迹共同决定建设用地转型水平。(2)建设用地转型空间分异特征明显,趋向于区域协同、平稳发展演化态势。(3)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由空间负相关演化为正相关,进一步发展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并趋于稳定;局部空间自相关特征与之吻合,H—H集聚区由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向外围辐射扩散,L—L集聚区由西部边远城市向东部中心城市迁移。借助地理探测器研究发现,建设用地转型趋向于多核心因子驱动,且因子间交互耦合作用能够更高程度地解释时空分异特征。基于此,得出相关政策启示,以期为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土地利用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与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转型 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利用系统 地理探测器 长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设转型期电力规划面临的新问题及策略——以北海市城市电力专项规划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雪 陆金旭 《规划师》 2007年第9期36-38,共3页
当前,北海市电力设施建设存在电力规划和城市规划相互脱离、电力负荷预测滞后、规划布点较少等问题,应加强规划协调、建设协调、加强科学宣传,重点处理好变电站布局、线路走廊等问题,以满足城市建设转型期城市居民的用电需求。
关键词 城市建设转型 电力设施 电力规划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从传统型转向创业型的关键在于教师转型——读《教师转型与创业型大学建设》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云中 《当代教育论坛》 2017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实现传统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关键在于教师的转型。付八军教授的《教师转型与创业型大学建设》一书,探讨了教师转型与大学转型一一对应的关系,且将此提升为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在研究方法上,该书从中西创业型大学的南橘北枳现象出发... 实现传统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关键在于教师的转型。付八军教授的《教师转型与创业型大学建设》一书,探讨了教师转型与大学转型一一对应的关系,且将此提升为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在研究方法上,该书从中西创业型大学的南橘北枳现象出发,根据本书提升出来的理论视角,在调研教师转型障碍的基础上,逐步触及创业型大学建设的路径。该书理论视角颇有价值,研究范式富有特色,学术观点不乏新见,体现了作者贯有的文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转型与创业型大学建设 创业型大学 大学教师 教师转型 大学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背景下的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发展路径 被引量:8
7
作者 魏晓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9,共5页
转型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大学是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因应,以其教师发展为主要策略的教师质量提升成为转型建设的关键内核。其中,包括教师发展观念的转型、组织与评价理念的转型、教师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教师发... 转型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大学是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因应,以其教师发展为主要策略的教师质量提升成为转型建设的关键内核。其中,包括教师发展观念的转型、组织与评价理念的转型、教师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教师发展机构职能定位的转型等。以转型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为方向的院校应建立起教师发展在理念与实践上的自觉,关注教师发展真实需求,理解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发展的内生性特质,建立起以院校为主体的教师发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技术大学 转型建设 教师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服务与建设研究——以江浙沪皖地区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媛媛 王荔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28,共10页
文章结合江浙沪皖地区的调研,从物质性、社交性和乡土新文化三方面释读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文化体验服务的含义和价值,剖析其建设转型中的问题,如数字农家书屋物质性阅读空间同质化,数字设备利用率较低;数字农家书屋的文化内容服务覆盖面不... 文章结合江浙沪皖地区的调研,从物质性、社交性和乡土新文化三方面释读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文化体验服务的含义和价值,剖析其建设转型中的问题,如数字农家书屋物质性阅读空间同质化,数字设备利用率较低;数字农家书屋的文化内容服务覆盖面不足,社会沟通纽带体验欠缺;乡土新文化方面传统文化认知与数字化如何协调。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体验服务,论述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建设转型和实践经验,阐发物质功能转型方面扎根地域风貌、改善数字农家书屋的阅读空间体验;社交功能转型方面弹性数字阅读与文化服务内容建设;乡土新文化方面出版内容文化启发与传播韧性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家书屋 公共文化 建设转型 体验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职业院校学校智库转型研究——以职业技能竞赛学校智库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高士晶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7-42,共6页
近年来,相关职业院校已陆续建成多个学校智库,并基于竞赛需求展开前期行动。但在竞赛全球浪潮背景下,我国学校智库发展并不充分,在模式、结构、功能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折射出学校智库与竞赛事业间存在的错配关系。我国正处于产业转... 近年来,相关职业院校已陆续建成多个学校智库,并基于竞赛需求展开前期行动。但在竞赛全球浪潮背景下,我国学校智库发展并不充分,在模式、结构、功能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折射出学校智库与竞赛事业间存在的错配关系。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关键期,在发展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的语境下,从组织转型视域出发,研究推动职业院校学校智库与竞赛活动形成更具开放性和协同性的发展路径,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能竞赛 职业院校 学校智库 转型建设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地域性格的岭南沙湾古镇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保护 被引量:2
10
作者 江芳 郑燕宁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7年第6期105-107,共3页
对广东岭南沙湾古镇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保护进行了很长时间,现状比较复杂也比较艰难,该文通过分析沙湾古镇传统文化形成的地域、自然以及人文背景,对沙湾古镇的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元素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其保护及传承的规律,通过物质和非... 对广东岭南沙湾古镇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保护进行了很长时间,现状比较复杂也比较艰难,该文通过分析沙湾古镇传统文化形成的地域、自然以及人文背景,对沙湾古镇的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元素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其保护及传承的规律,通过物质和非物质的手段对其进行传承、发扬,并且针对性地从文化地域性格的角度探讨我们在城乡建设转型期对沙湾镇类传统建筑装饰文化进行的保护方式,其策略对新型城镇化创新型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建设转型 沙湾古镇 传统建筑装饰文化 文化地域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实践的混与融:我国媒体型智库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云中 高文倩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3年第1期14-25,共12页
[目的/意义]厘清我国媒体型智库的研究脉络和重点领域,围绕前沿领域代表性的观点,归纳当前媒体型智库理论、实践中的混融现状,推动媒体与智库的双向融通。[方法/过程]在广泛阅读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研究缘起、理论核心、政策研究、... [目的/意义]厘清我国媒体型智库的研究脉络和重点领域,围绕前沿领域代表性的观点,归纳当前媒体型智库理论、实践中的混融现状,推动媒体与智库的双向融通。[方法/过程]在广泛阅读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研究缘起、理论核心、政策研究、建设转型以及国际发展五个方面,分析凝练了媒体型智库的重点研究领域,解析代表性观点,总结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之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目前关于媒体型智库的研究处于理论、实践“混合”的阶段,但距离深入“融合”的目标还有沟壑。未来研究要凝聚共识,打破并融通学科、学说、学者、机构和话语对媒体型智库理论构建和实践建设中的壁垒,从媒体研究和智库研究等母体中孕育出独立的媒体型智库理论和实践创新体系,完成从“拿来”到“内生”的跨越,实现从“混合”到“融合”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型智库 理论核心 政策研究 建设转型 国际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