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型发展经济中的业务领先模型——HW-BLM框架及应用前瞻 被引量:11
1
作者 武亚军 郭珍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6-129,共14页
"入世式学术"倡导基于企业实践的管理知识生产模式,本文运用该研究方法论对华为的业务领先模式及其经验进行了系统探究,在IBM业务领先模型基础上结合华为经验,提出了转型发展经济中的业务领先模型:HW-BLM框架。研究发现,HW-BL... "入世式学术"倡导基于企业实践的管理知识生产模式,本文运用该研究方法论对华为的业务领先模式及其经验进行了系统探究,在IBM业务领先模型基础上结合华为经验,提出了转型发展经济中的业务领先模型:HW-BLM框架。研究发现,HW-BLM模型是一个持续数十年的学习与改进的历史性过程,它由产权与内部治理、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领导力、战略、执行和市场结果之七大基本要素关联构成,其有效运作要求遵循若干基本命题和"五性"等特质。华为业务领先模式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建立在"灰度型"战略领导力和华为企业价值观基础上的"中魂西型"的实践创新典范,它对转型发展经济中有一定规模的追求持续发展的民营企业或追求业务领先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具有重大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也对中国当代企业战略管理学术研究方向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世式学术 转型发展经济 业务领先模型 HW-BLM模型 中魂西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生态化: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 被引量:51
2
作者 张文龙 邓伟根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4-48,共5页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带来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迫使我们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为此,必须实现产业生态化,改善产业发展模式。具体的产业生态化路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产业和传统产...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带来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迫使我们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为此,必须实现产业生态化,改善产业发展模式。具体的产业生态化路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转型发展需要践行依法行政 被引量:5
3
作者 焦方义 任嘉嵩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29,共5页
弱政府不足以支撑一个强市场,而一个强政府只有自身强而有力,才能做到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为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尽快建立"依法行政""政府转型"与经济转型的互促机制,在当前我国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具有... 弱政府不足以支撑一个强市场,而一个强政府只有自身强而有力,才能做到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为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尽快建立"依法行政""政府转型"与经济转型的互促机制,在当前我国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正确认识依法行政、政府转型与经济转型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实现依法行政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才有条件进一步从消费模式、城镇化、低碳发展、收入分配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深入探寻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模式,从需求升级、产业升级、贸易转型、区域经济以及民营资本等方面设计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当前新常态下实现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应着重探寻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找到依法行政与政府职能转变语境下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行政 经济转型发展 践行 法治政府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服务业发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裴长洪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9,共7页
从世界经济史演进历程来看,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由三大规律所决定:广义恩格尔定律、劳动生产率定律以及需求相似定律。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主要包括城市化推动、组织创新与商品市场功能培育和企业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型升级。促... 从世界经济史演进历程来看,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由三大规律所决定:广义恩格尔定律、劳动生产率定律以及需求相似定律。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主要包括城市化推动、组织创新与商品市场功能培育和企业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型升级。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与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一点是引进现代生产方式,即尽量使服务产业现代化,尽量提高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逐步完成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六大改革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升级服务业发展经济容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时期的创业教育 被引量:7
5
作者 辛建中 王养森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时期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有前瞻性、大局观,转变观念,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养,努力提升其创新创业意识和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创业教育 大学生 创新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率下降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被引量:7
6
作者 翟振武 赵梦晗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共7页
本文通过对比我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认为在"人口红利"后期,我国以劳动密集型模式为主的经济发展与生育率降低、劳动者素质上升的社会现实相脱节,导致了我国"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 本文通过对比我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况,认为在"人口红利"后期,我国以劳动密集型模式为主的经济发展与生育率降低、劳动者素质上升的社会现实相脱节,导致了我国"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矛盾现象。随着生育率下降,我国年轻劳动力比例逐渐下降,同时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年轻劳动力中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数快速增加,而使得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相对短缺;然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我国依然占大多数,他们对年轻体力劳动者需求量大而对年轻脑力劳动者需求量小,这就造成了"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早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率下降 劳动力素质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外部性对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广西制造业的实证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华友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73,共7页
产业外部性分为MAR外部性(专业化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多样化外部性),是集聚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影响了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文章在理论上分析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与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关系机理的基础上,利用广西2005-2014年制造业... 产业外部性分为MAR外部性(专业化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多样化外部性),是集聚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影响了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文章在理论上分析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与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关系机理的基础上,利用广西2005-2014年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两者对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效应。结论表明广西制造业集聚带来的MAR外部性对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而Jacobs外部性对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正效应不明显。此外,外商直接投资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和人力资本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均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创新、创新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职能、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是实现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外部性 Jacobs外部性 经济转型发展 关系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与就业难题 被引量:6
8
作者 黄新萍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8-111,共4页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就业问题是这一时期面临的首要难题。在创造就业机会难度不断增加、部分行业与地区就业矛盾突出、整体性劳动力素质低下与“入世”对就业问题的冲击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治理中国的就业难题必须利...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特殊时期,就业问题是这一时期面临的首要难题。在创造就业机会难度不断增加、部分行业与地区就业矛盾突出、整体性劳动力素质低下与“入世”对就业问题的冲击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治理中国的就业难题必须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从现在着手,从全局与长远着眼。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强化政府在就业问题上的责任与意识,正确选择与实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发展的战略,加快传统劳动制度的改革,积极推进全国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实施有效的劳动力供给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发展 隐性失业显性化 结构性过剩 城市化滞后 中国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外部性对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华友 代泽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117,共8页
本文在研究产业外部性与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关系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浙江省2005-2014年制造业数据,分析了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对浙江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MAR外部性对地区经济绩效的影响处于&q... 本文在研究产业外部性与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关系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浙江省2005-2014年制造业数据,分析了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对浙江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MAR外部性对地区经济绩效的影响处于"N"型后半段,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方面并不总是起促进作用;Jacobs外部性对经济绩效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由显著的负向影响转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在产业周期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最后,从产业集聚角度提出了加大资本技术投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外商投资政策、加强政府服务型职能、引进培育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外部性 Jacobs外部性 经济转型发展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邓微 《湖湘论坛》 2011年第1期59-64,共6页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从优化产业结构、财政收入结构、居民消费结构、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正在从优化产业结构、财政收入结构、居民消费结构、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发展环境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生着重要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产业积聚力度促进文化产业集约发展、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构建利于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良性机制、正确处理发展文化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积极推进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文化产业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八大区域经济绿色发展转型:动力差异与结构分解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万平 李冬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0-105,共16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加快经济绿色发展转型已成为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鲜明特色。在生态文明约束下基于强可持续理念中环境福利非减性的发展诉求,构建MEBM-Luenberger经济绿色发展转型的研究框架,引入偏向性技术进步...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加快经济绿色发展转型已成为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鲜明特色。在生态文明约束下基于强可持续理念中环境福利非减性的发展诉求,构建MEBM-Luenberger经济绿色发展转型的研究框架,引入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从总体增长、要素投入和生态全要素生产率(ETFP)增长等三个维度对中国八大区域经济绿色发展转型的动力差异进行识别,进而运用方差分解揭示其动力差异的结构来源,助推中国八大区域经济绿色发展转型。研究发现:2001—2018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6%,要素投入是其主要动因,呈现以“环境建设—物质资本—清洁能源—非清洁能源—人力资本”贡献度依次递减,但以中性技术进步驱动的ETFP增长的贡献率在不断提高。八大区域经济增速呈现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梯度递减趋势,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非清洁能源等要素投入是其主要动力,而ETFP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高,且在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较大,在西北和南部沿海地区较小。中国经济绿色发展转型动力差异的结构分解中,以环境建设为主的要素投入差异和以效率变动为主的ETFP增长差异是主要成因。沿海地区以环境建设要素投入差异为主,而内陆地区对ETFP增长差异相对敏感。同时,偏向性技术进步差异存在扩大趋势是导致ETFP增长动力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可持续 经济绿色发展转型 偏向性技术进步 环境建设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西经济转型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12
作者 张小斌 叶芳 《湖北农机化》 2019年第21期19-20,共2页
由于在赣西地区,经济发展还处在转型的阶段,所以现阶段政府也非常关注其发展,而因为现在的创新驱动力还十分有限,所以应该主打城镇化建设,推进重大项目,加强对社会固定资产的投入,建设利民的基础设施,完善信息网络,融入南昌市区,带动经... 由于在赣西地区,经济发展还处在转型的阶段,所以现阶段政府也非常关注其发展,而因为现在的创新驱动力还十分有限,所以应该主打城镇化建设,推进重大项目,加强对社会固定资产的投入,建设利民的基础设施,完善信息网络,融入南昌市区,带动经济增长.而在整个特殊时期,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也到了一个峰值,因此主要围绕赣西经济转型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对赣西经济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西 经济转型发展 创新创业人才 需求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转型与发展: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分析》
13
作者 杨继瑞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79,共1页
丁任重教授主编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分析>已经在2003年10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不仅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一个具有理论高度的深化和深刻解析,同时也是对伴随这个进程而产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 丁任重教授主编的<转型与发展: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分析>已经在2003年10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不仅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一个具有理论高度的深化和深刻解析,同时也是对伴随这个进程而产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理论探索的一个总结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发展:中国市场经济进程分析》 丁任重 中国经济出版社 市场机制 理论研究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经济转型发展与企业财会体制的改革创新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李娟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33-34,共2页
社会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与企业的改革创新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文章以中央和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一个会计工作者的角度,论述了企业财会体制改革创新与经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企业财会体制如何&q... 社会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与企业的改革创新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文章以中央和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一个会计工作者的角度,论述了企业财会体制改革创新与经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企业财会体制如何"转型"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发展 企业财会体制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兆兴 成宏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46-50,共5页
地方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遇到的困境,其根源在于未能将办学资源、市场需求、企业诉求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效结合,出路在于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构建校企合作新生态。面对山西省等资源大省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迫... 地方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遇到的困境,其根源在于未能将办学资源、市场需求、企业诉求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效结合,出路在于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构建校企合作新生态。面对山西省等资源大省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迫切任务,地方高职院校应依托办学资源和转型产业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协同育人,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重点助力区域经济走出一条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战略转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晓雷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9,共7页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阶段转型是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阐述,中国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特征的发展思...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阶段转型是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阐述,中国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特征的发展思路,制定并实施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追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战略。第二阶段转型是从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到21世纪初,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基础上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战略。第三阶段转型是从200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到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中国制定并实施了坚持科学发展、快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和新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转型 快速增长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转型与发展下的生产率增长、结构性变革与不平等
17
作者 侯瑞瑞 冯茜 房丽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5-189,共5页
本文基于东中西部地区划分的视角,对我国1978年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变过程进行刻画,并从劳动生产力的角度,探究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中寻找能促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的有益经验.
关键词 经济转型发展 生产率增长 结构性变革 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我国产茶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邓清芮 《福建茶叶》 2018年第7期57-57,共1页
我国现在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要提高中国的GDP,就要对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转型。要使中国的产业进行升级,促使传统经济发展,就要与新兴网络进行结合。在中国的新形势下,把传统的茶产业与互联网+进行结合,使我国的茶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关键词 茶产业 互联网+ 我国茶产业 经济发展: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优化——评《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治兵 舒莉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I0002-I0002,共1页
《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肖文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版)一书探讨了现代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联动关系,强调了科技进步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选择和转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启发读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以及农业、工... 《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肖文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版)一书探讨了现代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联动关系,强调了科技进步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选择和转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启发读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以及农业、工业、服务业具体层面,全方位分析总结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的理论发展、经验积累、实践策略应用等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科技进步 联动关系 实践策略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服务业 全方位分析 微观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的探索——评《中国转型期设计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的互动研究》
20
作者 赵焕宇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设计创意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十二五”规划将其明确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设计创意产业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的强大驱动力,它对人类的智慧、创造力和知识产权的有效结合,为区域经济的转型提供了强有... 设计创意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十二五”规划将其明确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设计创意产业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的强大驱动力,它对人类的智慧、创造力和知识产权的有效结合,为区域经济的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区域经济转型前的资源积累又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财力和资源发展空间。两者相互有效结合,实现了产业优化升级和行业之间资源整合,最终完成区域经济顺利转型,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发展途径。放眼全球,设计创意产业在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影响力逐渐强化,其产业建设耗能低,科技含量高,经济发展潜力大,产业包容性强的优势,备受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潜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济转型时期 支柱产业 产业优化升级 经济转型发展 互动机理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