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会网络数据收集中的转发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舒坚 刘琳岚 +1 位作者 董海星 杨世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针对机会网络中由于节点移动、网络稀疏等各种原因通常导致网络拓扑动态变化大,消息源节点到汇聚节点之间往往不存在稳定的端到端的通信链路,提出了一种基于偏好顺序决策法(the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 针对机会网络中由于节点移动、网络稀疏等各种原因通常导致网络拓扑动态变化大,消息源节点到汇聚节点之间往往不存在稳定的端到端的通信链路,提出了一种基于偏好顺序决策法(the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的数据收集策略(data gathering based on the TOPSIS,DGT)。DGT策略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感知节点到汇聚节点的距离以及传感器节点的连通变化,采用TOPSIS评估选择下一跳中继节点。仿真实验表明,与现有的几种典型转发控制机制相比,DGT策略在保证较低传输延迟和较高传输成功率的基础上,通过减少节点间的转发次数,降低了网络传输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网络 转发控制 偏好顺序 连通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模糊控制的机会网络数据转发控制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静 龚玲玲 +3 位作者 杨正川 谢毅 谢金凤 王汝言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2-399,共8页
机会网络的拓扑结构具有较强的时变性,节点间的关系较为复杂,难以用传统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提出了一种带有模糊控制的数据转发控制策略,利用模糊系统理论根据多维状态参数评估节点之间的关系强度,结合状态感知和专业经验进行数据转发... 机会网络的拓扑结构具有较强的时变性,节点间的关系较为复杂,难以用传统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提出了一种带有模糊控制的数据转发控制策略,利用模糊系统理论根据多维状态参数评估节点之间的关系强度,结合状态感知和专业经验进行数据转发控制,有效避免了数据转发过程中的盲目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能够在不明显增加网络投递开销的同时,提高数据投递成功率并降低投递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网络 状态感知 数据转发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发控制分离的IPv6路由器控制体系结构研究
3
作者 涂睿 苏金树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10-12,共3页
路由器体系结构是决定路由器性能和功能的主导因素。一方面,路由器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为了满足转发性能需求,普遍采用硬件进行转发。为此,转发控制分离成为一种全新的路由器体系结构。本文在研究分析转发控制分离体系结构... 路由器体系结构是决定路由器性能和功能的主导因素。一方面,路由器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为了满足转发性能需求,普遍采用硬件进行转发。为此,转发控制分离成为一种全新的路由器体系结构。本文在研究分析转发控制分离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IPv6的转发控制分离路由器控制体系结构,并重点研究了转发与控制分离后所带来的问题,最后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发控制分离 IPV6 模块化 重定向 内核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的社交网络转发控制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单芳芳 李晖 朱辉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180,共9页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开展社交活动的主流方式之一。为了维护并增强人际关系,用户乐于在社交网络中分享个人行为、心情等内容,但对这些内容的转发操作会为发布者带来隐私泄露的风险。为解决社交网...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们开展社交活动的主流方式之一。为了维护并增强人际关系,用户乐于在社交网络中分享个人行为、心情等内容,但对这些内容的转发操作会为发布者带来隐私泄露的风险。为解决社交网络中的转发决策问题,在分析转发双方收益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社交网络转发控制机制,能够有效阻止转发者的非诚信转发行为。在分析转发者与发布者选择不同博弈策略所得收益的基础上,结合转发操作的历史数据,计算转发者进行非诚信转发的概率,并通过与发布者设置的阈值进行比较,给出是否允许转发的最终决定。介绍了基于博弈论的转发控制流程及架构设计,对博弈双方收益进行定义和分析,给出博弈过程,通过实验验证所提机制能够支持发布者给出最佳转发决策,保障发布者的内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转发控制 博弈论 纳什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路由器的IPv4/IPv6转发控制架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宗锋 肖志辉 孙健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47,共6页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新业务不断增加,网络流量急剧增长,IPv4网络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对网络性能和功能的需求。相对于IPv4,IPv6具有更丰富的地址资源,更可靠的安全性及高效的路由性能等优点,且IPv4地址资源已经枯竭,所以IPv6最终...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新业务不断增加,网络流量急剧增长,IPv4网络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对网络性能和功能的需求。相对于IPv4,IPv6具有更丰富的地址资源,更可靠的安全性及高效的路由性能等优点,且IPv4地址资源已经枯竭,所以IPv6最终将会取代IPv4。现在正处于IPv4向IPv6过渡时期,很多过渡技术被提出和应用,比如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等。向IPv6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IPv4与IPv6共存的现象将会持续很长时间。同时,网络的快速发展对路由器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而基于转发与控制分离思想的分布式路由器能大大提高路由器性能,实现报文线速转发,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因此,研究分布式路由器的IPv4/IPv6转发控制架构,对提高核心路由器的性能和推动IPv6网络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架构 IPV4/IPV6 转发控制 转发信息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属性的SDN控制转发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祝现威 常朝稳 +1 位作者 朱智强 秦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8,共18页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中数据流转发缺少有效的转发验证机制和OpenFlow协议匹配字段数量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密码的转发控制架构。通过设备属性生成属性标识和属性签名,并将其封装在分组头中。当数据流离开网络时,转发设备对其进...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中数据流转发缺少有效的转发验证机制和OpenFlow协议匹配字段数量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密码的转发控制架构。通过设备属性生成属性标识和属性签名,并将其封装在分组头中。当数据流离开网络时,转发设备对其进行数据验证,确保数据流的有效性。同时,将属性标识作为流表匹配字段,通过属性标识定义网络转发行为,该机制与属性签名验证共同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实现数据流的细粒度的转发认证,且转发粒度高于同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属性标识 转发控制机制 属性签名 访问控制 流表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与转发分离的工业无线网络资源调度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晶 秦雅娟 +1 位作者 杨冬 马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共7页
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Industri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IWSNs)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是将原有封闭的网络体系解耦为应用平面、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本文研究控制与转发分离的资源调度技术,描述控制平面的控制功能、数据平面的转发过程及I... 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Industri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IWSNs)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是将原有封闭的网络体系解耦为应用平面、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本文研究控制与转发分离的资源调度技术,描述控制平面的控制功能、数据平面的转发过程及IWSNs特有的协议栈跨层调度思想.以时间为维度,区分控制通道和数据通道,实现时隙级的控制与转发分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控制与转发分离的资源调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通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 资源调度 控制转发分离 跨层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码标识的SDN安全控制转发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秦晰 唐国栋 常朝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42,共12页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中匹配域范围有限和缺乏有效的数据来源验证机制问题,提出基于密码标识的SDN安全控制转发方法。首先,根据用户身份、文件属性或业务内容等特征信息生成密码标识,为数据流打上密码标...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中匹配域范围有限和缺乏有效的数据来源验证机制问题,提出基于密码标识的SDN安全控制转发方法。首先,根据用户身份、文件属性或业务内容等特征信息生成密码标识,为数据流打上密码标识并用基于密码标识的私钥签名。其次,在其进出网络时验证签名,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同时将密码标识设计为转发设备能识别的匹配项,基于密码标识定义网络转发行为,形成基于人、物、业务流等细粒度网络控管能力。最后,通过实验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密码标识 安全控制转发 流表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IPv6路由器控制平面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晓梅 王宝生 +1 位作者 赵峰 涂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19-120,126,共3页
转发与控制分离体系结构将路由器严格划分为控制和转发两个层面,具有开发成本低、系统可扩展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转发与控制分离设计思想的IPv6路由器,给出了控制平面软件模块设计,包括路由子系统、内核协议栈、Op... 转发与控制分离体系结构将路由器严格划分为控制和转发两个层面,具有开发成本低、系统可扩展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转发与控制分离设计思想的IPv6路由器,给出了控制平面软件模块设计,包括路由子系统、内核协议栈、OpenRouter Master、OpenRouter Agent等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路由器 控制转发分离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新型IPv6转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
作者 苏金树 时向泉 吴纯青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1,共6页
转发与控制分离结构的提出和网络处理器的发展对路由器的扩展性、灵活性、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而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核心,是路由器研究的重要对象。简要阐述了基于转发与控制分离结构ForCES的IPv6路由器的系统结构,重点论述了... 转发与控制分离结构的提出和网络处理器的发展对路由器的扩展性、灵活性、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而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的核心,是路由器研究的重要对象。简要阐述了基于转发与控制分离结构ForCES的IPv6路由器的系统结构,重点论述了基于网络处理器的IPv6路由器的转发结构、双栈转发系统的流程设计和隧道机制设计的实现,给出IPv6路由器原型系统的实际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V6 转发控制分离 网络处理器 双栈 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模块化的IPv6路由转发“两性”实验设计
11
作者 陈世伟 高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6-109,共4页
为了让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灵活地应用路由交换理论、更好地掌握网络设备内部组成、熟悉网络领域新技术,将开放可编程网络的概念引入到《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教学。利用逻辑功能块的模块化和抽象化特征,设计了一个IPv6路由转发实验。实验以... 为了让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灵活地应用路由交换理论、更好地掌握网络设备内部组成、熟悉网络领域新技术,将开放可编程网络的概念引入到《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教学。利用逻辑功能块的模块化和抽象化特征,设计了一个IPv6路由转发实验。实验以搭积木的方式构建一个支持IPv6报文转发功能的逻辑功能块连接关系图,具体包括了IPv6转发机理及逻辑功能块建模等内容,具有典型"两性"实验特征。给出了实验的测试方法,对所设计的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评估,结果证明了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发控制分离 逻辑功能块 路由转发 两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rCES体系结构的IPv6路由器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宝生 夏毅 +1 位作者 陈晓梅 赵锋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8,共5页
分析了开放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现状,并在ForCES体系框架下提出一个OpenRouter路由器结构模型,该模型由四个逻辑层次组成,三个标准的API对路由器进行功能模块化分离,使标准模块化路由器实现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遵从OpenRouter... 分析了开放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现状,并在ForCES体系框架下提出一个OpenRouter路由器结构模型,该模型由四个逻辑层次组成,三个标准的API对路由器进行功能模块化分离,使标准模块化路由器实现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遵从OpenRouter结构模型的IPv6路由器系统的实现及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转发分离 IPV6 可扩展路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ForCEs的IP路由器技术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明 王伟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97-899,共3页
支持ForCEs的IP路由器通过使CE和FE的分离,从而实现网络功能的快速配置和重 组。提出了一种在Linux下FEModule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构造出一个支持ForCEs的IP路由器 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机制实现的ForCEs路由器能很好地满... 支持ForCEs的IP路由器通过使CE和FE的分离,从而实现网络功能的快速配置和重 组。提出了一种在Linux下FEModule的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构造出一个支持ForCEs的IP路由器 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这种机制实现的ForCEs路由器能很好地满足ForCEs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 QoS路由器 转发控制分离 逻辑功能块 FE模型 Linux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N的智能交通架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邸剑 徐英会 蔡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11-816,共6页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网络问题,已有学者将其和智慧城市建设进行融合。针对当今交通分散治理现状进行了研究,结合SDN转控分离和集中控制等特性,将其引入智能交通系统(ITS),提出了一个协同管理架构,旨在实现协同管理、改...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网络问题,已有学者将其和智慧城市建设进行融合。针对当今交通分散治理现状进行了研究,结合SDN转控分离和集中控制等特性,将其引入智能交通系统(ITS),提出了一个协同管理架构,旨在实现协同管理、改善交通。首先阐述了SDN的特点,利用其特性并结合ITS,提出了基于SDN的智能交通架构;其次,结合动态限速、路径诱导及天气等因素构建了协同管理策略模型,并将其与单一控制策略对比;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提出的架构策略进行了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架构下的管理与单一控制策略相比,平滑了交通流,使交叉口的平均延误降低20.7%,平均排队长度下降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定义网络 转发控制分离 协同管理 平滑交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CES体系结构中基于AgentX的网管代理机制的研究
15
作者 金蓉 王伟明 朱广信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92-294,共3页
首先介绍了ForCES体系结构,然后给出了一种ForCES体系结构中基于AgentX的网管代理方案,最后详细研究了若干实现机制,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关键词 转发件和控制件分离 网络管理 可扩展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P-TIE:基于流量迁移预测的域间出口选择算法
16
作者 赵丹 阳贵刚 胡晓峰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4-919,共6页
出口选择算法是域间路由策略的直接体现,并具备流量工程能力。针对可调域间路由出口选择算法引起的大幅流量迁移问题,以控制与转发分离的网络架构为背景,提出了基于流量迁移预测的出口选择算法TMP-TIE。该算法在TIE算法的基础上加入对... 出口选择算法是域间路由策略的直接体现,并具备流量工程能力。针对可调域间路由出口选择算法引起的大幅流量迁移问题,以控制与转发分离的网络架构为背景,提出了基于流量迁移预测的出口选择算法TMP-TIE。该算法在TIE算法的基础上加入对流量迁移的预测和判定,避免出口变化引起的大幅流量迁移,降低对域间流量传输的影响。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了热土豆、TIE和TMP-TIE的性能,实验结果说明,TMP-TIE具有最小的路由敏感性和流量敏感性,能降低故障条件下的网络代价和网络拥塞的概率,有利于实现域间流量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P 出口选择 控制转发分离 流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在ForCES中支持SNMP的方法
17
作者 金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76,共3页
根据RFC 3654对转发与控制单元分离(ForCES)体系结构提出的网络管理需求,通过改进ForCES网络单元中大规模动态MIB表的维护机制,提出一种在ForCES中支持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以较少的响... 根据RFC 3654对转发与控制单元分离(ForCES)体系结构提出的网络管理需求,通过改进ForCES网络单元中大规模动态MIB表的维护机制,提出一种在ForCES中支持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以较少的响应时间获得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发控制单元分离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动态MIB表 控制单元 转发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粒子群优化的用户优先级虚拟网络映射算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常磊 顾华玺 +2 位作者 张之义 余晓杉 赵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2,共7页
以底层网络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对控制转发分离网络建立基于"资源抢占+重映射"的用户优先级虚拟网络映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来解决虚拟网络映射问题.该算法的粒子进化更具方向性,同时引进... 以底层网络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对控制转发分离网络建立基于"资源抢占+重映射"的用户优先级虚拟网络映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来解决虚拟网络映射问题.该算法的粒子进化更具方向性,同时引进不同粒子位置互斥因子,解决粒子群算法易早熟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陷.最后通过仿真实验从节点资源利用率、链路资源利用率、一般虚拟网络接受率、平均跳数和长期运营收益成本比等方面,将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与贪婪算法和二进制离散粒子群算法对比,验证了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的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转发分离网络构架 虚拟网络映射 离散粒子群算法 用户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stage Voltage Closed Loop Control Scheme for Hybrid Excited Synchronous Generator-matrix Converter Generation System
19
作者 SHI Mingming ZHOU Bo +1 位作者 WEI Jiadan MAO Yira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I0001-I0023,共23页
Matrix Converter(MC),a direct AC-ACconverter which is capable of bidirectional powerflow,unity input power factor control and efficiencyimprovement.Thus,it is more suitable for integrationof motor machine and power el... Matrix Converter(MC),a direct AC-ACconverter which is capable of bidirectional powerflow,unity input power factor control and efficiencyimprovement.Thus,it is more suitable for integrationof motor machine and power electronics systems.This paper investigated a novel generationsystem,which is composed of hybrid excitedsynchronous generator(HESG)and matrix converter(MC),as shown in Fig.1.Owing to the voltage clampcircuit,this structure waived an external DC sourcecommonly used for the excitation for HESG.Thevoltage clamp circuit shared a DC bus with afull-bridge converter and the excitation winding ofHESG is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of thefull-bridge converter achieving a bidirectional current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x converter hybrid excited synchronous generator variable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