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阶段的真实写照──《格萨尔》所反映的古代藏族部落社会浅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扎西东珠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4-91,共8页
关键词 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 部落战争 部落社会 古代藏族 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转化阶段 部落联盟 军事首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体制创新 实现阶段转化
2
作者 张碧娟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1期79-80,F003,共3页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把社会经济发展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是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基本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是大力推动体制创新。
关键词 阶段转化 体制创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向阳 童馨乐 李霓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期84-88,共5页
文章在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使用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状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开发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 文章在将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使用1997-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状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开发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21.03%,这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的快速提高和技术效率的小幅改善;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6.05%,关键原因在于技术进步水平明显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技术效率的改善。为持续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加快产业发展,放大其技术外溢效应,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实现由偏重技术开发向技术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并重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开发阶段 技术成果转化阶段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创新链视角的两阶段分析 被引量:33
4
作者 陈程 刘和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37,共5页
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于创新链的视角测度了1999-200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受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在技术开发阶段,产... 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于创新链的视角测度了1999-200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受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在技术开发阶段,产权机构和企业规模有显著的影响;而成果转化阶段,企业规模和企业支持有显著的影响。基于此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技术开发阶段 成果转化阶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集聚模式对产业发展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创意产业的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陈羽洁 赵红岩 郑万腾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68,共11页
基于2007—2018年28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探究创意产业不同集聚模式对产业创新发展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在知识开发阶段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经济转化阶段,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效应大于... 基于2007—2018年28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探究创意产业不同集聚模式对产业创新发展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在知识开发阶段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经济转化阶段,且多样化集聚的作用效应大于专业化集聚;竞争性集聚对知识开发阶段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经济转化阶段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但作用不显著。因而应鼓励创意产业集聚及不同行业间的创新主体深度合作,通过完善创意产业的制度环境和市场机制等举措,提升我国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产业 产业集聚 创新发展 集聚外部性 创新效率 知识开发阶段 经济转化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时空格局及演进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夏美君 李健 闫永蚕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4-824,共11页
提高生态福利绩效是协调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福祉增进的重要途径。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中国极为重要的战略区域,深入探究其生态福利转化过程中生态经济转化阶段和经济福利转化阶段,有助于把握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薄弱... 提高生态福利绩效是协调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福祉增进的重要途径。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中国极为重要的战略区域,深入探究其生态福利转化过程中生态经济转化阶段和经济福利转化阶段,有助于把握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薄弱环节和内部差距。运用两阶段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动态视角考察京津冀城市群2006-2020年的生态福利绩效,并刻画生态福利转化过程各阶段效率的时空格局,借助Kernel密度估计、Moran指数、传统和空间Markov链揭示其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福利绩效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1.7%,两阶段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7%和-3.1%,经济福利转化阶段是制约生态福利绩效提升的关键环节。各城市在生态经济转化阶段呈现全片增长的发展格局,城市间差异在经济福利转化阶段相对较小,但增长表现相对较差,形成低效连片的发展格局,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差异。(2)城市间生态福利绩效的绝对差异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两阶段分别于2020年和2019年达到研究期内城市间差异的最大值,生态经济转化阶段存在微弱的极化趋势,需要加强各城市在该阶段的均衡化发展。(3)各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在两阶段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也表现出空间正相关性特征,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很难实现短期内跃迁式发展。经济福利转化阶段虽然存在跨状态转移,但最大的转移概率仅为0.068,生态经济转化阶段向高水平转移的概率相对较高,且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在各阶段向上或向下转移受到邻域城市的差异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福利绩效 时空格局 演进特征 京津冀城市群 生态经济转化阶段 经济福利转化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它温查汉西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涛 李智明 +8 位作者 张乐 宋忠宝 张洲远 杜亚龙 赵辛敏 张斌 李金超 陈向阳 王宇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2-464,共13页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又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成岩时代分别为236.0±2.3 Ma和229.9±2.0 Ma。二者均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成因类型分别属于Ⅰ...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新发现的又一典型矽卡岩型矿床,与成矿密切相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成岩时代分别为236.0±2.3 Ma和229.9±2.0 Ma。二者均为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成因类型分别属于Ⅰ型和A型;二者稀土元素配分表现为富LREE、贫HREE以及中等Eu负异常的特征,微量元素具有Th、U、K、Zr、Hf相对富集和Nb、Ta、Ti、Sr、Ba相对亏损的特征。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形成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旋回的碰撞—后碰撞转化阶段,与区域上的大规模幔源岩浆底侵及壳—幔岩浆混合作用有关,从形成花岗闪长斑岩到二长花岗斑岩过程中地壳具有由厚减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I型和A型花岗岩 碰撞-后碰撞转化阶段 壳-幔岩浆混合 它温查汉西铁多金属矿床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所得税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激励效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明艺 方晨岑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2年第11期71-76,共6页
以2004—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并对比分析2008年所得税制改革前后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新《企业所得税法》在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方面效果显著,在科技成果成果转化以及中小企业科技人员投... 以2004—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并对比分析2008年所得税制改革前后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新《企业所得税法》在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方面效果显著,在科技成果成果转化以及中小企业科技人员投入方面未实现预期效果。基于此,应优化中小型高新技术类企业科技人员费用扣除政策,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优惠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所得税 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成果转化阶段 中小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的发展规律性的几点思考
9
作者 毕志伦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8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发展规律性 人的发展规律 自身素质 马克思 生理节律 社会发展 活动周期 分析考察 跨越“卡夫丁峡谷” 转化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认识运动
10
作者 李砚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06-110,117,共6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毛泽东同志把这一认识过程简明地概括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来(或实践——认识——实践)这样...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毛泽东同志把这一认识过程简明地概括为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来(或实践——认识——实践)这样两个飞跃的过程.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第二个飞跃的重要性,他说:“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①他认为认识运动只说到理性认识为止,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一半,更重要的还是后一半,即从认识到实践.那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是怎样的呢?它是不是可以从理论直接变为人的实践活动呢?如果说前一个飞跃过程是经过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样两个阶段(也有的同志认为经过了感性、悟性、理性三个阶段)那么后一飞跃过程是否也有几个发展阶段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运动 实践方案 抽象思维 实践目标 认识过程 一般理论 转化阶段 理论认识 客观对象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