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转导通路干预多囊卵巢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鹤 张小花 +1 位作者 黄灿灿 蔺文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8-1423,共6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卵巢纤维化是PCOS的重要病理表现之一。PCOS卵巢纤维化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转导分子(TGF-β_(1)/Smad)信号通路在PCOS卵巢...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而卵巢纤维化是PCOS的重要病理表现之一。PCOS卵巢纤维化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转导分子(TGF-β_(1)/Smad)信号通路在PCOS卵巢纤维化的过程发挥核心作用。根据PCOS卵巢纤维化临床表现,可归于中医“癥瘕”“不孕”“闭经”等范畴。中医治疗PCOS多以补肾疏肝健脾为主,兼以化痰祛瘀。中药单体柚皮苷、芍药苷、鼠李糖苷、水飞蓟素、桑黄多糖、膳食原花青素及中药复方补肾促排卵汤、津力达颗粒、祛痰化瘀方、疏肝补肾祛痰方可通过调控TGF-β_(1)/Smad信号通路改善PCOS卵巢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_(1)/信号转导分子信号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信号转导分子 中医药 中药单体 中药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通过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脑胶质瘤细胞侵袭 被引量:9
2
作者 刘丽华 代勤 +1 位作者 闵志刚 张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44-1747,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转化生长因子β1分别干预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12、24、48 h,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和ERK/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和对比干预前...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对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转化生长因子β1分别干预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12、24、48 h,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和ERK/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MTT法检测和对比干预前后细胞增殖情况,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改变。结果 Western blotting显示E-cadherin表达下调,而Vimentin和MMP-2表达上调。在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ERK表达未见变化,但P-ERK表达上调,核转录因子Zeb-1表达增强。体外增殖实验显示干预后细胞倍增时间明显缩短;体外侵袭实验显示干预后穿膜细胞明显增多,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可能通过ERK/MAPK信号转导通路诱导EMT促进脑胶质瘤细胞SF767细胞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间质转化 ERK MAPK信号转导通路 脑胶质瘤 E-CADHER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信号转导阻滞对系统性硬化症皮损中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彤 胡晓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40-1845,共6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FB)向肌成纤维细胞(MFB)转分化在系统性硬化症(SS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施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阻滞对FB转分化为MFB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SSc患者皮损和正常皮肤组织中FB;经免疫细胞化学...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FB)向肌成纤维细胞(MFB)转分化在系统性硬化症(SS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施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阻滞对FB转分化为MFB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并鉴定SSc患者皮损和正常皮肤组织中FB;经免疫细胞化学法定性、ELISA法定量检测培养FB中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而了解MFB密度;观察施加TGF-β1及其信号转导阻滞对FB转分化为MFB的影响。结果两组FB的细胞形态类似,SSc组α-SMA阳性率均值高于对照组(P<0.01),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组α-SMA量均逐渐增多(P均<0.01),但在培养的24、48、72 h,SSc组α-SMA量分别高于对照组(P均<0.05)。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组TGF-β1施加前、后α-SMA量均逐渐增多(P均<0.01),但在培养的三个时间点,TGF-β1施加后α-SMA量分别高于施加前(P均<0.05),且TGF-β1施加后SSc组α-SMA量分别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FB在TGF-β1参与下,除JNK/MAPK通路外,Smads、ERK/MAPK及p38MAPK通路阻滞可显著降低α-SMA量(P均<0.05)。结论 SSc患者皮损来源的FB存在强烈地向MFB转分化的特性,TGF-β1可促进FB转分化,Smads、ERK/MAPK及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介导了TGF-β1诱导的该转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肌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1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介导的Smads和MAPKs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贾会玉 李中南 陈光亮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171-1176,共6页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糖尿病肾病(DN)的进程,现已作为临床慢性肾病进展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靶标。TGF-β1通过Smads和MAPKs信号通路促进肾脏纤维化、细胞外基质集聚以及足细胞损伤等。糖尿病实验动物、糖尿病肾病患者Smad...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参与糖尿病肾病(DN)的进程,现已作为临床慢性肾病进展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靶标。TGF-β1通过Smads和MAPKs信号通路促进肾脏纤维化、细胞外基质集聚以及足细胞损伤等。糖尿病实验动物、糖尿病肾病患者Smad3、p38MAPK表达增加,促进了肾脏的纤维化,Smad7抑制肾脏纤维化的进程,对TGF-β1/Smads通路起着负向调控作用。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可减少纤维粘连蛋白(FN)的表达。由于毒副作用等原因,TGF-β1抑制剂大多停留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1 信号通路 TGF1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信号通路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强脉冲光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响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耿雪瑞 黄进华 +5 位作者 康健 欧阳泽辉 于小峰 鲁建云 陈静 谭丽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89-691,共3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采用不同能量强脉冲光照射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采用不同能量强脉冲光照射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变化,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分泌变化。在抑制剂干预研究中,应用ERK抑制剂PD98059、强脉冲光+PD98059分别处理成纤维细胞,观察细胞增殖及磷酸化ERK的变化。结果:与未照射组比较,10、18、27、36 J/cm^2的强脉冲光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无影响(P>0.05),当能量为72J/cm^2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增强(P<0.05),磷酸化ERK表达明显减少,TGF-β1分泌显著增加(P<0.05);ERK抑制剂PD98059能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降低磷酸化ERK水平。结论:72J/cm^2强脉冲光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其机制是通过促进TGF-β1分泌,而不是通过ERK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ERK信号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成骨细胞分化及ER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林维龙 吴晓沛 +1 位作者 何薇薇 安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对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及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TGF-β1低剂量组、rhTGF-β1中剂量组、r... 目的: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对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及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TGF-β1低剂量组、rhTGF-β1中剂量组、rhTGF-β1高剂量组。模型组、rhTGF-β1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各组从造模第1天开始给药,rhTGF-β1(低、中、高)剂量组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牙龈黏膜下分别注射1.25、2.5、5 ng/mL的rhTGF-β1溶液0.1 mL,对照组注射0.1 mL生理盐水,每2 d给药1次,持续14 d。游标卡尺测量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牙周及牙槽骨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牙周及牙槽骨组织成骨相关蛋白[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ERK/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牙张力侧牙周组织膜纤维拉伸变长,组织间隙变宽,基质增生,成骨细胞数量大量减少近乎消失,呈现病理损伤,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血清TNF-α、IL-6、RANKL、牙周及牙槽骨组织p-ERK1/2/ERK1/2、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血清OPG、牙周及牙槽骨组织OCN、OPN、Runx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rhTGF-β1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牙张力侧牙周及牙槽骨组织病理损伤逐步减轻,血清TNF-α、IL-6、RANKL、牙周及牙槽骨组织p-ERK1/2/ERK1/2、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血清OPG、牙周及牙槽骨组织OCN、OPN、Runx2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且各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结论:rhTGF-β1可减轻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炎症反应,促使成骨分化,加速正畸牙移动,可能与抑制ERK/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1 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 ERK/MAPK信号通路 成骨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胍对肺纤维化大鼠MMP-13、TIMP-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穆亚敏 黄希 宋志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558-1562,1570,共6页
目的:探讨氨基胍对肺纤维化(PF)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转导分子(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实... 目的:探讨氨基胍对肺纤维化(PF)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转导分子(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地塞米松组(对照组),每组30只。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大鼠气管滴注博莱霉素构建PF模型,正常组大鼠滴注等剂量等浓度氯化钠溶液。滴注完毕后,实验组、对照组大鼠每日分别腹腔注射1 ml氨基胍溶液(20 mg/kg)和1 ml地塞米松溶液(20 mg/kg),正常组、模型组分别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处死大鼠,q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及纤维化改变、TGF-β1、Smad2和Smad7 mRNA表达、MMP-13和TIMP-1表达、TGF-β1、p-Smad2、pSmad7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TGF-β1和Smad2 mRNA表达、TGF-β1、p-Smad2和TIMP-1表达明显升高,Smad7 mRNA和p-Smad7蛋白表达、MMP-13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肺组织TGF-β1和Smad2mRNA表达、TGF-β1、p-Smad2、TIMP-1表达明显降低,Smad7 mRNA和p-Smad7蛋白表达、MMP-13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氨基胍可保护博来霉素诱导的PF大鼠肺组织,其抗纤维化作用可能通过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胍 肺纤维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转导分子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平喘方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顾静雯 朴香 +3 位作者 傅伟 程克文 董晨洁 沈毅韵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1974-1978,1985,共6页
目的:阐明疏肝平喘方对哮喘小鼠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框蛋白P3(Foxp3)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干预作用,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空白对照组、哮喘... 目的:阐明疏肝平喘方对哮喘小鼠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框蛋白P3(Foxp3)以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干预作用,对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建立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疏肝平喘组及地塞米松组实验动物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A(IL-17A)和TGF-β_(1)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组织中Th17/Treg细胞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RORγt、Foxp3的蛋白表达,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TGF-β_(1)、Smad2、Smad3、Smad7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疏肝平喘方能够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IL-6、TGF-β_(1),与地塞米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节IL-10、IL-17A,与地塞米松组相当(均P>0.05);Th17/Treg细胞量,RORγt、Foxp3的蛋白表达量,与地塞米松相当(均P>0.05)。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疏肝平喘方组、地塞米松组的TGF-β_(1)、Smad2、Smad3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而Smad7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疏肝平喘方在改善气道炎症方面,和地塞米松疗效相当,是通过TGF-β_(1)/Smad信号通路,从而调节哮喘小鼠的Th17/Treg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转化生长因子_(1)/Smad信号通路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免疫平衡 疏肝平喘方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叉头框蛋白P3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routy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介导的上皮间充质转化抑制后囊膜混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利民 包秀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0-694,共5页
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白内障手术的主要远期并发症,是由于手术切除纤维块后残留在囊袋中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的异常生长引起的。在成人术后2~5 a的发生率为20%~40%,儿童几乎为100... 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是白内障手术的主要远期并发症,是由于手术切除纤维块后残留在囊袋中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的异常生长引起的。在成人术后2~5 a的发生率为20%~40%,儿童几乎为100%。大量研究表明LEC的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增殖过程是PCO发展的主要病理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参与了LEC的EMT过程,其包括经典的Smad信号通路及非Smad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为主要的非Smad信号通路。Sprouty是RTK介导的Ras/ERK/MAPK信号通路特异的抑制蛋白,并作为TGF-β诱导的EMT的负性调节因子抑制ER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EMT过程。本文将总结在PCO中LEC的EMT过程,以及Sprouty通过抑制TGF相关信号通路阻断PCO过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OUTY 后囊膜混浊 上皮间充质转化 转化生长因子 晶状体上皮细胞 MAPK信号转导通路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乌梅丸颗粒对哮喘大鼠激素干预模型气道重塑及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秋仪 任培中 +3 位作者 王佳美 弓雪峰 李芷悦 崔红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观察加减乌梅丸颗粒对哮喘大鼠激素干预模型气道重塑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SD大鼠并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布地奈德组及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以卵蛋白致敏、雾化激发... 目的:观察加减乌梅丸颗粒对哮喘大鼠激素干预模型气道重塑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SD大鼠并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组、地塞米松组、布地奈德组及中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以卵蛋白致敏、雾化激发方法建立哮喘大鼠模型,除正常组和哮喘组外其余均予地塞米松干预并逐步撤减,布地奈德组予以普米克令舒雾化,中药组予以加减乌梅丸颗粒灌胃。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测定气道壁面积百分比(Wat%)、气道平滑肌面积百分比(Wam%),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各组Ⅰ型胶原(Collagen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比较TGF-β1、Smad2、Smad3、Smad7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哮喘组大鼠气道壁及平滑肌层明显增厚,管腔变窄,Wat%、Wam%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lagenⅠ、CollagenⅢ、TGF-β1、Smad2、Smad3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7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哮喘组比较,地塞米松组Wa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Smad3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中药组Wa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Smad2、Smad3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乌梅丸颗粒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从而减少气道平滑肌增生以及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沉积,抑制气道壁增厚,延缓气道重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乌梅丸颗粒 哮喘大鼠 激素干预 气道重塑 转化生长因子1/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诱导的上皮间充质转化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汝铖 郑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227-2229,共3页
在恶性肿瘤的发展进程中肿瘤细胞的迁移是发生癌症转移的关键因素。从形态学上讲,肿瘤细胞通过降低细胞间的黏附,增加肿瘤细胞的运动性以及侵袭能力。从而脱离原位癌组织,种植转移到邻近组织或远处器官。从分子生物学上讲,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恶性肿瘤 信号通路 间充质 上皮 肿瘤细胞 分子生物学 癌症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对牙髓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文华 贾敏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1,86,共5页
目的研究牙髓炎症过程中,在促炎因子脂多糖(LPS)和抑炎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牙髓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水平及相关信号分子的变化情况。方法 LPS、TGF-β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牙髓细胞,用流式细胞术... 目的研究牙髓炎症过程中,在促炎因子脂多糖(LPS)和抑炎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牙髓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水平及相关信号分子的变化情况。方法 LPS、TGF-β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牙髓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牙髓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相关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包括进化保守的Toll信号中介分子(ECSIT)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前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水平;然后进一步通过real-time PCR法检测临床炎症牙髓组织中相应指标的变化。结果体外培养的牙髓细胞在LPS、TGF-β1共同作用下,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但是IL-6分泌增加,ECSIT表达增加,NF-κB入核增加。临床标本的real-time PCR结果表明:炎症状态下的牙髓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增加,TLR4 mRNA表达没有明显变化,ECSIT及IL-6 mRNA表达增加。结论牙髓炎症发展过程中,虽然牙髓组织中TGF-β1表达增加,抑制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但TLR4的信号通路仍然被活化,主要机制可能是LPS引起信号分子ECSIT的活化,从而抑制TGF-β1信号通路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炎 TOLL样受体4 转化生长因子1 进化保守的Toll信号中介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对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受体Ⅰ、Ⅱ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万里 田玉慧 +1 位作者 杨献军 沈关心 《中医药学刊》 CAS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成骨细胞的TGF -β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制作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 ,在第三代成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大豆异黄酮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豆异黄酮对成骨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 及其受体Ⅰ、...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对成骨细胞的TGF -β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制作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 ,在第三代成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大豆异黄酮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豆异黄酮对成骨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 及其受体Ⅰ、Ⅱ表达的影响。用HPIAS0 0 0图像分析仪对各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大豆异黄酮培养的大鼠第三代成骨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 及其受体Ⅰ、Ⅱ呈阳性表达 ,阳性细胞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图像分析显示大豆异黄酮组的TGF -β1 、TGF -βR1、TGF -βR2平均光密度都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在成骨细胞形成中 ,大豆异黄酮对TGF-β1 及其TGF -βR1、TGF -βR2受体信号传导系统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异黄酮 成骨细胞 TGF1 TGF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 信号转导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肝星状细胞信号传导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郑磊 戴立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ation growth factor,TGFβ1)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HSC,检测丹参素(0.0625~0.2500mmol/L)对TGFβ1促进HSC活化、...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ation growth factor,TGFβ1)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HSC,检测丹参素(0.0625~0.2500mmol/L)对TGFβ1促进HSC活化、HSC表达α-SMA和HSC表达Smad2、Smad3、Smad7mRNA的影响。结果:丹参素(0.0625~0.2500mmol/L)对TGFβ1引起的HSC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0.25mmol/L丹参素对HSC作用48小时能下调α-SMA的表达(P<0.05),也能下调TGFβ1诱导的HSCα-SMA表达(P<0.05),从而抑制HSC活化。TGFβ1促进HSC中Smad2、3、7 mRNA的表达;丹参素能下调TGFβ1诱导的HSC中Smad2、Smad3 mRNA的表达并能上调Smad7 mRNA表达(P<0.05)。结论:丹参素能上调HSC中Smad7mRNA表达,并下调Smad2、Smad3 mRNA表达,恢复正常的TGFβ1跨膜信号转导,抑制HSC活化和TGFβ1促进HSC活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肝星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1 SMADS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 /Rock 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因子 RhoA、RockⅠ、p-MLC在后发性白内障动物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文文 张凤妍 +2 位作者 杜珊珊 邵敬芝 祁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建立SD大鼠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动物模型,检测Rho/Rock通路中的关键因子Rho A、Rho激酶Ⅰ(Rho associated coiled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Ⅰ,RockⅠ)和肌球蛋白轻链(phosphorylated myosin light... 目的建立SD大鼠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ar opacification,PCO)动物模型,检测Rho/Rock通路中的关键因子Rho A、Rho激酶Ⅰ(Rho associated coiled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Ⅰ,RockⅠ)和肌球蛋白轻链(phosphorylated myosin light chain,p-MLC)在PCO中的表达。探讨Rho/Rock通路在PCO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0d)和实验组(3 d、7 d、14 d、28 d),每个时间点各6只。所有大鼠(右眼)均行晶状体囊外摘出术,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点术眼前节的炎症反应及PCO发生情况。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房水中TGF-β的表达。处死大鼠后摘除眼球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ho A、RockⅠ、p-MLC在晶状体后囊上的表达。结果随着术后观察时间的推移,PCO混浊程度逐渐增加,HE染色显示晶状体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增生、移行。对照组术后0 d、3 d、7 d、14 d、28 d房水中TGF-β的表达量分别为(37.28±1.31)μg·L-1、(40.29±3.17)μg·L-1、(42.12±3.45)μg·L-1、(60.42±4.75)μg·L-1、(68.69±8.06)μg·L-1,实验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158,P<0.05);不同时间点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0 d、3 d、7 d、14 d和28 d晶状体后囊膜上Rho A蛋白相对表达量(Rho A/GAPDH)分别为1.00±0.00、1.49±0.01、1.57±0.03、1.77±0.02和1.97±0.02,实验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546,P<0.05);不同时间点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ockⅠ蛋白的表达量(RockⅠ/GAPDH)分别为1.00±0.00、0.35±0.12、1.42±0.14、1.78±0.09和1.95±0.14,实验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942,P<0.05);不同时间点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MLC蛋白的相对表达量(p-MLC/GAPDH)分别为1.00±0.00、1.44±0.08、1.47±0.13、1.63±0.10和2.12±0.20,实验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313,P<0.05);不同时间点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Rho A、RockⅠ、p-MLC在PCO形成过程中表达逐渐增多,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与PCO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性白内障 转化生长因子 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神经元PKCε-TRPV1通路在痛转化中的作用及中间信号分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思思 孙海榉 +2 位作者 杜俊英 方剑乔 房军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8-532,共5页
痛转化指疼痛由急性向慢性转化的过程。干预痛转化的发生,有助于缓解慢性痛的发生与发展。蛋白激酶Cε(protein kinase C epsilon,PKCε)是重要的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参与多种生理病理状态过程。瞬时受体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 痛转化指疼痛由急性向慢性转化的过程。干预痛转化的发生,有助于缓解慢性痛的发生与发展。蛋白激酶Cε(protein kinase C epsilon,PKCε)是重要的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参与多种生理病理状态过程。瞬时受体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是其主要下游信号分子之一,也被证实参与各类慢性疼痛的形成与维持。最新研究表明,外周神经元PKCε-TRPV1信号通路是痛转化产生的关键环节。本文将进一步明确PKCε-TRPV1信号通路及可能的中间信号分子在痛转化中的作用,为慢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 PKCΕ TRPV1 信号转导通路 中间信号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调控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TGF-β_1/Smad信号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维溪 戴欢 +3 位作者 贺孝良 方丽 赵瑞雪 李昌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42-1146,共5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SPF级♂SD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布地奈德组(C组)和地塞米松干预...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与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模型。SPF级♂SD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布地奈德组(C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D组),每组10只。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GF-β1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TGF-β1、P-Smad2、P-Smad3、Smad6和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支气管壁厚度(Wat)、平滑肌厚度(Wam)、血清、BAFL中TGF-β1的浓度、P-Smad2和P-Smad3的蛋白表达均增高,Smad6、Smad7的蛋白表达低于A组,经布地奈德组和地塞米松干预后,Wat、Wam、血清、BAFL中TGF-β1的浓度、TGF-β1、P-Smad2和P-Smad3的蛋白表达均下降,Smad6、Smad7的蛋白表达增强。C组和D组Wat、Wam、血清、BAFL中TGF-β1的浓度、TGF-β1P-Smad2、P-Smad3、Smad6和Smad7的蛋白表达比较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显示TGF-β1和Smad6蛋白表达于胞质,Smad7、P-Smad3和P-Smad2蛋白表达于胞质和胞核,主要表达于支气管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散在的炎性细胞。大鼠肺组织中Smad6蛋白和Smad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Smad2蛋白和P-Smad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而拮抗哮喘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哮喘 气道重塑 信号转导 转化生长因子1 SMAD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黄酮对诱导大鼠肾纤维化TGF-β1/Smads信号转导干预作用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詹继红 何立群 刘铭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0-383,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观察刺梨黄酮对UUO模型大鼠肾纤维化TGF-β1/Smads信号转导干预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将75只造模成功的肾纤维化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氯沙坦钾组、刺梨黄酮中剂量及大剂量组,每组各15只。氯沙坦钾组给... 目的:探讨观察刺梨黄酮对UUO模型大鼠肾纤维化TGF-β1/Smads信号转导干预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将75只造模成功的肾纤维化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氯沙坦钾组、刺梨黄酮中剂量及大剂量组,每组各15只。氯沙坦钾组给予氯沙坦钾灌胃;刺梨黄酮中剂量及大剂量组分别给予刺梨黄酮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同时给予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干预14 d后,观察24 h Upro、Scr、BUN,对比各组大鼠肾脏组织TGF-β1、Smad2/3、Smad7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刺梨黄酮对肾纤维化大鼠作用机制。结果:干预过程中,模型组和氯沙坦钾组各有1只大鼠死亡。模型组、氯沙坦钾组、刺梨黄酮中剂量和大剂量组24 h Upro、Scr和BUN水平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氯沙坦钾组、刺梨黄酮中剂量和大剂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与氯沙坦钾组相比,刺梨黄酮中剂量组24 h Upro、Scr和BUN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氯沙坦钾组和刺梨黄酮不同剂量组中,各组TGF-β1、Smad2/3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各治疗组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各组Smad7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各治疗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与氯沙坦钾组比较,刺梨黄酮中剂量组TGF-β1、Smad2/3、Smad7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刺梨黄酮中剂量组可显著改善肾纤维化大鼠肾功能指标,推测和抑制TGF-β1、Smad2/3蛋白表达、激活Smad7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黄酮 肾纤维化 信号转导 转化生长因子1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朴饮加味方抑制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上皮细胞-1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研究
19
作者 毛宁锋 黄超群 +1 位作者 吕文亮 胡运莲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23-1929,共7页
目的:探讨连朴饮加味方(连朴饮方)及其联合疗法对多重耐药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GES-1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朴饮组、四联疗法组(阿莫西... 目的:探讨连朴饮加味方(连朴饮方)及其联合疗法对多重耐药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诱导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GES-1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连朴饮组、四联疗法组(阿莫西林+呋喃唑酮+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联合疗法组(连朴饮+四联药物),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体外接种耐药Hp,建立耐药Hp感染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细胞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荧光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TGF-β_(1)、Smad2、p-Smad2的表达。将GES-1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抑制剂组、联合疗法组、联合疗法+抑制剂组,免疫荧光法检测E-cadherin蛋白荧光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连朴饮组、四联疗法组、联合疗法组细胞炎症介质水平低(P<0.05),其中联合疗法组细胞炎症介质水平最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连朴饮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TGF-β_(1)、p-Smad2蛋白表达低(P<0.05);四联疗法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Vimentin、TGF-β_(1)、p-Smad2蛋白表达低(P<0.05);联合疗法组细胞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Vimentin、TGF-β_(1)、Smad2、p-Smad2蛋白表达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联合疗法组、联合疗法组+抑制剂组细胞E-cadherin蛋白免疫荧光强度高(P<0.01),联合疗法组+抑制剂组细胞E-cadherin蛋白免疫荧光强度最高。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联合疗法组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蛋白表达低(P<0.05);联合疗法组+抑制剂组的E-cadherin蛋白表达高(P<0.05),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低(P<0.01,P<0.05)。结论:连朴饮方及其联合疗法能够逆转多重耐药Hp感染GES-1导致的EMT进展,降低炎-癌转化风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_(1)/smad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幽门螺杆菌 炎癌转化 连朴饮加味方 联合疗法 胃黏膜上皮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_(1)/Smad信号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D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峣 孙莹 +3 位作者 宋燕珂 汪敏 贾茗博 赵丽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5-270,共6页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是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s)家族中新近被发现的成员,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PDGF-D在包括胶质瘤在内的多种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并能促进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胶质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性,该...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是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s)家族中新近被发现的成员,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PDGF-D在包括胶质瘤在内的多种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并能促进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胶质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性,该特性与EMT有密切关联。Notch1是Notch家族成员之一,参与肿瘤细胞的EMT过程,在PDGF-D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迁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PDGF-D可能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在包括胶质瘤在内的肿瘤细胞EMT过程中发挥效应。现对PDGF-D促进肿瘤细胞EMT、特别是对胶质瘤细胞EMT的调控作用及Notch1信号通路在该过程的可能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 Notch1信号通路 胶质瘤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