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壤闭蓄态磷的形成、转化与利用途径
被引量:
1
1
作者
崔宸阳
李静
+6 位作者
杨子
万彪
王小明
严玉鹏
熊娟
谭文峰
冯雄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3-1421,共9页
闭蓄态磷是(氢)氧化铁形成的不溶性胶状薄膜包被的铁磷或铝磷等含磷物质的总称,主要存在于热带及亚热带风化程度较高的酸性富铁土壤中,其数量和形态受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闭蓄态磷作为一种植物难以直接利用的磷形态,在土壤磷...
闭蓄态磷是(氢)氧化铁形成的不溶性胶状薄膜包被的铁磷或铝磷等含磷物质的总称,主要存在于热带及亚热带风化程度较高的酸性富铁土壤中,其数量和形态受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闭蓄态磷作为一种植物难以直接利用的磷形态,在土壤磷库中比例较高,影响土壤磷有效性与当季利用率。闭蓄态磷的形成与转化主要受土壤pH、氮磷、水分、有机质(有机酸、生物炭等)、铁、铝、钙、土壤质地、植物以及微生物等影响。人为施肥能够直接导致农田土壤表层的闭蓄态磷含量升高,而随着铁铝氧化物向下迁移土壤深层闭蓄态磷增加更为明显,闭蓄态磷含量与氧化铁含量显著相关。在pH较低条件下,水分以及有机质的增加也可能促进闭蓄态磷的形成。在长期土壤自然发育过程中,闭蓄态磷比例逐渐增加但增长较缓慢。在农田土壤中,闭蓄态磷受高强度集约化种植影响而呈现波动变化且变化速度快,这可能是由于耕地复种指数高、作物较强养分获取能力、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变化或有机无机肥料添加的激发作用。小分子有机酸、植物根系和微生物是活化闭蓄态磷的重要因素,在维持土壤内部磷循环平衡的同时,通过调节土壤水分,有机替代和增强微生物功能等不同农田管理措施,能够实现对闭蓄态磷的活化利用和精准调控。目前闭蓄态磷表征方法主要局限于化学提取,且存在提取不完全和不精确等问题。Chang&Jackson磷分级方法定量闭蓄态磷更符合于目前广泛接受的闭蓄态磷定义。土壤闭蓄态磷的定量方法与形成转化模拟,多元素耦合促进闭蓄态磷形成以及闭蓄态磷活化调控等是潜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蓄态磷
分布特点
形成
转化
活化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腐殖物质形成转化与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
48
2
作者
窦森
李凯
+2 位作者
崔俊涛
关松
张晋京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8-1158,共11页
土壤有机质(SOM)是极为重要和复杂的天然有机物,从化学本质出发,SOM包括腐殖物质(HS)和非腐殖物质两个主要部分。HS是土壤SOM的主体,在土壤养分循环和碳截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SOM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共存,这是激励研究者勇于探索的不竭动...
土壤有机质(SOM)是极为重要和复杂的天然有机物,从化学本质出发,SOM包括腐殖物质(HS)和非腐殖物质两个主要部分。HS是土壤SOM的主体,在土壤养分循环和碳截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SOM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共存,这是激励研究者勇于探索的不竭动力。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土壤HS,本文对HS及其组分的形成转化及稳定性(包括形成顺序、相互转化、驱动因素、同位素分异、热力学稳定性等),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包括HS组分的提取、分组、纯化、结构表征等),人为措施响应规律(包括耕作、施肥、土地利用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同时提出今后HS研究中要进一步应用先进技术、重新重视HS化学分组研究、进一步认识HS结构特征,以及探索HS形成转化机制及其与农业措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腐殖物质
形成
转化
化学分组
结构特征
耕作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青铜文物深层有害锈形成与转化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淑英
张然
+1 位作者
王辇
柳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58,共12页
为了长久保存馆藏青铜文物,有效转化深层有害锈氯化亚铜,以仿古青铜试样为对象,应用循环伏安法、恒电位极化法等电化学实验来研究青铜在模拟中性土壤介质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应用X-射线衍射(XRD)、共聚焦激光Raman显微分析检测其腐蚀产...
为了长久保存馆藏青铜文物,有效转化深层有害锈氯化亚铜,以仿古青铜试样为对象,应用循环伏安法、恒电位极化法等电化学实验来研究青铜在模拟中性土壤介质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应用X-射线衍射(XRD)、共聚焦激光Raman显微分析检测其腐蚀产物的主要物相。结果表明,氧化过程是生成有害锈氯化亚铜的反应,还原过程是氯化亚铜还原成铜的反应。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SEM-EDS)进行形貌观察和微区腐蚀产物成分分析。对氯化亚铜在不同湿度环境下的变化进行了跟踪观察。由此,为除去青铜文物深层有害锈氯化亚铜所做的一系列探讨将在博物馆藏品保护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文物
深层有害锈
氯化亚铜
形成
与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组织中员工的自愿性工作行为
被引量:
9
4
作者
孙建群
段锦云
田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1-574,共14页
自愿性工作行为是角色规范之外的自发性行为,它包括两大类型:一是以组织公民行为、建言行为、周边绩效等为代表的角色外行为;二是以反生产行为、沉默行为、越轨行为等为代表的负面组织行为。自愿性工作行为的产生是个体与情境相互作用...
自愿性工作行为是角色规范之外的自发性行为,它包括两大类型:一是以组织公民行为、建言行为、周边绩效等为代表的角色外行为;二是以反生产行为、沉默行为、越轨行为等为代表的负面组织行为。自愿性工作行为的产生是个体与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组织公民行为-反生产行为"与"建言-沉默"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相反,在一定条件下且可以互相转化,本研究将特定类目的转化过程推论至总体,并用情感事件理论、道德补偿原理及经济理性分析对该推论进行理论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愿性工作行为
角色外行为
负面组织行为
形成
转化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闭蓄态磷的形成、转化与利用途径
被引量:
1
1
作者
崔宸阳
李静
杨子
万彪
王小明
严玉鹏
熊娟
谭文峰
冯雄汉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土壤健康诊断与绿色修复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3-142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030709)。
文摘
闭蓄态磷是(氢)氧化铁形成的不溶性胶状薄膜包被的铁磷或铝磷等含磷物质的总称,主要存在于热带及亚热带风化程度较高的酸性富铁土壤中,其数量和形态受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影响。闭蓄态磷作为一种植物难以直接利用的磷形态,在土壤磷库中比例较高,影响土壤磷有效性与当季利用率。闭蓄态磷的形成与转化主要受土壤pH、氮磷、水分、有机质(有机酸、生物炭等)、铁、铝、钙、土壤质地、植物以及微生物等影响。人为施肥能够直接导致农田土壤表层的闭蓄态磷含量升高,而随着铁铝氧化物向下迁移土壤深层闭蓄态磷增加更为明显,闭蓄态磷含量与氧化铁含量显著相关。在pH较低条件下,水分以及有机质的增加也可能促进闭蓄态磷的形成。在长期土壤自然发育过程中,闭蓄态磷比例逐渐增加但增长较缓慢。在农田土壤中,闭蓄态磷受高强度集约化种植影响而呈现波动变化且变化速度快,这可能是由于耕地复种指数高、作物较强养分获取能力、土壤团聚体结构的变化或有机无机肥料添加的激发作用。小分子有机酸、植物根系和微生物是活化闭蓄态磷的重要因素,在维持土壤内部磷循环平衡的同时,通过调节土壤水分,有机替代和增强微生物功能等不同农田管理措施,能够实现对闭蓄态磷的活化利用和精准调控。目前闭蓄态磷表征方法主要局限于化学提取,且存在提取不完全和不精确等问题。Chang&Jackson磷分级方法定量闭蓄态磷更符合于目前广泛接受的闭蓄态磷定义。土壤闭蓄态磷的定量方法与形成转化模拟,多元素耦合促进闭蓄态磷形成以及闭蓄态磷活化调控等是潜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闭蓄态磷
分布特点
形成
转化
活化与利用
Keywords
occluded phosphorus
distribution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腐殖物质形成转化与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
48
2
作者
窦森
李凯
崔俊涛
关松
张晋京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8-115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069
40471076)
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20040193002)资助
文摘
土壤有机质(SOM)是极为重要和复杂的天然有机物,从化学本质出发,SOM包括腐殖物质(HS)和非腐殖物质两个主要部分。HS是土壤SOM的主体,在土壤养分循环和碳截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SOM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共存,这是激励研究者勇于探索的不竭动力。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土壤HS,本文对HS及其组分的形成转化及稳定性(包括形成顺序、相互转化、驱动因素、同位素分异、热力学稳定性等),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包括HS组分的提取、分组、纯化、结构表征等),人为措施响应规律(包括耕作、施肥、土地利用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同时提出今后HS研究中要进一步应用先进技术、重新重视HS化学分组研究、进一步认识HS结构特征,以及探索HS形成转化机制及其与农业措施的关系。
关键词
土壤腐殖物质
形成
转化
化学分组
结构特征
耕作施肥
Keywords
Soil humic substances
Formation-transformation
Chemical fractionatio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Tillage and fertilization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青铜文物深层有害锈形成与转化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陈淑英
张然
王辇
柳敏
机构
金属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58,共12页
文摘
为了长久保存馆藏青铜文物,有效转化深层有害锈氯化亚铜,以仿古青铜试样为对象,应用循环伏安法、恒电位极化法等电化学实验来研究青铜在模拟中性土壤介质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应用X-射线衍射(XRD)、共聚焦激光Raman显微分析检测其腐蚀产物的主要物相。结果表明,氧化过程是生成有害锈氯化亚铜的反应,还原过程是氯化亚铜还原成铜的反应。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SEM-EDS)进行形貌观察和微区腐蚀产物成分分析。对氯化亚铜在不同湿度环境下的变化进行了跟踪观察。由此,为除去青铜文物深层有害锈氯化亚铜所做的一系列探讨将在博物馆藏品保护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
青铜文物
深层有害锈
氯化亚铜
形成
与
转化
Keywords
Bronze artifacts
Deeply harmful rust
Cuprous chlorid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织中员工的自愿性工作行为
被引量:
9
4
作者
孙建群
段锦云
田晓明
机构
苏州大学心理学系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1-57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1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02056)
+2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09YJCZH087)
苏州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项目
苏州大学重大研究项目
文摘
自愿性工作行为是角色规范之外的自发性行为,它包括两大类型:一是以组织公民行为、建言行为、周边绩效等为代表的角色外行为;二是以反生产行为、沉默行为、越轨行为等为代表的负面组织行为。自愿性工作行为的产生是个体与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组织公民行为-反生产行为"与"建言-沉默"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相反,在一定条件下且可以互相转化,本研究将特定类目的转化过程推论至总体,并用情感事件理论、道德补偿原理及经济理性分析对该推论进行理论论证。
关键词
自愿性工作行为
角色外行为
负面组织行为
形成
转化
模型
Keywords
discretionary work behavior
extra-role behavior
nega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formationand transformation model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壤闭蓄态磷的形成、转化与利用途径
崔宸阳
李静
杨子
万彪
王小明
严玉鹏
熊娟
谭文峰
冯雄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土壤腐殖物质形成转化与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窦森
李凯
崔俊涛
关松
张晋京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青铜文物深层有害锈形成与转化的分析研究
陈淑英
张然
王辇
柳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组织中员工的自愿性工作行为
孙建群
段锦云
田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