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价值转化形态及其对理解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顾海良 张雷声 《学术界》 2003年第4期7-19,共13页
价值转化形态包括以价值的内在规定为主线的转化形态 ,即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序列 ,也包括以价值规定外在化为主线的转化形态 ,即价值外在化为价格、生产价格外在化为市场生产价格等。价值转化形态的形成 ,在理论逻辑中 ,必须借助于反... 价值转化形态包括以价值的内在规定为主线的转化形态 ,即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序列 ,也包括以价值规定外在化为主线的转化形态 ,即价值外在化为价格、生产价格外在化为市场生产价格等。价值转化形态的形成 ,在理论逻辑中 ,必须借助于反映这种理论逻辑过程的“中介”环节如竞争、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等 ;在经济现实中 ,必须借助于资本主义自身的一系列价值转化形态的形成 ,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层次。价值转化形态的形成 ,对理解劳动价值论的重大意义在于 :⑴以对价值与生产价格关系的分析为基础 ,深刻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具有很强的理论张力 ,从而使其具有完整形态 ;⑵以对价值创造与价格形成关系的分析为基础 ,深刻说明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 ,价格形成以价值为基础 ,但影响因素很多 ,不能因为有多少种因素对价格形成产生影响 ,就认为在现实中存在着多少种价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转化形态 劳动价值论 生产价格 价值创造 价格形成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追加投资超额利润转化形态的理论考察
2
作者 郑绍增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73-78,共6页
作者认为,把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综合起来考察时,公式应为:级差地租=社会价值-个别价值;绝对地租=个别价值-个别生产价格。关于追加投资与绝对地租的关系,作者认为按个别价值减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计算绝对地租。作者认为,当前,属于绝对... 作者认为,把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综合起来考察时,公式应为:级差地租=社会价值-个别价值;绝对地租=个别价值-个别生产价格。关于追加投资与绝对地租的关系,作者认为按个别价值减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计算绝对地租。作者认为,当前,属于绝对地租的部分应上交,属于级差地租Ⅱ的部分应留归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地租 追加投资 超额利润 个别价值 转化形态 相对生产率 初次投资 理论考察 市场价值 社会生产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技商品价值转化形态
3
作者 李国强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5年第3期13-15,共3页
一、科技市场的现实思考开拓科技市场是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科技工作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也是使国家能够改变对研究机构拨款制度,促进我国科技进步的先决条件.正确认识科技商品价格规律是开拓科技市场的重要前提;从理论上... 一、科技市场的现实思考开拓科技市场是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科技工作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也是使国家能够改变对研究机构拨款制度,促进我国科技进步的先决条件.正确认识科技商品价格规律是开拓科技市场的重要前提;从理论上正确认识科技商品价值及其特殊转化形态,是正确指导科技商品价格形成的出发点。因此,阐明科技商品价值的特殊转化形态、澄清对科技商品价格形成理论上的不正确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商品 价值转化形态 正确认识 商品价值量 科技市场 价格形成 科技进步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现实思考 价格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Cd污染稻田生物炭生态原位钝化及Cd形态转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蒋鑫 林大松 +5 位作者 胡钧铭 李婷婷 刘顺翱 吴昊 韦翔华 赵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0-1016,共7页
为探究生物炭对矿区Cd污染稻田土壤原位钝化生态修复效果,进行稻田土壤Cd污染修复试验,设置海泡石(BC1)、生物炭(BC2)、空白对照(BC3)3种处理。采用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研究水稻根际土壤Cd生物有效性,明确其对水稻根际土壤Cd生物有效... 为探究生物炭对矿区Cd污染稻田土壤原位钝化生态修复效果,进行稻田土壤Cd污染修复试验,设置海泡石(BC1)、生物炭(BC2)、空白对照(BC3)3种处理。采用梯度扩散薄膜(DGT)技术研究水稻根际土壤Cd生物有效性,明确其对水稻根际土壤Cd生物有效性和土壤Cd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影响矿区Cd污染稻田水稻根际土壤Cd形态比率。生物炭改变稻田土壤中Cd形态,明显提高土壤中残渣态Cd含量占比,提高幅度达27.84%,利于其他形态Cd向更稳定的残渣态转变。生物炭改变矿区Cd污染稻田水稻根际土壤Cd生物有效性。与空白对照相比,生物炭使水稻收获期的根际土壤Cd生物有效性降低了40.90%,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9.53%;海泡石处理的土壤Cd生物有效性比生物炭处理的土壤Cd生物有效性降低了83.90%,海泡石处理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比生物炭处理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7.73%。生物炭可提升矿区Cd污染稻田土壤质量。生物炭改善了水稻土壤质量;与空白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提高了6.7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升高了8.44%,土壤pH值提升了7.44%;与海泡石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提高了2.9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升高了9.22%,土壤pH值降低了13.33%。研究表明,生物炭原位钝化能有效降低矿区Cd污染稻田土壤Cd生物有效性,提升生态修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污染稻田 原位钝化 Cd形态转化 生物炭 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对砷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和砷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文卿 刘雨森 +2 位作者 胡敏 于焕云 鲍恋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0-1226,共7页
微塑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并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暴露风险。关于微塑料的研究多集中于水体环境,仅有较少研究报道了微塑料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该研究讨论了两种微塑料类型(聚乙烯(PE)及聚乳酸(PLA))对砷污染的土壤微生物... 微塑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并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暴露风险。关于微塑料的研究多集中于水体环境,仅有较少研究报道了微塑料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该研究讨论了两种微塑料类型(聚乙烯(PE)及聚乳酸(PLA))对砷污染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和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微塑料会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物种的丰度及多样性。相对于对照组,PLA微塑料使得土壤中生物有效态砷占比增加。两种微塑料在个别时间点影响土壤中砷还原基因的丰度,促进生物有效态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该研究初步解释了微塑料对土壤中重金属产生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重金属 微生物 土壤 形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沉积物中植酸对砷、磷形态转化和生物有效性影响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博贤 艾雯妍 +2 位作者 文思颖 杨晓莉 刘雪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9-460,共12页
砷(As)和磷(P)为同主族化学类似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化学行为。As因赋存形态多变、极强的生物蓄积性及高毒性而被广泛关注,在土壤中主要以砷酸盐(As^(5+))形式存在。磷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亦是引起土壤面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重... 砷(As)和磷(P)为同主族化学类似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化学行为。As因赋存形态多变、极强的生物蓄积性及高毒性而被广泛关注,在土壤中主要以砷酸盐(As^(5+))形式存在。磷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亦是引起土壤面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土壤中磷主要以有机磷形式存在,占比40%~95%。其中植酸是重要组成部分,占总磷的20%~50%,占有机磷的50%~80%。植酸分子含有6个磷酸基团和12个可解离质子,因此可通过螯合、置换、酸化等作用强烈影响土壤中砷和磷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明确土壤中植酸对砷和磷赋存形态转化与释放的影响、过程与作用机制,对有效阻控土壤和水体砷、磷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总结了土壤中砷、磷和植酸的含量、来源与赋存形态,重点阐述植酸对砷、磷赋存形态转化、生物有效性变化的影响与机制,可为降低土壤和沉积物砷、磷污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植酸 形态转化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土淹排水过程中各形态硫对镉生物有效性的调控作用
7
作者 李轶湑 夏冰 +6 位作者 应蓉蓉 胡哲伟 许芳源 高文静 胡鹏杰 陈红枫 岳正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6-214,共9页
为了深入了解硫在水稻土淹排水过程中的形态转化特征以及各形态硫对镉的生物有效性的调控作用,采集2种不同硫含量的天然水稻土表层土壤,设置低硫(L)、高硫(H)、外源添加硫酸盐(L+S)不同处理组,进行淹水-排水培养试验,借助薄膜扩散梯度技... 为了深入了解硫在水稻土淹排水过程中的形态转化特征以及各形态硫对镉的生物有效性的调控作用,采集2种不同硫含量的天然水稻土表层土壤,设置低硫(L)、高硫(H)、外源添加硫酸盐(L+S)不同处理组,进行淹水-排水培养试验,借助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和土壤连续提取技术,表征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和土壤固相中各形态硫、镉的含量。结果表明,提高土壤硫含量有助于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H、L+S组在淹水阶段DGT提取镉含量降低的速度更快,H、L+S组的DGT提取镉在淹水期的下降幅度分别为52.1%、41.4%,高于L组9.8%的下降幅度。水溶性硫酸盐、吸附性硫酸盐在水稻土淹水阶段中逐渐转化为还原性无机硫(RIS),在排水阶段中则相反;大部分外源添加的硫酸盐在水稻土淹水阶段转化为有机硫形态。RIS含量是决定水稻土镉生物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酸提取态镉是与镉生物有效性关联性最强的镉形态;RIS中的主要成分酸挥发性硫化物、铬还原硫化物、水溶性亚硫酸盐与酸提取态镉具有强相关性,分别为-0.81、-0.66、-0.74(P<0.01)。硫元素形态在水稻土淹排水过程中发生规律性变化,还原性无机硫形态在土壤镉固定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硫元素对水稻土中镉元素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转化 水稻土 生物有效性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过程中微量元素形态转化的热力学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孟韵 张军营 +2 位作者 郑楚光 钟秦 刘海明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0,共5页
煤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形态转化是一种多元多相化学平衡与相平衡共存的复杂过程 ,热力学模拟在评价煤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转化形态方面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分析工具 .介绍了最常用的热力学模拟方法—— Gibbs自由能最小法 ( GEA) ,内容... 煤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形态转化是一种多元多相化学平衡与相平衡共存的复杂过程 ,热力学模拟在评价煤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转化形态方面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分析工具 .介绍了最常用的热力学模拟方法—— Gibbs自由能最小法 ( GEA) ,内容包括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 Lagrange乘因子法、常用的软件包、热力学数据的来源及数据库等 ,概述了热力学模拟方法在煤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转化形态方面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过程 微量元素 热力学模拟 转化形态 煤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自然状况研究针铁矿/水钠锰矿对锑矿区黄壤锑形态的影响
9
作者 刘京广 赵平 +3 位作者 任维 马雪 何开颖 朱霞萍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1-405,共15页
锑矿区及周边土壤锑污染严重,锑污染程度与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关系密切。铁锰氧化物是土壤黏土矿物中最活跃的成分,影响着锑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现有研究更多关注铁锰氧化物单一矿物对外源锑吸附的影响,而铁锰氧化物对实际土壤中锑... 锑矿区及周边土壤锑污染严重,锑污染程度与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关系密切。铁锰氧化物是土壤黏土矿物中最活跃的成分,影响着锑在土壤中的形态转化。现有研究更多关注铁锰氧化物单一矿物对外源锑吸附的影响,而铁锰氧化物对实际土壤中锑形态转化的影响方面的基础研究有待加强。本文将土壤中常见的针铁矿(α-FeOOH)和水钠锰矿(δ-MnO_(2))以原位制备的方式,分别负载在贵州晴隆锑矿区的锑污染黄壤(原土)中,制得载铁土和载锰土,模拟土壤自然状况,淹水180天,探究了α-FeOOH和δ-MnO_(2)介导下土壤锑形态的转化特征。结果表明,淹水改变了土壤氧化还原特性,影响铁锰氧化物的赋存形态,进而影响锑的形态分布,负载的α-FeOOH主要以无定形铁存在,负载的δ-MnO_(2)以游离锰、无定形锰和络合锰三种形式存在。与原土相比,载铁土悬浮液锑和弱酸提取态锑含量分别降低88.3%~94.4%、21.1%~65.9%,可还原态锑和可氧化态锑含量分别增加49.0%~67.2%、74.3%~159%;载锰土中悬浮液锑、弱酸提取态锑和可还原态锑分别增加14.2%~59.5%、6.50%~32.6%、4.80%~23.3%,可氧化态锑降低16.2%~58.5%。即原土、载铁土和载锰土各形态铁、锰、锑在淹水30天变化明显或是变化趋势发生转折,负载α-FeOOH促进了土壤弱酸提取态锑向土壤可还原态锑和可氧化态锑转化,负载δ-MnO_(2)促进了土壤可氧化态锑向土壤弱酸提取态锑和可还原态锑转化。该研究为锑污染土壤的风险评估和修复技术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对土壤锑污染的控制需结合铁锰氧化物形态调控和氧化还原条件管理,以实现锑的长期稳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FEOOH δ-MnO_(2) 土壤 形态转化 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钝化剂对猪粪堆肥中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40
10
作者 杨坤 李军营 +2 位作者 杨宇虹 杨焕文 晋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48,共6页
采用三级四步连续提取法(BCR)研究了磷矿粉、硅藻土和膨润土3种重金属钝化剂对猪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As、Pb、Cd含量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堆肥处理后,重金属总量会表现出"相对浓缩效应",使其浓度升高。(2)堆肥处理能促... 采用三级四步连续提取法(BCR)研究了磷矿粉、硅藻土和膨润土3种重金属钝化剂对猪粪堆肥过程中重金属As、Pb、Cd含量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堆肥处理后,重金属总量会表现出"相对浓缩效应",使其浓度升高。(2)堆肥处理能促进重金属As、Pb、Cd的形态向活性降低的方向转化,从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3)不同钝化剂对不同重金属钝化效果不同,膨润土和磷矿粉对交换态铅的钝化效果较好;膨润土对交换态砷的钝化效果较好;硅藻土对交换态镉的钝化效果较好。因此,磷矿粉、硅藻土和膨润土处理有利于降低猪粪堆肥施用中的重金属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堆肥 重金属 钝化剂 形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水分对不同肥料条件下黑土磷形态转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杨佳佳 李兆君 +2 位作者 梁永超 张林静 李万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5-1302,共8页
采用室内微宇宙试验法,研究了温度(25℃和10℃)、土壤湿度(湿度分别为最大持水量的50%和25%,即50%WHC和25%WHC)对不同肥料条件下黑土磷素形态转化及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水分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肥料条件下土壤磷... 采用室内微宇宙试验法,研究了温度(25℃和10℃)、土壤湿度(湿度分别为最大持水量的50%和25%,即50%WHC和25%WHC)对不同肥料条件下黑土磷素形态转化及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水分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肥料条件下土壤磷形态转化以及土壤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土壤温度(25℃)和土壤湿度(50%WHC)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磷、Ca2-P、Ca8-P的含量,而土壤有机磷含量显著降低;在土壤中添加氮、磷、钾肥料后,这种作用变得尤为明显。高的土壤温度(25℃)和合适的土壤湿度(25%WHC)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的活性,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可以通过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土壤合适的湿度来提高土壤磷酸酶,活化和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土壤磷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水分 黑土 形态转化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重金属钝化剂及其不同添加比例对猪粪堆肥重金属(As,Cu,Zn)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36
12
作者 荣湘民 宋海星 +5 位作者 何增明 刘强 谢桂先 彭建伟 刘浩荣 周成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6-140,160,共6页
采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猪粪堆肥处理中重金属浓度和形态的变化以及不同添加比例的重金属钝化剂对其浓度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堆肥处理后,重金属As,Cu和Zn的浓度普遍升高;堆肥处理能促进重金属As,Cu和Zn的形态向活性降低的方向转化... 采用连续提取法研究了猪粪堆肥处理中重金属浓度和形态的变化以及不同添加比例的重金属钝化剂对其浓度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堆肥处理后,重金属As,Cu和Zn的浓度普遍升高;堆肥处理能促进重金属As,Cu和Zn的形态向活性降低的方向转化,因此堆肥处理可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在3种重金属钝化剂及不同添加比例处理中,猪粪堆肥重金属As的最佳钝化剂及其添加比例为7.5%的粉煤灰,对可交换态As的钝化效果为51.4%;重金属Cu的最佳钝化剂及其添加比例为2.5%的粉煤灰,对可交换态Cu的钝化效果为29.7%;重金属Zn的最佳钝化剂及其添加比例为5.0%的钙镁磷肥,对可交换态Zn的钝化效果为50.0%。因此,堆肥处理中添加重金属钝化剂可以降低猪粪堆肥中重金属的有效性,有利于降低猪粪堆肥土地利用中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堆肥 重金属 钝化剂 形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对磷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倩 穆环珍 +1 位作者 黄衍初 杨问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5-748,共4页
利用木质素改性磷肥对石灰性土壤和红壤进行培养实验,通过有效磷及无机磷分级测定,研究了木质素对土壤有效磷及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能提高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并能促进无机磷向有效磷源形态转化,对提高磷肥的利用率有重... 利用木质素改性磷肥对石灰性土壤和红壤进行培养实验,通过有效磷及无机磷分级测定,研究了木质素对土壤有效磷及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能提高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并能促进无机磷向有效磷源形态转化,对提高磷肥的利用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土壤 磷素 形态转化 有效性 影响因素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对不同磷源施入石灰性潮土后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庞荣丽 介晓磊 +2 位作者 方金豹 谭金芳 李有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9-43,共5页
采用室内培养和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几种有机酸对石灰性潮土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石灰性潮土中磷素主要以有效性很低的磷酸盐(Ca10-P等)形式存在,而有效性较高的磷酸盐(Ca8-P等)含量较少,Ca2-P就更少。2)不同磷源施入土壤... 采用室内培养和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几种有机酸对石灰性潮土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石灰性潮土中磷素主要以有效性很低的磷酸盐(Ca10-P等)形式存在,而有效性较高的磷酸盐(Ca8-P等)含量较少,Ca2-P就更少。2)不同磷源施入土壤后,无机磷总量相应增加。磷酸二氢钾与磷酸二钙主要向Ca8-P、Al-P等有效性相对较差的磷素形态转化,磷酸八钙、氟磷灰石、磷酸铁、磷酸铝等有效性较差的磷源,在较短的时期内主要以自身的形态存在。3)施加各种有机酸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中Fe-P、Al-P和Ca10-P含量,增加Ca2-P、Ca8-P和O-P含量,总的趋势是促进土壤中植物难以利用的无机磷形态向植物可以利用的形态转化。这种促进能力因有机酸种类和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其作用大小顺序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石灰性潮土 无机态磷 形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不同形态锑的迁移转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飞 邓道贵 +2 位作者 祝鹏飞 周秀杰 纪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锑被美国环境保护署和欧盟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形态变化是其对水生动植物毒性大小的决定性因素。锑的毒性和对人类潜在的致癌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目前关于不同形态锑的分离、迁移、转化和定量分析研究仍然不足。综述了水-沉积物体... 锑被美国环境保护署和欧盟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形态变化是其对水生动植物毒性大小的决定性因素。锑的毒性和对人类潜在的致癌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目前关于不同形态锑的分离、迁移、转化和定量分析研究仍然不足。综述了水-沉积物体系中不同形态锑迁移转化的过程及规律,总结了不同形态锑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氧化还原作用、络合作用和吸附-解吸作用对不同形态锑迁移转化的影响,以揭示不同形态锑在水-沉积物体系中的迁移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形态转化 沉积物 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和添加物料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安志装 介晓磊 +3 位作者 李有田 白由路 魏义长 刘世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4,共7页
利用轻粘质土壤 ,模拟石灰性土壤中不同的组分因素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水溶性磷肥施入土壤后很快向其它无机磷形态转化 ,主要转化为Fe P ,其次是Ca2 P、Ca8 P和Al P ,而很少转化为O P和Ca10 P。其转化规律受不同培养组分因... 利用轻粘质土壤 ,模拟石灰性土壤中不同的组分因素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水溶性磷肥施入土壤后很快向其它无机磷形态转化 ,主要转化为Fe P ,其次是Ca2 P、Ca8 P和Al P ,而很少转化为O P和Ca10 P。其转化规律受不同培养组分因素的影响。较低的土壤水分含量 (≤ 2 0 0g/kg)利于Ca8 P、Al P向Fe P和Ca10 P的转化 ,过高的水分含量 (>2 0 0 g/kg)有利于Ca10 P的活化与Fe P的大量生成 ;不同量CaCO3 加入促进了Fe P、Al P以及Ca2 P向Ca8 P、Ca10 P方向转化 ;秸杆、腐植酸的加入增加了各形态无机磷量以及无机磷总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 ,Al P、Fe P等形态的磷量减少 ,Ca8 P、Ca10 P形态的量增加。不同量秸杆以及腐植酸的加入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速效磷下降的幅度 ,提高了土壤速效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无机磷 形态转化 土壤组分 水溶性磷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供磷能力及形态转化 被引量:28
17
作者 刘世亮 介晓磊 +2 位作者 李有田 谭金芳 安志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70-373,共4页
利用盆栽试验对不同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供磷能力、有效性及形态转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肥的有效性为磷酸二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氟磷灰石.在贫磷土壤中小麦对磷的利用率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富磷土壤.在小麦生长... 利用盆栽试验对不同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的供磷能力、有效性及形态转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肥的有效性为磷酸二铵>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氟磷灰石.在贫磷土壤中小麦对磷的利用率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富磷土壤.在小麦生长季里,水溶性磷肥施入石灰性土壤后,绝大部分转化为缓效态Ca8 P,同时也有一定量的Ca2 P和Al P生成,但很少生成Fe P和Ca10 P.难溶性磷灰石在土壤中相当稳定,不仅肥效差,而且也很少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形态转化 磷肥 磷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溶性Cd在棕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旭 颜丽 +2 位作者 张宇 朱宁 关连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6-459,共4页
采用实验室土柱法研究了外源水溶性Cd在棕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结果表明,在非饱和水分条件下,外源水溶性Cd进入棕壤90d后并未向15~30cm土层迁移,而是集中在0~15cm层次;外源水溶性Cd进入棕壤(0~15cm)30d后水溶态Cd迅速向其他形态转... 采用实验室土柱法研究了外源水溶性Cd在棕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结果表明,在非饱和水分条件下,外源水溶性Cd进入棕壤90d后并未向15~30cm土层迁移,而是集中在0~15cm层次;外源水溶性Cd进入棕壤(0~15cm)30d后水溶态Cd迅速向其他形态转化,其形态分布主要以交换态(65.57%)为主,其次为残渣态(24.92%)、碳酸盐结合态(6.23%)、铁锰氧化物态(2.46%)、水溶态(0.82%),有机结合态未检出。在其后的60d里,外源Cd各形态的百分比随时间变化的幅度较小,其中交换态分别占总量的60.59%和67.03%,说明外源Cd进入棕壤90d后绝大部分还未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形态,对土壤-植物系统的污染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棕壤(0~15cm)对外源水溶性Cd的吸附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和络合(或螯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镉 棕壤 迁移 形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用磷肥条件下潮土中磷素的积累、形态转化和有效性 被引量:83
19
作者 顾益初 钦绳武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17,共5页
在5年田间定位肥料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每年对土壤全磷、速效磷、无机磷形态分级测定和植株含磷量分析,探讨了在长期施磷条件下,潮土中磷素的积累、形态转化以及合理的氮磷肥配比和磷肥的利用率等问题.
关键词 潮土 磷素 形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沉积物对Cd^(2+)的吸附及其形态转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江 李朝生 +2 位作者 王新伟 孙卫国 米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4-137,共4页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黄河沉积物对Cd2+的吸附及吸附作用对Cd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d2+的吸附等温线属于Langmuir型,Cd2+的吸附强烈地依赖于pH值,离子强度的升高、泥沙浓度的增加以及温度的降低均不利于Cd2+吸附;Cd2...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黄河沉积物对Cd2+的吸附及吸附作用对Cd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d2+的吸附等温线属于Langmuir型,Cd2+的吸附强烈地依赖于pH值,离子强度的升高、泥沙浓度的增加以及温度的降低均不利于Cd2+吸附;Cd2+被黄河沉积物吸附后主要转入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决定了由Cd造成的污染不易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沉积物 吸附力 形态转化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