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分子与氦原子碰撞转动激发截面理论计算 被引量:9
1
作者 朱俊 谢文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33-536,共4页
当入射氦原子能量为0.05eV时,计算了氦原子与氢分子碰撞的弹性散射和第一转动激发截面,用密耦方法计算了50个分波,得到的分波截面收敛得很好。
关键词 转动激发 碰撞截面 密耦方程 氢分子 氦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和D_2分子相互作用转动激发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茹 刘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用T .T(K .T .TangandJ .Peter.Toennies)势模型和公认精密度较高的密耦 (Close Coupling)近似方法计算了E =0 .1eV和E =0 .2eV时 ,0 0— 0 0弹性碰撞及 0 0— 0 2、0 0— 0 4、0 0— 0 6非弹性碰撞 ,得出D2 分子转动激发分波截面 ,并... 用T .T(K .T .TangandJ .Peter.Toennies)势模型和公认精密度较高的密耦 (Close Coupling)近似方法计算了E =0 .1eV和E =0 .2eV时 ,0 0— 0 0弹性碰撞及 0 0— 0 2、0 0— 0 4、0 0— 0 6非弹性碰撞 ,得出D2 分子转动激发分波截面 ,并得到了原子与分子碰撞弹性分波截面和非弹性激发截面随量子数增加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激发 分波截面 密耦方法 分子物理学 相互作用 氦分子 D2 碰撞 波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动激发对Sr+HF反应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孟秋 唐碧玉 +1 位作者 杨国伟 杨益民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26-130,共5页
依据LEPS ,运用经典轨线来研究吸能反应Sr +HF(ν =1,J =1~ 3)→SrF +H ,△H0 =(2 7.6 5 2± 6 .6 88)kJ mol.对于HF(J =1~ 3)的每个转动能级 ,计算结果表明 ,SrF产物的振动能级分布是统计分布 ;并且 ,当增加HF的转动内部状态时 ,... 依据LEPS ,运用经典轨线来研究吸能反应Sr +HF(ν =1,J =1~ 3)→SrF +H ,△H0 =(2 7.6 5 2± 6 .6 88)kJ mol.对于HF(J =1~ 3)的每个转动能级 ,计算结果表明 ,SrF产物的振动能级分布是统计分布 ;并且 ,当增加HF的转动内部状态时 ,SrF的振动布居在ν =0最大 ,然后随着ν的增加很快单调下降 .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并讨论了此反应的势能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轨线 PES势能面 转动激发 统计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与HD、HT、DT碰撞的转动激发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旭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5-127,共3页
采用Tang Toennies势模型 ,通过坐标变换 ,得到了氦原子与氢的非对称同位素替代分子体系在质心坐标系中的势能函数。在此基础上 ,计算了上述体系的低能碰撞转动激发截面。文中最后讨论了氦原子与氢的非对称同位素替代体系碰撞的微分截... 采用Tang Toennies势模型 ,通过坐标变换 ,得到了氦原子与氢的非对称同位素替代分子体系在质心坐标系中的势能函数。在此基础上 ,计算了上述体系的低能碰撞转动激发截面。文中最后讨论了氦原子与氢的非对称同位素替代体系碰撞的微分截面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替代 转动激发散射 密耦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转动激发对反应X+Na_2→[NaNaX]^(≠*) →NaX+Na~*(X=F,Cl)过渡态[NaNaX]^(≠*)的发射谱的影响
5
作者 陈茂笃 王明良 +1 位作者 韩克利 丁世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57-58,共2页
利用以LEPS势为势能面的准经典轨线(QCT)计算来研究振动转动激发对反应F+Na2和Cl+Na2的过渡态发射谱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振动激发能显著影响两个反应发射谱翼的形状和浓度,而转动激发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转动激发 过渡态 发射谱 激发态势能面 振动激发 Na2 回转点 分子反应动力学 化学反应动力学 准经典轨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N_(2)碰撞转动激发截面的量子力学计算
6
作者 孙桂华 彭勇 刁计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4-26,共3页
计算了氦原子和氮分子的态 -态转动激发截面 (E =70 .4meV) ,讨论了态 -态转动激发截面的规律。计算中采用精确度较高的密耦 (Close Coupling)近似方法和势能表面 (ESMSV) ,给出了总散射截面、弹性散射截面以及非弹性散射截面的角分布 ... 计算了氦原子和氮分子的态 -态转动激发截面 (E =70 .4meV) ,讨论了态 -态转动激发截面的规律。计算中采用精确度较高的密耦 (Close Coupling)近似方法和势能表面 (ESMSV) ,给出了总散射截面、弹性散射截面以及非弹性散射截面的角分布 ,计算结果与L .Beneventi等的实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激发 非弹性散射 密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O_2转动激发截面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2
7
作者 彭勇 孙桂华 谢方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81-685,共5页
用公认精确的密耦 (Close Coupling)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势计算了He -O2 碰撞的态 态转动激发截面 (E =2 6.8meV) ,通过系统研究和计算发现 :低能散射时 ,He -O2 碰撞的弹性散射主要发生在小角部分 ,而非弹性转动激发主要发... 用公认精确的密耦 (Close Coupling)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势计算了He -O2 碰撞的态 态转动激发截面 (E =2 6.8meV) ,通过系统研究和计算发现 :低能散射时 ,He -O2 碰撞的弹性散射主要发生在小角部分 ,而非弹性转动激发主要发生在大角部分。研究表明 :转动激发截面对势能表面的方向性和散射角都非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激发 原子 双原子分子 He-O2碰撞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Ne、Ar与N_2分子碰撞转动激发截面理论计算
8
作者 曾勇 杨向东 赵仪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利用InfiniteOrderSuddenApproximation(IOS)[1]计算了He、Ne、Ar与N2分子碰撞的总微分散射截面、弹性微分散射截面和积分散射截面。当入射能量E=0.0273eV时,计算He-N... 利用InfiniteOrderSuddenApproximation(IOS)[1]计算了He、Ne、Ar与N2分子碰撞的总微分散射截面、弹性微分散射截面和积分散射截面。当入射能量E=0.0273eV时,计算He-N2的碰撞总微分散射截面结果与CloseCoupling(CC)[2]计算结果符合很好,说明IOS对所研究的He、Ne、Ar-N2碰撞体系是一种简捷可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激发 微分散射截面 分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半经典微扰理论研究H-H_2O的非弹性碰撞—H_2O的转动、振动激发
9
作者 李磊 林圣路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51-457,共7页
利用半经典微扰理论计算了在H-H2O的非弹性碰撞中的H2O分子的转动、振动激发,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中采用了Schatz和Elgersma的半经验势能面,水分子的势函数,包括了谐振和非谐振力函数,在考... 利用半经典微扰理论计算了在H-H2O的非弹性碰撞中的H2O分子的转动、振动激发,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中采用了Schatz和Elgersma的半经验势能面,水分子的势函数,包括了谐振和非谐振力函数,在考虑了振动和转动耦合的情况下,通过半经典微扰理论来确定水分子末态的振动量子数。在Lovejoy等人最近进行的实验中,当热氢原子入射时,水分子的转动和振动被激发了,而且发现水分子的转动角动量有垂直于水分子平面优先激发的趋势。我们的计算也得到出了相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经典微扰论 振动 转动耦合激发 非弹性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气体氦、氖、氩原子与氢(氘、氚)分子碰撞截面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旭 蒋德群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56-658,600,共4页
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在许多物理过程中都十分重要。原子分子碰撞过程中转动激发截面的研究是确定原子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想方法,许多理论和实验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得到理论和实验数据。本文用密耦近似计算了惰性气体He、Ne、K... 原子分子相互作用在许多物理过程中都十分重要。原子分子碰撞过程中转动激发截面的研究是确定原子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想方法,许多理论和实验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得到理论和实验数据。本文用密耦近似计算了惰性气体He、Ne、Kr与H2、D2、T2碰撞的弹性和转动激发截面,原子入射能量分别为0.05 eV、0.15 eV、0.20 eV和0.25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动激发 密耦方法 散射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原子与非对称替代氢分子碰撞(E=0.3eV)角分布计算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旭 宋晓书 令狐荣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1-554,共4页
用密耦方法计算了非对称同位素替代分子与氦原子碰撞(He-HD,HT,DT)转动激发,当入射能量E=0.3 eV时,得到了上述碰撞体系的微分散射截面或角分布.基于上述理论计算,讨论了原子与双原子分子碰撞的同位素效应.
关键词 密耦方法 同位素替代 转动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HF→SrF+H反应动力学(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孟秋 唐碧玉 +1 位作者 杨益民 杨国伟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38-142,共5页
依据LEPS ,运用经典轨线来研究振动激发和转动激发对吸热反应 Sr+HF(SrF +H ,ΔH0 =2 7.6 5 2±6 .6 88kJ/mol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SrF产物的振动布居与激发无关 ,相对反应截面随碰撞能量地增加而增加 ,当碰撞能量增大到 48.0 7k... 依据LEPS ,运用经典轨线来研究振动激发和转动激发对吸热反应 Sr+HF(SrF +H ,ΔH0 =2 7.6 5 2±6 .6 88kJ/mol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SrF产物的振动布居与激发无关 ,相对反应截面随碰撞能量地增加而增加 ,当碰撞能量增大到 48.0 7kJ/mol后 ,相对反应截面随碰撞能量地增加而下降 .计算结果基本符合实验结果 .我们初步地探讨了此反应的动力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轨线 LPES势能面 振动激发 转动激发 吸热反应 反应动力学 相对反应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气体被H_2分子散射的角分布研究
13
作者 刘刚 芦鹏飞 +2 位作者 蒋德琼 何绍奎 迟树良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用T .T(K .T .TangJ.Peter.Toennies)势模型和公认精密度较高的密耦 (Close Coupling)近似方法计算了E =0 .0 5eV时 ,在 0 0 0 0弹性碰撞和 0 0 0 2非弹性碰撞时 ,得到了氢分子转动激发角分布 ,并研究了原子与分子弹性碰撞和非弹性激... 用T .T(K .T .TangJ.Peter.Toennies)势模型和公认精密度较高的密耦 (Close Coupling)近似方法计算了E =0 .0 5eV时 ,在 0 0 0 0弹性碰撞和 0 0 0 2非弹性碰撞时 ,得到了氢分子转动激发角分布 ,并研究了原子与分子弹性碰撞和非弹性激发角分布随角度增加的变化规律。随散射角的增大 ,弹性碰撞角分布变小。且在角度为零点出现了散射极大 ,入射原子的约化质量增大 ,振荡幅度减小 ,当散射角大于 6 0°后 ,其变化规律趋于某一值附近。对于 0 0 0 2的非弹性碰撞入射原子约化质量增大 ,大角散射几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函数 转动激发 角分布 密耦方法 惰性气体 氢分子 H2 原子 分子 弹性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H_2^+反应的含时量子波包法研究
14
作者 左国平 周剑良 +2 位作者 于涛 邱小平 齐向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9-682,共4页
基于多体项展式的分析势能函数[1],用三维含时量子波包法对He+H2+进行了准确的动力学计算.计算的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能量范围内增加入射原子的平动能及振动量子数对该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增加转动量子数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同时也计算了该... 基于多体项展式的分析势能函数[1],用三维含时量子波包法对He+H2+进行了准确的动力学计算.计算的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能量范围内增加入射原子的平动能及振动量子数对该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增加转动量子数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同时也计算了该反应的反应截面和速率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时量子波包法 振动激发 转动激发 反应截面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束条件下研究Ar(~3P_(0,2))+NH_3产物NH_2(A^2A_1)的动态学
15
作者 邹胜利 董峰 +2 位作者 王黎明 李学初 崔执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71-172,共2页
第一次报告了在分子束条件下,研究Ar+NH3碰撞离解反应。利用单光子计数方法进行测量,获得了部分转动分辨的初生态产物NH2(A2A1)→(X2B1)发射谱,并详细地进行了标识。发现主要为(0,ν2′,0)→(0,0... 第一次报告了在分子束条件下,研究Ar+NH3碰撞离解反应。利用单光子计数方法进行测量,获得了部分转动分辨的初生态产物NH2(A2A1)→(X2B1)发射谱,并详细地进行了标识。发现主要为(0,ν2′,0)→(0,0,0)跃迁,其中最高ν2′≤5,Ka′≤6,J′≤10。通过部分光谱模拟,得到反应生成的NH2(A2A1)态弯曲振动模式ν2′,ν′=2,Ka′=1绕b/c轴的转动温度为1050K,高于母体分子NH3的转动温度300K。这是由于碰撞对Ar和母体分子NH3分离时有反冲作用,导致沿b/c轴的转动激发,这在激光光解中未发现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 转动激发 转动温度 弯曲振动模式 NH3 激光光解 母体分子 NH2 分子反应动力学 平面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HD(HT,DT)碰撞(E=0.3eV)分波截面理论研究
16
作者 令狐荣锋 宋晓书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127-131,共5页
用量子力学理论研究He-HD,HT,DT,系统弹性和非弹性碰撞转动激发.当入射原子能为0.3 ev时,用密耦方法计算了收敛的分波截面,用奥本一海默近似来决定He—HD,He-HT压He—DT相互作用势能面,对非对称替代分子与氯原子碰撞分波截面进... 用量子力学理论研究He-HD,HT,DT,系统弹性和非弹性碰撞转动激发.当入射原子能为0.3 ev时,用密耦方法计算了收敛的分波截面,用奥本一海默近似来决定He—HD,He-HT压He—DT相互作用势能面,对非对称替代分子与氯原子碰撞分波截面进行了仔细讨论和比较。并得到比较规律的变化蛄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波截面 非对称同位素替代 转动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H_2非弹性碰撞截面理论研究
17
作者 朱俊 滕保华 +2 位作者 曾勇 谢文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01-406,共6页
当He原子入射能量E=0.05eV时,计算了He-H2碰撞弹性散射(00-00)和第一激发态(00-02)的角分布(微分散射截面)。最多计算50个分波,使弹性散射和碰撞激发的散射截面收敛。
关键词 转动激发 分波截面 角分布 氦-氢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