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达人TCRα转基因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何君 韩瑞红 +8 位作者 邓巍 徐艳峰 赵颖 武岩 李洋 黄澜 高虹 高洁 马耀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82-85,F0003,共5页
目的建立T细胞介导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发病免疫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将雌雄各10只系统表达人T细胞受体α基因(T cell receptor,TCRα)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其中模型组小鼠腹腔... 目的建立T细胞介导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发病免疫机理奠定基础。方法将雌雄各10只系统表达人T细胞受体α基因(T cell receptor,TCRα)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其中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每次100 mg/(kg·bw),间隔1 d后再注射一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后每周测定一次血糖和体重,当出现重度糖尿病临床表现时处死,其余小鼠注射后8周处死,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胰岛素和细胞因子的测定。结果模型组小鼠发病率为10/10,对照组为0/10;模型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B细胞表型CD19+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注射STZ后约8周,模型组血清胰岛素、IFN-γ、TNF-β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IL-2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系统表达人TCRα基因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2~8周可建立稳定1型糖尿病的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动物模型 转人tcrα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泡造影剂对心肌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及介导VEGF基因转染大鼠心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志刚 凌智瑜 +10 位作者 冉海涛 任红 黄爱龙 黄晶 刘杞 赵春景 唐海林 宫琳 蒲世玉 彭明利 钱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656-658,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对心肌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介导VEGF基因转染大鼠心肌的有效性。方法  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取 3只采用超声波在鼠胸壁破坏微泡造影剂 ,观察对心肌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将另 15只急性心肌梗死 3天后的雄...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对心肌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介导VEGF基因转染大鼠心肌的有效性。方法  1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取 3只采用超声波在鼠胸壁破坏微泡造影剂 ,观察对心肌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将另 15只急性心肌梗死 3天后的雄性Wistar大鼠分为 3组 ,每组 5只。第一组采用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的方式 ,将pcD2 VEGF12 1基因转染大鼠心肌至造影剂不再显影 (约 6min) ;第二组尾静脉输入同等剂量携pcD2 VEGF12 1基因的造影剂 ;第三组为对照。 2周后 ,取缺血心肌组织行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心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超声波破坏微泡造影剂能使心肌组织充血 ,产生大量空泡 ,并有部分心肌细胞坏死。采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的VEGF基因转染 ,能明显增强大鼠心肌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结论 超声微泡造影剂能明显增强对组织的空化效应 ,其介导的VEGF基因治疗是一种无创、新型、高效的基因转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组织 超声微泡造影剂 介导 VEGF基因 生物学效应 雄性 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rHSG-1基因转染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鹏飞 郭艳红 +2 位作者 李黔 姚蓬英 陈光慧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 :应用腺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式转染大鼠增殖抑制基因 (rHSG 1) ,以观察rHSG 1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转染含有rHSG 1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 目的 :应用腺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方式转染大鼠增殖抑制基因 (rHSG 1) ,以观察rHSG 1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转染含有rHSG 1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Ad5rHSG 1) ,采用细胞计数、MTT和3 H thymidine参入法 ,观察rHSG 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rHSG 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rHSG 1对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2 7Kip1、p2 1Cip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gitin ,PCNA)的作用。结果 :Ad5rHSG 1转染培养的SHRVSMCs后 ,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 ,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率为 4 0 % (P <0 .0 1) ;细胞周期阻滞于G0 /G1期 ,周期调控蛋白p2 7Kip1、p2 1Cip1表达升高 ,PCNA表达降低。结论 :rHSG 1基因过表达可以抑制培养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并可能是通过参与细胞周期调节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rHSG-1基因 基因 自发性高血压 血管平滑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TCRαβ基因转染T细胞促进抗肿瘤免疫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凤麟 张文峰 +5 位作者 何免 杨暖 沈晗 薄华本 邵红伟 黄树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01-908,共8页
目的:研究肝癌特异性TCR基因TCRVα12.2-Vβ7.1转染T细胞后,促进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活化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效果。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5F35-TRAV-TRBV,以之感染T细胞并优化最佳感染条件。钙黄绿素染色法检测T细胞对不同肿瘤靶细胞株的... 目的:研究肝癌特异性TCR基因TCRVα12.2-Vβ7.1转染T细胞后,促进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活化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效果。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5F35-TRAV-TRBV,以之感染T细胞并优化最佳感染条件。钙黄绿素染色法检测T细胞对不同肿瘤靶细胞株的杀伤活性。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靶细胞凋亡比例。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FasL表达比例。ELISA法检测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后IFN-γ与IL-2分泌水平。结果:成功将TCRVα12.2-Vβ7.1基因片段构建入嵌合型腺病毒载体,获得重组腺病毒Ad5F35-TRAV-TRBV。感染复数为100时,重组腺病毒有最高转染效率。感染3天后,TCRVα12Vβ7阳性细胞比例超过25%。特异性TCR基因转染有效促进T细胞杀伤AFP阳性肝癌细胞,特异性裂解率显著提高(P<0.001)。特异性TCR基因转染有效促进T细胞诱导靶细胞凋亡(P<0.001)。同时,T细胞表面FasL表达比例上升(P<0.001)。TCR基因转染T细胞作用于AFP抗原阳性靶细胞后IFN-γ分泌显著提高(P<0.001)。结论:重组腺病毒Ad5F35-TRAV-TRBV成功介导肿瘤特异性TCR基因转染T细胞。TCR基因转染可有效促进T细胞识别抗原阳性肿瘤细胞,并发挥抗肿瘤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 基因 T细胞 抗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L基因转染诱导大鼠肾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光勇 张唯力 +2 位作者 张荣贵 于圣杰 龚建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探讨Fas配体(Fasligand,FasL)在大鼠肾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首先建立大鼠同种肾移植模型。实验组供肾移植前用1ml含重组腺病毒Ad-FasL的肾脏冷保存液经肾动脉灌注;建立同种大鼠肾移植模型。分别观察电镜、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Fas配体(Fasligand,FasL)在大鼠肾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首先建立大鼠同种肾移植模型。实验组供肾移植前用1ml含重组腺病毒Ad-FasL的肾脏冷保存液经肾动脉灌注;建立同种大鼠肾移植模型。分别观察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法、肾功能测定、生存期,比较各组间的不同。结果:Ad-FasL治疗组肾移植受体大鼠平均存活天数为31.3d,与对照组的平均9.1d存活时间比较,平均存活天数增加了22d,差异显著。Ad-FasL治疗组的移植肾功能基本保持稳定,对照组在术后5d切除对侧肾脏后血清肌酐浓度迅速上升。结论:腺病毒载体可成功介导FasL基因对大鼠肾脏的转染,并对移植肾起免疫保护作用、延长移植肾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基因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N基因转染对大鼠肾系膜细胞生长及表型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慧君 张志刚 +3 位作者 刘学光 陈广平 陈琦 郭慕依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转染DCN基因的大鼠系膜细胞 (MsC)生长及其一些表型的改变 ,为其用作细胞载体回输入大鼠肾病模型体内进行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 ,检测该MsC株生长情况 ;Northernblot和Westernblot... 目的 通过观察转染DCN基因的大鼠系膜细胞 (MsC)生长及其一些表型的改变 ,为其用作细胞载体回输入大鼠肾病模型体内进行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技术 ,检测该MsC株生长情况 ;Northernblot和Westernblot法检测其TGF β1mRNA、ColⅣmRNA和TGF β1蛋白表达水平 ;半定量RT PCR法检测其TIMP 2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与未转染MsC相比 ,转染DCN基因的MsC株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5d时P <0 .0 5 ,6d时P <0 .0 1) ;G0 /G1期比例增加 ,S期比例降低 ,提示其生长缓慢 ;TGF β1和ColⅣmRNA表达明显降低 ,TGF β1蛋白分泌减少 ;TIMP 2mRNA表达明显下调。 结论 转染DCN基因的MsC可被用作载体开展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的实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N基因 肾系膜细胞 基因治疗 基因表型 MTT比色法 流式细胞仪技术 系膜增生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定量PCR检测GDNF基因转染大鼠BMSCs后的转录水平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朝鲜 马芳 +3 位作者 袁琼兰 周玲 高小青 邓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61-964,共4页
目的了解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的转录水平。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将其随机分为GDNF基因转染组、空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3组;GDNF基因转染组和空质粒转染组分别用GDNF基因和... 目的了解外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中的转录水平。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将其随机分为GDNF基因转染组、空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3组;GDNF基因转染组和空质粒转染组分别用GDNF基因和空质粒重组腺病毒感染BMSCs,并按感染后培养时间的不同(3、6、9和12天)又分为4个亚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GDNF基因在BMSCs中的转录水平。结果空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无GDNFmRNA的表达,GDNF基因转染组在转染后3~12天的GDNFmRNA相对表达量为0.00751±0.00067。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GDNF基因转染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有外源性基因GDNFmRNA的表达,这为进一步研究以GDNF基因转染的BMSCs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对转染Smad4/Smad7基因的大鼠系膜细胞Ⅰ、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杨琛 戴璐 +4 位作者 黄瑾 刘学光 陈琦 张秀荣 郭慕依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5-118,F002,共5页
目的 探讨Smad4 /Smad7信号蛋白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下对大鼠系膜细胞 (MsC)Ⅰ、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分别将Smad4 /Smad7基因瞬时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MsC ,并用免疫荧光、RT 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其转... 目的 探讨Smad4 /Smad7信号蛋白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下对大鼠系膜细胞 (MsC)Ⅰ、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分别将Smad4 /Smad7基因瞬时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MsC ,并用免疫荧光、RT 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其转染成功与否 ;再用Westernblot法分别观察转基因MsC及其在TGFβ1作用下 ,其Ⅰ、Ⅳ型胶原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与转染空载体的MsC相比较 ,转染Smad4基因的MsC ,其Ⅰ、Ⅳ型胶原蛋白表达分别增强 1.2和 1.8倍 ,经TGFβ1作用后升高 1.8和 3.3倍 (P <0 .0 1) ;而转染Smad7基因的MsC ,其Ⅰ、Ⅳ型胶原蛋白表达分别下降 1.4和 1.9倍 ,经TGFβ1作用后则降低 1.7和 2 .4倍 (P <0 .0 1)。 结论 TGFβ1/Smad信号通路可从正反两方面调节MsC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Smad4/Smad7基因 系膜细胞 Ⅰ、Ⅳ型胶原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脏系膜细胞转染人TGF-β1基因可增强MMP-2表达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文生 张农 +3 位作者 张颂文 刘琛 顾建新 郭慕依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3-15,27,共4页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Lipofectin将人TGFβ1基因转染培养的大鼠MsC,经Northernb...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sC)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Lipofectin将人TGFβ1基因转染培养的大鼠MsC,经Northernblot鉴定其转染成功否;又分别应用Northernblot.Westernblot.酶谱分析法检测阳性表达人TGFβ1的MsCMMP2mRNA、蛋白及酶活性变化。结果 成功获得稳定过表达人TGFβ1的大鼠MsC克隆(MTG1),该细胞克隆的MMP2mRNA.蛋白表达及其酶活性均获增强。结论 TGFβ1可增强MsCMMP2mRNA、蛋白表达,并提高其酶活性,这为进一步阐明TGFβ1在肾小球硬化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TGFΒ1 MMP-2 肾小球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人TGF-β1基因对大鼠系膜细胞基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国元 蒋涛 +3 位作者 曾文姣 刘学光 赵仲华 张农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1,F002,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大鼠系膜细胞(MsC)转染人TGF-β1基因,观察该基因对MsC表达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人TGF-β1基因至大鼠MsC,Western blot法鉴定;细胞爬片ABC免疫酶标法观察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Ⅰ型胶原... 目的 通过对大鼠系膜细胞(MsC)转染人TGF-β1基因,观察该基因对MsC表达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转染人TGF-β1基因至大鼠MsC,Western blot法鉴定;细胞爬片ABC免疫酶标法观察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Ⅰ型胶原、层黏蛋白(LM)的表达,并对结果定量分析。结果 重组质粒pcDNA 3.0-TGF-β1成功转染至大鼠MsC,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均证实TGF-β1蛋白表达增强;与正常的MsC相比,TGF-β1转染的MsC表达FN、Ⅳ型胶原增强,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Ⅰ型胶原、LM表达改变不明显。结论 TGF-β1可通过对大鼠MsC ECM成分表达的影响,而在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系膜细胞 基因表达 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连接蛋白 Ⅳ型胶原 肾小球硬化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盛东 刘晓红 +3 位作者 杨立信 龚德军 刘延玲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280-1283,共4页
目的:评价经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后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诱导成内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获取BMSCs,分别经Adv-VEGF、Adv-GFP转染,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细胞... 目的:评价经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后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诱导成内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获取BMSCs,分别经Adv-VEGF、Adv-GFP转染,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细胞生长曲线测定BMSCs增殖特性,同时进行免疫表型鉴定,并与未转染细胞组比较。结果:AdvVEGF转染组BMSCs可分泌VEGF蛋白,而其余两组不分泌VEGF蛋白。转染VEGF基因后,BMSCs生长速度变快,向内皮细胞分化。与Adv-VEGF转染组BMSCs相比,Adv-GFP转染细胞组、未转染细胞组的BMSCs生长速度较慢,未有向内皮细胞分化的证掘。结论:腺病毒介导的VEGF基因转染可诱导BMSCs分化成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因 骨髓基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内皮细胞 组织工程 心脏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转染成骨细胞后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勇 郑启新 +3 位作者 杜靖远 杨述华 郭晓东 段德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1-493,共3页
目的 将大鼠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基因转染成骨细胞后 ,研究转基因细胞表达TGF β1的情况。方法 通过Lipofectamine介导将TGF β1基因导入大鼠成骨细胞 ,转染 2 4h后通过SABC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瞬时表达的情况。采用G4 1... 目的 将大鼠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基因转染成骨细胞后 ,研究转基因细胞表达TGF β1的情况。方法 通过Lipofectamine介导将TGF β1基因导入大鼠成骨细胞 ,转染 2 4h后通过SABC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瞬时表达的情况。采用G4 18筛选转染细胞 2周 ,获得阳性细胞克隆 ,用SABC法检测转染细胞稳定表达TGF β1的情况。结果 转染 2 4h后 ,成骨细胞就有明显的TGF β1蛋白和mRNA高表达。G4 18筛选 2周后的转染细胞仍然有较高的TGF β1表达。结论 TGF β1基因转染成骨细胞后可获得稳定的高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生长因子Β1 成骨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γ-干扰素基因转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桂君 农江 +3 位作者 马壮 钱桂生 李淑萍 陈维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 构建重组大鼠γ 干扰素真核表达载体 ,探讨其转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和气道上皮细胞的可行性及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克隆了大鼠γ 干扰素 ,并将其定向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上 ,构成真核表达重组载体。将重组载... 目的 构建重组大鼠γ 干扰素真核表达载体 ,探讨其转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 (AM)和气道上皮细胞的可行性及表达水平。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克隆了大鼠γ 干扰素 ,并将其定向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上 ,构成真核表达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染培养的AM和气道上皮细胞。用PCR法鉴定重组载体整合在细胞基因组DNA中。并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γ 干扰素浓度和活性。结果 DNA测序证明 ,构建的重组载体中γ 干扰素的基因方向正确 ,DNA序列与GeneBank中大鼠的γ 干扰素cDNA序列相同。转染后AM和气道上皮细胞基因组DNA的PCR产物电泳可见转染的重组载体DNA片段条带。pLXSN IFN载体组的AM和气道上皮细胞培养上清中大鼠γ 干扰素浓度和活性显著高于pLXSN空载体组 (P <0 .0 1)。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大鼠γ 干扰素重组表达载体可成功地转染大鼠AM和气道上皮细胞 ,整合入基因组DNA ,并分泌有活性的γ 干扰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基因 肺泡巨噬细胞 气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Smad2基因的大鼠肾系膜细胞Ⅰ、Ⅲ型胶原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鸿 汪怡 +4 位作者 王小刚 许杰 赵仲华 张秀荣 郭慕依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8-539,共2页
关键词 改变 表达 肾系膜细胞 SMAD2 Ⅲ型胶原 基因 糖胺聚糖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Smad2基因的大鼠肾系膜细胞MMP-2及TIMP-2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鸿 王小刚 +3 位作者 陈琦 张秀荣 张志刚 郭慕依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sC)转染Smad2基因,观察转染阳性细胞克隆MMP-2和TIMP-2表达的改变,以进一步阐明TGF-β介导肾小球硬化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磷酸钙介导将含Smad2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鼠MsC,用G418筛选及... 目的 通过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sC)转染Smad2基因,观察转染阳性细胞克隆MMP-2和TIMP-2表达的改变,以进一步阐明TGF-β介导肾小球硬化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磷酸钙介导将含Smad2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鼠MsC,用G418筛选及Western blot鉴定;又分别采用Western blot、酶谱分析法和RT-PCR法,检测转染阳性细胞克隆MMP-2和TIMP-2表达改变。结果 成功建立高表达Smad2的阳性MsC克隆(T-12、T-31、T-35与T-40),并证实其MMP-蛋白分泌和酶活性明显升高,同时TIMP-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也明显上调。结论 TGF-β可能通过上调Smad2而增强肾组织内MMP-2/TIMP-2的表达,从而促进肾小球损伤和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SMAD2基因 MMP-2 TIMP-2 肾小球系膜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内基因转染对大鼠癫痫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红梅 张淑琴 +1 位作者 王赞 林卫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过度兴奋对于颞叶癫痫行为学变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下丘脑与颞叶癫痫的关系以及谷氨酸受体2亚基Q型(glutamatereceptor2QGluR2Q)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海人酸(kainicacidorkainiteKA)组... 目的探讨下丘脑过度兴奋对于颞叶癫痫行为学变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明下丘脑与颞叶癫痫的关系以及谷氨酸受体2亚基Q型(glutamatereceptor2QGluR2Q)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海人酸(kainicacidorkainiteKA)组(KA对照组)与KA+GluR2Q组,分别观察两组大鼠的癫痫行为。结果KA对照组大鼠癫痫发作程度较轻,主要以部分性发作为主且发作次数少,持续时间短,较少出现全面性发作。KA+GluR2Q组大鼠癫痫发作程度剧烈,部分性癫痫发作较KA对照组更早、更频繁且由部分性发作转化为全面性发作的比率高于KA对照组。结论通过HVJ-脂质体基因转染技术将GluR2Q基因转染到下丘脑乳头体可以提高其兴奋性,并使该兴奋性冲动通过下丘脑与海马之间的联络纤维传导至海马齿状回及CA3、CA1区,使海马区原有的兴奋性加强,表现为癫痫行为的加重,从而促进了癫痫的发展及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发作 下丘脑 对照组 脑内 部分性发作 行为 兴奋性 基因 海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Smad7基因的大鼠肾系膜细胞uPA及PAI-1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鸿 王小刚 +3 位作者 汪怡 陈琦 张秀荣 郭慕依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sC)转染Smad7基因,观察转染阳性细胞克隆uPA及PAI-1表达的改变,以进一步阐明Smad7阻断组织纤维化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将含有Smad7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鼠MsC,用G418筛选及RT... 目的 通过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sC)转染Smad7基因,观察转染阳性细胞克隆uPA及PAI-1表达的改变,以进一步阐明Smad7阻断组织纤维化过程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将含有Smad7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鼠MsC,用G418筛选及RT-PCR、Western blot法鉴定;又分别采用RT-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阳性细胞克隆uPA及PAI-1表达改变。结果 成功建立高表达Smad7的阳性MsC克隆(S-22、S-26),并证实其uP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PAI-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Smad7可能通过增强组织内uPA酶的生成和减少PAI-1的合成而减轻组织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SMAD7基因 UPA PAI-1 基因表达 肾小球系膜细胞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染Smad7基因的大鼠肾系膜细胞MMP-2、uPA及Col Ⅳ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鸿 汪怡 +3 位作者 王小刚 陈琦 张秀荣 郭慕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 通过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mesangialcell,MsC)转染Smad7基因 ,观察转基因MsCMMP 2、uPA和ColⅣ表达的改变 ,以阐明Smad7在肾小球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将含有Smad7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鼠MsC ,用G4 18筛选及... 目的 通过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mesangialcell,MsC)转染Smad7基因 ,观察转基因MsCMMP 2、uPA和ColⅣ表达的改变 ,以阐明Smad7在肾小球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经脂质体介导将含有Smad7重组表达质粒转染大鼠MsC ,用G4 18筛选及Westernblot、RT PCR法鉴定 ;采用Westernblot、酶谱分析和RT PCR法 ,检测转染阳性MsC克隆MMP 2、uPA和ColⅣ表达改变。结果 成功建立高表达Smad7的阳性MsC克隆 (S 2 2 ,S 2 6 ) ,并证实其MMP 2蛋白分泌和酶活性明显增加 ,以及uPA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 ,并伴有MsCColⅣ合成的显著下降。结论 Smad7可能通过增强MsCMMP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Smad7基因 肾系膜细胞 MMP-2 UPA ColⅣ表达 肾小球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糖还原酶(AR)基因对大鼠肾系膜细胞的转染及AR抑制剂对其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车祺 蒋涛 +2 位作者 林伊凤 李慧 张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3-387,共5页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AR)基因转染及AR抑制剂(ARI)对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blot检测转基因MsC及PDGF作用MsC后AR的表达。四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对比大鼠正常MsC和...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AR)基因转染及AR抑制剂(ARI)对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Westernblot检测转基因MsC及PDGF作用MsC后AR的表达。四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对比大鼠正常MsC和转基因MsC的生长情况,并观察ARI———Sorbinil和Zopolrestat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小牛血清(NBS)促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①Westernblot鉴定转基因MsCAR表达较正常MsC明显增高;②转染组较正常组生长速度快;③PDGF作用MsC后可上调AR的表达;④PDGF和10%NBS均可显著刺激两组细胞的增殖,ARI可部分抑制PDGF对正常组和转染组的促增殖作用,对10%NBS,ARI可部分抑制其对转染组的促增殖作用,而对正常组无显著影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AR可能参与了MsC在病理状况下的过度增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AR) 肾系膜细胞 抑制剂 WESTERNBLOT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促细胞增殖作用 促增殖作用 PDGF BLOT检测 MsC 流式细胞术 剂量依赖性 基因 ARI 正常组 体外培养 基因 MTT法 细胞周期 小牛血清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染大鼠自体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希哲 杨连甲 +1 位作者 田卫东 杨维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 在构建的SD大鼠骨组织工程模型中 ,观察以含孔磷酸钙陶瓷为支架的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异位骨形成能力。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2 0只 ,全麻及无菌条件下取其左侧股骨及胫骨 ,将骨髓冲入75ml培养瓶中并在常规培养条件下进行体... 目的 在构建的SD大鼠骨组织工程模型中 ,观察以含孔磷酸钙陶瓷为支架的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异位骨形成能力。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2 0只 ,全麻及无菌条件下取其左侧股骨及胫骨 ,将骨髓冲入75ml培养瓶中并在常规培养条件下进行体外扩增 ;5d后将部分骨髓基质细胞消化并通过LipofectAMINETM2 0 0 0介导进行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rhBMP2 )基因转染及G_4 18连续筛选 14d ;再将转染和未转染的自体细胞一同接种于经纤连蛋白表面修饰的含孔磷酸钙陶瓷上继续培养 10d,并将细胞陶瓷复合体对应地种植于大鼠背部皮下及肌肉内。分别于 2~ 2 0周处死动物 ,从形态学及组织学角度观察异位骨形成情况。结果 基因转染细胞陶瓷复合体无论种植于皮下或肌肉内均表现明显的异位骨形成能力 ;其同期骨形成与早期实验中的经诱导骨髓基质细胞陶瓷复合体异位骨形成相似。结论 应用以含孔磷酸钙陶瓷为支架的rhBMP2 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 ,可获得与诱导分化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相同的成骨能力 ,说明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再次植入体内后 ,可相当于生物反应器 ,在增殖的同时促进干细胞的分化和成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基因 自体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 磷酸钙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