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火星探测器轨道设计与优化技术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旭辉
刘竹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3,共9页
介绍火星探测器轨道设计以及优化技术,并对大推力轨道设计方法、小推力轨道设计方法以及借力飞行轨道设计方法等进行综合分析,为未来的火星探测器轨道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火星探测器
轨道设计与优化
大推力冲量变轨
小推力变轨
借力飞行
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载人小行星探测最优两脉冲转移轨道优化设计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博
张泽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30,共7页
为实现对目标小行星的载人探测,提出一种时间严格约束条件下的最优两脉冲往返转移轨道设计与优化方法.针对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的特点,建立了两脉冲转移轨道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了两脉冲往返转移轨道,并且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了轨道优...
为实现对目标小行星的载人探测,提出一种时间严格约束条件下的最优两脉冲往返转移轨道设计与优化方法.针对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的特点,建立了两脉冲转移轨道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了两脉冲往返转移轨道,并且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了轨道优化,得到了各转移阶段的发射、到达窗口和最优往返转移轨道.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最优两脉冲往返转移轨道单次施加脉冲能够控制在5 km/s以内,可以满足未来300 d内的能量较小的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小行星探测
星际转移
轨道
轨道设计与优化
两脉冲
轨道
发射窗口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总体方案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泽旭
郑博
+1 位作者
周浩
崔祜涛
《深空探测学报》
2015年第3期229-235,共7页
设计了在近地轨道组装具有分组单元结构的载人深空飞船,包括核热推进单元、燃料储箱与供给单元、主动防辐射单元、人工重力单元、深空居住舱与多任务乘员舱等,给出了各个单元的尺寸与质量参数,并对主要单元的具体组成、功能和技术特点...
设计了在近地轨道组装具有分组单元结构的载人深空飞船,包括核热推进单元、燃料储箱与供给单元、主动防辐射单元、人工重力单元、深空居住舱与多任务乘员舱等,给出了各个单元的尺寸与质量参数,并对主要单元的具体组成、功能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编号4660的Nereus小行星为探测目标,设计了两脉冲转移初始轨道,并进行了轨道优化,得到了发射窗口和最优转移轨道。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最优两脉冲转移轨道单次施加脉冲在5km/s以内,单程转移时间在160d以内,能够满足未来能量较小的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深空探测
核热推进
载人深空飞船
近地小行星
轨道设计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火星探测器轨道设计与优化技术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旭辉
刘竹生
机构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出处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3,共9页
文摘
介绍火星探测器轨道设计以及优化技术,并对大推力轨道设计方法、小推力轨道设计方法以及借力飞行轨道设计方法等进行综合分析,为未来的火星探测器轨道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火星探测器
轨道设计与优化
大推力冲量变轨
小推力变轨
借力飞行
轨道
Keywords
Mars satellite
Trajectory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Direct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Finite-thrust trajectoryoptimization
Swingby trajectory
分类号
V412.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载人小行星探测最优两脉冲转移轨道优化设计
被引量:
2
2
作者
郑博
张泽旭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421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720003)
文摘
为实现对目标小行星的载人探测,提出一种时间严格约束条件下的最优两脉冲往返转移轨道设计与优化方法.针对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的特点,建立了两脉冲转移轨道设计方案,初步设计了两脉冲往返转移轨道,并且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了轨道优化,得到了各转移阶段的发射、到达窗口和最优往返转移轨道.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最优两脉冲往返转移轨道单次施加脉冲能够控制在5 km/s以内,可以满足未来300 d内的能量较小的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
关键词
载人小行星探测
星际转移
轨道
轨道设计与优化
两脉冲
轨道
发射窗口搜索
Keywords
manned asteroid exploration
interplanetary transfer trajectory
trajectory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two-impulse trajectory
search for launch window
分类号
V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总体方案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张泽旭
郑博
周浩
崔祜涛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空探测基础研究中心
出处
《深空探测学报》
2015年第3期229-235,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2CB720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374213)
+1 种基金
装备预研共用技术基金资助项目(9140A04030113HT01049)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创新基金(CASC201312)资助课题
文摘
设计了在近地轨道组装具有分组单元结构的载人深空飞船,包括核热推进单元、燃料储箱与供给单元、主动防辐射单元、人工重力单元、深空居住舱与多任务乘员舱等,给出了各个单元的尺寸与质量参数,并对主要单元的具体组成、功能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以编号4660的Nereus小行星为探测目标,设计了两脉冲转移初始轨道,并进行了轨道优化,得到了发射窗口和最优转移轨道。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最优两脉冲转移轨道单次施加脉冲在5km/s以内,单程转移时间在160d以内,能够满足未来能量较小的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
关键词
载人深空探测
核热推进
载人深空飞船
近地小行星
轨道设计与优化
Keywords
manned deep space exploration
nuclear thermal propulsion
manned spacecraft
near Earth asteroids
trajectory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分类号
V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火星探测器轨道设计与优化技术
张旭辉
刘竹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载人小行星探测最优两脉冲转移轨道优化设计
郑博
张泽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载人小行星探测任务总体方案研究
张泽旭
郑博
周浩
崔祜涛
《深空探测学报》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