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S卫星定位系统在轨道测试仪中应用的研究
1
作者 陈海大 张海军 +2 位作者 朱虎 何闻 贾叔仕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便携式轨道测试仪是检测铁路轨道平顺性的有效手段,测速模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轨道测试仪的测速方法在使用中存在定位不准等缺陷,为此研究了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新型轨道测试仪。本文论述了系统软硬件的总体设计及应用GPS的... 便携式轨道测试仪是检测铁路轨道平顺性的有效手段,测速模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轨道测试仪的测速方法在使用中存在定位不准等缺陷,为此研究了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新型轨道测试仪。本文论述了系统软硬件的总体设计及应用GPS的关键技术和实验分析。新系统可以提高轨道测试仪的故障点定位精度,更快、更准地找到故障点,提高了维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轨道测试 故障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通信卫星山口地面站跟踪测控及轨道测试概况
2
作者 汪桂华 黄克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60-67,共8页
关键词 通信卫星 跟踪测控 轨道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分形图特征计算机评价的轨道再现测试
3
作者 陈宁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29-333,共5页
通过计算机再现混沌分形图轨道的测试方法,分析评价了不同混沌分形图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轨道再现测试是探索混沌分形图特征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形象地显示混沌分形图的动力学特征.直观地跟踪M集分形图点的轨道,通过测试和统计,可以... 通过计算机再现混沌分形图轨道的测试方法,分析评价了不同混沌分形图的结构特征.研究表明,轨道再现测试是探索混沌分形图特征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形象地显示混沌分形图的动力学特征.直观地跟踪M集分形图点的轨道,通过测试和统计,可以实现周期性等特征的计算机证明;牛顿变换J集动力平面上轨道的再现测试,不仅直观地描述了牛顿变换f映射的某些动力学特征,而且,证明了f映射在J集附近具有初始条件敏感依赖的混沌特性.测试具有D4对称特性的平面排列动力系统的周期轨道,可以发现广义M集周期区域对充满Julia集中周期轨道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分形图 计算机评价 轨道测试 牛顿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25Hz轨道信号电路故障测试仪设计
4
作者 宁永海 马燕 王国强 《洛阳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47-50,共4页
本文讨论了仪器的电路结构,并详细叙述了25Hz 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本仪器通过电磁感应线圈拾取轨道电路电流信号,经过滤波处理,消除各种干扰,以非插入方式测量出轨道上的25Hz 电流分布情况。从而可以迅速找到25Hz 电路的故障点。
关键词 铁路信号 信号事故 轨道电路测试 故障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电路基本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邹雷滨 郭玉臣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6年第2期54-56,共3页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轨道电路基本参数研究现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电路的原理及传输特性。提出利用开路短路二电压法测算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电路的基本参数。轨道交通整体道床或碎石道床的轨道电路,其钢轨电阻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钢轨...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轨道电路基本参数研究现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电路的原理及传输特性。提出利用开路短路二电压法测算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电路的基本参数。轨道交通整体道床或碎石道床的轨道电路,其钢轨电阻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钢轨电感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道床电阻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轨间电容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道电路测试 一次参数 二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环线地铁钢轨波磨特征分析
6
作者 焦朋宇 王文波 +3 位作者 关庆华 温泽峰 李利庆 李永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9-156,共8页
介绍钢轨波磨现行的主要分类方法和评价标准。以某环线地铁为例,对全线不同线路条件和轨道类型的钢轨波磨进行检测,按照轨道类型、曲线半径、线路型式以及曲线高、低轨来对比分析钢轨波磨的典型特征;使用BS EN ISO 3095标准对钢轨波磨... 介绍钢轨波磨现行的主要分类方法和评价标准。以某环线地铁为例,对全线不同线路条件和轨道类型的钢轨波磨进行检测,按照轨道类型、曲线半径、线路型式以及曲线高、低轨来对比分析钢轨波磨的典型特征;使用BS EN ISO 3095标准对钢轨波磨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该线路波磨分布最广的为普通扣件轨道,300 m~400 m半径曲线轨道,缓和曲线以及低轨。钢轨波磨出现频次最高的为钢弹簧浮置板轨道,200 m~300 m半径曲线轨道,圆曲线和低轨。各种轨道类型上都存在25 mm~50 mm波长波磨,400 m半径曲线轨道上的波磨波长分布最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波磨波长分布特征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 钢轨波磨 轨道测试 评价标准 波磨波长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high-speed train on viaducts in turbulent crosswinds 被引量:18
7
作者 HE Xu-hui ZUO Tai-hui +2 位作者 ZOU Yun-feng YAN Lei TANG Lin-b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8期2465-2478,共14页
In this study,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high-speed train on viaducts in turbulent crosswinds using a 1:25 scaled sectional model wind-tunnel testing. Pressure measur... In this study,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a high-speed train on viaducts in turbulent crosswinds using a 1:25 scaled sectional model wind-tunnel testing. Pressure measurements of two typical sections, one train-head section and one train-body section, at the windward and leeward tracks were conducted under the smooth and turbulence flows with wind attack angles between-6° and 6°, and the corresponding aerodynamic force coefficients were also calculated using the integral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rack position affects the mea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 especially for the train-body section. The fluctuating pressure coefficients at the leeward track are mo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bridge interference compared to those at the windward track. The effect of turbulence on the train-head section is less than that on the train-body section. Additionally, the mean aerodynamic force coefficients are almost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wind attack angles, which is more prominent for vehicles at the leeward track. Moreover, the lateral force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corresponding overturning moment, especially on the train-body 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viaducts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turbulent crosswinds wind attack angle train section shape track position pressure measur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