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有砟轨道沉降影响的模型试验 被引量:22
1
作者 邹春华 周顺华 +1 位作者 王炳龙 韦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2-869,共8页
为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有砟轨道沉降变形的影响,设计了1∶1有砟轨道模型试验系统.通过人为设定的空隙模拟路基不均匀沉降,采用激振器模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研究了在有砟轨道变形稳定后,轨枕空吊前后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有砟轨道沉降变形... 为研究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有砟轨道沉降变形的影响,设计了1∶1有砟轨道模型试验系统.通过人为设定的空隙模拟路基不均匀沉降,采用激振器模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研究了在有砟轨道变形稳定后,轨枕空吊前后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有砟轨道沉降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余弦型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轨道沉降变形曲线可用余弦型函数描述;当路基的纵向不均匀沉降槽面积较小且未引起轨枕空吊时,轨面与路基纵向不均匀沉降槽的面积比为1,并据此明确了轨枕不发生空吊情况下路基不均匀沉降与有砟轨道轨面沉降变形之间的计算关系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随着路基不均匀沉降继续增加,当轨面与路基纵向不均匀沉降槽的面积比小于1时,有砟轨道将出现轨枕空吊现象,并且面积比将随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轨道 路基不均匀沉降 模型试验 轨枕空吊 轨道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有砟轨道沉降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邹春华 周顺华 +1 位作者 王长丹 廖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37-1242,共6页
针对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有砟轨道的沉降问题,以钢轨沉降变形的连续弹性点支承梁模型矩阵解法为基础,引入描述余弦型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非线性边界条件及相关假定条件,提出了基于连续弹性点支承梁模型的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轨面沉降计算方法... 针对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有砟轨道的沉降问题,以钢轨沉降变形的连续弹性点支承梁模型矩阵解法为基础,引入描述余弦型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非线性边界条件及相关假定条件,提出了基于连续弹性点支承梁模型的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轨面沉降计算方法,并编制了C++计算程序.并通过上海市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工程盾构法隧道下穿沪昆铁路线工程,结合路基实测沉降数据,采用该方法计算了路基沉降引起的轨面沉降,并与实测轨面沉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所得钢轨面的沉降槽宽度与实测结果基本相同,沉降幅值比实测值略小,但相差不超过1mm(约为轨面沉降值的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有砟轨道 轨道沉降 路基不均匀沉降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交通荷载对下穿轨道交通沉降影响研究
3
作者 陈丽萍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05-I0007,共3页
1工程背景某市政道路高架为快速路,桥梁上部结构为混凝土箱梁结构,下部结构采用立柱墩、承台桩基础。主桥与轨道交通线于路口相交(见图1),上跨于轨道交通高架,存在相互影响区段,两者桥梁承台最近约1.4 m。本次研究使用FLAC3D软件,研究... 1工程背景某市政道路高架为快速路,桥梁上部结构为混凝土箱梁结构,下部结构采用立柱墩、承台桩基础。主桥与轨道交通线于路口相交(见图1),上跨于轨道交通高架,存在相互影响区段,两者桥梁承台最近约1.4 m。本次研究使用FLAC3D软件,研究该市政道路高架桥上交通荷载对其下已有轨道交通的沉降影响。采用静力和动力两种模拟方式,对比不同工况下两种计算方法结果之间的差异,明确动力计算的适用情形,并研究不同参数下交通动荷载对轨道交通沉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模拟 轨道交通沉降 高架交通荷载 FLAC3D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砟轨道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轨枕空吊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19
4
作者 邹春华 周顺华 王炳龙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2,共6页
在通过1∶1有砟轨道模型试验分析轨枕空吊对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有砟轨道沉降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基于弹性点支承理论模型,引入路基不均匀沉降非线性边界条件,提出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轨枕临界空吊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当路基的纵向不均匀沉... 在通过1∶1有砟轨道模型试验分析轨枕空吊对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有砟轨道沉降影响规律的基础上,基于弹性点支承理论模型,引入路基不均匀沉降非线性边界条件,提出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轨枕临界空吊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当路基的纵向不均匀沉降槽面积较小且未引起轨枕空吊时,轨面与路基不均匀沉降槽的面积比为1;随路基不均匀沉降增加,当面积比小于1时,将出现轨枕空吊现象,面积比将随路基不均匀沉降增加而减小。将该计算方法应用于模型试验中,通过对比轨枕空吊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计算方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轨道 轨枕空吊 路基不均匀沉降 模型试验 轨道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箱涵引起轨道和地表沉降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杜明芳 赵文才 蒋敏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9,共8页
为揭示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箱涵引起轨道和地表沉降的机理,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郑州某地铁处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箱涵工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迈达斯(GTS)有限元模拟对箱涵、轨道和地表沉降变化趋势的预测与现场试验基本一... 为揭示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箱涵引起轨道和地表沉降的机理,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郑州某地铁处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箱涵工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迈达斯(GTS)有限元模拟对箱涵、轨道和地表沉降变化趋势的预测与现场试验基本一致,但具体变化量差异显著;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箱涵引起的地表沉降为下穿普通铁路的1.3倍左右,轨道沉降仅为1.1倍,施工引起的地表横向沉降和轨道沉降范围约为隧道直径的7~8倍,施工产生的轨道沉降槽体积大于地表横向沉降槽,验证了箱涵对轨道沉降具有加剧和扩张作用。提出应拓宽轨道沉降监测范围和加强轨道沉降监测频率,同时,为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营,应加强轨道沉降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数据模拟 铁路箱涵 轨道沉降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面沉降对轨道交通安全运营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6
作者 吕海敏 沈水龙 +2 位作者 严学新 史玉金 许烨霜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2-400,共9页
地面沉降灾害对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线状结构穿越于上海软土地层中,地面沉降灾害不可避免地会对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产生影响,轨道交通自建成以来长期遭受地面沉降灾害带来的风险.基于梯形模糊AHP(Analy... 地面沉降灾害对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线状结构穿越于上海软土地层中,地面沉降灾害不可避免地会对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产生影响,轨道交通自建成以来长期遭受地面沉降灾害带来的风险.基于梯形模糊AHP(Analytical Hierarchical Process)和集对分析法,通过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以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平台为分析工具,对上海地面沉降造成轨道交通沉降风险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从而得出以考虑基础设施安全为侧重点的地面沉降防治区划以及轨道交通沿线的沉降风险等级.分析表明,采用梯形模糊AHP与集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区域地面沉降综合风险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并对重要基础设施所在区域的风险等级进行合理的识别.轨道交通沿线沉降风险等级表明中心城区以北和靠近黄浦江地区的轨道交通相比于其他区域具有较高的沉降风险,建议对该部位的轨道交通线路采取必要的沉降监测及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轨道交通沉降 风险评估 模糊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扣件几何特征提取算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昆 郑树彬 +1 位作者 柴晓冬 李立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58-1463,共6页
通过研究轨道组成及部件,分析能提取出稳定目标特征的轨道部件。首先,在CCD获取图像后,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同时,针对Canny算子提取边缘具有伪像素、像素宽等缺点,采用改进的Canny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其次,对于RHT在直线提取上具... 通过研究轨道组成及部件,分析能提取出稳定目标特征的轨道部件。首先,在CCD获取图像后,对图像进行滤波处理。同时,针对Canny算子提取边缘具有伪像素、像素宽等缺点,采用改进的Canny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其次,对于RHT在直线提取上具有无效采样、无效累积等缺点,将检测后的图像边缘采用改进的RHT进行直线特征检测。最后,根据实验进一步证明改进后的RHT在直线特征提取上面具有速度快,降低内存等优点,DSP开发节约Flash空间,为整个课题做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NY算子 直线特征 边缘检测 RHT变换 轨道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细砂地层盾构斜向超近距下穿双洞双线暗挖站施工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易领兵 陈庆怀 +4 位作者 孟旭央 杜明芳 闫文博 吴程浩 杨涌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2-827,848,共7页
为研究富水细砂地层某盾构区间斜向超近距下穿施工对既有地铁站变形的影响,文章以临近既有地铁站暗挖段的新建地铁盾构区间工程为背景,对地铁盾构区间工程施工进行设计,并用MIDAS计算分析程序对富水细砂地层盾构斜向超近距下穿既有地铁... 为研究富水细砂地层某盾构区间斜向超近距下穿施工对既有地铁站变形的影响,文章以临近既有地铁站暗挖段的新建地铁盾构区间工程为背景,对地铁盾构区间工程施工进行设计,并用MIDAS计算分析程序对富水细砂地层盾构斜向超近距下穿既有地铁站施工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总结了盾构斜向超近距下穿施工过程中既有地铁站位移变化特征;研究了既有地铁站明暗挖交界处变形缝差异沉降规律;分析了既有地铁站轨道沉降变化趋势;整理施工监测数据结果并与模拟计算趋势比对,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侧面印证了仿真计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细砂地层 盾构区间 斜向超近距下穿 地铁站位移 变形缝差异沉降 轨道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可调间距的X形抗滑动轨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成 王威 +3 位作者 芮瑞 李建峰 王晓壮 唐子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4,共6页
为增强轨枕的工作性能和减少钢筋混凝土用量,对传统条形轨枕进行结构优化,提出预制装配式X形可调间距轨枕,并对X形轨枕的结构特点、制作流程、轨道维护和钢筋混凝土用量进行分析。同时,建立三维有砟轨道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循环荷载作... 为增强轨枕的工作性能和减少钢筋混凝土用量,对传统条形轨枕进行结构优化,提出预制装配式X形可调间距轨枕,并对X形轨枕的结构特点、制作流程、轨道维护和钢筋混凝土用量进行分析。同时,建立三维有砟轨道有限元数值模型,对比循环荷载作用下传统轨枕与X形轨枕的竖向、侧向位移和轨枕应力分布。预制装配式X形轨枕由上、下轨枕两部分拼装组成,轨枕间距设计成600,700,800 mm三档,可在自研的X形轨枕制作模具中直接浇筑成形;相同轨枕间距下,铺设X形轨枕每千米混凝土用量相较于Ⅲa型轨枕减少16.7%,钢筋用量减少2.6%;当X形轨枕间距从600 mm增至700,800 mm时,每千米所需铺设的轨枕根数分别减少14.8%和25.5%。模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轨枕,采用X形轨枕的轨道竖向沉降减少了5.8%,侧向位移减少了8.4%。新型X形轨枕具有降低道床沉降和促进碳减排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形轨枕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轨枕间距 轨道沉降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棚夯管法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10
作者 杨会军 孔恒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1,共5页
管棚夯管法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诸如管棚施打和注浆时,所引起的噪音、振动、地层和既有结构的隆沉等不利影响。以浅埋暗挖法下穿既有运营车站施工为例,对管棚夯管法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夯管法... 管棚夯管法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诸如管棚施打和注浆时,所引起的噪音、振动、地层和既有结构的隆沉等不利影响。以浅埋暗挖法下穿既有运营车站施工为例,对管棚夯管法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夯管法施工应采取"间隔施打,先中间、后两侧,先下排、后上排"的顺序进行,并控制注浆参数,从而可有效控制管棚施工对地层、既有车站变形、轨道沉降的影响程度;2)管棚的夯打和注浆直接影响既有结构和轨道的隆沉;3)管棚施工过程中,地层产生微小沉降,而既有结构表现为整体隆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棚 夯管法 既有结构沉降 轨道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线路道床清筛后捣稳作业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新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64,68,共5页
有砟轨道清筛作业会破坏原有道床的密实状态,影响行车安全。为分析道床清筛后不同大型养路机械组合作业模式对道床稳定性的影响,本文针对重载铁路清筛后三捣三稳及四捣三稳两种作业模式,开展了清筛作业前后道床横向阻力测试及轨道静态... 有砟轨道清筛作业会破坏原有道床的密实状态,影响行车安全。为分析道床清筛后不同大型养路机械组合作业模式对道床稳定性的影响,本文针对重载铁路清筛后三捣三稳及四捣三稳两种作业模式,开展了清筛作业前后道床横向阻力测试及轨道静态沉降监测,并对无缝线路稳定性进行了建模分析。结果表明:重车线、空车线清筛后四捣三稳作业后道床横向阻力分别为三捣三稳作业的86.41%、88.65%;趋于稳定后的轨道静态沉降分别比三捣三稳作业大1.5、1.0 mm;重车线、空车线四捣三稳作业容许温升分别为三捣三稳作业的88.37%、91.67%;大型养路机械清筛后再进行三捣三稳作业后的道床质量优于四捣三稳作业,建议重载铁路清筛后按照三捣三稳进行恢复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道床清筛 捣稳作业 道床横向阻力 轨道静态沉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