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式变摩擦摆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亚飞 谭平 +1 位作者 尚继英 金建敏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4-321,共8页
为了克服摩擦摆隔震支座存在的不足,并实现支座水平刚度与阻尼任意变化,研发了轨道式变摩擦摆隔震支座(RVFPS)。通过卡扣式滑块与滑动面柱面接触,减小支座体积的同时克服了滑移支座不能承担拉力的缺点,且可实现正交方向上支座性能解耦... 为了克服摩擦摆隔震支座存在的不足,并实现支座水平刚度与阻尼任意变化,研发了轨道式变摩擦摆隔震支座(RVFPS)。通过卡扣式滑块与滑动面柱面接触,减小支座体积的同时克服了滑移支座不能承担拉力的缺点,且可实现正交方向上支座性能解耦。在确定了滑动面不同摩擦区域与滑块相交范围的基础上推导出了RVFPS变摩擦力表达式,并由此得到了RVFPS滞回性能理论解,提出了RVFPS水平刚度渐增、零刚度与负刚度的确定依据及其设计流程,并对以上三类RVFPS的滞回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VFPS具有充分的自适应性,可实现支座水平刚度与阻尼的任意变化,降低隔震层水平刚度的同时增强了其耗能能力,支座具备充足的抗拉能力,且实现了隔震支座性能解耦,拓展了现有的隔震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性能 轨道式变摩擦摆隔震支座 力学性能 水平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井曲面摩擦摆支座及其抗震性能
2
作者 曹飒飒 张飞涛 张力文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7-244,共8页
在强震或近场地震动作用下,传统隔震支座桥梁存在支座残余位移和桥墩内力响应大的问题。受科学馆重力井曲面设施的启发,提出一种基于重力井曲面的变刚度摩擦摆支座,其曲面由内部的球面和外部的重力井曲面构成。首先,基于理论推导,建立... 在强震或近场地震动作用下,传统隔震支座桥梁存在支座残余位移和桥墩内力响应大的问题。受科学馆重力井曲面设施的启发,提出一种基于重力井曲面的变刚度摩擦摆支座,其曲面由内部的球面和外部的重力井曲面构成。首先,基于理论推导,建立其水平剪切方向的恢复力模型。其次,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足尺变刚度摩擦摆支座试件,并对其进行拟静力试验,以进一步探究其滞回特性和力学性能。摩擦材料采用抗压性能优越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最终,通过数值模拟,比较研究重力井曲面摩擦摆支座和球形支座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变刚度双摩擦摆支座上下滑动面呈不对称滑动现象;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摩擦材料可以满足支座对摩擦垫局部应力大的需求。此外,与普通球形双摩擦摆支座相比,重力井曲面摩擦摆支座能够大幅减小地震动作用下的内力需求,且具有与小半径球面摩擦摆支座相似的优越的自复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度支座 拟静力方法 重力井曲面摩擦支座 桥梁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3
作者 邓雪松 龚健 周云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8,共9页
介绍了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基本构成,从力学平衡原理出发对变频式摩擦摆隔震支座和锥形摩擦摆隔震支座两类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刚度,探讨了支座的自回复特性,得出支座最大残余位移的计算... 介绍了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基本构成,从力学平衡原理出发对变频式摩擦摆隔震支座和锥形摩擦摆隔震支座两类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刚度,探讨了支座的自回复特性,得出支座最大残余位移的计算公式。采用ABAQUS软件对2类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实体单元建模,模拟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特性与回复特性,并与(球面)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2)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的滞回性能,且与初始刚度相同的(球面)摩擦摆隔震支座相比,其等效粘滞阻尼比和耗能系数更大,具有更强的耗能能力;3)变曲率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刚度由曲率半径,即曲面函数决定,经合理设计可使得其刚度随着位移增大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从而使其自振周期随着位移增大而逐渐增大,可较好的解决隔震结构的低频共振问题;4)与(球面)摩擦摆隔震支座相比,该支座刚度软化的机制可使传递给上部结构的剪力减小;5)该支座的最大应力出现在支座位于设计位移时刻,且一般位于滑块或支座板球铰面边缘;6)该支座的最大残余位移由摩擦系数和曲面函数各参数共同决定,可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进行合理的参数化设计将其控制在工程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摩擦支座 周期性荷载 滞回 回复能力 摩擦系数 曲率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摩擦摆隔震支座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亚飞 谭平 +3 位作者 尚继英 王龙 梁旭 王冰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2-1130,共9页
通过等效摩擦系数的推导得到了变摩擦摆隔震支座(VFPS)的滞回性能,进而从理论上证明了VFPS具备自适应性。以理论结果为依据,采用PET高性能材料与精密加工工艺成功研制出了这一新型变摩擦摆隔震支座,并对其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二... 通过等效摩擦系数的推导得到了变摩擦摆隔震支座(VFPS)的滞回性能,进而从理论上证明了VFPS具备自适应性。以理论结果为依据,采用PET高性能材料与精密加工工艺成功研制出了这一新型变摩擦摆隔震支座,并对其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二次曲线拟合得到了VFPS每一位移处的水平刚度,并结合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给出了支座自适应性评估指标β,且宜以β≥0.2作为评估标准。采用参数识别得到了各工况下PET的摩擦系数,其值受接触面粗糙度、加载速度及竖向荷载的影响,且PET宜在面压40MPa时使用,VFPS测试更宜采用三角波加载。以上理论与试验结果表明,VFPS在一定的加载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自适应性,其随竖向荷载及加载速度的增加而更加明显,因而VFPS适宜应对不同水准地震作用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支座 自适应性 滞回性能 加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摩擦摆支座的城市轨道交通异形连续梁桥减隔震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贾登峰 陈敦 +2 位作者 祝培林 田波 刘东亮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67,共6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业的迅猛发展,实际工程中对于桥梁的减隔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异形连续梁桥减隔震的问题,以西安地铁5号线上该桥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弹性反应谱法及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方法,对普通支座和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的两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业的迅猛发展,实际工程中对于桥梁的减隔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异形连续梁桥减隔震的问题,以西安地铁5号线上该桥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弹性反应谱法及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方法,对普通支座和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的两种模型在3条罕遇地震波作用下的各项地震反应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后,桥梁结构自振周期明显延长;桥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墩底弯矩和墩顶位移反应显著减小;采用普通支座时,活动墩和固定墩地震力分配不均匀,采用摩擦摆隔震支座后,活动墩和固定墩均匀分配地震荷载,各墩协同抗震;摩擦摆隔震支座隔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异形连续梁桥 摩擦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摩擦摆支座的轨道交通高架桥减隔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松松 陈功 李盼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5-100,共6页
基于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的轨道交通高架桥在地震时位移较大,相邻跨由于相位差的存在有相互碰撞的风险,需探究在取得高隔震率的同时如何降低梁端相对位移,避免相邻跨结构产生碰撞。以北京市轨道交通平谷线高架桥为背景,探讨在不同的地震峰... 基于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的轨道交通高架桥在地震时位移较大,相邻跨由于相位差的存在有相互碰撞的风险,需探究在取得高隔震率的同时如何降低梁端相对位移,避免相邻跨结构产生碰撞。以北京市轨道交通平谷线高架桥为背景,探讨在不同的地震峰值加速度区域减隔震设计的隔震效果,以及相对于延性抗震设计的经济优势;推导结构体系周期的计算公式,提出梁端伸缩缝宽度的设计方法。分析表明,在0.2g、0.3g峰值加速度区域,墩柱隔震率几乎持平,高峰值加速度区域减隔震设计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相邻跨体系隔震周期越接近,梁端相对位移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设计 设计 梁端间隙 摩擦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远场地震作用下基于摩擦摆支座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减隔震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正楠 陈兴冲 +2 位作者 张永亮 刘尊稳 张熙胤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7-54,共8页
以1座跨径布置为(60+100+60)m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为研究对象,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基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的线桥一体化模型,运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考虑近远场地震动,进行基于摩擦摆支座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减隔震研究。结... 以1座跨径布置为(60+100+60)m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为研究对象,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基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的线桥一体化模型,运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考虑近远场地震动,进行基于摩擦摆支座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减隔震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小跨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在远场地震动下,主墩支座采用摩擦摆支座,联间墩支座采用普通盆式支座,可实现与全桥采用摩擦摆支座相当的减隔震效果;在近场地震动下,采用摩擦摆支座应用于主墩,普通盆式支座配合减震榫应用于联间墩,在避免邻梁碰撞的同时也可达到预期的减隔震效果;轨道约束系统对墩梁相对位移的限制及联间墩支座承担梁体质量较小是造成应用于联间墩的摩擦摆支座减隔震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连续梁桥 轨道约束 近远场地 摩擦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系统对铁路减隔震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高建强 张永亮 +1 位作者 陈兴冲 刘尊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208,共7页
为研究轨道约束对基于摩擦摆支座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结合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桥的特点,分别建立了传统抗震分析模型与线桥一体化分析模型,并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1)轨道系统放大了大跨度铁路减隔震连续梁桥各墩的地震响应... 为研究轨道约束对基于摩擦摆支座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结合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桥的特点,分别建立了传统抗震分析模型与线桥一体化分析模型,并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1)轨道系统放大了大跨度铁路减隔震连续梁桥各墩的地震响应,尤其是联间墩的增幅最为明显;(2)轨道系统对连续梁桥邻近几跨简支梁桥的地震反应有一定程度的降低;(3)对大跨度铁路减隔震连续梁桥进行抗震分析时,应将邻近几跨简支梁桥作为边界条件,并考虑轨道约束的影响,采用线桥一体化模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约束 线桥一体化 非线性时程分析 摩擦支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构式钢塔斜拉桥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鹏 王军 +1 位作者 孙虎平 柳建设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0,共5页
宝鸡市阳平大桥主桥为(102+208+102)m格构式钢塔斜拉桥。根据景观需要桥塔设计为格构式钢塔(分为下塔柱、上塔柱和塔顶横梁三部分),除下塔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其余均为钢结构,基础采用群桩基础。主梁采用分离式双边箱钢结构,斜拉索采... 宝鸡市阳平大桥主桥为(102+208+102)m格构式钢塔斜拉桥。根据景观需要桥塔设计为格构式钢塔(分为下塔柱、上塔柱和塔顶横梁三部分),除下塔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其余均为钢结构,基础采用群桩基础。主梁采用分离式双边箱钢结构,斜拉索采用1860 MPa环氧涂层钢绞线,斜拉索在梁端采用双锚腹板式斜拉索锚固系统,在塔端采用固结钢锚梁式斜拉索锚固系统。桥梁位于高烈度区,主桥采用双曲面摩擦摆球型减隔震支座,桥塔位置设置纵向粘滞阻尼器,并在桥塔与主梁相交处设置竖向板式支座进行纵、横向限位,在边墩主梁处进行压重。主梁与桥塔均采用工厂加工、现场焊接拼装方法施工。主梁设置预拱度,桥塔向河道外侧设置预偏心,确保主梁、桥塔的合理成桥线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格构钢塔 斜拉索锚固系统 摩擦支座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