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坡度对农用单轨轨面运行寿命的影响
1
作者 郭关柱 金光烨 +3 位作者 罗亚南 罗洪腾 谢方华 和建勇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0-47,共8页
农用单轨常用于陡峭山地间运输农业物资,单轨运输车的行驶载荷随着轨道坡度的改变而发生剧烈变化,使得单轨轨面承受的轮轨接触应力出现急剧变化,从而影响用于车辆啮合驱动的单轨轨面的运行寿命,使得单轨轨面损坏时间难于确定。该研究分... 农用单轨常用于陡峭山地间运输农业物资,单轨运输车的行驶载荷随着轨道坡度的改变而发生剧烈变化,使得单轨轨面承受的轮轨接触应力出现急剧变化,从而影响用于车辆啮合驱动的单轨轨面的运行寿命,使得单轨轨面损坏时间难于确定。该研究分析了不同轨道坡度时的单轨运输车驱动载荷,基于轮轨啮合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了强度校核并开展了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单轨强度满足最大驱动载荷时的运输要求。基于农用单轨运输驱动传动原理,确定了单轨驱动载荷下轨面接触应力和应变疲劳循环计算的理论模型,建立了轨道轮与轨道表面啮合接触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开展了单轨运输驱动条件下轨道表面受到的接触应力和应变疲劳循环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单轨轨面的运行寿命主要取决于轨道坡度大小,当单轨额定驱动载荷为500kg,在运输坡道为0°单轨轨面承受的最大接触应力为35.8MPa,疲劳循环次数大于1.00×10^(6)。10°、20°、25°和45°时,单轨轨面承受的最大接触应力分别为35.8、147.5、256.9、307.9和314.5MPa,疲劳循环的最少次数分别为7.84×10^(4)、1.07×10^(4)、6.07×10^(3)、5.69×10^(3)。基于轮轨接触应力与疲劳循环分析结果建立了轨道坡度与单轨轨面运行寿命的关系,如每年运行120d且每天行驶10车次,则农用单轨轨道最大坡度达到或超过25°时,轨面出现疲劳缺陷的运行寿命确定为5a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坡度 农用单轨 运行寿命 接触应力 轨面应变疲劳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轨钢枕轨道不同坡度的道床阻力分析
2
作者 赵春长 韦凯 +2 位作者 蔡元辉 尤睿 王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5,共6页
为分析不同轨道坡度对道床纵横向阻力的影响,开展米轨铁路有砟轨道钢枕平坡和250‰坡度道床纵横向阻力室内试验,并建立离散元模型,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离散元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建立了多种坡度的米轨钢枕有砟道床离散元模型。研究结果表... 为分析不同轨道坡度对道床纵横向阻力的影响,开展米轨铁路有砟轨道钢枕平坡和250‰坡度道床纵横向阻力室内试验,并建立离散元模型,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离散元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建立了多种坡度的米轨钢枕有砟道床离散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平坡与250‰坡度米轨钢枕道床纵向阻力实测均值分别为11.33,10.31 kN/枕,道床横向阻力均值分别为7.44, 7.11 kN/枕,纵向阻力衰减了9%,横向阻力衰减了4.44%;米轨钢枕的道床纵横向阻力均随坡度增大而减小,坡度在0~700‰变化时,道床纵向阻力与横向阻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斜率约为1.7,纵向阻力变化程度大于横向阻力;道床纵横向阻力均随坡度呈余弦趋势衰减,但并非单一的按照坡度的余弦值改变,在坡度小于200‰时,道床阻力可近似按坡度余弦折算考虑,坡度大于200‰时,可根据拟合余弦公式预测道床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轨铁路 钢枕 道床阻力 离散元 轨道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齿轨铁路无砟轨道纵向力学特性及结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乾 蔡向辉 +1 位作者 蔡小培 张岷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5-119,共5页
为研究现代齿轨铁路无砟轨道在列车纵向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并分析其结构的适用性,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现代齿轨铁路无砟轨道空间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轨道关键部件力学特性,并与有砟轨道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齿轨铁路的钢轨纵向力、... 为研究现代齿轨铁路无砟轨道在列车纵向荷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并分析其结构的适用性,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现代齿轨铁路无砟轨道空间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轨道关键部件力学特性,并与有砟轨道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齿轨铁路的钢轨纵向力、纵向位移均随轨道坡度、车辆编组数的增加而增大;齿轨根部等效应力最大,最大值小于材料屈服强度,不易对齿轨造成损伤;端刺结构可起到较好限位功能且不会因荷载过大而破损;无砟轨道的钢轨受力及变形、基础纵向位移等指标均小于有砟轨道,更适用于齿轨铁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轨铁路 无砟轨道 数值模拟 纵向荷载 结构选型 轨道坡度 车辆编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S型磁浮列车上下坡过程仿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黎松奇 张昆仑 +1 位作者 刘国清 陈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5-260,共6页
在株洲低速EMS磁浮试验线实验中发现,磁浮列车上下坡时经过有坡度的轨道,容易出现砸轨现象,严重影响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研究这一问题,建立了具有4个自由度的低速EMS型磁浮列车单节车厢-轨道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在不同车-轨条... 在株洲低速EMS磁浮试验线实验中发现,磁浮列车上下坡时经过有坡度的轨道,容易出现砸轨现象,严重影响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研究这一问题,建立了具有4个自由度的低速EMS型磁浮列车单节车厢-轨道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在不同车-轨条件下,车辆上坡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参数、车辆速度、轨道坡度都会影响车辆通过时的稳定性;轨道采用缓和曲线能减少车辆受到的冲击。在磁浮系统轨道线路设计中应该综合考虑系统多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此研究结果对于完善EMS磁浮系统车辆设计、轨道线路规划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列车 轨道坡度 竖曲线 稳定性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