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建并行工程对高铁轨道位移影响的概率分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喜燕 宋旭明 +1 位作者 李梦然 唐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2,共11页
目前,既有高速铁路用地范围内新建并行工程越来越普遍。在计算新建并行桥梁对既有高铁轨道位移的影响过程中,针对土层力学参数离散性大造成的计算结果可靠性难以评估的问题,建立土体-桥梁-轨道有限元模型,采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计算轨... 目前,既有高速铁路用地范围内新建并行工程越来越普遍。在计算新建并行桥梁对既有高铁轨道位移的影响过程中,针对土层力学参数离散性大造成的计算结果可靠性难以评估的问题,建立土体-桥梁-轨道有限元模型,采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计算轨道位移变化对土层力学参数摄动的敏感性,提取敏感系数较大的参数,利用响应面法获得轨道变形与敏感的土层力学参量的多项式关系。根据土层参数的概率分布进行响应面函数计算,并评估计算结果的可靠度。研究结果表明:依托工程所处地区,轨道位移对含砾质黏土和粉质黏土的力学参数敏感性系数较大,其中内摩擦角对轨道位移的影响最为显著。对响应面函数进行评估,高铁轨道位移响应面预测值与有限元模型计算值的误差在1%之内,响应面函数可以代替有限元模型进行既有高铁轨道位移计算;以95%的置信水平计算土层参数变异时依托工程的桥墩位移,得到墩顶横向位移值为1.119 mm,竖向位移值为-0.725 mm,工程的可靠性较高。通过响应面拟合有限元计算结果,可以极大地提高计算效率,获得考虑土层参数离散性时既有高铁轨道位移计算结果的概率分位值,能为今后类似工程预测轨道位移提供一种可靠度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桥梁 轨道位移 敏感性分析 响应面函数 概率分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视觉的轨道纵向位移测量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晓初 钟隆昇 +2 位作者 王义 张胜辉 刘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7期12167-12174,共8页
轨道纵向位移测量是保证铁路安全运营的一项重要检测项。针对一般非接触式视觉测量技术无法区分不同轨道监测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轨道纵向位移测量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带编码的标志物,并将其固定在多个监测点的轨腰处,使用... 轨道纵向位移测量是保证铁路安全运营的一项重要检测项。针对一般非接触式视觉测量技术无法区分不同轨道监测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轨道纵向位移测量方法。首先设计一种带编码的标志物,并将其固定在多个监测点的轨腰处,使用双目相机拍摄编码标志物位移前后图像。在算法实现方面,通过零均值归一化互相关法和坐标系转换模型,求出模板中心的空间坐标,以测量轨道的纵向位移。同时,提出一种一维像素扫描的方法,解析标志物所带的编码信息,以识别不同轨道监测点对应的编码值。在实验室进行合理有效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2.0 m的工作距离,测量轨道纵向位移平均误差率为1.90%,编码识别率为100%,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为后续开展轨道几何整体平顺性评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轨道纵向位移 编码标志物 像素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位移井轨道设计中关键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23
3
作者 卢明辉 管志川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5期70-71,共2页
造斜点深度和稳斜角大小是大位移井轨道设计中两个关键参数。从大位移井圆弧轨道设计出发,对钻柱的摩阻、摩扭随造斜点深度和稳斜角大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大位移井中,稳斜井段摩阻在总摩阻中占主要部分,但当弯曲井段钻... 造斜点深度和稳斜角大小是大位移井轨道设计中两个关键参数。从大位移井圆弧轨道设计出发,对钻柱的摩阻、摩扭随造斜点深度和稳斜角大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大位移井中,稳斜井段摩阻在总摩阻中占主要部分,但当弯曲井段钻柱受压时,将导致总滑动摩阻增加。从降低滑动摩阻角度出发,以防止弯曲段钻柱受压为依据,提出了稳斜角的确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轨道 设计 钻井安全 稳斜角 摩擦损失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日本铁路新干线乘车舒适性的轨道管理
4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94,共1页
东日本铁路东北新干线大宫-盛冈段将不断延长,不久延伸到新青森的新干线列车将以320km/h的速度运行,必须加强乘车舒适性的轨道管理。在运营新干线区段,40m弦轨道位移和列车摇摆检测的数据表明,超过标准的线路很少,轨道状态趋于稳... 东日本铁路东北新干线大宫-盛冈段将不断延长,不久延伸到新青森的新干线列车将以320km/h的速度运行,必须加强乘车舒适性的轨道管理。在运营新干线区段,40m弦轨道位移和列车摇摆检测的数据表明,超过标准的线路很少,轨道状态趋于稳定。但没有轨道位移时仍有摇摆的情况发生,影响了乘车的舒适性,需要进行轨道材料状态等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车舒适性 铁路新干线 轨道管理 日本 新干线列车 轨道位移 轨道状态 材料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轨面竖向动位移远程采集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常建芳 李丽荣 +3 位作者 王晓刚 王新超 王梦宇 冯怀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70,共5页
针对传统轨道接触式动位移测试的不足,通过红外感应相机作为图像采集触发装置及远程数据发送装置,研发了一套现场轨道动位移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在优选合理标志物的基础上,利用室内动三轴仪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对振动波形和幅值均有较好... 针对传统轨道接触式动位移测试的不足,通过红外感应相机作为图像采集触发装置及远程数据发送装置,研发了一套现场轨道动位移图像采集装置及方法。在优选合理标志物的基础上,利用室内动三轴仪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对振动波形和幅值均有较好的适用性,且精度较高。利用该技术进行现场长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无人值守轨道动位移长期监测,通过远程传输技术,实现现场动位移幅值的实时传输。动位移幅值基本服从正态分布,车型(轴重)对钢轨竖向位移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竖向位移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试验研究 非接触式测量 远程实时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对下方既有轨道结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汪中萍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4期222-224,共3页
为探究基坑开挖对临近既有轨道交通结构的影响,依托重庆某工程,利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三维模拟,研究了基坑开挖、支护及建构筑物结构的兴建对下方临近已建地下轨道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项目各施工阶段所产生的累计位移均满... 为探究基坑开挖对临近既有轨道交通结构的影响,依托重庆某工程,利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三维模拟,研究了基坑开挖、支护及建构筑物结构的兴建对下方临近已建地下轨道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项目各施工阶段所产生的累计位移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地下轨道衬砌结构的最大位移发生在基坑通道的暗挖段,最大回弹量仅为4.3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三维数值模拟 轨道结构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28181的桥梁视频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6
7
作者 项威 李富年 +2 位作者 余兴胜 闫俊锋 林俊平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0期10-14,共5页
实时、稳定的监测视频数据是桥梁视频监测和评估系统的重要基础。针对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存在兼容性差、需要安装插件、播放步骤繁琐等问题,文中在研究GB28181标准中视频监控协议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一种全平台无插件桥梁视频监控系统... 实时、稳定的监测视频数据是桥梁视频监测和评估系统的重要基础。针对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存在兼容性差、需要安装插件、播放步骤繁琐等问题,文中在研究GB28181标准中视频监控协议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一种全平台无插件桥梁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SIP协议向网络摄像头发送信令,对音视频数据进行H.264标准编码,并通过FFmpeg技术推送视频流,从而实现实时、多用户的视频传输。另外,采用嵌入图像智能算法对桥梁轨道位移进行有效识别。结果表明,文中系统不仅能方便管理者有效地监测桥梁实时状态,还可以对轨道位移实时预警,保证桥梁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监测 视频监控 系统设计 视频流推送 轨道位移预警 视频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横移限值的无缝线路稳定性可靠度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秋义 陈秀方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3-66,共4页
无缝线路是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 ,是轨道结构现代化的标志。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是无缝线路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也是无缝线路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无缝线路的稳定性问题 ,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结构可靠度理... 无缝线路是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 ,是轨道结构现代化的标志。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是无缝线路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也是无缝线路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无缝线路的稳定性问题 ,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结构可靠度理论应用于无缝线路稳定性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具有开创意义。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的设计参数 (轨道原始弯曲、道床横向阻力、轨温变化幅度 )具有明显的随机性 ,采用大量试验和统计分析基础上的概率取值更为科学合理。轨道允许横向位移是无缝线路稳定性分析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高温和列车横向力作用下的轨道允许横向位移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影响很大。本文分析了轨道允许横向位移的模糊随机性 ,认为轨道允许横向位移是一个模糊变量 ,在现有试验资料的基础上 ,采用模糊变量的当量随机化方法分析了轨道允许横向位移的概率分布及统计参数。对于模糊横移条件下的无缝线路稳定性可靠度进行了随机模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允许横向位移 模糊变量 无缝线路 稳定性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抬梁法加固线路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建豹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1-153,共3页
省道S103在K982+008处采用8~18 m不同跨度的连体框构桥下穿既有瓦日(瓦塘—日照)双线铁路。由于瓦日铁路上下行线间距为4 m,无法使用D型便梁,最终确定采用纵横抬梁法加固线路。首先对横梁最大容许跨度进行计算,然后采用MIDAS/Civil建立... 省道S103在K982+008处采用8~18 m不同跨度的连体框构桥下穿既有瓦日(瓦塘—日照)双线铁路。由于瓦日铁路上下行线间距为4 m,无法使用D型便梁,最终确定采用纵横抬梁法加固线路。首先对横梁最大容许跨度进行计算,然后采用MIDAS/Civil建立数值模型,对中-活载作用下纵梁、横梁的竖向位移进行了分析。发现工字钢横梁变形较大,该处是加固体系的薄弱部位。据此提出严控土方开挖量和顶进步距、加强纵横抬梁加固体系关键处所的检查和整修、对轨道竖向位移实时监测三项控制措施。经实施,竖向位移变化总体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施工安全控制 数值模拟 线路加固 位移监测 纵横抬梁法 轨道竖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am-track intera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with ballast track 被引量:18
10
作者 闫斌 戴公连 张华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447-1453,共7页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bridge of Xiamen-Shenzhen high-speed railway(9-32 m simply-supported beam + 6×32 m continuous beam),the pier-beam-track finite element model,where the continuous beam of the ballast trac...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bridge of Xiamen-Shenzhen high-speed railway(9-32 m simply-supported beam + 6×32 m continuous beam),the pier-beam-track finite element model,where the continuous beam of the ballast track and simply-supported beam are combined with each other,was established.The laws of the track stress,the pier longitudinal stress and the beam-track relative displacement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reducing the longitudinal resistanc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rack stress and the pier stress of the continuous beam,and increase the beam-track relative displacement.Increasing the rigid pier stiffness of continuous beam can reduce the track braking stress,increase the pier longitudinal stress and reduce the beam-track relative displacement,Increasing the rigid pier stiffness of simply-supported beam can reduce the track braking stress,the rigid pier longitudinal stress and the beam-track relative displa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beam-track interaction ballast track rail longitudinal force continuous b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ystal structures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anti-/syn-2,4-diphenylpentane-and 2,4-di-p-tolylpentane-2,4-diols
11
作者 焦银春 曹晨忠 赵小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219-1225,共7页
2,4-diphenylpentane- and 2,4-di-p-tolylpentane-2,4-diols were investigated employing experimental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method at B3LYP/6-31G (d) level. The structure of syn-2,4-di-p-tolylpentane-2,4... 2,4-diphenylpentane- and 2,4-di-p-tolylpentane-2,4-diols were investigated employing experimental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method at B3LYP/6-31G (d) level. The structure of syn-2,4-di-p-tolylpentane-2,4-diol (2b)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compared with the crystal structures of anti- and syn-2,4-diphenylpentane-2,4-diols (la and lb). X-ray diffraction indicates that inter and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re formed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s. There is n-n staking interaction in lb and 2b. Good linear correlations and similar results are foun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1H and 13C NMR chemical shifts (6~exp) and GIAO (Gauge Independent Atomic Orbital) method calculated magnetic isotropic shielding tensors (acalc). HOMO and LUMO molecular orbitals were calculated at the same levels with the different results.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of the compounds were recorded in EtOH, MeCN, n-BuOH and cyclohexane with different dielectric consta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solvent effect is obvious when e is 24.85(EtOH), 35.69(MeCN) and it is weak when e is decreased to 17.33(n-BuOH), 1.18 (cyclohex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y crystallography hydrogen bond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density function theory (DFT) UV-visabsorption solvent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