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轨道交通路径流量分配的数据挖掘模型研究
1
作者 李淑庆 李振东 牟保卫 《信息技术》 2025年第5期20-25,32,共7页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轨道交通路径流量分配模型。使用DFS算法提取有效路径,利用多路径时间分布差异性构建高斯混合模型;针对其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引入模糊聚类标定初值,使用EM算法求解;提取重庆市OD客流的AFC数据,计算多路径客流...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轨道交通路径流量分配模型。使用DFS算法提取有效路径,利用多路径时间分布差异性构建高斯混合模型;针对其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引入模糊聚类标定初值,使用EM算法求解;提取重庆市OD客流的AFC数据,计算多路径客流量,利用乘客总出行时间验证模型准确率及效率,研究发现,同迭代水平下,此模型相较高斯混合模型误差率分别降低了0.35%、0.15%,迭代收敛速度至少提升44.38%。分配结果显示,对于时间相近的不同路径,乘客更大概率会选择出行总时间较少、换乘少的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路径流量分配 数据挖掘 深度优先搜索(DFS) 高斯混合模型 模糊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客路径选择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客流分配 被引量:18
2
作者 倪少权 杨皓男 彭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8-115,共8页
为量化换乘对乘客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程度,在单层网络中添加虚拟换乘站,构建无隐性连接的三层多制式轨道交通拓扑网络模型。基于时间、换乘节点衔接性,计算线网间衔接性系数;利用Dijkstra法搜索模型各起讫点间的K短路径,以乘客感受到的... 为量化换乘对乘客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程度,在单层网络中添加虚拟换乘站,构建无隐性连接的三层多制式轨道交通拓扑网络模型。基于时间、换乘节点衔接性,计算线网间衔接性系数;利用Dijkstra法搜索模型各起讫点间的K短路径,以乘客感受到的线网复杂度及乘客出行计划确定时间,建立乘客对线网的熟悉度函数;根据乘客路径选择影响因素构建广义出行费用,利用Logit函数对每条路径的选择概率进行计算;最后设计客流分配算法进行求解,实现对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的客流分配。以成都地铁、成灌、成贵高铁等线路建立多制式轨道交通网络仿真模型,对其客流分配实例分析表明,客流的分配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吻合,证实了客流分配算法的真实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客流分配 出行路径选择 多制式轨道交通 线网熟悉度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缝换乘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86
3
作者 四兵锋 毛保华 刘智丽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8,共7页
结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无缝换乘的运营特点,充分考虑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的主要因素(包括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特有属性,构造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广义费用函数,并分析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路径选... 结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无缝换乘的运营特点,充分考虑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的主要因素(包括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特有属性,构造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广义费用函数,并分析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路径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基于随机用户平衡原则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问题的数学优化模型,在模型的求解中,分析目前常用的有效路径搜索方法并设计了基于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以得出符合现实的有效路径集合,并给出求解配流模型的连续平均算法。最后通过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网络 流量分配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的改进Logit模型及方法 被引量:34
4
作者 林湛 蒋明青 +1 位作者 刘剑锋 四兵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5-151,共7页
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影响乘客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乘车时间、换乘次数和换乘时间,通过对换乘时间进行惩罚,构造了包括换乘在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路径广义费用模型,基于随机效用理论分析了乘客的路径选择行为.根据最短路... 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影响乘客路径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乘车时间、换乘次数和换乘时间,通过对换乘时间进行惩罚,构造了包括换乘在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路径广义费用模型,基于随机效用理论分析了乘客的路径选择行为.根据最短路径费用定义OD之间的有效路径集合,同时,使用路径相对费用代替路径绝对费用,对传统Logit模型进行改进,提出基于改进Logit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方法.采用基于图的遍历算法确定OD间的有效路径.最后,以2008年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客流分配 LOGIT模型 轨道交通 广义出行费用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列车容量的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宇婷 毛保华 +2 位作者 李明高 甘恬甜 赵宇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139,共6页
将轨道线路物理节点及物理弧进行扩展,构建了轨道交通时空扩展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基于列车时刻表的拟动态分配模型,将列车容量作为强约束条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客流加载,并采用连续平均法(M... 将轨道线路物理节点及物理弧进行扩展,构建了轨道交通时空扩展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轨道交通客流分配模型.该模型是一种基于列车时刻表的拟动态分配模型,将列车容量作为强约束条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客流加载,并采用连续平均法(MSA)对模型进行求解.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一个多起点单讫点的轨道交通线路进行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线轨道交通客流呈现出双峰型、单峰型和均峰型三种到达规律,且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客流到达分布由双峰型向单峰型,最后向均峰型进行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轨道交通 流量分配 列车时刻表 到达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ET中基于动态拓扑的多路径自适应流量分配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安辉耀 卢锡城 +1 位作者 彭伟 彭宇行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0-26,共7页
移动自主网络中的大多数多路径路由方案几乎没有考虑流量分配和负载均衡问题。显然,无论路径质量好坏给每条路径分配相同的负荷,会大大降低多路径路由机制的性能,最后会大幅增加网络的通信开销和节点的处理开销。围绕这些问题,提出了一... 移动自主网络中的大多数多路径路由方案几乎没有考虑流量分配和负载均衡问题。显然,无论路径质量好坏给每条路径分配相同的负荷,会大大降低多路径路由机制的性能,最后会大幅增加网络的通信开销和节点的处理开销。围绕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动态拓扑的多路径自适应动态流量分配方案,根据路径质量的权重来动态地给多条路径分配数据流量的比例。大多数情况下仅用局部的信息做路由决定,因此大大减少网络开销。在OPNET模拟平台中实现了这个协议,结果表明,该方案对于MANET网络来说的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路径权重 动态流量分配 路径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mesh网中时延约束抖动优化的多路径流量分配算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志刚 曾锋 李庆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无线mesh网中多媒体应用的特点,研究多路径传输中路径时延满足约束且路径间抖动最小化的路径流量分配问题。首先,基于网络演算理论分析了数据分组在无线mesh网单路径传输中产生的队列时延,推导出单路径传输的时延上界以及多路径传... 针对无线mesh网中多媒体应用的特点,研究多路径传输中路径时延满足约束且路径间抖动最小化的路径流量分配问题。首先,基于网络演算理论分析了数据分组在无线mesh网单路径传输中产生的队列时延,推导出单路径传输的时延上界以及多路径传输中的路径间时延抖动上界,并得到满足时延约束的路径最大容许流入速率;然后,基于时延及其抖动上界,提出满足时延约束抖动优化的路径流量分配算法DCJOTA,该算法根据路径最大容许流入速率按比例分配各路径流量,同时尽可能减小路径间的时延抖动;最后,分析了算法DCJOTA的可行性及其实现方法,并在NS2网络模拟器中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仿真实验表明,与AOMDV协议相比,集成了DCJOTA算法的多路径路由协议DCJO-AOMDV协议在时延及其抖动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端到端平均时延降低3.9%,端到端平均时延抖动减小24.5%。另外,DCJOTA算法带来协议复杂性略微增加,DCJO-AOMDV协议下的网络吞吐量下降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MESH网 路径路由协议 流量分配算法 网络演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价多路径间基于LRU Cache和计数统计的流量分配调度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林伟 刘斌 唐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8,共7页
为了减少网络拥塞并充分利用链路带宽,当在转发节点与目的子网间存在有多条等价路径(ECMPs)时,流量负载应该在ECMPs间均衡分配,并且属于同一个TCP流的IP分组应该按照相同顺序到达目的主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RU(Least Recently Used Al... 为了减少网络拥塞并充分利用链路带宽,当在转发节点与目的子网间存在有多条等价路径(ECMPs)时,流量负载应该在ECMPs间均衡分配,并且属于同一个TCP流的IP分组应该按照相同顺序到达目的主机.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RU(Least Recently Used Algorithm)Cache和计数统计的算法.该算法通过为每条ECMP分配一个计数器,利用计数统计从而考虑到了IP分组的长度差异.使用相对计数以及对某些情况增加约束条件解决了计数器溢出问题.UDP分组只需要作为调节负载均衡的流量.更进一步,对于去往同一目的子网的不同主机的TCP流的时延差异被转化为cache中的表项失效的时间长度差.仿真实验表明,当ECMPs间的时延差不显著的情况下,只需要很小的存储空间,且每次cache查找只需要一个时钟周期,负载均衡接近最优,此时只有2%的分组出现乱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分配 等价多路径 LRU CACHE 计数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疏散方案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嫚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5-31,共7页
在突发状况下为了快速、安全的疏散轨道交通车站中的客流,将车站抽象成网络图,确定网络图中节点与边的设施,以及各设施的实际疏散能力,基于最短路径优先饱和疏散的思想,设计有效疏散路径算法,并且通过不断调整更新来确定每条路径的实际... 在突发状况下为了快速、安全的疏散轨道交通车站中的客流,将车站抽象成网络图,确定网络图中节点与边的设施,以及各设施的实际疏散能力,基于最短路径优先饱和疏散的思想,设计有效疏散路径算法,并且通过不断调整更新来确定每条路径的实际疏散人数,从而得到最优疏散路径方案。最后以南京市珠江路地铁站为例验证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客流疏散 路径选择 客流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的OD矩阵推算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昕 《地铁与轻轨》 1999年第4期22-26,共5页
客流量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和设计的主要依据。在规划路网时,需根据居民出行的OD分布及城市道路网等资料确定快速轨道交通的路网;在进行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时,客流量是决定工程修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主要依据;在工程设计时,系统的运... 客流量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和设计的主要依据。在规划路网时,需根据居民出行的OD分布及城市道路网等资料确定快速轨道交通的路网;在进行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时,客流量是决定工程修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主要依据;在工程设计时,系统的运输能力、车辆的选型和编组、设备容量及数量、车站的规模以及工程的投资等,都要依据预测的客流量的大小来确定。 描述交通流现状空间分布的OD矩阵是进行客流预测的基本依据。传统的获取OD距阵的方法是进行OD调查,但是进行大规模OD调查需要较多的人力和物力,调查与统计分析的时间也很长,一般从调查工作开始到统计工作结束,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轨道交通 流量 路网规划 客流预测 OD矩阵推算 交通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量总时延最小的并行LSP自适应流量分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邵旭 丁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MPLS的引入使IP网络的流量工程成为可能 .如何平衡两个标记交换路由器的多条并行显式标记交换路径上的网络流量 ,从而达到避免拥塞和优化网络性能的目的 ,是流量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指出流量总时延最小是最有价值和最实用的流... MPLS的引入使IP网络的流量工程成为可能 .如何平衡两个标记交换路由器的多条并行显式标记交换路径上的网络流量 ,从而达到避免拥塞和优化网络性能的目的 ,是流量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指出流量总时延最小是最有价值和最实用的流量工程优化目标 ,通过分析平均分组时延和网络负载的约束关系 ,证明了优化解的存在 ,解出了其数学结果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流量分配新方法 ,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收敛性强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总时延最小 LSP 自适应流量分配 MPLS IP QOS 流量工程 多协议标记交换 标记交换路径 IP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加速算法的LSP流量分配算法
12
作者 李艳超 葛文萍 车全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43,共4页
本文在MPLS系统模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梯度算法的LSP流量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它可以减少由传统路由算法引起的网络拥塞和包丢失率;随着LSP请求数的增加减少了LSP的拒绝数,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资源占用率,提高了系统的稳... 本文在MPLS系统模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加速梯度算法的LSP流量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它可以减少由传统路由算法引起的网络拥塞和包丢失率;随着LSP请求数的增加减少了LSP的拒绝数,优化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资源占用率,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分配 丢失率 梯度加速算法 标签交换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交通流预测的广域动态交通路径诱导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韩直 徐冲聪 韩嵩乔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123,129,共8页
为提升车辆通行效率,以预测型诱导策略为基础,以排队长度作为交通诱导的约束条件,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短时交通量预测预知路段堵死事件发生路段,通过广域诱导时空边界条件对事件路段进行节点分级和诱导周期长度界定,进而建立广域诱导模型;... 为提升车辆通行效率,以预测型诱导策略为基础,以排队长度作为交通诱导的约束条件,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短时交通量预测预知路段堵死事件发生路段,通过广域诱导时空边界条件对事件路段进行节点分级和诱导周期长度界定,进而建立广域诱导模型;对事件区域路网进行分区,进一步确定该模型诱导起点位置,引入基于路径尺度的Logit路径选择模型作为诱导路径选择方法,通过流量迭代分配方法实现路网负载均衡.通过实例验证,该诱导方法能有效地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提高路网通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路径诱导 短时交通流预测 广域诱导模型 时空边界条件 LOGIT模型 动态流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边流量有限的网络路径博弈问题研究
14
作者 楼振凯 侯福均 楼旭明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26,34,共6页
考虑每条边有流量约束的网络路径博弈问题,根据收益函数单调递增的特点分析其内在零和性质,并建模为存在公共边的路径博弈模型。在寻找均衡解的过程中,首先考虑非合作的情形,在局中人风险中性的假设下,给出了求Nash均衡流量分配的标号... 考虑每条边有流量约束的网络路径博弈问题,根据收益函数单调递增的特点分析其内在零和性质,并建模为存在公共边的路径博弈模型。在寻找均衡解的过程中,首先考虑非合作的情形,在局中人风险中性的假设下,给出了求Nash均衡流量分配的标号法并证明该均衡分配的唯一性。接着进一步考虑局中人合作的可能性,给出模型求得所有局中人的整体最大收益,并基于纳什谈判模型给出目标函数为凸函数的数学模型确定唯一收益分配方案。事实上,该方案是对剩余价值的平均分配。最后给出一个算例,验证本文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约束 均衡流量 网络路径博弈 收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智慧协同网络多参数的多路径路由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苗春浇 苏伟 +1 位作者 张宏科 周华春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81-1887,共7页
多路径路由技术采用多条路径同时传输,作为优化资源配置和负载均衡的重要技术,在路由可靠性、QoS路由、传输效率等多方面比单路径传输具有优势.现有互联网网络资源配置和路由机制相对静态和僵化,导致多路径技术的发展存在发展的局限性.... 多路径路由技术采用多条路径同时传输,作为优化资源配置和负载均衡的重要技术,在路由可靠性、QoS路由、传输效率等多方面比单路径传输具有优势.现有互联网网络资源配置和路由机制相对静态和僵化,导致多路径技术的发展存在发展的局限性.现有多路径技术考虑在路由层面不利于多路径路由选择和计算,难以保证传输性能,降低网络传输效率.智慧协同网络能够动态感知网络需求,灵活适配网络资源,更好的支持路由可扩展性.本文在智慧协同网络架构下提出了一种智慧协同网络多参数的多路径路由算法.该算法制定了智慧协同网络多参数的多路径路由协议,对网络性能参数CPU占用率、往返时延(RTT)、带宽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路径权重值,根据权重值进行流量分配.采用图论理论对网络流量分配及模型进行了分析.并在Mini-Net平台上进行了开发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优化网络配置,减小往返时延,提高网络吞吐量,从而提高网络性能,实现负载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协同网络 路径 多参数 路由协议 流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LS网络中的流量工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玥 周乐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9-31,共3页
文章分析了在MPLS上的流量工程,并着重讨论在安全、网络负担以及数据存储要求等方面,RSVP与CR-LDP这两种协议在实现流量分析上的具体区别。
关键词 多协议标签交换协议网络 MPLS 流量工程 包转发 信息发布 路径选择 资源预留协议 “基于约束德路由标记分配协议” RSVP CR-LDP 安全 网络负担 数据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惯路径算法与EMME/2的连接
17
作者 徐亦文 张燕平 +1 位作者 陈声洪 蒋晗芬 《上海机械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47-57,共11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交通流量的经验分配方法——习惯路径算法。该算法可以考虑规划的情况,并且可以同EMME/2进行数据通讯。
关键词 习惯路径 网络 分配 交通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多跳网络中多径路由与CSMA协议联合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穆海东 梁雨婷 开彩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80-786,共7页
为了提高无线多跳网络中端到端的吞吐量,文章提出了一种多径路由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SMA)协议联合的链路接入强度可调节的多径路由(link-access-intensities adjustable multi-path routing,LAMR)优化方... 为了提高无线多跳网络中端到端的吞吐量,文章提出了一种多径路由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SMA)协议联合的链路接入强度可调节的多径路由(link-access-intensities adjustable multi-path routing,LAMR)优化方案,该方案通过调整路由层多路径流量分配与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协议参数设置来最大化数据流端到端的吞吐量。采用理想CSMA网络(ideal CSMA network,ICN)模型来分析MAC层链路吞吐量性能,构建路由层与MAC层联合优化的系统吞吐量最大化模型(maximum system throughput model,MSTM),用以刻画无线多跳网络中的路径选择、流量分配以及MAC层协议参数设置对链路吞吐量的影响;运用最优化工具求解得到数据流在多条路径的流量分配方案以及各链路的接入强度设置。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案相比,LAMR方案平均可以提升21.3%的系统吞吐量,说明多径路由与CSMA协议的联合优化设计可以大幅提升无线多跳网络的吞吐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网络 联合优化 路径选择 流量分配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