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建成环境对居民活动的影响_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与SHAP解释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扬 邵天元 钱才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509-7519,共11页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低能耗、少污染、具有可持续属性的公共交通类型之一,其对沿线城市发展、居民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部分站点周边地区面临空间利用率不匹配、潮汐客流趋势加重等问题。城...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低能耗、少污染、具有可持续属性的公共交通类型之一,其对沿线城市发展、居民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部分站点周边地区面临空间利用率不匹配、潮汐客流趋势加重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城市空间规划需关注城市居民的活动特征,以提升站点地区城市空间全时段活力。以南京市中心城区内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为例,基于城市空间开放数据、实地踏勘调研、互联网移动定位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数据,采集统计与评价建成环境现状与居民活动特征数据,并运用梯度提升决策树与SHAP(Shapley addictive explanation)解释分析站点地区建成环境与居民活动的非线性关系及建成环境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成环境要素适宜区间及协同优化条件,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空间规划与优化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 建成环境要素 居民活动 梯度提升决策树 SH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轨道交通站点暴雨内涝韧性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马立强 赵昂 郑彬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147,共6页
为提升暴雨内涝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运营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韧性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估方法。基于韧性的定义和内涵,从稳定性、抵抗性、恢复性和适应性4个方面,提取23个暴雨内涝韧性影响因素,并根据其相互影响关系构建韧性影... 为提升暴雨内涝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运营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韧性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估方法。基于韧性的定义和内涵,从稳定性、抵抗性、恢复性和适应性4个方面,提取23个暴雨内涝韧性影响因素,并根据其相互影响关系构建韧性影响因素复杂网络,建立包含点度中心性(DC)、接近中心性(CC)、介数中心性(BC)、聚类系数的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序关系分析法(G1)-变异系数法(CV)组合赋权法赋权指标,运用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VIKOR)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移动通信设备、站点挡水能力、防汛设备维护与保养频率、应急供电设备、防汛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站点排水能力、防汛培训演练频率是城市轨道交通站点韧性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轨道交通站 暴雨内涝 韧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地域性设计策略——以青浦区外青松公路地铁站周边地块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邓明莉 丁力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4期15-19,共5页
轨道交通站点吸聚大量客流,成为地区的门户性节点,而站点周边土地价值提升,往往结合大规模城市开发进行,以效益与速度为目标的城市建设使站点空间形态趋同。青浦区外青松公路地铁站周边地块城市设计通过详尽分析项目功能定位、用地特征... 轨道交通站点吸聚大量客流,成为地区的门户性节点,而站点周边土地价值提升,往往结合大规模城市开发进行,以效益与速度为目标的城市建设使站点空间形态趋同。青浦区外青松公路地铁站周边地块城市设计通过详尽分析项目功能定位、用地特征及城市文化,从空间系统、建筑特征和地标建筑等方面,探讨具有地域特色的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城市设计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城市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地区 地域特色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轨道交通一号线刘潭站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波 翁林敏 《南方建筑》 2010年第4期54-58,共5页
一体化设计是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体系化的研究,也将促使地下与地上空间、商业、交通、景观环境和历史保护等众多城市要素得到整合。一体化设计是城市机能有机化和空间形态一体化的集合,它有利于促使地区紧凑化和立体化,是紧凑城... 一体化设计是探索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体系化的研究,也将促使地下与地上空间、商业、交通、景观环境和历史保护等众多城市要素得到整合。一体化设计是城市机能有机化和空间形态一体化的集合,它有利于促使地区紧凑化和立体化,是紧凑城市与集约用地的典型地段。本文结合无锡轨道交通一号线刘潭站及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的案例,探讨一体化城市设计这一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 一体化设计 体系化地下地上空间 刘潭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路径特征及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宫同伟 王天 +1 位作者 马秀秀 张秀芹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3,183,共10页
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路径特征研究,对提升轨道交通承担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百度时空大数据API,运用空间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视觉语义分割法,以天津市营口道站点为例,构建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路径特征分析方法,挖掘步行接... 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路径特征研究,对提升轨道交通承担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百度时空大数据API,运用空间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视觉语义分割法,以天津市营口道站点为例,构建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站点步行接驳路径特征分析方法,挖掘步行接驳路径特征并揭示成因,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研究表明,目标站点步行接驳效率南部高于北部,具体表现在路段重复率分布均匀度南部大于北部,差异路径分布数量北部多于南部,超过3/4路径的非直线系数偏高;除站点周边区域外,接驳路径品质西北部优于东南部,具体表现在西北部视觉出行环境建设最优,区域整体设施服务水平良好。根据步行接驳路径特征,提出路网结构调整、道路断面优化、出入口调整、绿化品质提升的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 步行接驳路径特征 百度时空大数据 优化对策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建伟 王浩 +1 位作者 张永伟 赵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90,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是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空间活力的综合反映,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发展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运用信息熵、优势度、均衡度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2011—2020年西安市中心城区...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是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空间活力的综合反映,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用地的协调发展对于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运用信息熵、优势度、均衡度和多元回归模型,分析2011—2020年西安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呈现波动上升、中稳外变和混合主导的演变特征,商服功能、到城市中心的距离是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主要因素,其中,商服功能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的混合度呈正向影响,到城市中心的距离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的混合度呈负向影响。规划期城市空间格局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建设期地区经济水平成为关键因素,运营期商业服务业则成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主要力量。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功能演变的时空分异和影响因素探究,有助于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土地利用和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站 功能演变 影响因素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站点地区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武汉实证
7
作者 徐涛 张云祥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5,共8页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效应和机制仍不明晰。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武汉市轨道站点地区居民出行方式构成空间差异及不同交通方式分担率的影响因素,探讨站点地区分类型规划调控策略,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武汉市...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居民绿色出行行为的效应和机制仍不明晰。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分析武汉市轨道站点地区居民出行方式构成空间差异及不同交通方式分担率的影响因素,探讨站点地区分类型规划调控策略,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分担率与慢行分担率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分担率呈协同变化趋势,而小汽车分担率空间差异不明显。第二,从影响要素来看,轨道站点网络中心性特征对促进人口选择公交出行、减少小汽车出行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建成环境要素对慢行分担率、轨道交通分担率影响作用呈现显著差异,小汽车出行分担率主要受人口社会经济特征影响。第三,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聚类划分为3大类、8个子类型站点,出行方式构成和关键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探讨针对性规划策略以提升轨道站区绿色交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地区 出行方式结构 影响因素 手机信令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场所”特性的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设计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成芳 孙一民 +2 位作者 张春阳 黄烨勍 李敏稚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34,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具备"节点—场所"的双重特性。研究结合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六站点周边(上盖)建筑概念方案设计,尝试提出基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节点—场所"双重特性的规划设计思路,通过从与公共中心耦合...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具备"节点—场所"的双重特性。研究结合南海区新型公共交通系统六站点周边(上盖)建筑概念方案设计,尝试提出基于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节点—场所"双重特性的规划设计思路,通过从与公共中心耦合的角度分析轨道交通站点在城市和交通链中的功能定位、从轨道交通站点的多重属性优化用地交通布局以及不同空间尺度下用地空间形态调控三个方面的规划设计实践,探讨实现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社会、经济和空间等综合效益最大化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地区 场所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城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调控及动因——以北京市中心城储备用地的规划调整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林坚 宋丽青 马晨越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19,共6页
传统研究认为,轨道交通站点影响下周边土地利用方式将呈现"方式经营化、面积大型化、高强度随距离降低",但对旧城区未必尽然。本文在比较北京市中心城区1999年、2006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储备用地进... 传统研究认为,轨道交通站点影响下周边土地利用方式将呈现"方式经营化、面积大型化、高强度随距离降低",但对旧城区未必尽然。本文在比较北京市中心城区1999年、2006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储备用地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就北京市中心城储备用地的规划调整而言,除土地利用方式经营化外,并未出现其他情形,以微调为主,但仍可分出开发阻力型、公益建设型、原址改造型、旧城保护型和集中拆建型等类型,各自规划调整特征有别。究其原因:(1)北京旧城区轨道交通晚于城市建设,属补偿性建设;(2)历史风貌用地比例大,保护要求高;(3)土地权属复杂,利益主体需要协调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城区 土地利用 轨道交通站 控制性详细规划 储备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岛轨道交通站点共享单车接驳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饶传坤 雷思静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共享单车凭借其高效便利的优势在全国各大城市快速普及,已成为轨道交通站点重要的接驳方式,但其供需失衡、乱停乱放等问题也给城市交通与环境带来挑战。利用厦门市共享单车及城市空间等多源大数据,通过Python、GIS解析共享单车出行的时... 共享单车凭借其高效便利的优势在全国各大城市快速普及,已成为轨道交通站点重要的接驳方式,但其供需失衡、乱停乱放等问题也给城市交通与环境带来挑战。利用厦门市共享单车及城市空间等多源大数据,通过Python、GIS解析共享单车出行的时空特征,探究轨道站域骑行特征及其来自土地利用、城市建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共享单车具有短时空距离利用的特征,为城市地铁站点的接驳交通提供了重要支撑;站点周边共享单车的接驳利用受城市多种因素影响,同时也反映了站点开发的阶段性和差异性;根据共享单车出行特征,轨道交通站点可归纳为四类,应根据站点的不同类型因站施策,完善城市慢行系统,促进共享单车骑行,加强轨道交通站域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 轨道交通站 土地利用 供需匹配 厦门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居民购物出行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超 潘海啸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103,共8页
市郊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了上海郊区的快速城市化发展,人口在外围大量集聚,也促进了郊区商业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市郊居民每月去市中心购买大件物品而在周边超市购买日常用品。然而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和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提高,购物出行特征... 市郊轨道交通建设推动了上海郊区的快速城市化发展,人口在外围大量集聚,也促进了郊区商业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市郊居民每月去市中心购买大件物品而在周边超市购买日常用品。然而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和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提高,购物出行特征变得更加复杂化。通过对上海市郊两个地铁站点的居民进行出行调查,研究发现:郊区居民对市中心购物的依赖性较强,轨道交通成为去市中心购物的主要交通方式;居民根据就近原则来选择大型超市,提供免费的超市班车可以增加超市的消费群体;改善地铁站点周边的出行环境,同时优化外围的公交服务水平,增加到地铁站的公交线路,可以引导小汽车出行转向轨道交通出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中心购物 超市购物 交通方式 郊区轨道交通站 用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特征与评价——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宇宁 运迎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76,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包括微观商业环境和宏观商业环境两个层次。通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的定量评价体系,并采用理想点法对天津地铁1号线的6个典型站点进行实证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存在明显的空...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包括微观商业环境和宏观商业环境两个层次。通过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的定量评价体系,并采用理想点法对天津地铁1号线的6个典型站点进行实证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等级分异和职能分异,即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站点其周边商业环境优于位于城市外围地区的轨道交通站点,继而从空间选址、等级设置和功能提升3个方面提出城市外围地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环境的提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站 商业环境评价 理想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型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布局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郑文含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8-62,共5页
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土地开发具有吸引效应、空间分异效应和地价促进效应。基于二手数据资料,居住型站点地区的用地构成可以参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开发强度的确定应遵循整体高密度土地使用、开发强度梯度递减的原则。基于传统居住区与轨道... 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土地开发具有吸引效应、空间分异效应和地价促进效应。基于二手数据资料,居住型站点地区的用地构成可以参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开发强度的确定应遵循整体高密度土地使用、开发强度梯度递减的原则。基于传统居住区与轨道站点导向的居住区布局结构比较,居住型轨道交通站点用地规划应强调"轨道站点—接驳公交站点"与"社区中心—居住单元"的空间耦合,采用中心城区、郊区不同地域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 居住区 用地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城市更新策略——基于中外大城市实践的横向比较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腾 曹新建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3-39,56,共8页
针对近期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阶段,结合站点地区的城市更新日益普遍之现象,归纳分析其标志性的特征。在指出当前我国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发达国家的相关案例为依据,总结站点地区城市更新中公共空间的发展策略。最终从步行体系... 针对近期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阶段,结合站点地区的城市更新日益普遍之现象,归纳分析其标志性的特征。在指出当前我国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发达国家的相关案例为依据,总结站点地区城市更新中公共空间的发展策略。最终从步行体系、空间品质、联合机制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关键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轨道交通站地区 公共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步行空间连续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杰 王晓燕 张育南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68,共8页
以北京三环到四环片区的70个轨道交通站点为样本,从宏观层面步行网络的整体度和微观层面步行路径的通畅度两大层面分析站点周边步行空间的连续性,借助卫星图观测、地图标记及实地勘察等方法探寻其主导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北京城... 以北京三环到四环片区的70个轨道交通站点为样本,从宏观层面步行网络的整体度和微观层面步行路径的通畅度两大层面分析站点周边步行空间的连续性,借助卫星图观测、地图标记及实地勘察等方法探寻其主导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北京城区站点周边步行网络整体度受主干道、快速路、高架桥三者影响最大,河流和铁路次之,少部分站点受轨道交通高架线路影响导致出入口周边地上与地面空间未能有效整合。借助行人出站后经常使用的步行流线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影响步行路径通畅度的环境要素主要体现在过街设施的连接性、平面交叉口的时间阻隔效应以及建(构)筑物的双重导向性三大方面。为实现地铁乘客从出站至目的地的步行可达,从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选址、站点出入口空间设计、站区环境要素及政策引导层面提出构建通畅连续的步行空间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 步行可达性 步行空间 连续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当文化元素在武汉轨道交通站点设计中的应用
16
作者 吴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11-I0013,共3页
武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近年来,武汉在轨道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将文化和现代技术完美融合,让站点既起到交通枢纽的功能,又成为武当文化承载与传播的窗口。在轨道交通站点设计中,借助... 武汉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近年来,武汉在轨道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将文化和现代技术完美融合,让站点既起到交通枢纽的功能,又成为武当文化承载与传播的窗口。在轨道交通站点设计中,借助现代照明、展示及互动技术等手段,有效传递武当故事传说及文化信息,不仅吸引当地居民,还成为游客打卡的新景点,让旅客感受武当历史与文化。将武当文化元素融入轨道交通站点设计,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现代都市文明的丰富和推进。市民乘坐轨道交通,既可以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更深入地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为外来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湖北,了解武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 现代都市文明 交通设施建设 故事传说 文化体验 我国中部地区 轨道交通站 外来游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站点的异质性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地铁四号线-大兴线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素豪 宗刚 陈先婷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9-55,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会产生显著的经济外部效益,轨道交通站点的异质性导致不同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其周边的住宅小区带来不同程度的增值效应。在考虑轨道交通站点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特征价格模型,构建了包含站点异质性...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会产生显著的经济外部效益,轨道交通站点的异质性导致不同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对其周边的住宅小区带来不同程度的增值效应。在考虑轨道交通站点异质性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特征价格模型,构建了包含站点异质性因素的特征价格计量模型,以北京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大兴线为例,实证分析了轨道交通站点的异质性对周边住宅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备异质性特征的不同类型站点对房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房价与站点的等级性呈正相关,与站点协同性呈负相关;地理区位、邻里环境、建筑结构对房价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 异质性 分类 住宅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共享自行车运行不均衡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家川 欧阳松寿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4-221,共8页
共享自行车是解决短距离出行和"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也引发了一些交通问题,尤其是在局部区域车辆淤积现象对其他交通出行方式产生了影响.本文将共享自行车骑行的租、还空间位置对应为出行的起讫点,基于出行OD分... 共享自行车是解决短距离出行和"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也引发了一些交通问题,尤其是在局部区域车辆淤积现象对其他交通出行方式产生了影响.本文将共享自行车骑行的租、还空间位置对应为出行的起讫点,基于出行OD分析了其整体时空运行特征和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运行特性.本文还分析了共享自行车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出现不均衡性的外部和运行特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不平衡性量化值的计算模型.通过模型计算了典型轨道站点周边区域的不均衡性数值.该模型能够评估共享自行车在轨道交通区域运行的差异,以支持重点区域调度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不均衡性 OD分析 共享自行车 轨道交通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共享单车停放空间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梁明瑗 王观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54-61,共8页
共享单车有效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轨道交通+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的出行方式。文章结合成都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摩拜大数据和站点自身条件分析,利用ArcGIS测算轨道交通站点的需求,并进行“两步聚类”,得出不同站点... 共享单车有效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轨道交通+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居民重要的出行方式。文章结合成都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摩拜大数据和站点自身条件分析,利用ArcGIS测算轨道交通站点的需求,并进行“两步聚类”,得出不同站点的特征。同时,对共享单车的空间形式、设置标准和使用条件进行分析,将轨道交通站点特征与空间形式使用条件进行匹配,进而得出各类轨道交通站点的布局模式,并给出建设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 布局模式 轨道交通站 停放空间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协同发展的经验借鉴--以新宿站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建鑫 王雪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115,共6页
我国正处于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时期,但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的发展却更多地表现为“孤立关系”(周边发展与轨道交通站点建设相对孤立),站点及周边的价值挖掘程度普遍与国际先进城市差距较大。以新宿站为例,从3个方面介绍日本轨道交通站点及... 我国正处于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时期,但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的发展却更多地表现为“孤立关系”(周边发展与轨道交通站点建设相对孤立),站点及周边的价值挖掘程度普遍与国际先进城市差距较大。以新宿站为例,从3个方面介绍日本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协同发展的实践经验,包括站点的规划设计与城市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以交通为核心实现功能的集聚与融合,科学的管理制度与健全的法规体系保证实施推进。分析总结得出站点的规划设计需结合城市发展需求,慢行空间是站点与周边协同发展的重点,需创立多部门参与和多方面协调的实施机制等启示。以期促进国内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的协同发展,缓解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进而引导城市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站 协同发展 综合开发 TOD 新宿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