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保险费率厘定的地铁工程项目保险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蒋承杰 王稳 林刚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97,共5页
研究目的:目前有关地铁等轨道交通工程的保险费率厘定方法中,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较少。为促进我国工程保险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工程风险识别的结果,构建地铁轨道交通工程保险费率的厘定模型。该厘定模型根据保险费率原理将模糊层次分析... 研究目的:目前有关地铁等轨道交通工程的保险费率厘定方法中,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较少。为促进我国工程保险的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工程风险识别的结果,构建地铁轨道交通工程保险费率的厘定模型。该厘定模型根据保险费率原理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应用于地铁轨道交通的工程风险评估,从而为地铁轨道交通工程保险费率的估计方法提供全新的定价基础。研究结论:(1)以杭州地铁2号线建设三路站为例,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识别工程项目风险,构造系统的WBS-RBS风险矩阵,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改进后的熵权法来确定风险调整系数,计算得到该工程的保险费率约为6.76‰;(2)本文提出的方法既可以运用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上,也可以运用在其他建筑工程项目中,能较客观地反映工程风险的保险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量清单 层次分析法 改进后的熵权法 地铁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文化在长沙地铁室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韶康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年第12期78-79,共2页
本文从长沙地铁与湖湘文化的关系入手,提炼出具有湖湘文化特征的事物,阐述了长沙地铁1号线的设计理念,从造型、色彩、材质和公共艺术品四个方面总结长沙地铁1号线的设计手法,为以后创造更加具有长沙城市文化特点的车站形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湖湘文化 地铁轨道交通 地铁室内设计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和问题 被引量:74
3
作者 孙钧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9-709,共11页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能够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总结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概况、特点和功能特色,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地下综合体发展概况,并以南京江北...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能够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总结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概况、特点和功能特色,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和地下综合体发展概况,并以南京江北新区和重庆市江北区北城天街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为例,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进行介绍。然后,阐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交通治堵、节能减排、土地和资源开发利用、防汛排涝抗旱等方面的效益和功能,介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数字化技术、地下车库建设及基坑、改建、盾构、顶管、沉管等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最后,总结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进展,认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现已呈现出空间上多层次化和功能上多样化的特征;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初期投入大、效益空间不够理想、功能特色发挥不够、运营安全和防灾问题以及节能减排与环保问题)及存在的问题,希望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在视觉美感和对舒适度的追求方面再上一个台阶;并对进一步建设和发展城市地下空间进行思考,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资源开发利用 轨道交通地铁 地下商城 地下综合体 地下市政施设 地下停车场 交通治堵 节能减排 防汛排涝抗旱 数字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科学在软土地下工程施工变形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实践——理论基础、方法实施、精细化智能管理(示例) 被引量:37
4
作者 孙钧 温海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首先,介绍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预测方法(多步滚动预测)和基于智能模糊逻辑法则的施工变形控制方法对策;其次,介绍了基坑施工和盾构掘进施工变形智能预测与控制案例。经过应用实践,认为智能方法的优点是:对于结构变形位移和周边地... 首先,介绍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预测方法(多步滚动预测)和基于智能模糊逻辑法则的施工变形控制方法对策;其次,介绍了基坑施工和盾构掘进施工变形智能预测与控制案例。经过应用实践,认为智能方法的优点是:对于结构变形位移和周边地表沉降/隆起,智能方法所得的预测值(3~5 d)与其相应实测值的精度偏差一般为5%~10%;不只是可以了解到当天已发生的信息,还可预见3~5 d将要发生的变形位移和沉降/隆起等的预测定量值;在施工变形达到超限阈值前,采用智能模糊逻辑控制法则作处理,通过调整相应的施工技术参数,即可使后续变形始终处于允许的限值之内,而无需附加额外的巨大花费,节约造价,节省工期,还可实现远程、无线、视频监控。在探讨地铁施工变形智能预测与控制的基础上,开发了盾构掘进施工中工程周边地表沉降/隆起变形的多媒体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程序软件,研制了盾构掘进施工计算机智能管理系统。目前,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已在上海市沿江通道盾构施工中进行试验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益。最后,对人工智能科学发展的前景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轨道交通/地铁 地下车站深大基坑 盾构法区间隧道 施工技术参数 施工变形智能预测 智能模糊逻辑控制 精细化智能技术管理 5G网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精细模型下的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余伟 王志鹏 +1 位作者 刘硕 何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102,共8页
为有效诊断地铁轨道交通电机运行过程中的匝间短路故障,提出基于分数阶微积分表示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多级精细模型(整数阶、0.1级分数阶、0.01级分数阶)的故障诊断方法;在此基础之上,设计相应级别的多级观测器,生成相应的多级残差表示,... 为有效诊断地铁轨道交通电机运行过程中的匝间短路故障,提出基于分数阶微积分表示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多级精细模型(整数阶、0.1级分数阶、0.01级分数阶)的故障诊断方法;在此基础之上,设计相应级别的多级观测器,生成相应的多级残差表示,设立相应的多级阈值;根据残差和阈值实现多级故障诊断,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整数阶模型仅能检测出20%匝间短路故障,0.1级分数阶模型可以检测出10%的小范围匝间短路故障,而0.01分数阶模型可以检测出5%的微小匝间短路故障,即所提出的方法能诊断电机的微小匝间短路故障,且实现故障的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精细模型 匝间短路故障 故障诊断 永磁同步电机 地铁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